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上的爱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40919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看不见,只能感受得到。可是,你见过《史记》上的爱吗?我就见过。
  那时,我在广东南海一个电子厂打工。厂里工作很累,工友们一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而娱乐生活却很枯燥。一有空,同宿舍的人,不是喝酒,就是打牌。
  可是,刘小虹却不这样。他来自湖南,初中只读了两年,因为父亲生病死了,家中又穷,孩子又多,只好到广东来赚钱。他说,母亲的最大愿望,就是他能尽快赚钱,回家盖新屋,娶一个老婆,最好是外地姑娘,自由恋爱,那样,就不用出昂贵的彩礼了。
  可是,刘小虹却生性害羞,不喜欢在女孩子面前表现。
  相反,他喜欢看书,躲在蚊帐里看。有时,还喜欢拿着笔写小说、散文或者诗。我曾看过他写的诗,不过感觉并不咋样。
  有一次,他向我请教如何写文章。因为我在厂里负责厂报的编辑,还曾在东莞的小小说大赛中获过两次优秀奖,时常收到各地的稿费单。在他眼中,我也算是不大不小的“文化人”。
  可我想,他连字都常写错,句子文理不通,毫无文彩,底子太差,并无天分,我如何教他呢?
  但面对他充满期望的脸,我又不忍心打击他。正好,我想起厂图书馆里有许多图书,于是就说:“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先把语言写通顺了,言简意赅。你要先炼字与词组,这样,你先借《史记》来看吧。”
  第二天,刘小虹果真从厂图书馆借来《史记》,利用业余时间看了起来。
  可是,这对于他显得太残酷了,因为《史记》里全是文言文。我建议他用文白翻译本,并提醒他,《史记》上的文言文是非常美的,语感好,抑扬顿挫,若译成白话文,就不美了。但是,对于文章结构、思想内涵,就算译成白话文,也是不改其光彩的。
  他用的是笨方法,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去学。不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对比白话文来看懂。后来,我让他仿照《史记》上的某个人物传记,依瓢画葫芦,写厂里某个人。嘿,还真是有用呢!渐渐地,他写的文章像模像样了。而且,精炼有力,勾画巧妙。
  靠着这个方法,他的文章渐渐有了进步,能在厂报上发表文章了。我呢,带着他去镇里的文化馆,去见那些有成绩的文友。他呢,还常写些文章让人指教,而我常常是第一个读者。
  我鼓励他,要学着写身边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不可无病呻吟。文以载道,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有所收获,或是做人道理,或是令人难忘的精彩故事,不可平淡,更不可重复别人。
  我还说,这一点,我也是从《史记》上学来的。司马迁是千古文学大家,又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忠勇之人。他的文章,往往义正词严,阐释着中华传统的做人道理。如“礼义诚信”,如“为民请命”,如“除暴安良”……
  当然,更多时候,我不耐烦他的求教,常常打发他一句话:“多读《史记》吧,它可是写好文字的好老师呢。”
  于是,他常常捧着《史记》来看。有时,夜很深了,他还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里看书;有时,为了记得住,他还抄《史记》上的文章,写在字条上,一有空,就认真地背,然后,再应用在写作中。时间一长,他床上的笔记本,竟然堆了一大堆……
  厂里借的《史记》有时限,借不长久,他就用自己的微薄工资新买了一套,当成了宝贝。一次,有个工友坐在他床上吸烟,结果把书烧出一个小洞,瘦弱的他,竟然大发雷霆,跟人打起架來,还受了伤、流了血。我知道,他是把《史记》当成了好朋友,爱惜得很了。
  那年六月间,东莞第七届小小说大奖赛揭晓,我获了优秀奖,再一看,竟然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刘小虹,获奖小说是《审孝子》。我当时还不敢信,一问,真的是他。他说,都是《史记》教得好,自己才有这样的成绩。
  后来,刘小虹因为文字功底深厚,被当地一家行业报纸聘为编辑,终于脱离了生产第一线,可以坐在写字楼里写自己喜欢的文章了。再后来,他在报纸与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还频频在各地的征文比赛中获奖。当初厂里图书馆的那个经常给他借书的女管理员爱上了他,成了他的女朋友。他的月收入,也上万了。
  他成功了,也成熟了,懂理了。有一次,他得知当地的一个黑心老板开办的工厂偷排污水污染环境,还拖欠外地民工的工资。他就利用自己的写作特长,写成举报信,主动向市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结果,黑心老板被查处,拖欠的工资也发放到民工手中。可是,他却被人打了黑棍。虽然后来那打黑棍的人受到了惩处,但他却留下了偏头痛的毛病。
  不过,他依然不改见义勇为的习性。他说,这是《史记》教给他的做人的道理。
  那天,我去找他,因为他又获奖了,有不菲的奖金,要他请喝酒。他却说,要去书店买十套《史记》,送给当地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要让《史记》惠及更多的穷孩子,让他们也成才成人,成为《史记》里所描绘的那些中华英雄一样顶天立地的人!
  (源自“中华书局”)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对于上世纪80年代和之前的几代人来说,连环画(小人书)恐怕是永难割舍的一个情结。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彼时,“文革”已经结束,很庆幸赶上了那个连环画辉煌时代的尾声。  识字上学时,已经是80年代中期。那个年代的乡下孩子,除了课本,找不出几本有字的读物,也缺少电视、电脑、平板这些如今惯见的娱乐方式,但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有连环画——这是识字不多的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最快乐的时光永远是跟随
期刊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学的,那时候由于农村生源较多,我所在的村小學在校舍紧缺的情况下,特地在我们生产队设立一间教室,那教室是以前队里关牲口的草房子,只有一位年轻的老师任教。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书本相当紧缺,往往是两三个孩子合用一本教科书。轮到我把书带回家的那天,我第一次欣喜地发现书中有许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倍感书的珍贵。那时的我深深懂得,别人能轻易得到却并不以为珍贵的东西,对我来说是遥远的梦,只
期刊
食盒,是中国古代盛装食物用的器具,用以盛放食品、食具或其他礼物,内有数层不等,可提可挑。  早在先秦时期,便出现了铜制的食盒,外有盖子,内可储存食物。此时的食盒多为提盒,不过是两根提梁加几层格子,做工与造型都比较粗糙简单。  西汉时期的食盒制作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造型多为层式结构,由数格屉盘层叠组成,便于分隔盛放不同的食品。盒体的长宽大小不一,大者可达半人高,须由两人肩抬方能移动;小者如瓯,由人捧
期刊
小时候看《西游记》,常常为孙悟空高超的法术所折服,这“齐天”的法术可是让天上的各位大神对他都得毕恭毕敬。但是,一来到取经路上,我就开始替他焦虑,他总会跟着团队掉入各种小妖精的圈套。本来他一眼便看出了妖精,可是师父不相信他,师兄弟不团结他,让明明可以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其中的憋屈与恼怒可想而知。现在仔细一想,整个天上地下,他竟没有一个朋友。为什么会这样?  这得先从他生活的环境说起。其实
期刊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同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一同出席《辛丑条约》签订仪式。在条约文本上,李鸿章用颤抖的双手拿着毛笔,颤颤巍巍地在条约文本上画出了一个形似“肃”字的签名。  《辛丑条约》带来的屈辱不需细说。这种屈辱一旦弥漫在我们脑海,条约上的每个字仿佛都透露着当时的无奈和辛酸。这种感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现在许多人在看到李鸿章画出的“肃”字时会演绎出一套悲凉的情景。“李鸿章接过庆王手中的笔,颤抖地
期刊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人高骈的《山亭夏日》,描写的是江南初夏的风光。  初夏是一个连空气也弥漫着花香的时节,美好极了。可惜江南的初夏是短暂的,很快便是“赤日炎炎如火烧”的炎夏酷暑了。  不过,《说文解字》中“夏”的初字,与这里所说的夏日之“夏”字,却不是一回事。  《说文解字》曰:“夏,中国之人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国之人也。以別于北方
期刊
在大众的眼中,对徐志摩的印象,应该大多都停留在风流才子这一层面上。但殊不知,这位热爱文学的才子,其实兴趣十分广泛,对理工也是相当喜爱。  在留学美国期间,他不仅对医学有兴趣,并且还把经济学学了个精通。他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才子,除了风流浪漫,博学多才也是他的一面。  留学美国的岁月  徐志摩在英国求学的历程,很多人都有耳闻。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里的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以《再别康桥》《雪花的
期刊
动物有智慧,但是,动物的智慧跟人的智慧一样吗?  美国荷兰裔动物行为学家、灵长类动物学家弗兰斯·德·瓦尔的新作《万智有灵:超出想象的动物智慧》,对这个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解读。其一,万物皆有智慧或灵性;其二,动物的智慧与人相似。这两点是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答案。  有人评论,瓦尔突破性的研究和著作一直迫使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重新思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他的研究表明,我们并非唯一拥有策略性“政治”行为
期刊
古诗词中,经常能读到与鸟儿有关的诗句。然而,不同的鸟儿有不同的含义,有的鸟儿代表喜悦,有的鸟儿透着悲伤。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诗词里的那些鸟儿,它们有什么寓意,寄托了什么情感?  黄鹂:又名黄莺、仓庚,羽色鲜黄可爱,鸣声清亮婉转,常常出现在歌咏春天的诗里。一般代表着轻快、喜悦的感情。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鸿雁:“鸿”的本义是大雁,古人相传,鸿雁可以替人传递书
期刊
枇杷是蔷薇科,属乔木,原产中国东南部,别名金丸、芦枝,其果实、花、叶均可入药。《本草纲目》认为枇杷果“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枇杷果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味道鲜美。那么在古诗人的眼里,枇杷又是怎样的呢?  诗圣杜甫是吃过枇杷果的,证据是他寓居成都草堂时所写的五言律诗《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诗里的“枇杷树树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