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跨形式的《心理歌剧》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年初,笔者首飞渥太华(Ottawa),在国家艺术中心(National Arts Centre)观赏了《时先生与他的情人》在加拿大首都的首演。当晚,阿兹利小剧场(Azrieli Studio)全场爆满,200多位观众在剧终时全都站起来,伴随着Bravo的喝彩声,不停地热烈鼓掌,以起立鼓掌致以最高敬意。现场无比热烈的气氛,与场外摄氏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天气构成强烈对比,让人无比兴奋。
  该剧由澳门点象艺术协会、澳门小城实验剧团与多伦多的MUSIC PICNIC,合三团之力联合制作,1月13日,国际剧场大师罗伯特-勒帕吉(Robert Lepage)看完最后一场,更表示会写信将该制作向纽约的剧院推荐,大师的承诺为这场为期三个月、在多伦多及渥太华推出的50场演出计划,画下完满句号,也让这个《来自澳门》的制作走向世界市场的信心大大增加。
  其实,在演艺文化水平很高的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的观众里,华人观众并不多,因而,几乎全部以普通话对白(只配上英文及中文字幕)演出的《时先生与他的情人》,观众会有何反应,确实让人担心。在一气呵成的75分钟演出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全场专注,甚至连咳嗽都没有一声,多少让人会有忐忑之感。然而《剧终》字幕出现后爆发的热烈场面给出了答案。
  这个答案也印证了1月3日预演之夜后,笔者对此制作的评价:《这是一部澳门打进国际舞台的制作。》而1月4日晚正式首演后,这个评价不得不做出修正:《这是一部澳门打进国际舞台的世界级制作。》这个制作从酝酿到创作前后历经五年,终于取得重大成功,笔者非常有幸能成为这个历史性场面的见证人:演出后,台前幕后被挤得水泄不通,情绪高涨的观众赞赏、感动之语不绝,更让整个团队更加兴奋!持续多月的艰苦排练、多年来主创团队的呕心沥血,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多方跨越立体呈现
  《时先生与他的情人》之前,黄哲伦曾创作过《蝴蝶君》(M.Butterfly),故事的灵感源自真人真事,布尔西科(Boursicott)在北京法国大使馆工作期间,遇上京剧演员时佩璞并坠入爱河,展开一段延续20年、跨越中法两国的异国恋关系。其间,时佩璞宣称自己怀孕。1983年,两人被法国政府拘捕。布尔西科被指把机密文件通过时佩璞提供给中国政府。审讯期间,时佩璞被发现是个男人,但布尔西科坚称20年来,他一直相信时佩璞是个女人。
  但《时先生与他的情人》这个制作与《蝴蝶君》完全不同,形式上是《音乐剧场》,手法上摒弃了一般剧种叙事性的风格,重点不在于情节叙述,而是将焦点投放在两人的生命和思想,透过七场场景的歌唱和独白,从两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示,探讨两人关系的起伏,并由此揭示现实世界中人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人性与世情。但这种永恒主题要能感动观众并带出新意,难度会很大,《时》剧能够取得成功,便在于从编创、试排、定稿到演出的过程,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时更以跨文化、跨形式的手法呈现,是混合了多元文化形态的现代室内歌剧美学的一部《心理歌剧》制作。
  《時先生与他的情人》,采用了跨越音乐与戏剧的音乐剧场形式,而音乐又跨越了音乐剧的流行风格和西方歌剧的手法,乐器方面则结合了西方大钢琴、马林巴琴(Marimba)和中国戏曲中的锣鼓、响板、木鱼等传统打击乐器,音乐语言则是西方的现代语法,结合中国京剧的锣鼓经和戏曲唱腔,完全是全球化环境下的跨文化制作。但这只是手法、形式上的跨越性,更重要的是,这些跨越性的运用,能契合剧中人物背景和时代的穿越,更深刻更立体地呈现出角色的性格及内心世界,并自然地将这些元素相互融合,由此带动观众从心理上信服剧中人物的真实性,一层一层地进入到时先生和他的情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中,与剧中两位角色一同呼吸。
  这些跨越文化的东西,为这个制作带来无比丰富的舞台意象和层出不穷的创意,尽管要兼顾字幕(对不谙普通话的外国观众,尤其如此),观众在整个演出过程中,仍能借着形象化的音乐与丰富的剧场元素,领略到非情节性的抽象情感思维的发展,由此观众的心灵被触动,这正是剧场艺术所追求的超越故事层面的境界。
  六件道具四位演员
  其实,这种境界的达致,基本的结构与构思却不复杂,相反颇为简约。就舞台的空间要求而言,面积仅10米×8米、接近四方形的小剧场就已足够,开场前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舞台上的《道具》(和乐器)主要便是舞台左后侧的大钢琴(六尺以上),和舞台右后侧的一台马林巴琴,看来都是西方的乐器;舞台左前侧的中式木制衣架则悬挂着颇为瞩目的京剧青衣绣服——既表明了时先生中国戏曲演员的身份,它也是这部戏关键的象征物。在两件大乐器之间,则是一支直立式扩音话筒,是剧中人物用来强调心声的工具,甚至加上聚光灯,将台词刻意扩音,将观众的视线聚焦。
  此外,同样发挥聚焦作用的,是在舞台前面中央的中国式靠背木椅,和椅子下面所铺垫的一块长条型大红色地毡,木椅与话筒都有审判证供的影子,而椅子与青衣绣服则是时先生和中国的象征。在第一场中,布尔西科在椅子上的戏结束,将椅子由中间搬到右边,置于马林巴琴的侧旁:第二场开始不久,时先生又将椅子由右边搬到左边的木衣架旁,由此看出两人对同一张椅子摆放的不同态度。至于那块红地毡,与青衣绣服一样,于演出过程中《静静地》安放着,直到最后一幕,这两件道具才发挥作用,为观众的悬念与期待做出满意的解答。
  舞台上的六件道具(乐器)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除舞台后上方投放中英文字幕的投影幕,功能作用最直接、简单,整个演出由两位演奏家、两位演员全部担当完成。
  作为联合监制、作曲及音乐总监的杨光奇所演奏的大钢琴,和黎如琪演奏的马林巴大木琴,是制作音乐元素的主要《工具》: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国打击乐器,主要是中国戏曲中常见的小锣、小钹、木鱼、响板,由两位演奏家兼奏——在第一场中,观众见到杨光奇左手演奏钢琴,右手还要敲响板:饰演时先生的郑君炽,也有边唱边打小钹的设计。而饰演布尔西科的关显扬,虽然不用像郑君炽那样要能随口唱上几句京剧青衣或花旦唱腔,但仍有好些不易应付的唱段,如第三场便要唱出具有饱满情感的歌声,第六场还要展示不同的语言能力。   自演出开始,暗灯下,四人鱼贯出场的序幕设计,便充满戏剧性和象征性,时先生面对青衣绣服,背对观众:布尔西科则面向大钢琴,侧对观众而立。两位演奏家在钢琴、木琴以外加入了中国传统乐器与音乐,营造出来的是好似戏曲的开场音乐,揭示戏要开演了。
  在长约两分钟的戏曲似的开场音乐后,布尔西科退场,第一场《蝴蝶效应》铺陈两位角色的背景和关系,为整个制作定调,让观众的情绪与期待的心理做出适应调整。这场戏由两人关系的结束倒叙,时先生及布先生互相指责、嘲讽与安慰,外人看似完美的谎言背后,两人到底是相爱、利用、自私,还是成全?这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在这一幕中,钢琴伴奏的音乐,配合着时先生的歌声,巧妙地融合了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的主题旋律:另一方面,钢琴敲打式的节奏,与马林巴琴击打出来的节奏,亦能很自然地融合,无论是时先生的唱,还是乐器的演奏,都东西兼备、中外相融,杨光奇的原创音乐,在这场戏中将观众的心理障碍拆除。
  篇幅较简短的第二场《成为另一个人》,是时先生漫漫长夜的内心独白,生活的目的是通过表演,逃离漫长的生活,让不值得的苦闷成为过去。呈现的不仅是东西方音乐的跨越,扮演时先生的郑君炽更要在京戏唱腔和美声中穿越,是很大的挑战。
  第三场《抚今追昔》,杨光奇采用了歌剧二重唱的手法,来处理两人的各自表达:昔日初识,谈论《梁祝》,时先生以故事里的人物暗喻自己的处境,向布尔西科介绍祝英台的故事,布尔西科则讲述时先生的家世背景,两人同时唱咏不同的旋律和不同内容的歌词,两者交叠形成独特的效果。这场戏的末段,还插入一段情感饱满的独唱:布尔西科大谈艺术之美,指出他眼中的时先生之美是如此独一无二,好像圆明园一样,是举世无双的旷世奇迹。
  如果说第三场是音乐能量的展示,那么紧接下来的第四场《自由意志与国王令牌》,则是语言对白发挥戏剧能量的部分,成为整个制作中最独特的段落。两位演员以紧凑绵长的对话和独自,在完全无音乐伴随的情况下,尝试分析互相爱上对方的原因——没有一见钟情,也没有天长地久的期待,一切都是通过表演与幻想,实现加诸对方身上的权力,就如国王的令牌一样,两人齐齐跪倒在红色地毡上的画面,掀起剧中的一个小高潮。
  第五场和第六场(各约8分钟),戏剧性张力在音乐和灯光的配合下逐渐高涨。第五场时先生独自思考表演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决意把自己一生对戏曲表演艺术的痴迷,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表演去诠释爱,时先生脱去便服,换上白色的内衬戏服,将个人的存在与表演艺术的痴迷联结在一起。
  第六场则由布尔西科推动,从个人的利益、权力,人的秘密,国家的秘密去思考。布先生从外交官的角度,评论、剖析自己,极力去平衡一切利益,但却注定失败,面对的是永恒的徒劳。扮演布先生的关显扬,在这一幕中要面对直立的话筒,以无比流畅、几近《急口令》的语调,讲述一大段绵长的独白——先是普通话,然后是英文,再然后是配合其法国大使馆工作人员身份的法语,很有张力感,呼应了以语言独白来推动剧情的第四场。
  最后一场《约定好的失望》与第一场时长相当(约十三四分钟),同第一场一样也是最为重要的戏,自然地成为整个制作的高潮。两个角色在犹如呈堂证供的各种辩论后,《国家》与《舞台》依然存在,两人仍难以舍弃深爱着对方的自己,但那正是缺失的证明,一切的相遇好像只是随机分配。最后,布尔西科躺倒在地毡上,时先生穿上青衣绣服,有人呐喊、质问国家是什么,有人要讨论表演与死亡,钢琴与马林巴琴又再度以敲击节奏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瑰丽梦幻的一生,只是一个梦。时先生匍匐在红地毡上时,布尔西科退回黑暗中;时先生在钢琴的细诉伴随下,颓然喊出《表演自杀的力气都没有》,然后是失常地狂笑……
  很明显地,预演当晚的音乐张力与戏剧张力都没能打开,两位演员到首演之夜才完全进入戏中。到最后一场,郑君炽已进入忘我境界,最后的开放式结局(Opening Ending),就是为了让观众的心灵在那带着悲愤的狂野笑声中撼动起来。预演之夜,起立鼓掌的观众大概有七成,而首演之夜则是全场观众轰然而起,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
  总结两场观赏,《时先生与他的情人》是一个类似西方室内歌剧形式的紧密性演出,是一个跨形式、跨文化的奇特《四重奏》,特别是一位乐师定位演奏(杨光奇),另一位则半定位演奏(黎如琪),两位演员既唱又演,不断在有限的空间中互动,但肢体接触的机会则只有两三次,角色人物的心理上的互动多于肢体上的接触。为此,将之视为一部跨文化的现代室内心理歌剧更为贴切。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这四位成员的文化背景基本上都是西方的,但各人(除关显扬外)对话中掌握的京剧元素基本上仍很到位,尤其是郑君炽,演活了雌雄莫辨的时佩璞,细腻的肢体语言和谈吐的韵味,传神极了,很有脱胎换骨之感。
  跨文化组合精益求精
  这次《时》剧在多伦多和渥太华的演出节目册有两个版本,内容也不一样。由澳门印制的版本内文中文较多,黑白封面上加有《我们来自澳门》(WE'RE FROM MACAU)的字样。
  据制作人、联合监制邝华欢所言,《时》剧从酝酿、孕育,到诞生面世的过程,跨越了太平洋两岸。其实,就制作背景而言,这次澳门与多伦多合三团之力的联合制作,经费资助除来自澳门文化局,还有加拿大的机构。不仅如此,四位演出者及六位技术人员与行政人员,台前幕后合共十人:导演谭智泉、打击乐手黎如琪、联合监制邝华欣及活跃于香港和澳门的郑君炽,都来自澳门:作为创作主力的杨光奇在澳门长大;现居多伦多的剧场活跃作曲家、负责编剧的黄庭炽本科毕业于澳门大学中文系:灯光设计冯国基和舞台监督林碧华来自香港地区:演员关显扬,和技术控制、音响师来自加拿大——由此可见,这个跨文化、跨形式的演出,创作与制作团队同样是一个跨地域的国际性组合。
  回顾《时》剧正式首演前的创作及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11月8日至10日,在澳门进行的尝试性试演前,已用了一两年时间开始探讨,继而酝酿;澳门试演后,于2015年6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以工作坊形式做了两场。第二阶段于2015年11月21日至22日,在台北以工作坊形式演出了两场开始:在去台北之前,还曾在澳门圣庇护音乐学院做了几场公开的排练。经过这两个阶段,《时先生》逐漸成形,直到2016年8月5日至13日受邀,在多伦多的夏日演艺节(Summer Works Performance Festival)正式演出时,已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接着于2017年2月11日至15日,在日本横滨国际舞台艺术论坛(TPAM)演出了五场:到2017年秋季,再在加拿大班芙文化中心重排后,有了更成熟的第四版;同年11月7日至12月17日于多伦多达拉哥剧场(Tarragon Theatre)演出了39场,获得了业内很高的评价:再北上渥太华争取更大的成功,从今年1月3日至13日共演出了11场。如果从在澳门孕育的2013年算起,前后花了四五年时间来打造。或许谈不上是千锤百炼,但也算是精益求精的制作了。
  无论如何,这个具有世界级水平、以《跨》字为核心的制作,在此次多伦多渥太华的演出后,已开启进入国际市场的绿灯。尽管整个演出的灯光大多数时候很暗、很压抑,但前面的演出之路却是光明的、让人期待的。期待《时》剧进一步跨进国际舞台,更期待它能很快回归到孕育它的大中华舞台和观众见面。
其他文献
《女武神》  《女武神》(Die Walkure or Valkyrie)是四联剧里最受观众欢迎的一出,因此各大歌剧院往往仅单演此剧而不制作整个“《指环》系列”。  幕启前,我们听到简短而紧张的前奏,显示有人在林中奔跑。幕启,我们看到猎人洪丁(Hunding)的住所,台上空无一人。少年英雄齐格蒙德(Ssiegmund)随即进入,他已精疲力竭,倒在地上喘气。洪丁的妻子齐格琳德(Sieglinde)上
期刊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高歌一曲斜阳晚……”,一曲钢琴伴奏、郑燮的《渔翁》拉开了《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的帷幕。这首“板桥道情”,在保持原曲淮扬古风的同时,又被雷佳赋予了一种清雅、明丽的气韵,雷佳的演唱吐字清晰、行腔婉转、顿挫抑扬,聆听者恍如身临其境,展眼便是青山绿水,徐徐清风扑面而来。这首旋律简约却韵味悠长的《渔翁》,一亮相便赋予了这场音乐会不俗的格调。  2017年6月
期刊
近期热点:4月中旬,丹尼尔·奥伦将执棒上海歌剧院完成新版《纳布科》在上海的首演。奥伦可谓是中国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国际指挥家之一。2012年他在广州大剧院指挥深圳交响乐团演绎《蝴蝶夫人》,2013年在上海大剧院指挥过威尔第歌剧《阿蒂拉》的中国首演,2014年与上海歌剧院合作首演了《曼侬·莱斯科》,2017年执棒上海大剧院新年音乐会,以及去年9月的《阿依达》。今年1月他还在英国皇家歌剧院执棒了《乡村骑士
期刊
编者按:由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的又一力作——《图兰朵》终于在1月24日至26日揭开神秘面纱,为上海歌剧院2018年演出季开启歌剧首秀,亦为上海大剧院20周年庆典季揭开序幕。作为《场团合作》的第二部经典大戏,《图兰朵》开票19天售罄,后续两次加座亦统统被《秒杀》。首演期间,虽然恰逢上海十年难遇的暴雪天气,上海大剧院大剧场仍然全场座无虚席,就连加座、包厢等也全部满座。上海
期刊
香港管弦乐团(下文简称为《港乐》)1月演出了联篇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最后一部——《众神的黄昏》(Gotterdammerung,港译《诸神的黄昏》)。1月18日首场演出翌日,在广州遇上英国伦敦《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特约评论家司马勤(Ken smith),他对首演夜的演出大为赞赏。按常理估计,相隔三天后(21日)的第二场,亦是全套《指环》的最后一场,也就有更高的期待了——
期刊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爱丁堡节日剧院  爱丁堡,苏格兰  一座历史悠久的剧院,如何被成功改建成可承载国内和国际活动的场所?爱丁堡节日剧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40多年来,爱丁堡市一直在寻找一个建造新歌剧院的地方,然后才决定改造现存的但又因冗余而闲置着的帝国剧院。这座建于1928年的剧院地理位置很好,且被认为是拥有全英国最好的抒情戏剧观众席的剧院之一,但是它的舞台很小,还缺少许多当代剧院或歌剧院所需要的
期刊
2017年8月末的一天,上海歌剧院会议室迎来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多位同仁,热烈的讨论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而令与会人员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将在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举办的歌剧论坛以何主题呈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是艺术节的一个重要交流窗口,也是缔结友好关系的平台。往年,艺术节论坛关注前沿艺术动态,连接国内外艺术节、艺术机构、艺术总监等,分享总结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作上的经验。艺
期刊
编者按:戴鹏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中国音乐史学家,因病于美国纽约时间6月24日上午9点25分在纽约皇后医院逝世,享年87岁。戴鹏海作为《歌剧》杂志前身《歌剧艺术》的编委之一,他与《歌剧》杂志有着特殊的渊源。本期我们特邀戴先生的朋友与学生撰写文章,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位大家,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引言  2017年6月24日,音乐学家、评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1929—2017
期刊
万众瞩目的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终于在音乐剧迷翘首期盼中来到上海。华丽梦幻的舞美服装、《燃》爆的摇滚乐、精良的制作,让这部讲述莫扎特一生故事的音乐剧2D09年一经问世便引发轰动,至今已巡演多国,圈粉无数。  此次来沪的卡司配置中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莫扎特》的饰演者就是2009年原版演出的米开朗琪罗·勒孔特(MikeIangeIo Loconte,俗称《小米》),而《萨列里》的扮演者也即原版的弗洛
期刊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距离慕尼黑约145英里,距离法兰克福约170英里,有个7.6万人口的小城叫做拜罗伊特,城里有座举世闻名的剧场,专演瓦格纳的《乐剧》,那就是这位作曲家在1875年建造完工、次年在那里首演自己的《指环》系列四联剧的場地。这个剧场,德文叫做《Bayreuther Festspielhaus》,英文叫做《Bayreuth Festival Theatre》,从1876年开幕至今,除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