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外事工作是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保障,中央企业作为“走出去”的排头兵更是如此。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新形势下某央企所属单位外事工作的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围绕构建大外事工作格局,提出企业今后一个阶段外事工作重点推进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中央企业 外事管理 国际化
一、所在企业外事工作的现况
为使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经贸、科技等对外交流合作,中央授予央企和部分大中企事业单位一定的外事审批权。某央企所属单位(以下简称企业)是某央企所属的三级单位,企业自身拥有独立外事审批权。
本着“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企业设立外事办公室(挂靠在所属国贸公司)作为外事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履行全公司因公出国境和邀请外国人来华访问等各项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
由于企业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且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外事工作从因公出国境审批、团组管理、外事接待等传统业务拓展到涉外信息收集、沟通渠道建立、海外人才招募等国际交流领域,外事部门已经成为企业海外拓展和国际交流活动的最前沿。
二、新形势下所在企业外事工作SWOT分析
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内在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利用现有机会、化解潜在威胁是所在企业外事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优势分析.一是国际化程度高,拥有独立的外事三权。目前企业整体国际化业务占比已近40%,。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以机电产品为主线,大力探索和推进国际合作业务,许多项目开创了同行业进出口之先河;2015年所属某企业收购了法国知名冷藏车企业100%股权,并正在引进相关技术建设昆山冷链项目。因较早涉及国际化经营且有相当规模,企业拥有独立的外经权、外贸权、外事权。二是外事专办员团队经验较为丰富。目前企业有外办主任1人,专兼职持证外事专办员3人,工作经历丰富且互补,熟悉外事工作涉及的审批、护照、签字、出入境等环节业务,与行业及地方业务主管部门、机票保险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合作伙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渠道。
(二)劣势分析
一是涉外统筹和归口管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目前外办挂靠在所属国贸公司,人员、办公费用也均由其承担,与保密办、安全办挂靠在综合管理部相比,职能和权限明显偏弱;同时外事大多与经营、人事、法务、审计、财务、安全等工作交互渗透、相互依存,但现况是外事工作往往被局限于具体办事环节,距离真正归口管理存在相当差距,基层单位更是如此。二是政策性强、实效性高,外事联络员队伍薄弱。企业外事工作要服务国家外交,必须遵守国家外交政策,政策性极强,同时出国任务大都为执行生产科研任务,实效性高,办理流程又要服从地方、系统内外事主管部门及外国驻华使领事馆要求,而涉外基层单位外事联络员都是兼职,相应政策把握、业务能力较弱。
(三)机会分析。一是更多更好政策及便利化措施支持走出去。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系统内陆续出台了促进、支持、保障企业“走出去”系列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为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营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同时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持续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在境外利用混合贷款、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筹集资金。二是近几年企业国际化程度仍将快速上升。随着所属国贸公司摩托车业务摩贸通平台、航空机电供应链平台的逐渐成熟,所属专用车板块的军民品出口步入快速上升通道,以及引进法国相关技术建设并计划返销国外的昆山冷链项目达产,企业整体国际化业务占比预计很快将超半壁江山。
(四)威胁分析。一是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各类安全风险加剧。随着国际战略资源利益纷争加剧及国际政治的日趋复杂化,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测的因素与日俱增;同时“外事无小事”、“外事授权有限”,随着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快速发展,外事工作中对国家安全及保密意识教育和风险识别要求更是越发重要。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优质项目更难开发。一方面持续的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促使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各种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纠纷与限制壁垒卷土重来;另一方面从企业多年的国际业务现况来看,增量主要来源于新业务、新市场,相比过去而言,优质稳定项目更少,开发难度更大。
三、今后一个阶段所在企业重点推进工作建议
(一)制度建设上引入弹性长效机制。一方面,不断健全外事规章制度,将现有文件加以梳理、分类和整合,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增添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章节,删除不符合实际的章节。另一方面,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同时,在制度框架内给基层涉外单位留出发挥的空间,做到严格不死板、灵活不失控;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外事政策规定宣传和普及,增强基层单位领导人员和外事联络员对政策规定的理解和执行力。
(二)健全涉外工作协调与联动机制。立足企业自身实际,努力向“大外事”工作格局转型,重点围绕所属国贸公司和摩托车、专用车等重点涉外业务,健全涉外工作协调与联动机制,健全应急工作机制,由外办联合综合管理部牵头细化明确总部各职能部门涉外事项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外事工作会。促进外办与涉外基层单位保持有效沟通机制。
(三)日常事务上引入动态服务机制。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外办需更加主动的跟踪项目进度,了解业务需求,主动为涉外基层单位提供语言和信息支持,于必要时参与项目的实质工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换位思考,积极配合解决,实现动态灵活服务型管理。
(四)强化涉外基层单位外事联络员培养。坚持关键在人、成事在人的原则,系统性的加强涉外基层单位外事联络员培养,采用交流、借調、选派、集中学习等形式,提高包括政策把握、业务能力、外语水平、交往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精悍高效外事联络员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娟,新常态下因公临时出国(境)长效管理探讨,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04期
[2] 王哲辉,探讨新型国企外事管理工作,企业文化,2017年第32期
【关键词】 中央企业 外事管理 国际化
一、所在企业外事工作的现况
为使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经贸、科技等对外交流合作,中央授予央企和部分大中企事业单位一定的外事审批权。某央企所属单位(以下简称企业)是某央企所属的三级单位,企业自身拥有独立外事审批权。
本着“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企业设立外事办公室(挂靠在所属国贸公司)作为外事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履行全公司因公出国境和邀请外国人来华访问等各项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
由于企业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且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外事工作从因公出国境审批、团组管理、外事接待等传统业务拓展到涉外信息收集、沟通渠道建立、海外人才招募等国际交流领域,外事部门已经成为企业海外拓展和国际交流活动的最前沿。
二、新形势下所在企业外事工作SWOT分析
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内在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利用现有机会、化解潜在威胁是所在企业外事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优势分析.一是国际化程度高,拥有独立的外事三权。目前企业整体国际化业务占比已近40%,。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以机电产品为主线,大力探索和推进国际合作业务,许多项目开创了同行业进出口之先河;2015年所属某企业收购了法国知名冷藏车企业100%股权,并正在引进相关技术建设昆山冷链项目。因较早涉及国际化经营且有相当规模,企业拥有独立的外经权、外贸权、外事权。二是外事专办员团队经验较为丰富。目前企业有外办主任1人,专兼职持证外事专办员3人,工作经历丰富且互补,熟悉外事工作涉及的审批、护照、签字、出入境等环节业务,与行业及地方业务主管部门、机票保险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合作伙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渠道。
(二)劣势分析
一是涉外统筹和归口管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目前外办挂靠在所属国贸公司,人员、办公费用也均由其承担,与保密办、安全办挂靠在综合管理部相比,职能和权限明显偏弱;同时外事大多与经营、人事、法务、审计、财务、安全等工作交互渗透、相互依存,但现况是外事工作往往被局限于具体办事环节,距离真正归口管理存在相当差距,基层单位更是如此。二是政策性强、实效性高,外事联络员队伍薄弱。企业外事工作要服务国家外交,必须遵守国家外交政策,政策性极强,同时出国任务大都为执行生产科研任务,实效性高,办理流程又要服从地方、系统内外事主管部门及外国驻华使领事馆要求,而涉外基层单位外事联络员都是兼职,相应政策把握、业务能力较弱。
(三)机会分析。一是更多更好政策及便利化措施支持走出去。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系统内陆续出台了促进、支持、保障企业“走出去”系列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为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营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同时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持续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在境外利用混合贷款、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筹集资金。二是近几年企业国际化程度仍将快速上升。随着所属国贸公司摩托车业务摩贸通平台、航空机电供应链平台的逐渐成熟,所属专用车板块的军民品出口步入快速上升通道,以及引进法国相关技术建设并计划返销国外的昆山冷链项目达产,企业整体国际化业务占比预计很快将超半壁江山。
(四)威胁分析。一是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各类安全风险加剧。随着国际战略资源利益纷争加剧及国际政治的日趋复杂化,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测的因素与日俱增;同时“外事无小事”、“外事授权有限”,随着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快速发展,外事工作中对国家安全及保密意识教育和风险识别要求更是越发重要。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优质项目更难开发。一方面持续的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促使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各种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纠纷与限制壁垒卷土重来;另一方面从企业多年的国际业务现况来看,增量主要来源于新业务、新市场,相比过去而言,优质稳定项目更少,开发难度更大。
三、今后一个阶段所在企业重点推进工作建议
(一)制度建设上引入弹性长效机制。一方面,不断健全外事规章制度,将现有文件加以梳理、分类和整合,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增添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章节,删除不符合实际的章节。另一方面,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同时,在制度框架内给基层涉外单位留出发挥的空间,做到严格不死板、灵活不失控;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外事政策规定宣传和普及,增强基层单位领导人员和外事联络员对政策规定的理解和执行力。
(二)健全涉外工作协调与联动机制。立足企业自身实际,努力向“大外事”工作格局转型,重点围绕所属国贸公司和摩托车、专用车等重点涉外业务,健全涉外工作协调与联动机制,健全应急工作机制,由外办联合综合管理部牵头细化明确总部各职能部门涉外事项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外事工作会。促进外办与涉外基层单位保持有效沟通机制。
(三)日常事务上引入动态服务机制。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外办需更加主动的跟踪项目进度,了解业务需求,主动为涉外基层单位提供语言和信息支持,于必要时参与项目的实质工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换位思考,积极配合解决,实现动态灵活服务型管理。
(四)强化涉外基层单位外事联络员培养。坚持关键在人、成事在人的原则,系统性的加强涉外基层单位外事联络员培养,采用交流、借調、选派、集中学习等形式,提高包括政策把握、业务能力、外语水平、交往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精悍高效外事联络员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娟,新常态下因公临时出国(境)长效管理探讨,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04期
[2] 王哲辉,探讨新型国企外事管理工作,企业文化,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