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然而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课堂多数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滔滔不绝地讲,生怕漏讲了一句话,另一方面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让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互动的课堂是指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逐层提升对某个问题认识深度的一种教学形式。本人认为有效的互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互动的课堂应“以问题为核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而应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强化探究学习动力为目的,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独特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中,可以是一章一个专题,并且提前几天将任务发给全体学生,学生就可以针对这个专题,进行探究互动。例如《杠杆》这一章,你熟悉、知道、了解的杠杆有哪些?他们的支点、力臂在哪?这样每节新课,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放矢,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详略得当地安排课堂,做到学生会的不重复讲。虽然课堂是一样的,但课堂效果却截然不同。
二、 互动的课堂应化“冰冷的结果”为“火热的探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任何知识并非一成不变,都有产生、发展、更新的过程,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物理课堂,就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怀疑的、探索的、批判的、创新的科学态度。学生应该掌握知识,更应该懂得分析知识,具有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学中应化“传授冰冷的结果”为“火热的探寻”。
例如,在《家庭电路》教学中,不同的用电器电功转化成其他能的方式不同,此时放手让学生回到生活中,看看自家的用电器,比如电视、电灯、电风扇、电磁炉、微波炉等,怎样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成的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分类。
三、互动的课堂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所具有的技能越来越专业化,因此很多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所组装的整个物品是何样的,更别说物体的功能和用途。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物理教学就要致力于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章中第三节“物质的密度”,从物理学角度看,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学中,应适当结合数学中的一次函数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再如,我们在进行《宇宙探秘》教学时,既要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又要了解我国的宇宙探秘过程,神舟号的一次次飞跃……
在实际教学中,应适度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会的由他们来说,由他们来做;学生不清楚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
(特约编辑南宾)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让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互动的课堂是指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逐层提升对某个问题认识深度的一种教学形式。本人认为有效的互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互动的课堂应“以问题为核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而应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强化探究学习动力为目的,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独特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中,可以是一章一个专题,并且提前几天将任务发给全体学生,学生就可以针对这个专题,进行探究互动。例如《杠杆》这一章,你熟悉、知道、了解的杠杆有哪些?他们的支点、力臂在哪?这样每节新课,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放矢,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详略得当地安排课堂,做到学生会的不重复讲。虽然课堂是一样的,但课堂效果却截然不同。
二、 互动的课堂应化“冰冷的结果”为“火热的探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任何知识并非一成不变,都有产生、发展、更新的过程,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物理课堂,就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怀疑的、探索的、批判的、创新的科学态度。学生应该掌握知识,更应该懂得分析知识,具有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学中应化“传授冰冷的结果”为“火热的探寻”。
例如,在《家庭电路》教学中,不同的用电器电功转化成其他能的方式不同,此时放手让学生回到生活中,看看自家的用电器,比如电视、电灯、电风扇、电磁炉、微波炉等,怎样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成的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分类。
三、互动的课堂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所具有的技能越来越专业化,因此很多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所组装的整个物品是何样的,更别说物体的功能和用途。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物理教学就要致力于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章中第三节“物质的密度”,从物理学角度看,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学中,应适当结合数学中的一次函数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再如,我们在进行《宇宙探秘》教学时,既要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又要了解我国的宇宙探秘过程,神舟号的一次次飞跃……
在实际教学中,应适度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会的由他们来说,由他们来做;学生不清楚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
(特约编辑南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