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极端行为的综述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极端行为屡见不鲜,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大学生的极端行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内涵、大学生极端行为的相关理论模型进行综述研究,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减少大学生极端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极端行为 暴力自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如果缺少正确的引导,加上自身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就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产生。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大学生暴力犯罪事件也是屡见不鲜。本文对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内涵、影响大学生极端行为的的理论进行综述研究,以帮助大学生减少极端行为。
  1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内涵
  1.1 极端行为
  极端一般有这样的几层含义:①事物发展的端点状态,两个最高峰,两个互为对立的方面;如极端内向(从不主动与人交流,处于最为沉默的情况)②达到极点的,至顶端的。③非常。例如:生活极端贫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极端的解释有三个含义:一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二是表示程度极深,如极端苦恼,极端困难;三是绝对,偏激,如这种观点太极端。
  所谓极端行为,是指在内外各种原因引起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时,行为主体所做出的以事情发展极限为结果的行为。大学生极端行为包括对自己所实施的自残、自毁、自杀等恶性行为,以及对他人所实施的故意杀人、暴力攻击等恶性行为。
  1.2 暴力行为的含义
  关于暴力的涵义在西方学术界有较多的争论。RonaldBalckburm在2002年指出“暴力是指造成身体伤害的强力打击”。世界卫生组织将“暴力”定义为“对自我、他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社会有意地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体力或武力,其结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伤害、死亡、心理创伤、畸形或剥夺”。所以,综合上述观点,可以认为,暴力是一种故意的行为、是攻击性的行为,同时可能造成身体或者心理上的伤害,而且暴力是以极端伤害为目标的攻击,有攻击者的主观动机。暴力是一种攻击性行为,但不是所有的攻击都是暴力,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
  大学生暴力行为,是指以大学生为行为人以身体之强力或借助物理之强力造成对自我、他人、社会的伤害、损失。[1]
  1.3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含义
  自杀(Suicide)一词,源于拉丁字sui(自己的)和cicide(杀掉),合起来为自己杀掉自己的意思,是一种自我伤害、自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大学生自杀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学者对此的分类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以自杀的发展过程为主线,马剑侠等人将大学生自杀行为概括为冲动型自杀(亦称作情绪型自杀)、理智型自杀两大类。通常情况下,前者自杀进程快、发展时间短,是大学生在爆发性激情的冲击下情绪失控而产生的突发性的冲动行为。后者是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推理和判断之后形成的自杀行为。理智型自杀行为发展进程长、时间跨度大,心理表现复杂,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自杀行为[2]。
  根据自杀的结果,大学生自杀可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在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将学生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三类。其中,自杀意念又涵盖了两种情况,一是准备自杀,即有寻死的意念,且做好了自杀准备,比如事前写有遗书,做好了事后准备,且设好了自杀时间、地点和自杀方式,但尚未具体执行;二是有寻死意念,但没有自杀准备。
  2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相关理论
  2.1 暴力的相关理论
  2.1.1 生物心理模型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可以说是现阶段攻击行为理论的最佳解释。该理论认为攻击产生于人的“死本能”,即自我毁灭的意识,这种意识如果向外改变方向就会指向他人。从某种程度讲,人类的染色体模式(XYY)、脑损伤等基因或生物性的因素的确对暴力行为的产生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2.1.2 挫折—攻击假说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ressionhypothesis)是攻击(侵犯)行为的社会学理论之一。1939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J·多拉德和N·米勒等5人在《挫折与攻击》一书中提出。该假说将挫折定义为“目标反应的受阻”,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Berkowitz对这一假说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如果不产生愤怒情绪,且对于挫折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就不会产生攻击行为。而frustration-agressionhypothesis的论述则认为,人只有通过暴力和攻击才可以避免不愉快事件发生。
  2.1.3 脚本理论
  L.R.Huesmann认为,儿童在通过大众媒介观看暴力影像的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攻击脚本,脚本定义情境与指导行为[3]。脚本是记忆当中一些高度相关的、特定良好排演的关乎目标、行为计划以及因果联系的概念。当这些概念之间具备足够的联结条件后就会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脚本,成为语义记忆中的一个单一的概念。一个攻击脚本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易接近性力量来频繁排演。一是数次排演使该攻击脚本逐渐与思维模式中其他概念额外联结,二者相互联结的路径很容易成为激活该脚本的一个作用因素。二是数次排演增强了联结本身的力量。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如果一个儿童多次观看以暴力解决争端的电视节目,极易在其潜意识中形成一个通过多种情境概化的与暴力解决争端极为相似的攻击脚本。该攻击脚本一旦受到外界环境中某种因素的刺激而被激活,就会使人按照攻击脚本表现出攻击倾向或攻击行为。
  2.1.4 社会学习理论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源自示范的作用。班杜拉提出,人一般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逐步形成个人的行为方式。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攻击行为多半是儿童时期观察模仿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暴力形象和父母的暴力示范等逐步形成的。经过深入研究和剖析,班杜拉提出了新的论断来丰富上一理论,他认为个体的道德意念在不受来自被攻击对象的约束的情况下更容易形成攻击行为。   2.1.5 一般情绪攻击模型
  现代攻击理论——一般情绪攻击模型由Anderson等人提出。根据该模型对攻击理论的阐释,攻击是由大范围输入影响唤醒、情绪状态和认知的变量所激发。输入变量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情景变量包括侮辱性攻击的发生、枯燥无聊的演讲等令人不舒服的事件使个体产生挫折感:二是个体差异变量。输入变量对唤醒、情感状态、认知三个过程施加影响,最终形成攻击行为:唤醒——生理兴奋、情感状态——敌对情感和愤怒的表现、认知——敌对思维产生和敌对记忆的保存。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体对当前情景和抑制因素的解释也是形成攻击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
  2.1.6 社会生态学模型
  社会生态学模型对暴力行为的解释划分为4个层次:一是确定人类生物学的因素、个体经历以何种方式影响个体行为或提高暴力风险的。主要有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或人格的障碍因素,物质滥用以及攻击行为的经历等。二是通过亲密关系行为分析暴力行为形成或暴力风险增加的因素。三是通过社区、群体等环境特征进一步明确暴力风险的典型因素。四是文化的规范和从武器的使用等广泛、繁杂的社会因素是否对暴力行为的形成有引导作用。
  社会生态学模型提供了一种从众多暴力风险因素中构建理解暴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由此可见,暴力理论分析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广泛,理论模型逐步系统化。但由于暴力行为的形成是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我们无法将其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专业来分析、阐释。基于此,很多心理学者开始尝试运用多种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评价暴力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进程。如生物心理模型就是将脑损伤等生物因素和心理动力学理论有机整合,综合两种专业理论来全面阐释暴力行为,同时整合认知方面的知识来阐释一般情绪攻击模型的相关理论,并将社会学理论应用在社会生态学模型的研究中。
  2.2 自杀的相关理论
  弗洛伊德从人类精神领域出发以心理动力学理论对自杀行为形成的过程及原因做出初步分析之后,很多专门从事自杀行为研究的专家学者纷纷从各自所从事的领域出发,对自杀行为形成的内部机制和理论架构进行了深入剖析。
  2.2.1 Beck的认知三联理论
  情感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是自杀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Beck发现抑郁个体习惯化了的负性超价观念的认知模式,使他们对社会产生消极的思想认知,形成了抑郁的消极认知三联。Beck将这三个独立的部分定义为形成抑郁思维的三维结构。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Bebbington提出了大胆的论断以质疑该结构论述的合理性。Bebbington认为,自我、世界与未来之间存在高度的重合,三者不能作为完全独立的三个实体。并提出,自我是一个整体,包含两个部分,自我的世界和自我的将来[4]。Haaga等建议采用更为精简的一维模型,即消极的自我看法[5]。
  2.2.2 易感—应激—无望模型
  Schotte、Clum两位学者提出了自杀行为的易感应激—模型,认知僵化是形成该模型的一个主要的变量,生活应激事件通过它作用于自杀行为[6]。Schotte等继续丰富这一论断,提出易感—应激—无望模型,认为自杀的个体不仅认知僵化,而且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应激源,由于该个体为掌握处理人际问题的方法手段,在人际交往中逐渐产生无望感,由此,自杀趋势会随着应激源的蔓延而不断发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易感—应激—无望模型的确可以对实际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深度不够。
  2.2.3 应激—易感(素质)模型
  Mann等研究出了一种应激—素质综合模式与广义自杀过程的应激—易感模型。在应激—素质综合模式中,基因的结构及后天获得的敏感性对个体的易感性或素质都有影响[7]。5-羟色胺、去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属于先天的影响因素,急性躯体及精神疾病、失业、重大危机、虐待、创伤等属于后天的应激事件。个体的易感素质很容易受到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广义自杀过程模型作为应激–素质综合模式的补充,目的是充分了解有自杀倾向或已经产生自杀行为的群体和周围人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先天遗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思想会严重影响这套理论的形成过程,试图将社会、心理和生物等众多方面的因素系统起来,深入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形成一套系统论理论模型。
  2.2.4 逃离自我的理论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自杀行为也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反映。抑郁得到了特别的重视,但这种无望感一旦被控制,人们就很难通过抑郁表现来预测自杀行为。Baumeister对此问题又提出了新的解释,他呼吁不能通过慢性精神疾病的病症来判断是否发生自杀行为[8],自杀理论涵盖了抑郁、非抑郁两个类别,Baumeister将认知与动力理论融会贯通,衍生出逃离自我的理论,同时将自杀过程细化为六个步骤:
  ①过高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而累计的严峻经历。
  ②内部归因的分析不合逻辑,放大自我过错而产生消极暗示。
  ③以某些既定的标准来衡量自我能力,并由此产生一种高度自我意识的厌恶状态,过于贬低自我能力,认为自己缺乏吸引力,甚至产生负罪感,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④个体对不愉快的状况做出反应,试图逃离有意义的思维模式过渡到认知解体的相对麻木的思维模式而不得成行,致使个体极为渴望通过更加激烈的方式中止自我厌恶的思维及体验。
  ⑤认知解体后控制能力下降,自杀倾向更加明显。这种自杀倾向最终发展为个体从当下的生活状态寻求解脱的一种有意义的认知模式以及消极的自我暗示的一种有效途径。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转变时期,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的冲击等都可能使他们处于行为和情绪的混乱状态,当这些自身或外界变化致使其心理失去平衡而又无力主要依靠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常态,于是容易导致极端行为的产生。
  近三年来,对有媒体报道过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恋爱问题、学业问题,抑郁症、就业问题、精神疾病、人际关系、家庭因素等原因是产生极端行为的重要原因。
  只有经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极端行为。
  参考文献:
  [1]新馨.校园暴力[J].国外社会科学.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4(3).
  [2]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
  [3]Huesmann.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elevision Violence on Kibbutz and City Children[J].1986,49.
  [4]Bebbington.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of depression.Ps-
  ychological Medicine[J].1985,15,4.
  [5]Haaga.Empirical status of cognitive theory of depression[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1,110(2).
  [6]Schotte,Clum,George A.Problem-Solving Skills in Suicidal Psychiatric Patients[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
  ogy.1987,55(1).
  [7]Mann,J.John.Neurobiology of suicidal behaviour[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3,4(10).
  [8]Baumeister.Suicide,Sex Terror,Paralysis,and Other Pitfalls of Reductionist Self-Preservation Theory[J].Psychological Inquiry.1997,8(1).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全球的经济正处在调整的关键阶段,中国的城市和工业发展状况也有所改善,房地产企业处在这两块沃土中,受益颇多,为自身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模式发生了质的突破,这样房地产企业就能很好地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最终实现快速稳步发展。  关键词:宏观调控 房地产企业 发展战略  在当前,我国为了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宏观调
期刊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酒店行业的营销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文章以微博营销为例分析了酒店微博营销的现状和介绍酒店微博营销的特点并阐述酒店微博营销的运用以及提出酒店微博营销存在的问题,为酒店业开展微博营销提供参考。  关键词:酒店业 自媒体 微博 营销  随着网络应用技术在中国社会的深入发展,自媒体不断创新性地满足人们的网络需求,并在人们的商务及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预示着中国社会的自媒
期刊
摘要: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是把党建工作和“管理学”的有机结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党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的变化。本文结合党建工作的现状对企业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党建工作 项目管理  推行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是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提升基层科学化水平、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方式。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需要我们
期刊
摘要:中国喀斯特地貌分部广、面积大,典型地区是四川、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笔者结合在四川某典型卡斯特地貌地区工程经验,对喀斯特地貌特征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提炼出喀斯特地貌特称区域雨水系统收集成本构成因素,采取着重从设计入手,利用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针对成本高的因素,提出降低雨水系统收集成本的方案,以期为喀斯特地貌特征区域雨水系统收集成本控制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 雨水系统
期刊
摘要:图书馆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比较图书馆学理论方法论述了东莞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东莞 图书馆 发展 报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建设规划和发展战略,为东莞“十二五”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发展动力。在文化名城建设进程中,图书馆事业的强势发展,不仅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有效地促进和推动文化领域的发展。通过对东莞
期刊
摘要:文章以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为例,具体阐述了设计对推动轻工业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并重点探析轻工业设计中的瓶颈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轻工业设计 工业发展  众所周知,所谓尖兵是指担任行军警戒的先头部队,通常用来比喻某项工作的先行者,在这里,是指走在行业发展前列的关键环节。简言之,我认为设计应该是推动日用玻璃行业乃至整个轻工行业发展的尖兵。下面我就结合我们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三
期刊
摘要:铁路生活供暖安全问题一直是管理者关心的问题,为争取更优秀的供暖安全管理业绩,以风险管理“全覆盖”为原则,以锅炉房管理单元为载体,实施供暖设备安全运行和经营风险管理。本文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尽可能划小核算范围,细化管理层次,通过风险识别、研判,从而达到防范和消除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供暖 锅炉房 安全管理  由于供暖一直是北方居民冬季不可缺少的,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一旦系
期刊
摘要:在这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服务补救的有效实施可以铸造速递物流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流程竞争力。当前速递物流企业由于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单纯依赖价格手段,从而无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速递物流企业在构建良性的客户关系管理时,应注重从服务补救的角度,通过严格执行速递质量标准、培训并授权一线员工、建立明晰的补偿机制、完善服务补救管理系统等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服
期刊
摘要:统计工作是政府及各级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工作,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能提高统计源头数据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目前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存在的工作难度加大、统计数据有失真现象、统计经费缺乏及统计方法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统计工作 规范 建议  统计工作是政府及各级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工作,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统计需求,统计内容、统计任务均出现新的变化
期刊
摘要:“三自主”体育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先进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要对“三自主”体育教学有科学的认识,解决好教师技能和授课能力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地优化和拓展课程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等,才能科学有效地推进“三自主”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三自主”体育教学 学生  1 概述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需要,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在校生身体素质,养成自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