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他们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中,一个风度不凡、优雅、却又疯狂的反派角色总是令观众深深地着迷。小丑、汉尼拔一系列的反社会(antisocial)、心理变态(psychopathic)反派形象“养活”了多少电影和电视剧。一切心理疾病都令角色多了一层神秘且特殊的味道。而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变态被与罪犯、邪恶联系在一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被人们害怕远离、抑郁症患者被指责是自己内心软弱。仿佛最好把这些精神不正常的人远远地关在“疯人院“里,才是对公共安全的负责。
  现在,回想一下,你对精神病患者抱有什么态度?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神秘,一种有负罪感的喜爱?亦或是为生活中的不如意找到的可指责对象,一个危险的隐患?虽然这些看法貌似截然不同,但实则有着一个相同的心理机制—他化(otherness)。
  在社会中,人们自然而然形成了“他们”和“我们”这两种集体观念。“我们”是一个包含“我”的,由“我”所赞同的人组成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的人往往有着相似性,可以是性别、民族、或是喜好。而“他们”则是与“我们”相对立的存在。是敌对的、不同的。在人类还是部落群居时期,这一他化机制能保证集体存活,从而使得种族得以延续。在现代社会这一现象仍然处处可见。赛场上,支持队伍的不同使球迷形成了“我们”和“他们“的集体分别。攀比谁的口号最响亮整齐、离场后最彰显素质等等。而现在这一“我们”的概念相较于远古时期则更容易改变。在省级篮球赛中,不同城市的人支持不同城市的代表队;国家级赛事中,各个省曾经敌对的球迷则团结起来对抗其他省的球迷。而在国际赛事上,国家又成了“我们”的单位。把谁作为“他们”是随着关注的重点而改变的。
  然而“他化”这种现象也很容易造成社会矛盾,这在人们对心理精神疾病的态度上显而易见。心理精神疾病通过文学加工浪漫化了,为了博得眼球而增添的戏剧性使得文学影视中的心理疾病患者表现出与我们平时接触的世界不符的夸张。这种夸张拉开了观众与剧情人物的距离。对于远离的事物,大众会放下更多的戒备。我们对这些生活在虚构世界中的人物有更高的容忍性,反正他们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实际的影响,也就不必用现实的道德指责他们。但当荧幕之外,精神疾病的浪漫色彩不复存在,我们再也不能轻易地原谅这些迷人反派所做出的罪恶。文学中残存的、夸张化的破坏性被放大。同时,对于精神病患者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报道加深了“这个群体是危险的”这一认知。于是,这种艺术创作带来的距离感和媒体频繁的吸引眼球的报道结合,使大众觉得心理变态患者不是“我们”,而是“他们”,并且是一个需要远离的危险的“他们”。
  在一个人所赞同并想要维系的团体内,人会为了团体做出个体的牺牲。团体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想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最终没人能满足。恶性竞争只会加快团体的瓦解,与想要留在团体内这一目的有冲突。为了能够寻求平衡,团体中的成员在团体内选择谦让容忍——为了未来的更长久的利益。然而,被化为“他们”的团体,对于“我们”而言没有可以共享的利益,谦让和善并不能扩大“我”的利益,那“他们”也就不需要平等和尊重。何况,如果他化对象是危险的,那“他们”可以是理所应当仇视的对象。在欧美国家,最早艾滋病被称为“同性恋瘟疫(gay plague)”,被认为是非洲国家造成的。而非洲国家的人则认为是英国等欧洲国家带来了这场灾难。这都是因为当时同性恋是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他们”,而地域上的距离又形成了天然的认同分界线。艾滋病早期的不可治疗性令人们感到恐慌。出于对自身的保護,人们没有负担地把艾滋病的源头归结于被他化的团体中,并且把传播源头指向地理距离远的地方。而这一行为也完成了对艾滋病患者的他化过程。
  同样的,这种对于“我们”和“他们”的分类导致了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媒体报道和文学渲染将心理疾病患者描述得偏离了现实生活。这种距离感使心理疾病被他化。那这样,心理疾病也不需要我们花费宝贵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我们对之的措辞也不用花费精力去想如何不冒犯病人。随口一句“神经病”是多么的方便,仿佛一切的不屑、无语都可以概括。久而久之,他化的根深蒂固导致我们无法察觉歧视的存在,甚至连被他化的对象心底都会对此产生认同,对自身厌恶否认。本该与躯体疾病一样对待的、甚至应该和癌症等疑难杂症一样更严肃对待的心理疾病,大众却随意地评论嘲笑、轻视远离。
  不过幸运的是,发现问题是最难跨出的第一步。在精神心理疾病的范畴内,我们距离使患者像躯体疾病患者一样被大众没有偏见地接受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而这种他化带来的歧视影响是广泛的,绝不仅仅只影响了心理疾病。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一个发现身边不公现象的工具,从而慢慢地减少更多的傲慢与偏见。
其他文献
以下几点,老年人要注意:适当 用脑大脑才能越用越灵  用进废退是普遍的生物规律,人脑也是如此。老年人要保持活力,就要不断用脑,主动走出去,学一些喜欢的东西,比如去老年大学学习书画、舞蹈、打太极拳,通过有意识的脑力和身体的锻炼,不断挖掘大脑潜力,提升身体素质,从而有效地延缓智力衰退。多和 同龄人交往  人是群聚的动物,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老年人退休后可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与同龄人建立密切关系,
期刊
生日聚餐引发的离婚  “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我要跟她离婚?”又气又恼的阿力愤愤不平地说道。尽管他努力克制,但是透过他的表情依然会感受到他的委屈和不满。让他走进心理咨询室最直接的原因,是前几天和妻子的冲突。  很快就是岳父的生日了。在他们恋爱的时候,岳父并不是很看好阿力,两个人的关系一直比较疏离。结婚已经三年,虽说表面上关系还算可以,但是考虑到明年可能需要岳父岳母过来帮忙照顾孩子,需要长期生活在一
期刊
静秋为何会喜欢老三?  静秋家庭出身不好,爸爸出身地主,又是右派,一直在外面劳改,妈妈被批斗,身体又不好,家里一贫如洗。如果她不能留校工作而上山下乡,那她们家就会垮掉,因此,她小心翼翼,生怕出差错。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她自卑、胆小、忧郁、忐忑。她就像开在幽暗角落里的野百合,格外渴望阳光的温暖和照耀。  而老三,就带着阳光的温暖而来。老三比静秋大7岁,高干子弟,父亲是军区司令员,“文革”中虽然受到冲
期刊
2019年10月11日-14日,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青岛会议)在青岛星河湾酒店举行。  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郭念锋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蔡焯基、陈学儒等领导的倡导和推动下,原劳动部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心理咨询师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02年劳动部开始培训和鉴定工作试点,2003年颁发了第一批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8年5月心理咨
期刊
不对孩子说的N种顾虑  “担心孩子受不了。”  其实,是自己受不了。  孩子的承受力与复原力,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强很多,甚至超过成年人。  一位十岁左右孩子的母亲在空难中丧生。家人左右为难地商量着,是否告诉孩子和他高龄的姥姥,先告诉谁?  最后决定先告诉孩子,虽然非常担心孩子会崩溃。  当家人小心翼翼地告诉孩子这个消息时,孩子的反应让在场的人大为吃惊。  孩子冷静地问大人:“姥姥知道吗?”  “那我
期刊
Q老师,你好。我是四川绵阳的一个农村女孩,今年18岁,前年读了一年高中,实在读不下去了便辍学在家。都说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也想去看看。辍学的第二年我到绵阳市的一家文印店找了一份工作。干了八九个月,我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和工作,便于今年春,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告别家乡,只身来到深圳闯世界。  也许是我的容貌和身材有些优势,到深圳没一个星期,一家四星级的酒店通过了我的应聘,让我做大堂经理助理。穿着酒
期刊
我当领导后,全家不快乐  31岁的邱先生在一年前升任了部门的负责人。一向对工作非常看重的他十分开心。本来以为,从此以后可以无忧无虑,走向人生巅峰,没想到各种困难接踵而至。  他换了一个坐姿,靠在沙发背上的上身略微向前探了一点,眼睛看着眼前的茶杯,像是走入了他的回忆之中。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目前的这个单位,是他非常喜欢的岗位,他很享受专业性工作的过程。很快5年过去了,随着对业务熟悉度的增加,获得的
期刊
心理困扰 他这究竟是为什么?  落座心理咨询室,女士未曾开口泪先流。原来昨天和丈夫大吵一架,已经写好了离婚协议书。  她今年五十多岁了,两个孩子都大了,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就要成家。本来,就要安享晚年生活的岁数了,没想到突然发现丈夫移情别恋,在外面有了女人。来访者心里充满了委屈,这么多年来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为他也付出了不少,可是到头来,他却闹出这样的事,跑到别的女人那里去了。  最初,她是从丈夫
期刊
Q老师您好!我是一个17岁女孩子的母亲,孩子在两年前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现在的病情已得到控制,情绪稳定很多!我们计划明年春天返校,但是孩子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完全不曾去过学校,功课落下很多,上个月给她报了补习班,无奈孩子只去了一次就不想去了,学习动力很差,害怕失败,不想看书,每天睡到中午才醒,起床后也就是在家刷手机,聊微信,很少出去,社交活动基本没有!眼睛没精神,反应特别慢,我十分担心她这个状态返校
期刊
在展开讨论之前,先向大家讲述一个我的朋友A的故事。  朋友A,由于老家房子拆迁的原因,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偿款,走上了“财务自由”的道路,他毅然地辞去了那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当他递交完辞职报告的那一刻,心中感到的是解脱。因为他知道,他已经从某个困扰他的问题中解脱了出来。  接着他过起了让人羡慕的生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打卡网红景点、去玩任何自己想玩的东西……持续一段时间后,我的这位朋友却发现,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