“工作学习化”园本教研中专家引领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在本园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工作学习化作为园本教研的具体方式,使园本教研根植于教师实际的工作中,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研究,通过研究促进工作。工作学习化,不是工作之余的学习,而是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由于课程改革所孕育、所支持的是有计划的、自觉的终身学习,学习和工作必然趋向一体化,学习只有成为教师工作内在的需求时,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才会真正地被调动起来,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有可能在教研活动中体现主体的意识。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依据园情,立足岗位,在工作学习化园本教研的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我们把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作为园本教研的核心理念,努力使这种研究基于本园实际和教师自身的工作需要,立足于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之成为引领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平台,本文仅就专家引领方面的一些做法做些介绍。
  在新课程园本教研实施中,专业研究人员(专家)的参与使得园本教研能够有较高的起点,成为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但如果仅仅只是请几个专家开几次讲座,空谈理论走过场,是没有实效性的,容易形成“听时头头是道,做时空空如也”的局面。因此,我们把专家引入教学第一线,让专家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亲自带示范课、听课、评课,进行教学专业咨询。这样的教研活动,立足于实际,专家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讲述者,理论也不再是游离于教师实际工作之外的知识状态,而是通过实际的教学情景真正解决了教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处处折射出“互动”的光芒,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1.观念转化中专家的引领
  在进行课改实验的起始阶段,专家针对某一教育理论,组织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将理论寓于活动之中,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观念转化为行为。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倡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手段的整合,在学习了有关理论之后,如何在活动中做到整合呢?我们的做法是:先由专家(课程顾问或教研员)带一个具体的活动,观摩完后,教师分成若干小组研讨,从五大领域或八大智能出发,把专家在这个活动中所整合的目标、内容以及所运用的手段罗列在一张大图画纸上,每组推荐一人上台发言,由专家点评,然后各组找出多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集体设计下一个活动,推荐一位老师组织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个人进行反思,教研组通过评课、讨论、反思、发现教学活动的优点、不足和问题,再由专家引导大家分析、小结,找出经验与规律。这样一次次培训下来,教师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收获很大。
  
  2.解决问题中专家的作用
  我们经常根据课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带有共性的要求,确定几个重点专题,例如“教师在活动中如何适时介入?”“如何处理开放学习与常规建立的关系?”“怎样做好幼儿成长记录袋?”等等,及时请专家进行授课,通过对真实典型的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并迁移到新情景中。比如,当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时,怎么办?专家用《与报纸做游戏》的活动为实例进行指导,该活动老师原先预期是让幼儿用报纸平装乒乓球,感受球是会滚的,而且第一环节让个人尝试,第二环节个别合作,第三环节才整组合作,但真实活动时,幼儿一开始就合作了,而且是把报纸折成各种各样的容器来装球,整个活动过程与老师预设的不同,如果继续按原计划,那就无视幼儿的闪光点,失去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于是授课老师及时调整了目标和内容,在肯定幼儿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哪个孩子或小组能装最多的球。这样幼儿的兴趣一直很浓,取得较好的效果。专家针对这个这案例,指出当发现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的计划有差异时,应该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
  
  3.教学活动中专家的帮扶
  我们采用专家、教师同一课例活动进行教研活动,更新启迪教师的智慧,让教师感受和体验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例如,大一班《纸杯大力士》活动,先由老师带活动,再由专家亲自带另一组进行同一课例的活动,然后,组织研讨“专家与教师带活动各有什么优势”。通过对比,大家发现专家善于观察孩子,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迅速而准确地随时调整目标,适时介入孩子的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整个活动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活动效果非常好,而本班教师对孩子已有的经验了解得更透彻,和孩子间的交流与沟通更为自然和亲切。这样的专家引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新课程理念的洗礼,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专家提出的新理念、新观点,并且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教育智慧。
  
  4.反思中与专家的对话
  专家与教师进行现场直接对话,凭借自己掌握的理论对实践进行诊断性思考后帮助大家答疑解难,对老师引领作用是很大的。例如:我们在开展与专家对话中,其中一个方式是:参与式的培训。上午由三个老师分别带小班《大力士》、中班《叠高》、大班《与报纸做游戏》的三个活动,专家和老师进行观摩,下午教师们与专家就上午的三个活动进行对话,老师们就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进行质疑,并把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诸多问题请教专家,诸如,“小班的活动有可能让孩子自己评价吗?”“教师们该怎样才能做到多观察几个孩子?”“如何优化环境布局、材料摆放的位置以及出示材料的先后秩序?”“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个别幼儿的特殊反应,这些行为代表什么意义?老师怎样进行评价?”等等,专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实例,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大家进行横向比较,看哪个方法最有效、哪种环境布局最合理及其原因等等,帮助教师相互启发,学习从日常的教研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实践。
  
  5.提供咨询与信息中的专家专业服务
  专家的专业服务还包括:第一,提供咨询,如对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怎样开展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提供专业咨询,出谋划策。第二,提供信息,提供资料。发挥专业研究人员的优势,为幼儿园和教师提供动态信息,提供或推荐优秀理论读物和个案等。
  园本教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继续优化它的运行机制,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和品位,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尝试探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厦门市第一幼儿园)
其他文献
学生社团是学校管理和引导下的学生自发组织,是学校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它植根于学生中间,代表的是校园内最有生气、最耀眼的学生文化,它自然就成为学校教育中最美丽的风景。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许多中学不重视社团建设,更不重视社团在学生文化引领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多数处于半休眠状态,难以承载应有的文化功能。学生社团建设亟待加强。    一、中学生社团无力的原因
摘 要: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构建与完善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对于保证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实践,探索了实施管理的体系建构、运行和长效机制的形成,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监控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