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妈宝男妻子的一次夜谈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嫁给妈宝男后,我成了老公和婆婆之间的第三者。


  朋友小倩深夜来访,坐在沙发上,眼眶发红。
  她这么晚来找我,是因为婆婆的介入,让她和老公的关系越来越差。现在连教育孩子的事情,婆婆也来插手。她觉得非常痛苦,已经萌生了离婚的念头。
  “结婚之前,我去他家里吃饭,觉得他妈妈脾气特别好。他妈妈一直说以后退休了帮我们带孩子,让我们安心放手拼事业。可自从结婚之后大家住在一起,矛盾就没断过。他妈妈晚上十点之后,甚至我们都熄灯,还要进我们房间,说是找东西,其实根本就是借口。我跟老公说锁门吧,他却说我不懂事,说那是他妈又不是外人。”
  “她说好不干涉我们的规划,但我老公每个月的工资,一半都要交给她管理。我跟老公说咱们自己管,他又说我不懂事,觉得我把他妈当贼防着。”
  “结婚前他就经常妈长妈短的,做事情拿主意也经常给我婆婆打电话,问她的意见。我当时只是觉得他和他妈妈感情好,觉得他懂事、孝顺,谁知道原来就是个妈宝。”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结婚前他那么体贴,什么都听我的,现在只向着他妈。每次我跟我婆婆在育儿观念上出现分歧,他都只会口头安慰我,实际上永远都站在他妈那边。我真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反而是个多余的人,就像是婆婆和老公之间的第三者。再这样下去,我真想离婚了。”
  小倩的这一连串控诉,暴露出两个问题:第一,结婚后,丈夫变了。第二,她需要在家里找到存在感。

为什么会喜欢上妈宝男?


  小倩和她丈夫恋爱三年才结婚,这说明她并非稀里糊涂地嫁给了这个妈宝男,而如今叫苦不迭,也是她结婚前没有想到的局面。
  那么她为什么会喜欢妈宝男呢?
  小倩回答:“我跟他談恋爱的时候,就觉得他挺聪明的。他特别了解女人的心思,特别知道怎么让女人开心,而且很好相处,很尊重我的意见。我当时不知道他家庭是什么情况,就觉得他温柔、孝顺、老实,可以托付终身。”
  温柔、孝顺、老实,都是在恋爱阶段容易博得女生好感的特质。除此之外,小倩还提到了一句“很尊重我的意见”,言外之意就是他好控制。这便是妈宝男在刚开始恋爱时的一个先天优势,并且对缺乏安全感的女人非常有吸引力。
  妈宝男在恋爱中,会习惯性地像对妈妈一样对待自己的女朋友,体贴照顾、百依百顺,让你产生结婚后他也会对你千依百顺的错觉,造成一种“这辈子非他不嫁”的假象。
  这也暴露出,小倩寻找的并不是一种对等的关系,而是一种可以掌控的关系。妈宝男长期生活在母亲的控制下,对有主见的人更容易倾慕;而小倩喜欢妈宝男,就是因为他听话、好控制,不会违背自己,所以两个人才会互相吸引。

结婚后,听话的丈夫

为什么变妈宝了?


  一个人为什么会妈宝?在健康的家庭当中,父母养育孩子是为了让他成为独立的自己,推出家门后能够拥有自己的人生。而妈宝男的原生家庭,普遍都是不健康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这个基础没有打好,妻子就会缺乏安全感,拼命地想要控制丈夫,丈夫则会选择逃离。妻子没有得到丈夫的爱与关注,就转而把孩子当成了填补情感空缺和获得控制感的替代品。
  看上去,孩子会得到母亲加倍的爱,实际上,这种母爱的质量并不高,甚至会将孩子吞没。这种爱里存在的不仅仅是“控制”,也有“漠视”。当一个母亲爱孩子的方式是“你要听我的,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选择,你要满足我,否则我就受不了”时,她也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捆绑”儿子,批评、指责、纠正和溺爱,或者用“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去道德绑架。
  孩子在成长中,不停地被这句话催眠,形成习惯,不论什么事情都会条件反射地认为,妈妈是为自己好的。同时,孩子知道可以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的方式得到她的关注,所以从小对妈妈极度服从,但这样做的同时,势必压抑了对她的不满。
  正如小倩的丈夫,在他与爱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会像对妈妈一样对爱人高度关注、言听计从。当这份关系明确而安全地建立起来之后,这股被压抑的愤怒就会冒出来,他开始变得有攻击性,但依旧不敢攻击母亲,所以就让妻子来承受这一切。
  并且,妈妈和儿子构建起的共生关系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为了刷存在感,婆婆会主动帮儿子管钱管物带孩子,事事冲在儿媳前,想尽办法介入两人之间。结果就像小倩说的那样,自己很难不像个第三者。

选择不离婚,应怎么应对?


  要想彻底改变妈宝男,很难,他们在心理层面很难实现与妈妈分离。嫁给了妈宝男,又不选择离婚,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矛盾交织的婚姻关系。
  1让丈夫走向独立,做背后的推手。
  让他日后凡事的选择,不要以取悦妈妈为基准,不要被妈妈摆布。
  作为妻子,要多鼓励丈夫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他做决定的机会,帮他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决定的习惯。当然,这是建立在他自己愿意去踏出那一步、自己愿意去改变的基础上。但由于他内心极度依赖母亲,自我控制非常难,必要的时候可以试试物理上的分离,或者寻求专业帮助。
  2理性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做沉默的“第三者”。
  在这样的婚姻关系里,沉默隐忍、抱怨和自怨自艾都不可取。学会理性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及时沟通,不仅不会扩大矛盾,还可以让家人看到自己的需求。在沟通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避免情绪化的表述,要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表达。
  3保证经济独立,划清两个家庭的界限。
  让父母看到你们能够经营好生活,能够保证真正的经济独立。很多妈宝男之所以始终无法从母亲的掌控中脱离出来,问题不仅在心理层面,也因为他始终都享受着来自原生家庭的各种资助。当你们真正独立,父母才能认识到你们已经是有独立自主人格和能力的成年人,也才能真正地放手。
  4及时反思自己,莫要重蹈覆辙。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儿子也变成“妈宝男二代”,即便对妈宝丈夫感到失望、绝望,也不要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通过牢牢掌控孩子让自己觉得被需要、被爱。妈宝男问题的根源在于妈妈不肯放手,只有妈妈意识到要切断跟儿子的纠缠,或者儿子意识到要自我成长,这个循环才能打破。无论是哪种关系,都请以自我感觉为中心,自己的婚姻问题请自己去面对、去负责、去想办法解决,把孩子拉到这个不幸当中,让他的一生和未来的家庭为这个不幸买单,是不公平的。
其他文献
饭圈是一个强调独立价值观、自我实现、独立、创造、积极或消极、非理性的混合体。大圈圈里有小圈圈,这个圈圈外有那个圈圈。有时我们粉同一个明星使我们成为朋友,有时又因为我们粉的形式不同而成为敌人,有时不同明星的粉丝又会因为面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伙伴,这就是充满魔幻色彩的饭圈。  各种饭圈成员以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女孩居多。成员常常像工蜂一样聚在一起,通过为偶像制造话题、创造流量、刷转发、打卡、接机、控评、反黑
期刊
Q老师:  您好!我现在是一名准初三的学生。新学期即将到来,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但在假期中我经常熬夜打游戏,现在想来很后悔,我觉得我需要从假期的懒散中快速收心,让自己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的节奏。老师,我该如何快速调整,从而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呢?  琳琳  A琳琳:  你好!字里行间透露出你的决心和期待改变的信心。对于学生来说,假期是大家梦寐以求的,能够在一学期忙碌的学习生活之后,得到放松,这种感觉对于
期刊
愛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种两人间的、后天建立的、强烈的亲密关系。一夫一妻制的伴侣结构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维系着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连结和发展。来自威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Garth J. O. Fletcher等人对爱情和伴侣连结在人类演化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作者搜集了来自不同学科的大量证据来论述其观点:爱情可能是一种适应性的承诺装置,促进了对人类配对结合的产生,并最终促进了生殖
期刊
直面人生是一种智慧  問题袭来,情绪自然受困,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束之高阁假装无视,千方万法转移注意,自我催眠不了了之,抑或借助忙碌的作息、疯狂的放纵、药物的麻痹度日,看似感觉正常了,貌似心情明朗了,糟糕的意识消失了,殊不知恶劣的情绪只是下沉到了潜意识中,如同冰山之下的无限扩容,待膨胀时,摇摇欲坠,个体会遭遇彻底的溃落。正如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所言: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病症的根源。 
期刊
曾经在某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位全职妈妈的纪录片,我很受触动。视频是用vlog(视频博客)的形式记录了她在家一天的生活,从早上起床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从早上哄孩子吃饭开始,陪孩子玩,做午饭,哄孩子午睡,在孩子睡着后开始打扫卫生,刚想睡会,孩子听到动静就醒了,妈妈不得不终止午休继续陪孩子;晚上一边做晚餐,一边还要充当丈夫的“出气筒”。但尽管如此,为了可爱的孩子,她仍然选择忍气吞
期刊
苏丽首次离家上大学,感到学习困难,促发了苏丽的抑郁症。当苏丽尝试学习时,会出现这样的自动思维:“我不行,我太失败了,现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做不到。”她还形成了一个关于自身的意象,背着沉重的包袱,漫无目的地跋涉,看上去很卑微。这些想法和意象让她感到悲伤。在另外一个情境里,当苏丽为准备考试而复习时,她产生了这样的自动思维:“太难了。假如助教不愿意帮助我怎么办?我要是挂科了怎么办?”然后她就会感到焦虑,
期刊
我的一个朋友说,如果在生活中听到有人对他说这些话,他会有一种“心里很不爽,但是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发泄”的感觉。  一方面,他的情绪很容易被这些话给点燃,他会因此而感到压抑、委屈、愤怒等;另一方面,他通常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和宣泄这些负面情绪。  其实,上面这些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说话者想要通过这些话来制造一定的负面情绪,例如挫败感、罪恶感、恐惧感等,从而达到控制另外一个人的目的。这个过程,也
期刊
◢ 每幅画背后 都有一个最独特的你  “老师,之前您在上心理课的时候曾经让我们画了一棵树。当时您分析了一些画,其中一幅就是我的。其实您当时看出来我的一些真实情况,但当时我没有回应您。所以我觉得您应该挺容易了解我的,也应该会帮到我。”这个梳着齐耳短发的女生叫小雅,她微笑而淡定地端坐在沙发上,礼貌而友好。  绘画心理分析常常成为我和学生建立关系的有效工具。其实很多时候倒不是我的分析和判断真的有多准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的爱人5年前得了强迫症,一直吃药治疗,有一定效果。可现在我发现,在家里面他对我的要求越来越多,每天让我一遍遍地帮他检查核对,帮他检查电子邮件,检查文档,反反复复确认,一点事情来来回回问,进门必须按照他的规矩来,还总说我进门的方式不对,让我重新来。是应该听他的还是不能听他的?可不听他的,他就没完没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请您帮帮我!  一位痛苦的妻子  A这位女士,您好!  很多
期刊
以下从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网络信息对心理的影响、从经历苦难中获得成长三个方面,分析突发事件对心理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应激反应  绝大多数人在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时都会有焦虑、恐慌等负性情绪,这些是正常反应,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心理应激反应可以提醒我们对外部环境保持警觉,及时调整自身去适应环境,我们自身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应对这些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