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高考安徽卷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古诗蕴含的哲理进行思考或联想,多数考生都能紧扣诗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来确定作文主旨。或者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或者呼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扬長避短,量力而行,等等。但有篇作文的写法迥乎不同:
荷花也想种在地上(节选)
一考生
央视第七频道《财富经》的一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湖南一位师傅竟然违反常规在水面上种菜,年收入达300万元。这真是一个奇迹!这位师傅将長木条搭在水面,构成棋盘一样的小方格,将蔬菜种到其中。蔬菜長得又整齐又迅速,而且既不用施肥,又不用锄草,更不怕风吹雨打,跟野生的几乎没什么两样。蔬菜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不管你是否相信,这类事情确确实实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前我们种植高产不抗伏水稻或者低产抗伏水稻,前者虽然收入高,但不利于收割,后者正好相反。聪明的科学家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将两者的优点合二为一,研制出高产抗伏水稻。由此可见,事物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
蔬菜可以不在土壤里生長,提取水稻的DNA可以培育优良品种,太空上能种出特大南瓜,那么,荷花能不能像棉花一样种在地上?
当然可以。“因地制宜”固然好,充分利用资源岂不更好?“因材施教”当然可行,全面发展不更有利吗?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的禁区一个个被打破,荷花也许会像棉花那样种在地上。说不定,将来还可以在太平洋种上玉米、大豆,来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
这篇作文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给我们以下两点有益的启示。
一、反弹琵琶出新声。与大多数考场作文不同的是,这篇作文并不顺向展示主题,而是逆向反拨。人们都说“不深不浅种荷花”,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设想将荷花像棉花一样种在地上。这种写法可称为“反弹琵琶”。怀抱琵琶而弹为“正”,举于身后而弹为“反”。因为一般艺人都正弹琵琶,所以一旦反其道而为之,顿然使人耳目一新。作文立意如能“反弹琵琶”,就会平中出奇,不落俗套。如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必亦步亦趋地写环境决定人,不妨拿出早已熟知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真理性;论述“退一步海阔天空”时,可以把记忆中“狭路相逢勇者胜”调动出来。如此展开矛盾的分析,其精神活力就可节节攀登。
二、辩证立意有深度。高明的“反弹琵琶”并不是生活中的“抬杠”,而是使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荷花也想种在地上》首先承认“不深不浅种荷花”的事实存在,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指出随着生命禁区的突破,荷花会像棉花那样种在地上。并展望未来,设想在太平洋种玉米、大豆,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观点高人一筹,论证令人信服。
还是以高考作文为例。2010年湖南卷作文题是“早”。“早”,让大多数考生想到鲁迅先生刻在课桌上的“早”字,引发诸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人生规划的思考,这是关于“早”的正面论述。当然,也有部分考生从反面立意,反对早期教育的揠苗助長。但这些都是从单个层面立论,离辩证看待问题尚有一定距离。一位考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早”,发人深省。
早有早的好,晚了也未必不好。一切都在于,心的归附与认同。若是叫3岁的孩子练钢琴,恰好孩子也喜欢,那当然再好不过,说不定我们也能出个莫扎特呢!但孩子若是不欢喜很厌恶呢?这“早”怕就只能变成“糟”了吧!反之,若是一辈子没摸过钢琴的老头老太太,七老八十了突然想练琴,那也很好,不带任何功利心地弹,只为老了不留遗憾。别勉强,也别放弃,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上路追梦吧!太阳总在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升起!心之所向,为时不晚。
考生指出,“早”与“晚”是动态变化的。“早”未必好,它可能转化为“糟”;“晚”未必不好,它可以转化为“早”。“早”与“晚”是相对的,在于“心的归附与认同”。
荷花也想种在地上(节选)
一考生
央视第七频道《财富经》的一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湖南一位师傅竟然违反常规在水面上种菜,年收入达300万元。这真是一个奇迹!这位师傅将長木条搭在水面,构成棋盘一样的小方格,将蔬菜种到其中。蔬菜長得又整齐又迅速,而且既不用施肥,又不用锄草,更不怕风吹雨打,跟野生的几乎没什么两样。蔬菜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不管你是否相信,这类事情确确实实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前我们种植高产不抗伏水稻或者低产抗伏水稻,前者虽然收入高,但不利于收割,后者正好相反。聪明的科学家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将两者的优点合二为一,研制出高产抗伏水稻。由此可见,事物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
蔬菜可以不在土壤里生長,提取水稻的DNA可以培育优良品种,太空上能种出特大南瓜,那么,荷花能不能像棉花一样种在地上?
当然可以。“因地制宜”固然好,充分利用资源岂不更好?“因材施教”当然可行,全面发展不更有利吗?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的禁区一个个被打破,荷花也许会像棉花那样种在地上。说不定,将来还可以在太平洋种上玉米、大豆,来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
这篇作文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给我们以下两点有益的启示。
一、反弹琵琶出新声。与大多数考场作文不同的是,这篇作文并不顺向展示主题,而是逆向反拨。人们都说“不深不浅种荷花”,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设想将荷花像棉花一样种在地上。这种写法可称为“反弹琵琶”。怀抱琵琶而弹为“正”,举于身后而弹为“反”。因为一般艺人都正弹琵琶,所以一旦反其道而为之,顿然使人耳目一新。作文立意如能“反弹琵琶”,就会平中出奇,不落俗套。如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必亦步亦趋地写环境决定人,不妨拿出早已熟知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真理性;论述“退一步海阔天空”时,可以把记忆中“狭路相逢勇者胜”调动出来。如此展开矛盾的分析,其精神活力就可节节攀登。
二、辩证立意有深度。高明的“反弹琵琶”并不是生活中的“抬杠”,而是使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荷花也想种在地上》首先承认“不深不浅种荷花”的事实存在,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指出随着生命禁区的突破,荷花会像棉花那样种在地上。并展望未来,设想在太平洋种玉米、大豆,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观点高人一筹,论证令人信服。
还是以高考作文为例。2010年湖南卷作文题是“早”。“早”,让大多数考生想到鲁迅先生刻在课桌上的“早”字,引发诸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人生规划的思考,这是关于“早”的正面论述。当然,也有部分考生从反面立意,反对早期教育的揠苗助長。但这些都是从单个层面立论,离辩证看待问题尚有一定距离。一位考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早”,发人深省。
早有早的好,晚了也未必不好。一切都在于,心的归附与认同。若是叫3岁的孩子练钢琴,恰好孩子也喜欢,那当然再好不过,说不定我们也能出个莫扎特呢!但孩子若是不欢喜很厌恶呢?这“早”怕就只能变成“糟”了吧!反之,若是一辈子没摸过钢琴的老头老太太,七老八十了突然想练琴,那也很好,不带任何功利心地弹,只为老了不留遗憾。别勉强,也别放弃,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上路追梦吧!太阳总在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升起!心之所向,为时不晚。
考生指出,“早”与“晚”是动态变化的。“早”未必好,它可能转化为“糟”;“晚”未必不好,它可以转化为“早”。“早”与“晚”是相对的,在于“心的归附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