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an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巧设适当的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巧设情境 充满活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倡导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文本角色,到课文中体会、领悟文本的情,把学生从生活情境带入文本情境,把学生的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最终使教师、学生、文本能有效对话,使课堂具有生命力。
  课堂上,巧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下面我谈谈做法。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使课堂充满活力
  生活是语文之源。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依据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巧设具体的情境,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中学语文课本里不少文章蕴涵深情厚谊,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时,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对父亲的不满,然后给学生讲述了我父亲的一个疼爱我的小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述说父亲爱自己的小片段,课堂充满了活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感官刺激,再现情境,使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择和利用各种美的因素,引入一些音乐、图画、资料等,利用情感因素,巧设美的环境,创设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扪其形,从而神游其间,认识这些形象的“这一个”的特征,创造一种情与景、情与理相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情感,从而奠定课文的情感基调,并叩击学生的心扉,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为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陶冶性情打下基础。
  ﹙一﹚实物。“百闻不如一见”。把课文所写的实物摆在面前,演示课文特定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实感体验,从而明白事理。如在教学《石榴》一文时,文中“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这句话中的“皓齿”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裂开肚皮的石榴拿出来,学生顿时明白,这就叫“皓齿”。
  ﹙二﹚音乐。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可以利用音乐与文字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在学生了解课文结构后,给学生放了《四季组曲》中的春部,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学生通过音乐,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上,音乐结束后,我再让学生读这篇课文,学生的表现和开始时明显不一样。
  另外,朗读、多媒体等都是通过感官刺激再现情境的很好方法。
  三、融入角色,体会情境,使课堂充满活力
  在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复述课文、扮演角色、演课本剧、游戏等方式,融入文章角色之中,从而体会课文具体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如《皇帝的新装》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我请两位学生现场表演,学生为了表演,自然对课文认真研究。在初二说明文的教学中,表演情境有时也起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二《核舟记》里多涉及空间位置,我让学生自学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了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加快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使课堂充满活力。
  四、锤炼语言,巧设情境,使课堂充满活力
  任何教学情境的巧设,都要借助教学语言进行。教学语言是巧设教学情境的重要媒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增强,如果只靠直观的教学情境,则容易导致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同时,教材难度逐渐加大,以及相应的深度和高度,一般难于运用相应的直观性的教学情境。而教学语言则是描绘情境的法宝。如果教学语言能够做到“善于激趣、巧于启发、深于传情、工于表达”,发挥教学语言的灵活运用的作用,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就能收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对于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和感想。归根结底,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课文,培养语文能力。
  通过一节节成功的课堂,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适当巧设情境可激活沉闷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好学、乐学。生活是情境巧设的源泉。所以说,巧设情境,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才能打造出富有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初探.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3.
  [3]孙春成.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8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试验通过研究醋酸铅导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细胞)的氧化损伤程度、细胞凋亡以及线粒体通路在醋酸铅致NRK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旨在探讨铅对动物肾脏毒性的作用
摘 要: 文明城市实质上是一种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和城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社区图书馆在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中具有引导观念,健康娱乐;普及知识,揄扬先进;传播文化,塑造城市精神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但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应拓宽办馆渠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社会力量联合建馆,同时应完善图书流动体系,建立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的社区图书网络,让社区图书馆在城市文明的创建活动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摘 要: 现代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语文教学被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教育也被忽视,导致文化建设缺乏深度,失去实际意义。要改变这一基本现状,加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十分必要。语文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使学校整体的文化底蕴得到提高,有利于文化建设。文章就高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其目的在于强调语文教学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对高校教师和相关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1.重视高中语文选修课  1.1选修课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面临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学习要求,让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必修课是要完成共性的任务,选修课则是要完成个性的任务。  现代心理学提出:“个性发展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个体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等独特
摘 要: 文章提出语文教学的深入改革,要关注教法的继承与发展、学法的改进与转变、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思维的自主与创新、能力的循序与渐进、情感的体验与丰富等方面,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 以问促学 讲练适度 民主高效  新课程的实施与推广,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改进。铺天盖地的新式教法让人目不暇接,形形色色的应试材料使人无所适从
摘 要: 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凭借主动学习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以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情境培养为基点,提出建议,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教学不同于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