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养老规划的重要性,然而在养老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依然存在着种种误区。比如对养老需求缺乏足够的准备,依然心存靠政府养老的心理,退休基金管理过于保守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严重影响我们未来退休生活的品质。
对未来收支估计太乐观
典型案例:今年33岁的朱先生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了10多年,如今在一家IT公司工作,由于勤奋好学,业绩突出,去年他被公司提拔为市场部总监,收入一下子翻了个跟头,并且已经被公司内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在他看来,将来收入继续上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要自己收入继续上涨,养老的费用就不成问题,因此又是买房又是买车,却没有注意为养老进行投资。
专家分析:我们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充满信心,因此尽管他们对退休后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却对自己退休后的经济状况盲目乐观。因此在退休计划上常常过于吝啬,不愿意动用太多的财务资源。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两个问题。首先,自己眼下的高收入以及对未来能够持续这种高收入的预期都是不确定的,充满风险的,毕竟如今社会经济的变化非常迅速,两年前IT业的工作还是人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但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IT业却最先受到冲击,减薪和裁员的新闻不绝于耳。因此眼下的高收入并不能成为不需要进行退休规划的理由。第二,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未来我们的退休生活将可能成为我们一生中最漫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可能是20年,也有可能是30年甚至更长。如果不尽早开始积极储备,以后拿什么应对高龄风险?
解决方案:不管眼下收入多高,不管对未来保有多么乐观的态度。都应该在每月的收入中分出一部分用于养老投资,哪怕只是月收入的10%也好。毕竟,在养老问题上,我们是经不起一点闪失的。
存在侥幸与依赖心理
典型案例:今年51岁的乔先生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现在在开出租车,虽然眼下开出租的收入不算多,但维持一家的正常生活暂时还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用上海话说,张先生是个喜欢吃光用光的“脱底棺材”(不会当家理财过日子的人),赚多少花多少,几乎没有多少储蓄。对于未来自己如何养老,乔先生相信共产党会照顾他老年生活的,会给拥有30年党龄的他一份不错的退休金,加上还有城市居民的医保,更让乔先生坚信,养老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专家分析:尽管计划经济的体制早已不复存在,但许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业已形成的习惯和观念却常常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心理。因此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还抱着他们过去几十年人生经历中所形成的“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理,认为自己老了以后,国家到时候不可能不管。但事实上,等到他们退休后才发现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只有他们原来工作时收入的30%,根本不足以满足日常生活支出。等到他们得了重病后才发现,即使自己有医保,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医疗费用(有时甚至超过医疗费用的一半)是需要自己承担的,到时再追悔莫及已经为时太晚了。
解决方案:放弃幻想,面对现实。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能靠政府,只能靠自己现在的点滴积累来保障。
起步太晚难现复利效应
典型案例:小王走上工作岗位已经3年了,但在他看来养老似乎是个非常遥远的问题,并且觉得现在就开始为老无所依而感到担心,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的感觉了。与其关心养老难题,不如先关心关心眼下的工作、结婚、买房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事情。
专家分析: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认为,在他们这样的年龄就开始为退休生活做准备似乎为时尚早。的确,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财务负担往往比较重,例如结婚、生育子女、购房、偿还教育贷款等都需要花费大笔资金,因而通常无暇顾及自己看似遥远的退休生活。但如果把养老问题推迟到40岁以后再考虑的话,虽然负担相对较轻,但投资的复利效应也将大打折扣。
解决方案:尽早开始定期定投储蓄养老基金。哪怕每月拿出1000元的收入放入养老金账户进行复利投资(如下表所示),到了退休时,也将是一笔不得了的财富。
养老资金管理太保守
典型案例:张女士今年49岁,由于从小就养成了储蓄和节约的好习惯,因此现在已经存下了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用张女士的话说,这钱就是自己老了以后的“养命钱”,“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正是因为张女士认为这笔钱对自己实在太过重要,哪怕是任何轻微的投资损失对她来说都是“养老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尽管前两年股市红火,身边的人纷纷把银行存款搬家到股市中,但张女士却因为看过身边的朋友因为炒股而最终弄得家破人亡,因此对股票看得很“透”,不管股票涨了多少,也还是坚持守着银行存款利率那“一亩三分地”。
专家分析:许多人对投资渠道和产品不熟悉,怀有一种恐惧感,或者对投资产品有偏见,而宁愿进行储蓄。由于银行存款的回报通常赶不上通货膨胀,把钱仅仅存在银行实际上会使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不断被侵蚀。虽然养老退休计划的安全性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完全排斥风险。由于养老金投资期限相当漫长,因此完全可以承受适当的风险,以获取相对较高的长期投资回报。
解决方案:适当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因为养老金规划是一项长期安排,一般都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如果将股票市场在比较长的时间段里考虑,其风险其实并不是很大,而且时间越长,系统性风险越低,尤其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依然值得期待,股市长期看好。
投资安排缺乏综合考虑
典型案例:30岁的胡先生的理财意识觉醒较早,开始工作以后每个月都进行记账,严控支出,至少将40%的收入用于基金定投。由于在熊市中长期坚持定投,因此在上一轮大牛市中,胡先生的基金上涨超过400%。尽管今年股市走熊,但胡先生的基金账户上依然有150%的净收益。在胡先生看来,只要坚持投资,让复利效应充分发挥,到自己老了,这将是一笔不得了的大数目,自己绝对退休无忧了。然而千算万算,胡先生当初却没有算到,自己在30岁时将面对成家置业的大额支出。如今迫于现实压力,胡先生只得将大部分原本准备用于养老的基金赎回以支付婚房的首付,尽管在他看来,现在赎回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但也实在无可奈何。
专家分析:尽管我们强调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但在理财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理财目标综合考虑,以求眼前和长远的平衡,而退休养老规划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长期理财目标。在这个案例中,胡先生虽然很早就有了理财和养老规划的意识,但却只考虑到了理财的长期目标,而忽视了近期和中期目标。事实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在为养老做准备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逃不过去的中期理财目标:结婚、买房、养育儿女。这些人生大事一般都会在进入社会后的10年内完成。
解决方案:在进行理财规划时,年轻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将投资分为三份,一份是眼下一、两年内可能随时需要提取使用的,如旅游支出或再教育支出等,这部分资金应该较为保守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一份是3~6年后将会提取使用的,如结婚支出、买房支出等,这部分投资需要同时考虑收益性和安全性,切不可一味贪图收益。还有一部分是可以用于10年以上的长期投资的资金,主要是养老支出,这部分投资可以为了适当提高收益性而降低流动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于养老的那部分投资是不管遇到任何情况都绝不能动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复利效应得以继续下去,最终才能为自己赢得一个富足安乐的晚年生活。
对未来收支估计太乐观
典型案例:今年33岁的朱先生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了10多年,如今在一家IT公司工作,由于勤奋好学,业绩突出,去年他被公司提拔为市场部总监,收入一下子翻了个跟头,并且已经被公司内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在他看来,将来收入继续上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要自己收入继续上涨,养老的费用就不成问题,因此又是买房又是买车,却没有注意为养老进行投资。
专家分析:我们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充满信心,因此尽管他们对退休后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却对自己退休后的经济状况盲目乐观。因此在退休计划上常常过于吝啬,不愿意动用太多的财务资源。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两个问题。首先,自己眼下的高收入以及对未来能够持续这种高收入的预期都是不确定的,充满风险的,毕竟如今社会经济的变化非常迅速,两年前IT业的工作还是人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但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IT业却最先受到冲击,减薪和裁员的新闻不绝于耳。因此眼下的高收入并不能成为不需要进行退休规划的理由。第二,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未来我们的退休生活将可能成为我们一生中最漫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可能是20年,也有可能是30年甚至更长。如果不尽早开始积极储备,以后拿什么应对高龄风险?
解决方案:不管眼下收入多高,不管对未来保有多么乐观的态度。都应该在每月的收入中分出一部分用于养老投资,哪怕只是月收入的10%也好。毕竟,在养老问题上,我们是经不起一点闪失的。
存在侥幸与依赖心理
典型案例:今年51岁的乔先生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现在在开出租车,虽然眼下开出租的收入不算多,但维持一家的正常生活暂时还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用上海话说,张先生是个喜欢吃光用光的“脱底棺材”(不会当家理财过日子的人),赚多少花多少,几乎没有多少储蓄。对于未来自己如何养老,乔先生相信共产党会照顾他老年生活的,会给拥有30年党龄的他一份不错的退休金,加上还有城市居民的医保,更让乔先生坚信,养老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专家分析:尽管计划经济的体制早已不复存在,但许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业已形成的习惯和观念却常常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心理。因此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还抱着他们过去几十年人生经历中所形成的“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理,认为自己老了以后,国家到时候不可能不管。但事实上,等到他们退休后才发现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只有他们原来工作时收入的30%,根本不足以满足日常生活支出。等到他们得了重病后才发现,即使自己有医保,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医疗费用(有时甚至超过医疗费用的一半)是需要自己承担的,到时再追悔莫及已经为时太晚了。
解决方案:放弃幻想,面对现实。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能靠政府,只能靠自己现在的点滴积累来保障。
起步太晚难现复利效应
典型案例:小王走上工作岗位已经3年了,但在他看来养老似乎是个非常遥远的问题,并且觉得现在就开始为老无所依而感到担心,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的感觉了。与其关心养老难题,不如先关心关心眼下的工作、结婚、买房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事情。
专家分析: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认为,在他们这样的年龄就开始为退休生活做准备似乎为时尚早。的确,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财务负担往往比较重,例如结婚、生育子女、购房、偿还教育贷款等都需要花费大笔资金,因而通常无暇顾及自己看似遥远的退休生活。但如果把养老问题推迟到40岁以后再考虑的话,虽然负担相对较轻,但投资的复利效应也将大打折扣。
解决方案:尽早开始定期定投储蓄养老基金。哪怕每月拿出1000元的收入放入养老金账户进行复利投资(如下表所示),到了退休时,也将是一笔不得了的财富。
养老资金管理太保守
典型案例:张女士今年49岁,由于从小就养成了储蓄和节约的好习惯,因此现在已经存下了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用张女士的话说,这钱就是自己老了以后的“养命钱”,“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正是因为张女士认为这笔钱对自己实在太过重要,哪怕是任何轻微的投资损失对她来说都是“养老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尽管前两年股市红火,身边的人纷纷把银行存款搬家到股市中,但张女士却因为看过身边的朋友因为炒股而最终弄得家破人亡,因此对股票看得很“透”,不管股票涨了多少,也还是坚持守着银行存款利率那“一亩三分地”。
专家分析:许多人对投资渠道和产品不熟悉,怀有一种恐惧感,或者对投资产品有偏见,而宁愿进行储蓄。由于银行存款的回报通常赶不上通货膨胀,把钱仅仅存在银行实际上会使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不断被侵蚀。虽然养老退休计划的安全性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完全排斥风险。由于养老金投资期限相当漫长,因此完全可以承受适当的风险,以获取相对较高的长期投资回报。
解决方案:适当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因为养老金规划是一项长期安排,一般都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如果将股票市场在比较长的时间段里考虑,其风险其实并不是很大,而且时间越长,系统性风险越低,尤其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依然值得期待,股市长期看好。
投资安排缺乏综合考虑
典型案例:30岁的胡先生的理财意识觉醒较早,开始工作以后每个月都进行记账,严控支出,至少将40%的收入用于基金定投。由于在熊市中长期坚持定投,因此在上一轮大牛市中,胡先生的基金上涨超过400%。尽管今年股市走熊,但胡先生的基金账户上依然有150%的净收益。在胡先生看来,只要坚持投资,让复利效应充分发挥,到自己老了,这将是一笔不得了的大数目,自己绝对退休无忧了。然而千算万算,胡先生当初却没有算到,自己在30岁时将面对成家置业的大额支出。如今迫于现实压力,胡先生只得将大部分原本准备用于养老的基金赎回以支付婚房的首付,尽管在他看来,现在赎回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但也实在无可奈何。
专家分析:尽管我们强调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但在理财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理财目标综合考虑,以求眼前和长远的平衡,而退休养老规划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长期理财目标。在这个案例中,胡先生虽然很早就有了理财和养老规划的意识,但却只考虑到了理财的长期目标,而忽视了近期和中期目标。事实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在为养老做准备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逃不过去的中期理财目标:结婚、买房、养育儿女。这些人生大事一般都会在进入社会后的10年内完成。
解决方案:在进行理财规划时,年轻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将投资分为三份,一份是眼下一、两年内可能随时需要提取使用的,如旅游支出或再教育支出等,这部分资金应该较为保守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一份是3~6年后将会提取使用的,如结婚支出、买房支出等,这部分投资需要同时考虑收益性和安全性,切不可一味贪图收益。还有一部分是可以用于10年以上的长期投资的资金,主要是养老支出,这部分投资可以为了适当提高收益性而降低流动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于养老的那部分投资是不管遇到任何情况都绝不能动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复利效应得以继续下去,最终才能为自己赢得一个富足安乐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