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990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社会暴力犯罪的不断攀升,人们的心理安全感显著下降,就连学校也不例外,儿童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乃至动用武器伤害生命的事件在校园中、报刊上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忧虑。学校欺负行为,作为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另一方重复施加的攻击行为,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特殊类型攻击行为。据国内外研究表明, 约10%-20%的中小学生卷入欺负受欺负问题。同时也有研究显示因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性行为可以追溯到儿童期,70%的少年暴力犯罪在儿童期就有攻击性行为。可见,重视儿童早期教育中的攻击性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矫正,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而所谓遗传并不是父母把打人骂人等一些具体的行为遗传给孩子,而是神经活动类型,例如情绪容易激动、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快等自然特征,当这些具体的自然特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出攻击性行为。
  2.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父母管教方式和家庭情绪氛围都可能影响儿童以后的攻击性。如父母如果经常忽视孩子的要求,经常采取强迫、威胁、责骂、拒绝、排斥等教养行为, 使用暴力和攻击性言行等, 儿童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倾向和反社会倾向。其次,研究也表明来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的儿童常带有情绪方面的困扰和大量行为问题,包括攻击行为。其中父母的婚姻冲突会直接使儿童产生苦恼、愤怒等情绪,可能使儿童通过模仿增加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与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由于被其他儿童排斥,与同伴交往机会有限,导致他们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得不到锻炼,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更有,既具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儿童,会出现彼此支持和共同进行攻击的行为表现,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3)大众传媒
  班杜拉认为儿童在观察范型的过程中,即使未受到外部强化或替代强化,通过观察和模仿仍能获得范型的行为。在当前充满变幻的信息化社会里,各种传媒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许多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携带的暴力等不良内容,给儿童提供了侵犯性榜样,减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容忍度,这不仅鼓励了攻击行为,更助长了儿童的攻擊性倾向,并且诱发儿童使用暴力的冲动。
  3.心理因素
  儿童期是人社会性发展的萌芽时期,开始喜欢伙伴和团体活动,同时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冲突,便产生攻击性行为。(1)儿童的自尊心受挫和自卑心理。根据竞争假设,攻击行为是同伴间竞争的结果,即儿童对他人的攻击是应对挫折的行为链式反应,有时很细微的行为也可能成为攻击行为的触发器。儿童会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出身和生活条件等不佳而产生自卑心理,冲动和好斗很容易成为自卑儿童的代偿方式,其行为表现为较强的攻击性。(2)儿童不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埃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认为婴儿期的不安全依恋,有可能造成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全感和焦虑,表现为易怒、易冲动和缺乏自我控制力等,这些均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关。(3)心理理论。心理理论是指幼儿关于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愿望、信念、意图)的理解和认知。其发展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存在联系,即了解了他人的愿望和信心,才能对各种社会行为情景做出正确判断,进行反应。按此理论,可以推出攻击行为可能与心理理论的发展减少存在关系。
  二、控制和引导攻击行为的常用方式
  1.给儿童以榜样示范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作为教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加强自身修养,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应提供互助合作的平台,让儿童通过模仿和学习身边的好人好事,培养其谦让、合作等良好心理品质。当某个儿童出现谦让、互助、合作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以确定一个正确的榜样,通过强化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
  2.消除强化源
  消除攻击行为的强化源可以减少儿童的攻击性。除了极其严重的攻击行为外,对于儿童的其他攻击行为加以忽略,使儿童的不到他们想要的“关注”,同时强化了儿童与攻击行为不相容的其他行为,如合作和分享。另外当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生的时,马上将其从强化性的情景中移到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进行暂时隔离。这样既削弱了不良行为,也减少了父母的生气不安,成为理性、不具攻击性的榜样,亲子关系也可迅速得到恢复。
  3.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
  儿童攻击性行为多与其认知水平较低有直接联系,儿童往往对来自同龄伙伴的信息以自身为中心做出判断。如儿童之间很多攻击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彼此没有搞清楚“他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而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往往用敌意的动机去判断别人的动机,这样“他攻击”的次数和被攻击的次数都在增加。一种途径是对儿童进行问题解决技能训练,例如,让儿童通过听故事或看录像的方式训练儿童用非攻击性方式解决问题,并鼓励儿童将这些新技巧运用到生活情景中。这种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面临潜在冲突时的攻击性表现。
  4.移情训练
  有关儿童的实验表明,攻击性高的儿童往往移情能力比较差,即难以体会到受害者的感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指出,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可以通过听故事、引导理解、编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有意识地安排儿童作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会他人情绪,从而加强攻击性儿童对被攻击者所承受痛苦程度的体验,减少攻击行为。
其他文献
《指南》中提到一些有关幼儿健康教育的问题,例如,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培养幼儿的活泼兴趣,要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所以幼儿园要切实做好幼儿生活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为了幼儿教育最终目标实现建立较为系统、适合我国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场所,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幼儿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指南》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它启示我们,幼儿教师应客观、全面、积极的看待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多种多样地收集幼儿在生活、游戏等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和发现每个幼儿的需要与发展的特点或优势,积极地看待幼儿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来增长自己的能力。而在我们平时的美术绘画活动中,老师往往更加关注作
期刊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通过在学校校园中张贴海报以及广播宣传等形式,招募存在被学习学业困扰、并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学生(不限男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MSMT》问卷测量和面谈,根据量表得分选取得分较高的具有学习困惑并愿意参加团体沙盘游戏的初中生1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人。  被试具体信息如下,实验组:男生3名,女生3名,参与者均为八年级学生。对照组:男生3名,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学生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傍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在用硬笔书写楷书的基础上,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这是课标对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可究竟怎样才能把这一目标渗透到一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呢?经过这半年的实践与
期刊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可是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与学让教师与学生深感困惑。如何在新课程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觉得诵读法是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宋代大文豪苏轼曾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可以说是一把打开古文学习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文言文
期刊
游戏教学法是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内容与灵活的游戏进行组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二十世界初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倡导,它的结构具有相互联系的4种成分:制定游戏任务,发出游戏的信号,展现游戏行为以及规定游戏规则。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是指由教师根据一定的心理活动主题设计并引导学生自愿参与的、遵从一定游戏规则和伴有一定心理体验的有序活动。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包括游戏程序与规则、学生游戏活动的感受、
期刊
在“计划生育”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虽说现在的“二胎”政策已经放开,但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依然占据首位,家长对孩子越来越娇惯和重视。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当今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棘手。都说“严师出高徒”,但是再也找不到教书先生的“教鞭”和“戒尺”。相比之下,奖励、表扬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惩罚、批评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大下降。这样,表扬就成了教育者偏爱使用的一种方便的工具。  一、表扬在教育
期刊
其他学科差异性教学一般对比是个别班级,而对于心理健康课,由于心理健康课设置不同时数,所以会有不一样结果,尤其是一个老师同时上21个班的课程,虽然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有所差异,但是由于班级数量增多,可比性更多。  一、不同届学生差异性教学的应用  由于本人在完全中学就职,共跨三个年级讲授心理健康课程,所带年级有初一、初二、高一。目前所带高一年级以成为高二年级。  在,两个不同届的初二年级,同一种教学设
期刊
作为中青年教师中的一员,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课堂纪律的调控,都是我在不断学习和有待提升的内容。小学低段学生无意注意时间要长于有意注意时间,生性好动,好玩、好说,并且小学健康教学内容中活动较多,致使小学健康课堂热热闹闹甚至出现难以控制的场面,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好的调控和组织好课堂的能力,使教师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进行辅导。  小学低年级健康课堂教
期刊
目前就整体而言,课程改革在课程教学层面正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前进。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存在偏差,以及学习探究的不足、实践经验的缺失,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无效、低效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學质量的提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本人在近二十年的小学品德教学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转变教学行为,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