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推进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就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教学 主体性 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下面就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上的尝试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明确角色定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教师传授者的角色变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把学生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变成课堂教学的主角、探究问题的主人、学习知识的主体。尤其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以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促使学生主动进入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师生共同探寻数学知识的规律性,深刻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教师可以以教室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表面积的长宽高,观察教室的左右面是否相同?前后面积是否一样?上下大小又怎样?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很快得出结论: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然后再进一步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用石灰粉刷房屋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会迅速做出反应:门窗、地板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黑板不需要粉刷,应从其表面积中减去,剩下的才是需要粉刷的面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仅领悟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知识内涵,而且可以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启发学生继续推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教学生掌握数学方法
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印象大多都是“抽象、单调、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摆脱这种印象,很多教师想法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而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据此,数学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无穷和趣味无限,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数学,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连用法、逆推法、假设法、举例法、反证法等,教师要把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领学生主动尝试,通过自我探究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轻松解决数学难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贴近实际生活创设问题,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使他们积极尝试选择与数学知识有联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掌握利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倍数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养成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室顶棚的所有灯中,横排的有两只,竖排的有六只,那么竖排灯是横排灯的几倍?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周围事物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可以通过倍数来表示其数量关系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说出很多与倍数有关的生活问题。又如,当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给学生出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作用呢?你能利用这一计算公式来计算你房间的门框长度吗?
这样经常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会逐渐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管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步骤,还是教学方法、学生练习题都是由教师来安排决定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被动接受的角色。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状态,促使学生根据自已的意愿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来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具体操作方法为:学生用鼠标拖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用其拼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在表格中分别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这样一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能够快速发现长、宽、高和长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思考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整个过程都是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自主完成的,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而且电脑操作步骤比实物操作更具时效性,大量节省了课堂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广下,作为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改变自身定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学 主体性 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下面就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上的尝试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明确角色定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教师传授者的角色变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把学生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变成课堂教学的主角、探究问题的主人、学习知识的主体。尤其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以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促使学生主动进入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师生共同探寻数学知识的规律性,深刻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教师可以以教室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表面积的长宽高,观察教室的左右面是否相同?前后面积是否一样?上下大小又怎样?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很快得出结论: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然后再进一步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用石灰粉刷房屋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会迅速做出反应:门窗、地板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黑板不需要粉刷,应从其表面积中减去,剩下的才是需要粉刷的面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仅领悟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知识内涵,而且可以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启发学生继续推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教学生掌握数学方法
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印象大多都是“抽象、单调、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摆脱这种印象,很多教师想法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而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据此,数学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无穷和趣味无限,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数学,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连用法、逆推法、假设法、举例法、反证法等,教师要把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领学生主动尝试,通过自我探究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轻松解决数学难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贴近实际生活创设问题,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使他们积极尝试选择与数学知识有联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掌握利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倍数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养成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室顶棚的所有灯中,横排的有两只,竖排的有六只,那么竖排灯是横排灯的几倍?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周围事物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可以通过倍数来表示其数量关系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说出很多与倍数有关的生活问题。又如,当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给学生出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作用呢?你能利用这一计算公式来计算你房间的门框长度吗?
这样经常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会逐渐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管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步骤,还是教学方法、学生练习题都是由教师来安排决定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被动接受的角色。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状态,促使学生根据自已的意愿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来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具体操作方法为:学生用鼠标拖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用其拼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在表格中分别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这样一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能够快速发现长、宽、高和长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思考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整个过程都是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自主完成的,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而且电脑操作步骤比实物操作更具时效性,大量节省了课堂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广下,作为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改变自身定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