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生的阅读,是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往往收效甚微。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就必须重视读书的实效性,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所以,小学生的阅读需要精心培养与指导,但如何去培养去指导呢?笔者认为,有如下良方。
一、用好常用读书法
1.浏览式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一般的书籍报刊,可采用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度。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二、做好笔记读书法
1.圈点勾画。就是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中国有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想。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或感受,可以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等。 如在教学时让学生对优美的语句做上自己理解、想法的批注,以后可以去学习,也可以在阅读过程解决此问题,在提升阅读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写作的能力。
3.写读书笔记。可做摘抄、编提纲、谈体会、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4.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如在阅读《龟兔赛跑》时,让学生继续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探索问题读书法
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如在教学《女娲补天》这篇文章时,我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出疑问,如: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样补天?3.结果怎样?等等,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使学生不盲目、有目的地读。这样一来,学生都知道必须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四.卡片助兴读书法
为提升学生的读书意愿,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阅读卡片,学生在阅读中有序可循,方向更为明确,也有助于逐步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如何设计阅读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把点滴收获记录下来,做到一篇一得,可以是几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可以是新认识的几个字,可以是几个优美的字词,几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对文章的看法,可以是做人的道理……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知识逐步提高,在每课一得中不作过多的限制,放开手,让他们自由抒发,写的内容不拘一格,如:1.学法领悟。2.思想收获。3.人物评价。4.释疑体会。5.写作鉴赏等等,均可以写。
五、强化移位读书法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如在学习了《蜜蜂》一文后,学生知道作者通过试验后,确认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时,可以适时推荐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给学生选读。
六、无声默读读书法
默读是语文学习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默读跟朗读不一样,朗读讲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读只讲究“两到”,即眼到、心到,默读时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能读出声来。要求较高的默读,要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大意是什么,最后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阅读《猪八戒吃西瓜》这类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又浅显易懂的,多采用默读的形式,但只了解主要内容还不够,还要再深入地想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文特色。阅读课外中长篇小说,一般也采用“眼看心到”的默读法。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做到以上几点,长期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提高。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语文教学绝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用好常用读书法
1.浏览式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一般的书籍报刊,可采用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度。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二、做好笔记读书法
1.圈点勾画。就是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中国有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想。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或感受,可以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等。 如在教学时让学生对优美的语句做上自己理解、想法的批注,以后可以去学习,也可以在阅读过程解决此问题,在提升阅读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写作的能力。
3.写读书笔记。可做摘抄、编提纲、谈体会、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4.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如在阅读《龟兔赛跑》时,让学生继续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探索问题读书法
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如在教学《女娲补天》这篇文章时,我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出疑问,如: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样补天?3.结果怎样?等等,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使学生不盲目、有目的地读。这样一来,学生都知道必须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四.卡片助兴读书法
为提升学生的读书意愿,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阅读卡片,学生在阅读中有序可循,方向更为明确,也有助于逐步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如何设计阅读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把点滴收获记录下来,做到一篇一得,可以是几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可以是新认识的几个字,可以是几个优美的字词,几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对文章的看法,可以是做人的道理……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知识逐步提高,在每课一得中不作过多的限制,放开手,让他们自由抒发,写的内容不拘一格,如:1.学法领悟。2.思想收获。3.人物评价。4.释疑体会。5.写作鉴赏等等,均可以写。
五、强化移位读书法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如在学习了《蜜蜂》一文后,学生知道作者通过试验后,确认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时,可以适时推荐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给学生选读。
六、无声默读读书法
默读是语文学习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默读跟朗读不一样,朗读讲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读只讲究“两到”,即眼到、心到,默读时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能读出声来。要求较高的默读,要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大意是什么,最后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阅读《猪八戒吃西瓜》这类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又浅显易懂的,多采用默读的形式,但只了解主要内容还不够,还要再深入地想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文特色。阅读课外中长篇小说,一般也采用“眼看心到”的默读法。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做到以上几点,长期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提高。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语文教学绝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