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先生热衷理财投资,可结果喜忧参半。股票、基金虽然一度给他带来了巨大收益,可亏损起来也毫不留情。现在,于先生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为退休准备的他,该如何调整理财步伐,如何准备充足的养老金?
于先生1962年出生,在外贸公司任部门经理。他的月收入与业绩有较大关联,最近行业情况一般,月人大约有4200元左右。太太的工作相对稳定,月入3500元。自有的另一套房产用于出租,可以获得3700元的月租金收入。总的月入有11400元。
收入难以应对高额花销
不过,他们的花销与支出基本持平。包括生活基本开销如衣食住行需要4400元,不固定的医疗费开支100元,为母亲支付3000元每月的房租,以及其他支出约1000元。这样,每月总的支出需要8500元。月结余2900元。于先生介绍说,碰上节假日的月份,可能会出现零结余或是财政赤字。
在年度收入方面,夫妻俩奖金共有12000元,但在旅行花销上耗资巨大。一般需要4万~5万元。包括一到两次的境外游,以及不定期的国内游。当然,这些花销包括了行程中购物的费用。爱旅行的夫妻俩把年度结余变成了负数,约在28000~38000元。
投资资产缩水严重
于先生说,他在2008年之前投资了股票、基金,但是发现其实两者差异不大,风险相关性很强。于是,2008年开始时,转而投向海外市场,以分散风险。没想到,近来的金融风暴让他的资产损失惨重。对他的理财规划、养老准备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在于先生的资产配置中,股票市值8万元,股票型基金105万元,海外基金市值5万元。房产方面,于先生的自住房价值220万元,另一套是和弟弟共同拥有的,价值215万元,其中他的部分占130万元左右。现在这套房产出租所得用于给母亲支付房租。这都是于先生来负责的。
另外,于先生有现金3000元,一年内人民币存款18万元,长期外币固定收益产品1万元。
家庭负债为零。所有资产共487.3万元。
对于先生来说,家庭资产的缩水虽然心痛,但没有太大的担忧,而运作公司资金则担负更大的压力。2007年,于先生得到公司的20万元用于投资,以约定的银行1年定期利率为标准,收益及损失全由个人承担。于先生于是选择了投资澳币以及购买海外基金,主要是花旗银行开发的矿业、原油、黄金及农产品投资。虽然期间得到了30万元的收益,但现在的于先生基本回到了起点。澳币投资还余有20万元,而海外基金产品只剩下了6万元。后市如何发展令他担忧。
无商业保险期待早日退休
于先生和太太没有投保任何的商业保险,究其原因,他用“不相信”三个字作答。当然,如果理财师的建议可以从他和太太的需求出发,有充分的投保理由,他会采纳。
于先生目前的理财第一目标是为母亲购置一套电梯房,让母亲出行更加方便。他脑中规划了两套方案。一是将现有的215万元的出租房抛售,其中他占的130万元用于新房的购买,房价可以在150万元左右。而弟弟则负责每月给母亲一笔赡养费。另一套方案是由于目前房价有所下跌,而给母亲买房又是必行之路,考虑待基金市值有所回升时先抛售,完成买房,再等到房价上升时抛售现有的出租房。他想听听理财师的建议,到底如何才能“完美换房”。
第二个目标原本是希望自己两年时间可以退休,现在看来,需要调整一番了。于先生想问问理财师,60岁的时候,如果想要达到相当于目前6000元每月的花销水平,需要准备多少预留金。而这样一来,是不是可以保障医疗费用无忧呢?
最后一个目标被于先生称为可有可无,这就是购车。于先生原本打算如果投资收益可观,可以买辆15万元的车子犒劳自己,也方便出行、出游。可是以目前的情况看,享受可以暂缓,而让投资收益最大化才是心中最大的愿望。还望理财师对现有的投资方式、渠道一一指点。
于先生1962年出生,在外贸公司任部门经理。他的月收入与业绩有较大关联,最近行业情况一般,月人大约有4200元左右。太太的工作相对稳定,月入3500元。自有的另一套房产用于出租,可以获得3700元的月租金收入。总的月入有11400元。
收入难以应对高额花销
不过,他们的花销与支出基本持平。包括生活基本开销如衣食住行需要4400元,不固定的医疗费开支100元,为母亲支付3000元每月的房租,以及其他支出约1000元。这样,每月总的支出需要8500元。月结余2900元。于先生介绍说,碰上节假日的月份,可能会出现零结余或是财政赤字。
在年度收入方面,夫妻俩奖金共有12000元,但在旅行花销上耗资巨大。一般需要4万~5万元。包括一到两次的境外游,以及不定期的国内游。当然,这些花销包括了行程中购物的费用。爱旅行的夫妻俩把年度结余变成了负数,约在28000~38000元。
投资资产缩水严重
于先生说,他在2008年之前投资了股票、基金,但是发现其实两者差异不大,风险相关性很强。于是,2008年开始时,转而投向海外市场,以分散风险。没想到,近来的金融风暴让他的资产损失惨重。对他的理财规划、养老准备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在于先生的资产配置中,股票市值8万元,股票型基金105万元,海外基金市值5万元。房产方面,于先生的自住房价值220万元,另一套是和弟弟共同拥有的,价值215万元,其中他的部分占130万元左右。现在这套房产出租所得用于给母亲支付房租。这都是于先生来负责的。
另外,于先生有现金3000元,一年内人民币存款18万元,长期外币固定收益产品1万元。
家庭负债为零。所有资产共487.3万元。
对于先生来说,家庭资产的缩水虽然心痛,但没有太大的担忧,而运作公司资金则担负更大的压力。2007年,于先生得到公司的20万元用于投资,以约定的银行1年定期利率为标准,收益及损失全由个人承担。于先生于是选择了投资澳币以及购买海外基金,主要是花旗银行开发的矿业、原油、黄金及农产品投资。虽然期间得到了30万元的收益,但现在的于先生基本回到了起点。澳币投资还余有20万元,而海外基金产品只剩下了6万元。后市如何发展令他担忧。
无商业保险期待早日退休
于先生和太太没有投保任何的商业保险,究其原因,他用“不相信”三个字作答。当然,如果理财师的建议可以从他和太太的需求出发,有充分的投保理由,他会采纳。
于先生目前的理财第一目标是为母亲购置一套电梯房,让母亲出行更加方便。他脑中规划了两套方案。一是将现有的215万元的出租房抛售,其中他占的130万元用于新房的购买,房价可以在150万元左右。而弟弟则负责每月给母亲一笔赡养费。另一套方案是由于目前房价有所下跌,而给母亲买房又是必行之路,考虑待基金市值有所回升时先抛售,完成买房,再等到房价上升时抛售现有的出租房。他想听听理财师的建议,到底如何才能“完美换房”。
第二个目标原本是希望自己两年时间可以退休,现在看来,需要调整一番了。于先生想问问理财师,60岁的时候,如果想要达到相当于目前6000元每月的花销水平,需要准备多少预留金。而这样一来,是不是可以保障医疗费用无忧呢?
最后一个目标被于先生称为可有可无,这就是购车。于先生原本打算如果投资收益可观,可以买辆15万元的车子犒劳自己,也方便出行、出游。可是以目前的情况看,享受可以暂缓,而让投资收益最大化才是心中最大的愿望。还望理财师对现有的投资方式、渠道一一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