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区域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bi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深圳地区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困境,因一线城市的地缘和经济优势,大型企业人才对联合培养研究生需求较低,且存在主体目标不一致、政府角色缺失、单学科评价体系等问题,认为通过激发“政、产、学、研、用”体系中多元主体的协同意愿,构建跨学科的评价体系,营造协同文化校园氛围,从而实现依托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联合培养;跨学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6-0016-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Shenzhen. Due to the geo-economic advantages, large enterprises' have very low demand for postgraduates. In addition, a lot of problems exist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example, the main objectives are inconsistent, the government lacks public functions and subject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complete. Therefore, an interdisciplinary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by inspiring the synergetic will of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employ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relying on SMEs.
  Key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joint training; cooperative target; interdisciplinary evaluation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时代主题。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2012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大力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打破机制壁垒,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简言之就是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协同创新”概念提升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能力水平。
  一、基本概念
  (一)协同创新
  协同与创新的概念分别来源于协同学和创新学,目前公认的“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ion)概念是由麻省理工的Peter Gloor提出——“人们通过分享,实现共同的目标”[1],另外定义为“多主体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2]。协同创新是我国大学创新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分散走向集成的客观要求,是大学自身突破传统创新的必然结果[3]。
  (二)深圳地区协同创新
  区域协同创新,是“指一定区域内各地区之间通过协同相互之间的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来实现整个区域的效益最大化、地区间协调发展和地区间差距日益缩小”[4]。深圳地区协同创新,是指在全市范围内不同主体相互配合,通过人才、知识、信息、物质等资源进行深度合作,实现深圳市的创新和效益最大化。强调在深圳市区域内部,调动深圳市的资源,实现创新。
  (三)校企联合培养
  1984年11月清华大学等十一所工程院校在西安召开研讨会,形成了《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建议》,拉开了“联合培养”的序幕[5]。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目的是利用高效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在研究生层面进行合作,重点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校企联合培养目的“是通过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形成高校、企业和研究生多赢的格局”[6]。
  传统的校企联合培养只强调校企双方作为主体,没有整体组织要求,不强调政府支持,更多的是人才和知识的合作,甚少涉及信息和物质的合作,而协同创新强调各主体为了统一目标,进行深度广泛的合作,需要有明确的组织支持。协同创新型的校企联合培养,是整合“政、产、学、研、用”体系中所涉及的全部主体,需要有明确组织支持。
  二、深圳地区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困境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应该以实现培养主体自身利益和国家战略为根本目的,在政府政策法规和协同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育人优势,在充分交流、公平分配和全程协同基础上合作培养具有宽厚的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国家发展重大科学和战略問题的高端人才[7],深圳地区的校企联合培养矛盾主要有:
  (一)主体目标不一致是制约校企联合培养发展的根本原因
  政府方面,深圳市政府关心科技创新以实现供给侧改革;企业关心招聘优秀的人员支撑自己的长期发展;学校关心学生实习是否提高论文质量;导师关心学生实习是否影响科研任务;学生期望在就业市场上增加竞争力。由此可以看出,政、业、校、师、生五方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政和企的目标与联合培养工作没有直接联系,导师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不利因素。
  (二)单一学科评价体系阻碍校企联合培养的正确导向
  深圳地区的企业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现象尤为突出。企业开展的项目和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均要求研发人员具有多学科知识,技能复杂度要求也不断增加。目前学校培养的研究生基本只掌握一个学科的基本知识,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需要,也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本科生层次的培养模式已经在“厚基础,宽领域”实施,但目前我国高校在授予硕士学位时,还是考察学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这种单一学科评价体系过分强调某一学科,具有排他性,与现今学科交叉融合的经济社会环境背离。这种背离同时也阻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历练和提升。创新能提高国家生产力越来越成为共识。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以通过塑造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跨学科的创新能力实现。但是单一学科的学位评价标准,不自主的扼杀研究生大学科,交叉学科的意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侧重单一学科,不利于研究生兼收并蓄的创新能力培养。   (三)合作企业选择不当影响校企联合培养的开展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传统依托单位主要为大型国企。而深圳地区的大型国企相对较少,因一线城市的地缘和经济优势,深圳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大型企业人才吸引和储备能力较强,联合培养研究生需求较低,反而高科技的中小企业众多,联合培养研究生需求多。因此,依托中小型企业在深圳地区开展联合培养工作更为可行。考虑到联合培养需要一定技术难度的实习岗位,并需要依托单位配置具有高级工程师水平的企业导师,依托单位选取细分小行业技术领先的中小型企业,或者产业园区可行性更高。
  三、深圳地区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的对策
  (一)激发多元主体协同意愿,创新联合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用”体系中各主体的目标虽不一致,但没有根本性冲突。深圳政府关心科技创新实现供给侧改革,但科技创新必然离不开创新人才的供给;企业希望获取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必然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导师关心学生实习是否影响科研任务,但通过学生实习,企业和导师也能架起合作的桥梁;学校关心论文质量,而有目标和内容的高质量实习过程必然能提高论文质量;学生的竞争力就体现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上,而这种综合素质更加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加以锻造和提升。
  激发多元主体协同意愿,就是要解决各主体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其解决方法根本在于人。首先,各主体要进行协同共赢观念的转换。全球化时代,互联网使得世界愈来愈趋于“平坦”,跨界合作的“共赢”模式越来越深入人心,依靠单个主体的单打独斗,或者多主体间的浅层互动合作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各主体打破壁垒和边界,为了培养创新性实践人才和科技创新,进行深度合作,追求“1+1+1+1>4” 的协同效应,即主体间通过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聚合作用,从而实现创新的飞跃。其次,各主体间要正确处理“名”与“利”的关系。企业求“利”,学校求“名”。企业追求利润,大学追求科研名声。因此,企业不要与学校争“名”,而学校切勿与企业争“利”,理顺“名”与“利”的归属,避免校企双方的根本冲突,实现协作共赢。最后,政府应在校企合作中充当“推手”。政府角色的缺失是深圳地区联合培养工作存在的现状。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和人才的流动,政府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长期资助方案非常重要。目前仅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出台了《深圳市南山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对南山区高科技企业的实习计划进行部分资金支持。
  (二)打破学科藩篱,构建跨学科的评价体系
  跨学科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亟待構建跨学科的评价体系,从而避免单一学科评价体系的弊端。
  首先,将学科交叉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学科的划分是在教育领域中实施的,而现实中,越来越多的项目和岗位涉及跨学科内容,是综合性的、涉及多个学科门类知识的工作。甚至企业也越来越体现综合性、融合性,例如基因公司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公司,而是涉及农业、计算机、生物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公司。因此,将学科交叉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所有环节中,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要。
  其次,设置跨学科课程,融入企业需要的行业技能。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开设各类跨学科课程,其中“综合科学”课程计划,介绍几乎所有相关学科的基本研究主题和数学模型[8]。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上,通过与大型国企合作建班,实现培养方案的订单式制定,加入一些企业必须的技能,但在全日制研究生中加入行业技能培养内容还鲜为少见。另外,针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不足的问题,课程设置中也很少涉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创建跨学科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现代企业和岗位的跨学科工作内容要求,高校应出台跨学科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以适应现今学科交叉融合的经济社会环境。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人为藩篱,解决导师不敢、不愿让学生进行联合培养,认为联合培养学生的学位论文有可能在本学科领域内理论和创新不足的顾虑,从而建立超越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依托中小企业,创新深圳地区校企合作模式
  深圳地区校企合作模式可为政府提倡、高校牵头、依托中小企业,通过搭建联合培养中介服务平台实现。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政府在联合培养工作中,可以进行政策引导、经济扶持,及时发布校企联合培养的公共信息、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政府动力来源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渴望。高校是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的牵头单位,要注意协调校企合作关系,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主体建立紧密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还要注意彰显应用型、创新性的研究生培养特征。中小企业可以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至服务平台,落实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实习岗位上的管理。中介服务机构广泛及时地搜集中小企业的科技需求和信息要求,及时发布中小企业资源以及联合培养需求,也可以充当校企联合培养质量工作的社会监督和评价角色,对校企双方的情况进行外部监督和评价。
  通过中小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借鉴协同创新的理念,一是制定多主体共同目标,二是建立结合政府、高校、中小企业、中介服务的协同组织,三是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共建。协同创新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同一目标,因此校企联合培养工作中首先要协调“政、产、学、研、用”体系中涉及的政府、企业、高校、中介服务机构,甚至是导师和学生的目标。其次,协同创新机制需要明确的组织支持其运作,在校企联合培养工作中,还要注意建立一个由政府、高校、中小企业,甚至是中介服务参与的联合培养工作机构,这种组织要求与仅涉及校、企双方的松散无实体的传统合作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联合培养工作机构的设立,有利于多元主体的经验交流和思想碰撞,通过互相借鉴培养经验,从而落实创新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最后,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必然需要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并通过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共建。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涉及“政、产、学、研、用”体系中的所有主体,这些主体在单位性质、运行机制、资金来源、利益诉求、使命愿景等方面均不同,必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资源。协同创新理念要求多主体间要打破壁垒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资源共享。据此,校企联合培养工作中各主体围绕培养创新应用型研究生的共同目标,在技术、工具、设备等资源方面进行充分的共享,实现知识、信息的共建,才能更好的实现该共同目标。   (四)营造具有新时代意蕴的协同文化校园氛围
  创新不仅仅包含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三方面的内容,在互联網时代,还应该包含创新传播速度和创新传播范围这两方面的内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如果仅仅具有物质层面的创新内容,但不能很快传播一定的范围中,只是个别人手中的阳春白雪,这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还称不上“创新”。高校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生,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创新”的新理解和接受能力。塑造这种创新精神,需要培养新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中引入协同创新理念,引导研究生观念的转变。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摇篮, 校园文化滋养熏陶着全体师生,具有协同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推到大学围墙、用开放发展眼光看待事物的校园文化,具有打破学科藩篱的校园文化,才有可能塑造研究生们具有新时代意蕴的创新精神。例如,学生用传统的眼光看待某基因公司,认为它是一个生物公司,而不是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的现代综合性高科技公司,就会制约学生的选择,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不利。具有协同创新精神的观念嬗变,需要协同文化氛围的引导。校园文化中兼容并蓄的吸收优秀企业文化,更有利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结束语
  深圳地区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基于中小企业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与传统的依托大型企业有着明显的区别。要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需要因地制宜,抛弃传统观念和做法,协同创新的新观念有助于在深圳地区推展该工作。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DB/OL].https://en.wik
  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2017-01-14/2017
  -02-07.
  [2]王迎军.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33-36.
  [3]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4]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软科学,2013,27(1):1-4.
  [5]夏清泉.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6]陈南坤,周彬,于刚.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5,11.
  [7]李金龙,张淑林,裴旭,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9):30-34.
  [8]吴迪.论世界一流高校对本科跨学科专业课程的践行——普林斯顿大学的“综合科学”课程计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0):65-6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的教育根本任务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对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对国家形势与政策的认可、对学校教师、环境、人才培养的看法及自身价值观、压力源、信仰、学业情况大学生学情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素材和支撑,为大学生的培养方向、过程监控及量化
期刊
摘 要:当前多元文化教育体制下,大学生们对于自身的职业形象规划多停留在对于职场中公众面前树立的印象,即外在形象的塑造和包装的理解上。文章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剖析当代大学生个人职业形象存在的诸多问题,建设性地提出规划措施,以帮助大学生们在自我认知、内心素养方面,从内到外获得全面提升。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个人职业形象;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
期刊
摘 要: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相关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地质知识传递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双重任务。文章针对目前边疆高校地学专业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和民族大学生学习兴趣低迷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如何在“新丝路“视域下提高边疆高校地学专业教学质量,以期为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和激发边疆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边疆高校;教学方法;普通地质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期刊
摘 要:助学金评定是高校体现政府关怀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采用实验法针对目前高校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以适度关心和保护学生隐私为基础,采用“三民主两集中”一道评选程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地评选助学金。在班级实践此评定办法后,针对评定结果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学生100%的肯定,说明此评定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助学金;“三民主两集中”;评定方法  中图
期刊
摘 要:研究地方实际、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应用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核心功能。邢台学院从实践教学入手,实施产学融合、精实课程,主动研究邢台需求,精准服务邢襄经济,打造科学研究的“邢台”特色。实施本科生助研制度,在科研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实践中培育应用型人才。走出了一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助研培育应用人才“的特色育人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特色;邢台学院  中图分类号:C961 文
期刊
摘 要:我国目前社会普遍存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出现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与按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职业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的矛盾,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地方本科院校遵循规律,大胆创新,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实践,探索专业与学科转型发展规律,加快转型发展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与行业发展的能力迫在眉睫。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技术;转型发展;实践研究  
期刊
摘 要:“中国梦”蕴涵共同理想、中国精神、信仰追求、价值共识等精神因素,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以“中国梦”为动力,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要以政治信仰教育、价值信仰教育、发展信仰教育、文化信仰教育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要以文化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中國梦”;精神内涵;动力激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提出并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得不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文章就在简要分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教学管理工作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对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教学管理改革实践进行了适当研究,希望能够为当前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期刊
摘 要: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对于美术类高校建设意义深远。文章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通过其“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对美术类高校的质量工程建设路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美术类高校;质量工程;建设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6-0038-0
期刊
摘 要:《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是核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核工程系列专业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由于该课程涵盖内容多,理论性较强,物理概念抽象,对数学功底要求高,且由于“核”特殊性无法开展现场实验,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倍感枯燥,难以掌握,从而兴趣度大大降低,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文章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的专业发展现状,重点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环节,探索通过仿真实验教学配合课程的理论教学,提高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