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节孩子们的礼物单上,玩具、学习用品不再是“永恒的主角”,看展览、观演出等美育方式,越发受到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但是,对于这样的礼物,很多家长并未掌握“正确的打开方式”:他们要求孩子当做“学习任务”,务必获得“确定的知识”或能够“准确地临摹”,甚至指望“将来考试派上用场”。今天的中国家长,不能只看到短期的实用,觉得明天有用的东西,今天就要学。他们忘记了,孩子也需要去学习对一生都有用的东西,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完成自己人生的答卷。
在《胡适家书》中,有一篇是写给胡祖望的书信,这是他10岁要去苏州读书时胡适给他的第一封书信,10岁就教导他这些朴素却又每条近乎真理的人生道理:“你现在要和几百人同学了,不能不想想怎样可以同别人合得来,人同人相处,这是合群的生活。……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使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能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在孩子只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们练字。据他的三儿子、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徐庆平回忆说,徐悲鸿会给他和他妹妹每人一本《张猛龙集联》,当时每天要写两页大字本,是对着字帖临摹。他说:“父亲之所以选择张猛龙碑帖给我和妹妹做教材,是期望我们能从中体悟到做人的品质,那种大度、开阔、坚实、雄强,父亲希望我们从小就学会欣赏壮美的东西。而这些,我在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后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此我终生感激父亲。”
徐庆平还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了这样一件让他“受到极大震动”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徐庆平去欧洲求学,在到巴黎工作的第一个星期天便迫不及待地去探访了卢浮宫这座艺术殿堂。当时,有一群七八岁的法国孩子和徐庆平一起进去,孩子们由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领着去参观一间建筑模型展厅。进去的时候,他听到老师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要仔细看,然后,要给我讲讲,希腊罗马式建筑的美和哥特式建筑的美有什么不同?”
这次的经历让徐庆平深切地感到,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在孩子的心灵种下一颗种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当孩子再看到类似的作品,他会感到亲切、熟悉,慢慢理解,种子就会发芽,好比醇酒需要时间发酵才能越来越香。
比如小时候背过的唐诗,可能现在已经遗忘,但是再听到别人朗诵,又能引发共鸣。幼年的阅读其实都在,只是长大以后,当你对事情理解得更深,它们会以另一种面貌再度打动你。
比如去画展,看看不同的颜色,接受氛围的熏陶,艺术的味道会慢慢弥漫,留在孩子心里,留在他们的人生里。那些丰富的颜色、有趣的形状、充满幻想的故事,并不是一道道考试题目,需要儿童读出“准确答案”,它们更多是启发、打开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门。画和故事,或许只是一把钥匙、一个问号,引发儿童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可能最后,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解读,但它们没有对错。思考、想象、寻找的过程,才终身受益。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各类教育指导书籍几乎所有观点都会建议,在合适的年纪一定要给孩子一支画笔。原因就在于此。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
2017年6月底,教育部与13个省(区、市)签署第二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2017年9月起,江苏开始试点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并将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据悉,江苏淮安、南京、南通、苏州等地将陆续试点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音乐、美术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部署,2017年江苏各市要公布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2017年9月1号入学的初一学生,中考的时候将涉及到艺术类的考试;到2020年,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对于江苏省对音乐美术加入到中考范围内的这个决定,很多专家学者深表赞同。雨果有句话说得很好: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文字和艺术。相关人士表示,其他省份也陆续出台艺术课程纳入中考考核的政策,想要报考高中艺术团或职业学校等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必须达到A等,艺术素质评价为D的学生不得报考四星级的普通高中。考试中,音乐和美术各占50分,折算成10分总分,计入中考总分。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質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育就是日常生活。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这个日常生活体现了每一位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美育教育的熏陶,在生活中不仅是去创造,更重要的是去发现美和欣赏美,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得到美化。这是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但是,对于这样的礼物,很多家长并未掌握“正确的打开方式”:他们要求孩子当做“学习任务”,务必获得“确定的知识”或能够“准确地临摹”,甚至指望“将来考试派上用场”。今天的中国家长,不能只看到短期的实用,觉得明天有用的东西,今天就要学。他们忘记了,孩子也需要去学习对一生都有用的东西,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完成自己人生的答卷。
对美的欣赏,代表整个人生观
在《胡适家书》中,有一篇是写给胡祖望的书信,这是他10岁要去苏州读书时胡适给他的第一封书信,10岁就教导他这些朴素却又每条近乎真理的人生道理:“你现在要和几百人同学了,不能不想想怎样可以同别人合得来,人同人相处,这是合群的生活。……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使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能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在孩子只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们练字。据他的三儿子、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徐庆平回忆说,徐悲鸿会给他和他妹妹每人一本《张猛龙集联》,当时每天要写两页大字本,是对着字帖临摹。他说:“父亲之所以选择张猛龙碑帖给我和妹妹做教材,是期望我们能从中体悟到做人的品质,那种大度、开阔、坚实、雄强,父亲希望我们从小就学会欣赏壮美的东西。而这些,我在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后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此我终生感激父亲。”
徐庆平还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了这样一件让他“受到极大震动”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徐庆平去欧洲求学,在到巴黎工作的第一个星期天便迫不及待地去探访了卢浮宫这座艺术殿堂。当时,有一群七八岁的法国孩子和徐庆平一起进去,孩子们由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领着去参观一间建筑模型展厅。进去的时候,他听到老师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要仔细看,然后,要给我讲讲,希腊罗马式建筑的美和哥特式建筑的美有什么不同?”
这次的经历让徐庆平深切地感到,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在孩子的心灵种下一颗种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当孩子再看到类似的作品,他会感到亲切、熟悉,慢慢理解,种子就会发芽,好比醇酒需要时间发酵才能越来越香。
比如小时候背过的唐诗,可能现在已经遗忘,但是再听到别人朗诵,又能引发共鸣。幼年的阅读其实都在,只是长大以后,当你对事情理解得更深,它们会以另一种面貌再度打动你。
比如去画展,看看不同的颜色,接受氛围的熏陶,艺术的味道会慢慢弥漫,留在孩子心里,留在他们的人生里。那些丰富的颜色、有趣的形状、充满幻想的故事,并不是一道道考试题目,需要儿童读出“准确答案”,它们更多是启发、打开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门。画和故事,或许只是一把钥匙、一个问号,引发儿童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可能最后,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解读,但它们没有对错。思考、想象、寻找的过程,才终身受益。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各类教育指导书籍几乎所有观点都会建议,在合适的年纪一定要给孩子一支画笔。原因就在于此。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
美育是一种刚需
2017年6月底,教育部与13个省(区、市)签署第二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2017年9月起,江苏开始试点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并将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据悉,江苏淮安、南京、南通、苏州等地将陆续试点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音乐、美术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部署,2017年江苏各市要公布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2017年9月1号入学的初一学生,中考的时候将涉及到艺术类的考试;到2020年,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对于江苏省对音乐美术加入到中考范围内的这个决定,很多专家学者深表赞同。雨果有句话说得很好: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文字和艺术。相关人士表示,其他省份也陆续出台艺术课程纳入中考考核的政策,想要报考高中艺术团或职业学校等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必须达到A等,艺术素质评价为D的学生不得报考四星级的普通高中。考试中,音乐和美术各占50分,折算成10分总分,计入中考总分。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質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育就是日常生活。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这个日常生活体现了每一位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美育教育的熏陶,在生活中不仅是去创造,更重要的是去发现美和欣赏美,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得到美化。这是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