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寻访德木寺:一段历史的记录
由盛极一时到静卧一岗,德木寺这个集300余年荣光的辉煌大寺,如今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村落与人情交织中的斑驳红尘。远离历史烟云,德木寺的威名却随着“羌姆”的恢复,滋生出了无限亲近民间的顽强生命力。
两次前往大峡谷派镇的路上,我都没能看到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德木寺。事实上这个寺庙并不是藏在深山中那般难寻,一路沿北岸正在修建中的简易公路穿村过乡,经林芝县米瑞乡所在地,再顺德木沟北上最多两公里,静卧在一个心状小土岗上的德木寺的金顶便能映入眼帘。
相比于这个小土岗,更靠雅江一带朗尼村所在的大片两级台地恰好形成了一片屏障,正是它挡住了我想从江的南岸看德木寺的视线。然而有这屏障刚好,在午后阳光最佳的6时左右,站在德木寺“寺政大楼”二楼南望,宽阔的雅江河谷中,那被斜射光泛照得五彩迷离的漫天风沙,因这道屏障的阻隔而不会光临到头上。
德木寺二楼并非俯看整个德木沟的最佳位置,在寺北仲莎村以东山麓的一处突出的小岩群上,你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一条山沟是如何呈现其富庶与宁静并深触人心的。南面的远景是水波与白沙洲相间的雅江及其南岸群山,中景是沿德木沟分布的农田、林木和路网,错落的片片村合,以及点缀着的水磨坊、转经房和经幡,对面是山势舒缓的苯日神山,顺沟而上即是通向山北鲁朗林海的道路。1635年,德木寺第四世活佛由鲁朗沟迁寺至此,即顺此路而下。他当初所见的光景是否如此难以料想,但此处呈现的胜景与开阔,想必也没有令他失望。
300多年前的德木寺迁寺之举可以折射出这条山沟曾有的辉煌。现在的人多知道由川藏线进入拉萨的道路是从鲁朗翻越色季拉山口直下林芝县城,但在此之前,主要的通道却是由鲁朗沟翻德木拉山口,再逆雅江和尼洋河而行的。
旅游小贴士
鲁朗五秦是鲁朗近年新兴景区,距,鲁朗镇20多公里,距318国道5公里,相对比较隐秘。景区面积约10000亩,位于一条宽10公里,长20多公里的沟内,景区包括草场和山地。沟内沿着德木冷泉河分布着工布、波密、门巴、珞巴等5个充满了不同民族风情的村寨,因此名为“五寨”。
路线:鲁朗镇距离林芝八一镇约75公里。德木寺位于鲁朗镇米瑞乡,
食宿:鲁朗石锅鸡十分有名,到此不尝尝会是一种遗憾。如时间充裕,可夜宿林海,别有一番风情。
2 绝顶之巅有神庙:探访加查达拉刚布寺
大殿,一座祖拉康,还有一些僧台,组成一个紧凑的院落,向前望去隐隐可见一些塔尖。主殿背后,依山势而上,有一座四四方方的殿堂,后来我们得知那是莲花生大师殿。再往高处,是一片仅存残垣的废墟。
从寺院大门到大殿门口,僧人们用白色的粉末画出了一条路,道路中间又画着雍仲符号和吉祥八宝图。僧人们都来到了寺院门口,在道路右侧排成一行,他们手持着金幢、哈达、法螺、藏香、法号等,个个脸露笑容,见到我们的到来,只是开心地看着我们,时而又望望向山下延伸的路。
我们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天是达拉刚布寺第八世活佛土登西珠归寺的日子,僧人们正等待着迎接他。
我们跟僧人们一起等待着活佛,一位名叫旦增赤烈的喇嘛跟我们交谈起来。他说,达拉刚布是噶举派的“母亲”。我一直以为大名鼎鼎的楚布寺才是噶举派的祖寺,因此对旦增的话有些将信将疑。然而,旦增道出该寺创寺活佛的大名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一座在噶举派中可称“母寺”的重要寺庙。
相传,1121年达波拉吉来到了雅鲁藏布江北岸的这个山顶,在高达百米的一片巨岩下创建了达拉刚布寺,并再次精进禅修。达波噶举一派以此为根本道场,达波拉吉的门徒们先后建立起“四大八
旦增说,达拉刚布现在有23位修行的僧人,还有几位尼姑,除了活佛土登西珠,还有两位堪布,果桑尼玛和次成莫拉。
就在我们还想继续交谈时,僧人们一阵低语,一齐拿起手中的法器,吹起了法螺、奏响了法号。远处天葬台一旁的道路上,出现了一辆汽车的身影,向寺院大门奔驰而来。活佛回来了。
汽车在大殿门口停下,活佛下得车来,僧人们上前给他撑起金幢,献上哈达,等待多时的一些信教群众簇拥着他进了大殿,接下来就是活佛给他们赐福摸顶的仪式了。
我们目送他们进入大殿,不想去打扰藏族同胞期待已久的摸顶仪式。回过头来,旁边阶梯上两位正收拾长号的年轻喇嘛,对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
山巅上的绝世风景
赐福摸顶的仪式还在殿内进行着,我们按着顺时针方向,开始了对这个神域的探索。
在这个寺庙中徜徉,你总是不能忽略它所背依的那片巨岩。西藏的山大多如此,山顶之处总是被凌厉的劲风吹散覆盖的泥土,露出坚硬的岩石。即使我们在西藏四处行走,见多了绝顶处的各种嶙峋怪石,但面对达拉刚布山的这片巨岩时,我们还是禁不住一声喟叹。
这一片巨岩沿着东西方向绵延数里,高达上百米,犹如一道神铸的屏障,据说在这片巨岩之后便是神湖拉姆拉错。中间一块石碑状巨石直直挺立,紧靠着它的是一个帽子状的巨石,旦增说那是莲花生大师的帽子,而石碑巨石上有一片印迹,那是祖师达波拉吉的显影。
在西侧悬崖之畔,是一群宏伟的白塔。在经历了“文革浩劫”后,就规模而言,这片塔林可算是该寺最壮观的建筑了。137座小型八善逝佛簇拥着4座噶当塔、两座擦康、一座菩提塔、一座天降塔。塔色均以白色为主,塔身却恰到好处地斑驳出一些黄色的印迹,在印迹中述说着这个寺庙的历史。
当我们来到已成废墟的喇嘛拉康面前时,这一片散落于地的石块,坚强矗立着的断墙,还有废墟中横亘着的雕花椽木,顿时震慑住了我们。这本是当年达拉刚布寺历代活佛及高僧居住之处,在“文革”中被摧毁。在近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仅从这片废墟中就发掘了300多件有价值的文物。
在我们难免伤感之际,原本飘着细雨的天空,豁然晴朗,抬头望巨岩,可以清晰地看到块石碑巨石上的活佛显影。往下回看我们刚刚经过的塔林,一片金顶自身的佛塔就安详地铺呈在悬崖边,散发出祥和慈悲的金色光芒。这片光芒,似乎从这里洒向了山下,洒向整个人间。如果这真是一座神庙,那这片光芒便是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诞生》中,爱神从海贝中初生踏足水面时所散发的神圣之光。
我想,塔林和这个寺庙其它建筑的重建也许正如纳爱斯的新生,告别过去的伤痛,重新开启佛法的示函。至少,从1980年代到现在,这座寺庙在渐渐恢复它的生机。
我们绕寺一周,参观了后期修复的莲花生大师殿后回到了庭院中,这时活佛的赐福摸顶仪式已经结束,我们在寺院喇嘛的带领下开始参观措钦大殿。
大殿内堂并不十分开阔,但却有许多神奇的物件,除了正中供着达波拉吉的塑像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塑像左侧,一座达波拉吉的牙舍利塔。此外供台中间还放着一对硕大的牛角,据说这是达波拉吉曾骑过的牦牛的遗物。四壁整齐地放着藏传佛教传统的藏经阁,用精致的绸缎包裹的是《甘珠尔》和《丹珠尔》。
出殿右侧是祖拉康,这座拉康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在原被毁坏的祖拉康一部分基础上重建的,因此在它的侧面和背面还保留着祖拉康被毁坏后的废墟。一半的兴荣一半的废墟,历史今昔,就集合在我们眼前。这片废墟下还藏着30多年前被坍塌的墙体所掩埋的许多寺院珍宝。在修复的祖拉康二楼,我们看到了几年前考古队清理发掘出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是用一种特殊的合金制造而成,而这种合金的配料及制作工艺早已失传。
夕阳西沉,我们必须返程了。汽车渐渐驶离这座金色的庙宇,沿着蜿蜒的山路从山的另一侧下山了。随着海拔的下降,雅江边绿色的青稞田、金灿灿的油菜花重新回到视野中,山下村落中的牦牛、绵羊也渐渐清晰,看着这河谷中安详的世俗美景,回想刚才在山顶的所见所闻,仿佛做了一个梦,梦境却又如此的真实。活佛、金顶、金光、巨岩、白塔、废墟——这就是一座从神话落入现实的神庙。
旅游小贴士
交通:达拉刚布寺,在山南地区加查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计乡西北约4公里的达拉刚布山顶。由于寺庙所在地靠近山顶,且山体坡度较陡,因此上山的两条道路急弯繁多,须特别注意行车安全。从加查县城去往达拉刚布寺,一天可往返。
气候:达拉刚布寺海拔4150米,但由于处于峡谷边的高山之顶,天气变化较快,时晴时雨,因此可以备上长袖衣衫和适当的雨具。
宗教:迭拉刚布寺是噶举派主要分支迭波噶举的祖寺。达波噶举的支系又有“四大八小”之说,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达波噶举申的帕竹噶举、噶玛噶举在历史上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西藏地方政权。
其他:达拉刚布周围没有购物点,前往拜访可在县城自备干粮、饮水。寺院僧人及附近百姓热情好客,但也需注意宗教禁忌,如天葬台等地最好不要擅自前往。
由盛极一时到静卧一岗,德木寺这个集300余年荣光的辉煌大寺,如今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村落与人情交织中的斑驳红尘。远离历史烟云,德木寺的威名却随着“羌姆”的恢复,滋生出了无限亲近民间的顽强生命力。
两次前往大峡谷派镇的路上,我都没能看到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德木寺。事实上这个寺庙并不是藏在深山中那般难寻,一路沿北岸正在修建中的简易公路穿村过乡,经林芝县米瑞乡所在地,再顺德木沟北上最多两公里,静卧在一个心状小土岗上的德木寺的金顶便能映入眼帘。
相比于这个小土岗,更靠雅江一带朗尼村所在的大片两级台地恰好形成了一片屏障,正是它挡住了我想从江的南岸看德木寺的视线。然而有这屏障刚好,在午后阳光最佳的6时左右,站在德木寺“寺政大楼”二楼南望,宽阔的雅江河谷中,那被斜射光泛照得五彩迷离的漫天风沙,因这道屏障的阻隔而不会光临到头上。
德木寺二楼并非俯看整个德木沟的最佳位置,在寺北仲莎村以东山麓的一处突出的小岩群上,你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一条山沟是如何呈现其富庶与宁静并深触人心的。南面的远景是水波与白沙洲相间的雅江及其南岸群山,中景是沿德木沟分布的农田、林木和路网,错落的片片村合,以及点缀着的水磨坊、转经房和经幡,对面是山势舒缓的苯日神山,顺沟而上即是通向山北鲁朗林海的道路。1635年,德木寺第四世活佛由鲁朗沟迁寺至此,即顺此路而下。他当初所见的光景是否如此难以料想,但此处呈现的胜景与开阔,想必也没有令他失望。
300多年前的德木寺迁寺之举可以折射出这条山沟曾有的辉煌。现在的人多知道由川藏线进入拉萨的道路是从鲁朗翻越色季拉山口直下林芝县城,但在此之前,主要的通道却是由鲁朗沟翻德木拉山口,再逆雅江和尼洋河而行的。
旅游小贴士
鲁朗五秦是鲁朗近年新兴景区,距,鲁朗镇20多公里,距318国道5公里,相对比较隐秘。景区面积约10000亩,位于一条宽10公里,长20多公里的沟内,景区包括草场和山地。沟内沿着德木冷泉河分布着工布、波密、门巴、珞巴等5个充满了不同民族风情的村寨,因此名为“五寨”。
路线:鲁朗镇距离林芝八一镇约75公里。德木寺位于鲁朗镇米瑞乡,
食宿:鲁朗石锅鸡十分有名,到此不尝尝会是一种遗憾。如时间充裕,可夜宿林海,别有一番风情。
2 绝顶之巅有神庙:探访加查达拉刚布寺
大殿,一座祖拉康,还有一些僧台,组成一个紧凑的院落,向前望去隐隐可见一些塔尖。主殿背后,依山势而上,有一座四四方方的殿堂,后来我们得知那是莲花生大师殿。再往高处,是一片仅存残垣的废墟。
从寺院大门到大殿门口,僧人们用白色的粉末画出了一条路,道路中间又画着雍仲符号和吉祥八宝图。僧人们都来到了寺院门口,在道路右侧排成一行,他们手持着金幢、哈达、法螺、藏香、法号等,个个脸露笑容,见到我们的到来,只是开心地看着我们,时而又望望向山下延伸的路。
我们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天是达拉刚布寺第八世活佛土登西珠归寺的日子,僧人们正等待着迎接他。
我们跟僧人们一起等待着活佛,一位名叫旦增赤烈的喇嘛跟我们交谈起来。他说,达拉刚布是噶举派的“母亲”。我一直以为大名鼎鼎的楚布寺才是噶举派的祖寺,因此对旦增的话有些将信将疑。然而,旦增道出该寺创寺活佛的大名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一座在噶举派中可称“母寺”的重要寺庙。
相传,1121年达波拉吉来到了雅鲁藏布江北岸的这个山顶,在高达百米的一片巨岩下创建了达拉刚布寺,并再次精进禅修。达波噶举一派以此为根本道场,达波拉吉的门徒们先后建立起“四大八
旦增说,达拉刚布现在有23位修行的僧人,还有几位尼姑,除了活佛土登西珠,还有两位堪布,果桑尼玛和次成莫拉。
就在我们还想继续交谈时,僧人们一阵低语,一齐拿起手中的法器,吹起了法螺、奏响了法号。远处天葬台一旁的道路上,出现了一辆汽车的身影,向寺院大门奔驰而来。活佛回来了。
汽车在大殿门口停下,活佛下得车来,僧人们上前给他撑起金幢,献上哈达,等待多时的一些信教群众簇拥着他进了大殿,接下来就是活佛给他们赐福摸顶的仪式了。
我们目送他们进入大殿,不想去打扰藏族同胞期待已久的摸顶仪式。回过头来,旁边阶梯上两位正收拾长号的年轻喇嘛,对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
山巅上的绝世风景
赐福摸顶的仪式还在殿内进行着,我们按着顺时针方向,开始了对这个神域的探索。
在这个寺庙中徜徉,你总是不能忽略它所背依的那片巨岩。西藏的山大多如此,山顶之处总是被凌厉的劲风吹散覆盖的泥土,露出坚硬的岩石。即使我们在西藏四处行走,见多了绝顶处的各种嶙峋怪石,但面对达拉刚布山的这片巨岩时,我们还是禁不住一声喟叹。
这一片巨岩沿着东西方向绵延数里,高达上百米,犹如一道神铸的屏障,据说在这片巨岩之后便是神湖拉姆拉错。中间一块石碑状巨石直直挺立,紧靠着它的是一个帽子状的巨石,旦增说那是莲花生大师的帽子,而石碑巨石上有一片印迹,那是祖师达波拉吉的显影。
在西侧悬崖之畔,是一群宏伟的白塔。在经历了“文革浩劫”后,就规模而言,这片塔林可算是该寺最壮观的建筑了。137座小型八善逝佛簇拥着4座噶当塔、两座擦康、一座菩提塔、一座天降塔。塔色均以白色为主,塔身却恰到好处地斑驳出一些黄色的印迹,在印迹中述说着这个寺庙的历史。
当我们来到已成废墟的喇嘛拉康面前时,这一片散落于地的石块,坚强矗立着的断墙,还有废墟中横亘着的雕花椽木,顿时震慑住了我们。这本是当年达拉刚布寺历代活佛及高僧居住之处,在“文革”中被摧毁。在近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仅从这片废墟中就发掘了300多件有价值的文物。
在我们难免伤感之际,原本飘着细雨的天空,豁然晴朗,抬头望巨岩,可以清晰地看到块石碑巨石上的活佛显影。往下回看我们刚刚经过的塔林,一片金顶自身的佛塔就安详地铺呈在悬崖边,散发出祥和慈悲的金色光芒。这片光芒,似乎从这里洒向了山下,洒向整个人间。如果这真是一座神庙,那这片光芒便是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诞生》中,爱神从海贝中初生踏足水面时所散发的神圣之光。
我想,塔林和这个寺庙其它建筑的重建也许正如纳爱斯的新生,告别过去的伤痛,重新开启佛法的示函。至少,从1980年代到现在,这座寺庙在渐渐恢复它的生机。
我们绕寺一周,参观了后期修复的莲花生大师殿后回到了庭院中,这时活佛的赐福摸顶仪式已经结束,我们在寺院喇嘛的带领下开始参观措钦大殿。
大殿内堂并不十分开阔,但却有许多神奇的物件,除了正中供着达波拉吉的塑像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塑像左侧,一座达波拉吉的牙舍利塔。此外供台中间还放着一对硕大的牛角,据说这是达波拉吉曾骑过的牦牛的遗物。四壁整齐地放着藏传佛教传统的藏经阁,用精致的绸缎包裹的是《甘珠尔》和《丹珠尔》。
出殿右侧是祖拉康,这座拉康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在原被毁坏的祖拉康一部分基础上重建的,因此在它的侧面和背面还保留着祖拉康被毁坏后的废墟。一半的兴荣一半的废墟,历史今昔,就集合在我们眼前。这片废墟下还藏着30多年前被坍塌的墙体所掩埋的许多寺院珍宝。在修复的祖拉康二楼,我们看到了几年前考古队清理发掘出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是用一种特殊的合金制造而成,而这种合金的配料及制作工艺早已失传。
夕阳西沉,我们必须返程了。汽车渐渐驶离这座金色的庙宇,沿着蜿蜒的山路从山的另一侧下山了。随着海拔的下降,雅江边绿色的青稞田、金灿灿的油菜花重新回到视野中,山下村落中的牦牛、绵羊也渐渐清晰,看着这河谷中安详的世俗美景,回想刚才在山顶的所见所闻,仿佛做了一个梦,梦境却又如此的真实。活佛、金顶、金光、巨岩、白塔、废墟——这就是一座从神话落入现实的神庙。
旅游小贴士
交通:达拉刚布寺,在山南地区加查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计乡西北约4公里的达拉刚布山顶。由于寺庙所在地靠近山顶,且山体坡度较陡,因此上山的两条道路急弯繁多,须特别注意行车安全。从加查县城去往达拉刚布寺,一天可往返。
气候:达拉刚布寺海拔4150米,但由于处于峡谷边的高山之顶,天气变化较快,时晴时雨,因此可以备上长袖衣衫和适当的雨具。
宗教:迭拉刚布寺是噶举派主要分支迭波噶举的祖寺。达波噶举的支系又有“四大八小”之说,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达波噶举申的帕竹噶举、噶玛噶举在历史上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西藏地方政权。
其他:达拉刚布周围没有购物点,前往拜访可在县城自备干粮、饮水。寺院僧人及附近百姓热情好客,但也需注意宗教禁忌,如天葬台等地最好不要擅自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