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通过歌唱活动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在整个中学音乐教育体系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学实施中最公平也便于操作,同时又是学生最喜爱、影响最深远的教学形式。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方便的乐器——声带,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乐音比世界任何小提琴都美。” 认真研究和反思我们的歌唱教学,探索适合初中音乐教育的歌唱教学模式,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一、初中歌唱教学的几个问题
1.课堂形式花哨多样,轻视甚至忽视了歌唱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将图片、实物、多媒体等诸多手段运用到课堂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是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追求外在的形式,对歌唱教学中学生的声音控制、吐字、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要求不清,这就导致了学生既不认识曲谱也没学会演唱技巧,歌唱能力不能得到提高,白声喊唱不统一,节奏不准确,合唱不和谐,演唱毫无美感。孩子们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表现,最终结果是厌倦歌唱课。
2.音乐歌唱教学和音乐鉴赏教学脱节,各自为战,欠缺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事实上,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连续一段时间都上一门课程,学生就会感觉到乏味,产生疲惫感,这样就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歌唱教学如果只剩下记住歌词、学会了没有,而忽视了歌曲旋律对人的感受,忽视了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学生们只能是一遍遍简单乏味的重复,毫无审美体验。
3.缺乏对初中生变声期的正确引导。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各方面发生着很大变化,喉头声带也在急剧变化,其声音由清脆悦耳的童声向颇具成人特点的男女声转化。正处在变声期的初中生,很多时候不愿开口唱歌。而且变声期声带容易疲劳,不稳定,发声也不易控制。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些特点,更没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导致学生要么沿袭小时候喊唱的习惯,要么模仿成人化的声音,对其声带健康和歌唱技艺的提高都无益处。
二、提高初中歌唱教学实效性的几项措施
1.音乐知识技能与歌唱活动实践相结合。 反思当前的歌唱教学,我们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歌唱教学要想成功,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必不可少,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来感知音乐,准确有感情地表现音乐,学习鉴赏和创造音乐。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歌唱教学的质量,我们应该把乐谱的教学和歌唱基本技能的训练融入各种丰富、生动和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体验合作等方式,使枯燥乏味的知识技能训练变得有趣起来。 如:学习歌谱我们可以学习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的简谱来识谱,像《小星星》这样的儿歌就是很好的素材;对音高和节奏的学习,我们可以借鉴《音乐之声》中玛利亚老师的游戏教学法;对于歌唱的技巧,我们可以使学生明白歌声是否自然优美和唱歌的姿势、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此外要发出美妙的声音离不了气息的支持,我们可以从身边出发让学生学习“打嘟噜”、“狗哈气”这些他们感兴趣的气息训练方法。当然,任何的知识技能训练都不是独立于课堂之外的,都是贯穿其中,有机结合,是为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服务的。
2.歌唱教学和鉴赏教学相辅相成,、互促互助。教师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主要应该体现在对其歌曲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的培养上。要从歌曲作品出发,结合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采用适合学生理解的方法,指导其进行歌唱训练。这就要求我们音乐鉴赏教学的实施并与之结合,只有学生对歌曲作品有透彻的理解,才会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才能在歌唱中更好地表现作品。歌唱教学与音乐鉴赏是互补的知识构架,学生在不断地听、赏、分析之后,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基础,会迫切地想通过歌唱艺术的实践活动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音乐鉴赏课和歌唱课的交叉教学,比较适应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可以提高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在音乐教学计划中,老师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把两个模块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3.歌唱教学中声带的健康科学指导和管理。在初中阶段,教师还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变声期的正确引导,帮助其顺利度过变声期。首先,要教会学生保护嗓子,不要过度使用嗓子,如注意饮食、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炸食物、少唱或不唱很高亢的歌曲和摇滚歌曲等等。其次,要合理制订45分钟的教学内容,缩短歌唱教学的时间,让变声期学生的嗓子得到休息。在歌唱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高位轻声的训练,引导他们打开喉咙,放下下巴,学习假声。最后,要特别关心变声期的男同学,降低对他们在音色、音量和音域方面的要求,提高对其听力和音准的要求。在他们歌唱发生困难时,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安慰和稳定他们的情绪,保护他们歌唱的积极性。
总之,初中歌唱教学是基础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改革歌唱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歌唱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其目的都在于引导学生爱上和学会唱歌,培养其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自觉地感受和创造音乐美中受到积极的美的熏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正确领会新课标的思想,端正态度,不断发现和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歌唱教学的几个问题
1.课堂形式花哨多样,轻视甚至忽视了歌唱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将图片、实物、多媒体等诸多手段运用到课堂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是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追求外在的形式,对歌唱教学中学生的声音控制、吐字、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要求不清,这就导致了学生既不认识曲谱也没学会演唱技巧,歌唱能力不能得到提高,白声喊唱不统一,节奏不准确,合唱不和谐,演唱毫无美感。孩子们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表现,最终结果是厌倦歌唱课。
2.音乐歌唱教学和音乐鉴赏教学脱节,各自为战,欠缺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事实上,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连续一段时间都上一门课程,学生就会感觉到乏味,产生疲惫感,这样就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歌唱教学如果只剩下记住歌词、学会了没有,而忽视了歌曲旋律对人的感受,忽视了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学生们只能是一遍遍简单乏味的重复,毫无审美体验。
3.缺乏对初中生变声期的正确引导。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各方面发生着很大变化,喉头声带也在急剧变化,其声音由清脆悦耳的童声向颇具成人特点的男女声转化。正处在变声期的初中生,很多时候不愿开口唱歌。而且变声期声带容易疲劳,不稳定,发声也不易控制。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些特点,更没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导致学生要么沿袭小时候喊唱的习惯,要么模仿成人化的声音,对其声带健康和歌唱技艺的提高都无益处。
二、提高初中歌唱教学实效性的几项措施
1.音乐知识技能与歌唱活动实践相结合。 反思当前的歌唱教学,我们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歌唱教学要想成功,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必不可少,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来感知音乐,准确有感情地表现音乐,学习鉴赏和创造音乐。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歌唱教学的质量,我们应该把乐谱的教学和歌唱基本技能的训练融入各种丰富、生动和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体验合作等方式,使枯燥乏味的知识技能训练变得有趣起来。 如:学习歌谱我们可以学习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的简谱来识谱,像《小星星》这样的儿歌就是很好的素材;对音高和节奏的学习,我们可以借鉴《音乐之声》中玛利亚老师的游戏教学法;对于歌唱的技巧,我们可以使学生明白歌声是否自然优美和唱歌的姿势、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此外要发出美妙的声音离不了气息的支持,我们可以从身边出发让学生学习“打嘟噜”、“狗哈气”这些他们感兴趣的气息训练方法。当然,任何的知识技能训练都不是独立于课堂之外的,都是贯穿其中,有机结合,是为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服务的。
2.歌唱教学和鉴赏教学相辅相成,、互促互助。教师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主要应该体现在对其歌曲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的培养上。要从歌曲作品出发,结合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采用适合学生理解的方法,指导其进行歌唱训练。这就要求我们音乐鉴赏教学的实施并与之结合,只有学生对歌曲作品有透彻的理解,才会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才能在歌唱中更好地表现作品。歌唱教学与音乐鉴赏是互补的知识构架,学生在不断地听、赏、分析之后,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基础,会迫切地想通过歌唱艺术的实践活动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音乐鉴赏课和歌唱课的交叉教学,比较适应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可以提高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在音乐教学计划中,老师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把两个模块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3.歌唱教学中声带的健康科学指导和管理。在初中阶段,教师还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变声期的正确引导,帮助其顺利度过变声期。首先,要教会学生保护嗓子,不要过度使用嗓子,如注意饮食、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炸食物、少唱或不唱很高亢的歌曲和摇滚歌曲等等。其次,要合理制订45分钟的教学内容,缩短歌唱教学的时间,让变声期学生的嗓子得到休息。在歌唱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高位轻声的训练,引导他们打开喉咙,放下下巴,学习假声。最后,要特别关心变声期的男同学,降低对他们在音色、音量和音域方面的要求,提高对其听力和音准的要求。在他们歌唱发生困难时,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安慰和稳定他们的情绪,保护他们歌唱的积极性。
总之,初中歌唱教学是基础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改革歌唱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歌唱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其目的都在于引导学生爱上和学会唱歌,培养其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自觉地感受和创造音乐美中受到积极的美的熏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正确领会新课标的思想,端正态度,不断发现和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