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想象,引发情感共鸣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助多媒体可以直观呈现感知材料,在时间和空间有限的课堂中可以为想象和联想提供支点。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形象演示,借此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开启想象思维的闸门,感知语言文字所蕴藏的内涵,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想象;共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想象的基础是丰富的感性材料,联想则是以观察为基础进行由此及彼的想象。借助多媒体可以直观呈现感知材料,在时间和空间有限的课堂中可以为想象和联想提供支点。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形象演示,借此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开启想象思维的闸门,感知语言文字所蕴藏的内涵,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表象,为想象和联想提供支点
  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和联想,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跟学龄前儿童差不多,想象的内容多是事物的简单重现,较为零散,缺少逻辑性和目的性。鉴于这一状况,教师要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表象,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支点,培养想象的丰富性与逻辑性。比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我有意识地将课文标题“秋姑娘的信”设计成了彩色的艺术字,还在“信”字下面加了一片树叶。运用多媒体将这个标题呈现出来之后,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问学生:“同学们,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秋姑娘的信》,大家想一想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一边观察经过艺术处理的标题,一边回答:“秋天是金黄色的,因为银杏树果实都成熟了。”“秋天是红色的,因为公园里的枫叶红了。”“秋天是红色的,奶奶家园子里的辣椒都穿上了红红的衣裳。”……学生的回答充满了想象,让我由衷佩服。有了对秋天的这些感性认识,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咱们再来想一想,秋姑娘会把信写在哪儿呢?”学生又来了劲头:“写在金黄色的树叶上。”“写在美丽的花朵上。”“写在田野里的稻穗上”……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意将标题“秋姑娘的信”设置成了引人注目的彩色,并在“信”字下面添加了一片金色的树叶。这样处理吸引了学生眼球,引发学生对五彩缤纷的秋天的想象,不仅让学生明确了本课将要学习的主题,加深对秋天的印象,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影视片断和相关图片,促进文本理解走向深入
  教学中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画面和声音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使用视音频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双重刺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想象,促进文本理解走向深入。
  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战争和历史题材的课文对于当今的小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他们头脑中没有对这些知识和历史背景的先前经验。所以,他们对描写战争和历史类课文中的场景难以想象,阻碍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例如,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如何体会“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暖”和“寒”的丰富内涵?“铁索桥”“大雪山”在学生头脑中又是什么样子的?由于学生头脑中缺乏相关的表象支持,无法想象这些场景。我在教学中就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的影视片断,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理解课文内容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再如,学习《黄山奇松》一文,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那么,黄山究竟有哪些奇松?又是如何的奇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接着,我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中的范读录音,尔后学生反复练读。学生获取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后,我运用课件展示了三大名松的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三大名松的姿态与风采栩栩如生地定格在学生心中。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读中练说”的环节:现在你就是黄山上一名小小的导游,大家都是前来观光的各地游客。请你从三大名松当中选择一个给游人作生动的介绍。多媒体播放抒情音乐,学生在音乐中试说。交流阶段,让学生相互评价。接下来,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舒缓柔美的音乐和黄山奇松的照片,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借助想象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这里,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三大名松的照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优美而富有个性的姿态,并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苏教版五年级的《二泉映月》是一篇感情丰富的叙事类课文,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讲述了一首名曲诞生的经过。课文由一首民乐引出一位人物,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二泉映月》是一首闻名世界的二胡曲,于凄婉中见悲愤,于悠扬中显风骨,具有非常突出的情感震撼效果。学习《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走进阿炳内心的情感世界,体会阿炳人生的坎坷、内心的愤懑以及他不屈不挠、勇于向命运抗争的精神。教学此文,笔者在紧紧抓住语言文字的同时,围绕“音乐与人生”这个探究的主题,充分发挥了乐曲的渲染、感化作用,先后三次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片断,通过三次对乐曲的感知、欣赏,让学生借助音乐触摸阿炳的心理,感悟阿炳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生态度。第一次感知,笔者有意不加以引导,让学生凭感性去体会;第二次体验,在理解文本和引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静心倾听,深入感悟,在第一次粗略感知的基础上有所升级;第三次感悟,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经验,让学生带着思考去聆听,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对人生的感悟,引领学生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感悟其与命运挑战的精神,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触动与共鸣。
  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音乐——课文——人生”之间的联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对文本陌生感,让学生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因为有了音乐的情感渲染作用,优美的、富有激情的文字伴随音乐在学生的心底缓缓流淌,教学流程也变得跌宕起伏、真情洋溢。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生动的、鲜活的,思绪与想象同飞,情趣与理趣共生,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道精神盛宴。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积累少”或“零积累”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具体的做法,以期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读;写;听;说;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给他儿子谈怎样学写诗时说的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理,要学好语文,不仅要在课堂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课外苦下功夫,
【摘要】作文是正常人的正常行为,作文教学要尊重写作主体个性,要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的生活,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师生共构一个读书和生活交融的课堂。  【关键词】作文个性化;作文生活化;共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最具个性化的教学,成功的教学必须是融共性与个性于一体的教学。怎样回答农村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弄清他们到底最怕什么,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农村小学语文教
【摘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这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极大地帮助,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爱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班主任,光有爱心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突发事件令人防不胜防,未成年人行为反复多变,班主任事务繁多。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讲究情感的艺术,使班主任工作得到最大限度的轻松、愉快。我认为情感艺术
【摘要】小说家在作品中往往深入地揭露社会问题、人性特点,给人们以重大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合理想象,即使是异想天开也无可厚非;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深入挖掘小说中的现实意义,从而形成小说主题多元化思维的格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笔者以苏教版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教与学为例,做出探讨。  【关键词】坚守信用;现实意义;人性特点;多元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著名作家莫泊
【摘要】本文对《枣核》这篇文章进行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关键词】教学设计;《枣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分析  《枣核》选自萧乾的《美国点滴》。全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了一位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
【摘 要】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以教师讲,学生听、记为主,因此不免枯燥、乏味,往往使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制作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活动课件、学生扮演课本角色等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积极性;扮演角色;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高考中,“图文转换”考查了考生综合性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本文分析了三种常见的转换题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答题。  【关键词】图文转换;题型思考;答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考试大纲》中“图文转换”虽然非单独考点,但纵观近几年高考,有多套卷涉及。它是综合了考纲要求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题,其载体为“图文”,核心为“
【摘要】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传统的识字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小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对此,语文教师要从激发小学生识字兴趣出发,采用多种趣味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识字。  【关键词】识字教学;趣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含有大量的生字词,对于刚步入小学大门的孩子来说,难度很大。教师往往要花费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高中语文教学做到以情动人,会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会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性情,唤醒情感,净化心灵,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普遍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情感教育以及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摘要】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激发兴趣,熟读成诵”“体味意境,激发情感体验”“多媒体教学,提高诗歌鉴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诗歌鉴赏。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鉴赏;兴趣;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阅读欣赏诗歌,感悟诗歌内涵,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阅读体验,把握诗歌教学规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