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暑假过后,总会有一部分孩子结束幼儿园生活踏入一年级,成为一名小学生。在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中,转变的不仅仅是地点,更重要的是孩子自身角色和内心的转变,以及由此转变所带来的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家长感到棘手,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的变化和差异,让他们感到束手无策。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和大家分享。
一、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由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过渡是每个孩子一生中起始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来说,孩子对从未去过的地方或者虽去几次却还陌生的地方多少会有些恐惧感,学校当然也不例外。更有甚者,家长本身对孩子在入学伊始就进行语言施压:“马上就要读小学了,要老实一点啊”“小学可以不是幼儿园,你得努力学习”……类似的语言应该是在一些家长中屡见不鲜,虽然说此话的父母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让孩子更重视小学生活,以期孩子们能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有所重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可怕的,孩子们会在潜意识里对小学产生畏惧心理,会有不愿意去上学的表现。
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热爱,激发孩子对上学的兴趣,打消他们不必要的疑虑。我们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喜欢上学吗?可以告诉孩子,上学后能读更多的书,可以学电脑……还会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喜欢他,尽量给孩子塑造学校的美好场景,激发孩子的上学热情,让孩子意识到成为一个小学生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他长大的一种表现。让孩子对入学有一种憧憬和期待,减少孩子对新环境的畏惧感,这样,孩子能更容易适应学校的制度和学习氛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学前的学习用品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上学的兴趣,现在的大多数家长做的很好,但有关学习用品的准备,一定要本着实用和安全的原则。例如:作业本要耐用,不能只图封面漂亮;铅笔不能买一头带橡皮的,以防在实用橡皮时铅笔尖朝着孩子的脸发生危险……家长一定要多用心,不能贪多图花哨,以为只要花钱买多买好,一切万事大吉。
二、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伴随孩子并让孩子受益终生。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一系列动作的程序化、自动化。历代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有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促使他们具有顽强的毅力学习,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品质。一个人养成的习惯越多,他的能力和品格就越强。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怎样才能程序化、自动化?用最常用的话就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是一种力,失是一种能量。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使事情变得省力,变得容易。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所以一年级新生如果具有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事半功倍。
一年级新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按时睡起,作息规律;衣着整洁;不论对谁都要有礼貌;物品放置固定有序,用完即归位……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前主要准备几支削好的铅笔(HB铅笔最好,颜色不深不浅)、橡皮和尺子;削笔刀放在家里(在学校由于在课间削,常会互相碰撞到手,而且有的削笔刀比较好玩,所以上课时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开动脑筋,多发言,发言声音要响亮,回答问题要完整;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做作业,书写要工整,字要规范;尽可能独立完成作业,不要一味依赖家长陪着做,写完给家长签字;认真专业;自己整理文具,阅读与书写习惯正确,正确握笔……
三、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步入新环境,面对新事物,在陌生和新鲜面前,唯一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就是自己的家了。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最需要的是心灵沟通和内心的理解,尤其是正在面临变化的时候,更需要亲人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共享内心的欢乐和忧伤。孩子最喜欢、也最需要与人沟通。孩子的心是一扇虚掩的门,需要有一个“重要他人”,一个能理解他的人来打开这种虚掩,父母需要耐心地、平等地推开这扇门,在孩子的起始阶段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的道德也有渗透作用。家庭氛围是一种微妙的教育力量,氛围是家长创造的,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注意家庭氛围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良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在孩子面临角色转变的时刻,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巨大。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努力使家庭气氛安静、和谐……同时要注意,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把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给孩子留足活动的空间;还要有充裕的时间来陪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关心、被爱护;尤其注意不能再孩子面前吵架,让忧郁和矛盾的气氛感染孩子。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尤其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多。这样的孩子在步入一年级时,已经带着来自家庭和前期幼儿园教育的深深痕迹,所以,如何引领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就尤为重要。这是根据自己这些年来的教育经验,对一年级新生入学所要做的一些工作的小小总结,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商榷。
一、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由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过渡是每个孩子一生中起始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来说,孩子对从未去过的地方或者虽去几次却还陌生的地方多少会有些恐惧感,学校当然也不例外。更有甚者,家长本身对孩子在入学伊始就进行语言施压:“马上就要读小学了,要老实一点啊”“小学可以不是幼儿园,你得努力学习”……类似的语言应该是在一些家长中屡见不鲜,虽然说此话的父母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让孩子更重视小学生活,以期孩子们能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有所重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可怕的,孩子们会在潜意识里对小学产生畏惧心理,会有不愿意去上学的表现。
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热爱,激发孩子对上学的兴趣,打消他们不必要的疑虑。我们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喜欢上学吗?可以告诉孩子,上学后能读更多的书,可以学电脑……还会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喜欢他,尽量给孩子塑造学校的美好场景,激发孩子的上学热情,让孩子意识到成为一个小学生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他长大的一种表现。让孩子对入学有一种憧憬和期待,减少孩子对新环境的畏惧感,这样,孩子能更容易适应学校的制度和学习氛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学前的学习用品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上学的兴趣,现在的大多数家长做的很好,但有关学习用品的准备,一定要本着实用和安全的原则。例如:作业本要耐用,不能只图封面漂亮;铅笔不能买一头带橡皮的,以防在实用橡皮时铅笔尖朝着孩子的脸发生危险……家长一定要多用心,不能贪多图花哨,以为只要花钱买多买好,一切万事大吉。
二、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伴随孩子并让孩子受益终生。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一系列动作的程序化、自动化。历代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有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促使他们具有顽强的毅力学习,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品质。一个人养成的习惯越多,他的能力和品格就越强。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怎样才能程序化、自动化?用最常用的话就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是一种力,失是一种能量。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使事情变得省力,变得容易。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所以一年级新生如果具有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事半功倍。
一年级新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按时睡起,作息规律;衣着整洁;不论对谁都要有礼貌;物品放置固定有序,用完即归位……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前主要准备几支削好的铅笔(HB铅笔最好,颜色不深不浅)、橡皮和尺子;削笔刀放在家里(在学校由于在课间削,常会互相碰撞到手,而且有的削笔刀比较好玩,所以上课时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开动脑筋,多发言,发言声音要响亮,回答问题要完整;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做作业,书写要工整,字要规范;尽可能独立完成作业,不要一味依赖家长陪着做,写完给家长签字;认真专业;自己整理文具,阅读与书写习惯正确,正确握笔……
三、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步入新环境,面对新事物,在陌生和新鲜面前,唯一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就是自己的家了。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最需要的是心灵沟通和内心的理解,尤其是正在面临变化的时候,更需要亲人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共享内心的欢乐和忧伤。孩子最喜欢、也最需要与人沟通。孩子的心是一扇虚掩的门,需要有一个“重要他人”,一个能理解他的人来打开这种虚掩,父母需要耐心地、平等地推开这扇门,在孩子的起始阶段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的道德也有渗透作用。家庭氛围是一种微妙的教育力量,氛围是家长创造的,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注意家庭氛围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良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在孩子面临角色转变的时刻,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巨大。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努力使家庭气氛安静、和谐……同时要注意,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把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给孩子留足活动的空间;还要有充裕的时间来陪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关心、被爱护;尤其注意不能再孩子面前吵架,让忧郁和矛盾的气氛感染孩子。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尤其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多。这样的孩子在步入一年级时,已经带着来自家庭和前期幼儿园教育的深深痕迹,所以,如何引领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就尤为重要。这是根据自己这些年来的教育经验,对一年级新生入学所要做的一些工作的小小总结,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