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1(2013)25-01-03
  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是一种习惯,倾听是一种良好的素养和品德。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试想,假如老师的讲解没有学生的倾听,谈何教学;假如同学之间没有相互倾听,谈何交流。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呢?
  一、倾听的意义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这里有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别人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倾听就是吸纳别人的智慧和好的想法,使自己考虑问题更加周全和成熟。在生活中会倾听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会走捷径,少走弯路;在课堂上会倾听的人,他能够学到许多知识,受到很多启迪和教育,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二、倾听的方法
  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倾听方法的训练。学会:
  1.用眼睛去倾听。听的时候眼睛要看看说话的老师或同学,让说的人知道你在认真地听,尊重地听。
  2.用嘴巴去倾听。听的时候嘴巴不能发出声音,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和老师停顿的时候才能大声的发表你的意见。
  3.用手和脚去倾听。听的时候手和脚别动,包括手和脚管理的那些文具、书、桌子、椅子都要悄悄地。需要的时候要静静地把你听到的要点记下来。
  4.用身体去倾听。听的身体姿态,应该是脊背挺直,身体前倾的样子。如果你听到同意的地方、精彩的地方,就点点头,微笑一下或掌声鼓励表示你的认同和欣赏;如果听到不同意的地方,可以皱皱眉,或者轻轻摇摇头表示你不同意或者有意见。
  三、倾听的能力
  教师更需要加强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做到:
  1.会听优点。训练学生听优点的能力,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从听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有利于他们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说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训练,更能促进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2.会听缺点。训练学生听缺点也是从两方面考虑的:从听者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从说者的角度看,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通过这样的训练,还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助气氛的形成,发展“合作精神”。
  3.会听异同。让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异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4.会听后复述。听老师的叙述,听同学讲故事等,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复述,以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提高听的质量,这也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者单位:山西省曲沃县实验小学043400)
其他文献
编号:H1(2013)25-04-02  同学们,你们每一篇习作我都是仔细欣赏。它就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凝聚着你们多少心血,我都以期盼的心情等待她的出现。  我喜欢你们的习作,因为这是你们心灵的语汇,是你们汗水的结晶。我们相信是好文字就会让人驻足。你们的习作,是写儿童之生活,表儿童之真情,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稚嫩的孩子所绘就的属于儿童自己的五彩世界。  同学们,你们用童眼看世界,童笔写生活,童心悟
期刊
编号:G40(2013)25-03-03  红烛的风采在于在燃烧中兑现自己的价值,春蚕的意蕴在于在羽化时超越重生的蜕变,教师的魅力在于在培育中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从我25年的为师过程中,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被局里分配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开始。我以热情、活力感染着孩子们,我把师范课堂上的理论付诸山村讲台,
期刊
编号:O1(2013)25-04-03  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只是用“√”“×”来评判解题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
期刊
编号:G40(2013)25-02-03  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包括我)不知道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做那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里都是在关爱学生,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
期刊
编号:O1(2013)13-0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有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有效开展数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感性认识,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践体验。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期刊
编号:O1(2013)13-04-01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
期刊
编号:G40(2013)13-01-04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教材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思想品德教材既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遵循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教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于新的课程的转变,整个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传统的教教材向
期刊
编号:H1(2013)13-04-03  随着近几年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阅读理解题始终是英语试题中分值最高的题型,并且阅读理解题更加侧重强调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侧重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知识面。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得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这门语言感兴趣了,那么自然就会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做好这件事
期刊
编号:O1(2013)16-04-03  现在,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教学,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而枯燥,教师仅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工作,教师累得够呛,学生也不轻松。常被大量的重复性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教师可将课程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潜入深地展示给学生,当触及新旧知识的结合
期刊
编号:H1(2013)25-04-01  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将写的训练贯穿在教学中,这样,既可以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又能强化综合训练,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那上阅读课该写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随意性的“乱写”。记生字时,让他们把易错的字写写,多少不限,一个、两个都行;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简笔画画一画。  (二)概括。概括性的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