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国政府面临五大挑战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musi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5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本届政府所做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根据惯例,最后一次工作报告除了报告例行的汇报,还要对整个任期内的工作做总结,强调成绩,尤其是要回应重大争议问题。因为这是一届政府最后一次有机会对工作进行自我评价,今后的评价就要由历史来做出了。
  温总理的报告也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
  五年不易
  温总理在报告中回顾了过去5年所做的工作成绩,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等。
  此外,还包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值得注意的是,温总理对引起争议的“4万亿”政策再度进行了辩护,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百年罕见,中国政府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着力点,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新增了4万亿元投资,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26万亿元。
  对于工作中的问题,温总理在报告中涉及不多,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
  凭心而论,温总理这五年“当家”很不容易,中国遇到的大事件多、大灾害多,很多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应对大事大灾上,五年来常常亦喜亦悲。温总理事事亲力亲为,体察民情民意,感受百姓冷暖,展现了鞠躬尽瘁的勤勉总理的形象。
  民众四大期待
  然而,在一个社会经济急剧变革、利益矛盾交错的时期,对于一个大国的总理,人们总是要求得更多,期望他带领政府做得更好。归纳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政府改革未能有效推进,虽然政府部门有所变化,但政府职能却并未有效调整,政府服务与政府退出市场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二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改革。这方面中央的思想已经统一,但缺少的是推进的行动,以至于结构改革始终没有摆脱过去的窠臼,今后再度推进的难度和成本都很大。
  三是房地产调控引发争议。中国的房地产的确需要调控,但调控的方式存在问题,行政太多而市场太少,过于“一刀切”而忽视了市场的合理需求,导致调控成效不佳。
  四是“4万亿”政策的确存在问题,导致的全面刺激实际上也出乎中央的设想,使得中国经济的诸多改革和调控进程被强行中断,这也是结构改革不成功的重要原因。当然,对金融危机反应过度也有客观原因,毕竟是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如果对危机的本质和中国经济的特点把握不牢,就容易出现应对政策过度的情况。
  新政府五大挑战
  政府虽然换届了,但经济运行和政府管理还要持续下去。不管是过去的成就还是遗留的问题,都要由新一届政府承接下来,并以此为基础来继续下去。在我们看来,新一任政府也许很难遇到金融危机爆发的冲击,但面临的挑战其实也十分严峻。未来的中国,将要遇到的问题不少:
  一是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动力问题。中国经济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模式转型,经济动力也要转型。过去的所谓“亮点行业”、“主导产业”、“土地经济”、“债务经济”等等都面临转型,城镇化虽然被认为是一个长期驱动力,但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和模式现在并无定论,如果思路还不统一,办法没有找到,过去的路子又不能持续,弄不好会出现发动机空转的情况。
  二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产业转移等因素削弱了中国的制造业,我们的产业升级在短期内不能实现,结果技术水平与产业结构没上去,成本先上去了。再加上中国的环境成本与资源消耗成本大增,这使得中国过去长期依赖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不再存在。比较中国与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中国竞争力的下降一望而知。
  三是中国的通货膨胀有隐忧。中国的成本普遍上升,再加上货币多发,如果经济增长不理想,中国将很可能出现事实上的人民币贬值,通胀风险始终不能忽视。
  四是环境生态问题。中国目前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说中国处于生态环境灾难中一点也不过分。多年累积的环境与生态破坏的旧账,从现在开始将会大规模爆发,中国也进入了一个高成本偿还环境欠账的时代。这会极大地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如果人不愿意来,资本不愿意来,已有的资本和人才再出现外流,这将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五是老龄化问题。老龄化问题对中国已不是长期问题,而是扑面而来的现实问题。未富先老的问题和老龄人口巨大的现实,会与我们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住房上的一系列问题复合起来,共同形成中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巨大障碍。
  我们最终分析认为,在中央领导看来,中国目前离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很近,但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空前。如何推动中国这个复杂巨系统平衡向前发展,这的确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摘自安邦咨询博客)
其他文献
“Reflexivity”-——“反身性”理论,是索罗斯创立并在金融市场上成功应用的极具个人特色的重要投资理论。  索罗斯认为,在证券市场上,不是目前的预期与将来的事件相符合,而是未来的事件由目前的预期所塑造。  市场参与者的认知缺陷与生俱来,而有缺陷的认知与事件的实际进程之间存在一种双向联系,这种双向联系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对应,这种双向联系就是“反身性”。  市场总是错的,但是失真在两个方向上都起
期刊
2012年12月以来,沪指展开大幅反弹,环保板块成为此轮上涨的明星板块。作为创业板中的环保股,中电环保受到了市场追捧。2012年12月至今,其股价涨幅已接近50%。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股价蹿升之时,公司高管们却开始轮番减持。  根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统计,2012年和2013年前3个月,包括公司财务总监、董事在内的11名高管卖出近亿元中电环保。其中卖出最多的财务总监桂祖华现持有公司股
期刊
3月1日“国五条”细则的出台激起千层浪。新政出台首个交易日地产股表现惨不忍睹,当日50多家地产股跌停,行业指数整体跌幅超过8%。这些股票是否还具备投资价值?《投资者报》在152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筛选了15家(约占总数的1/10)最具投资潜力的公司。  我们的筛选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衡量估值水平的常见指标市盈率,另一个是现金与收入比值。前者反映公司目前估值状况,后者反映公司的增长潜力。我们将对这两
期刊
“我买的房子又涨了。”近日,一位刚在去年年底上海万源城买房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每平方米三万四左右,现在均价已经到了三万八。而这不仅仅是个案,在上海大华新村附近的二手房也从去年年中的均价两万三四上涨到了目前的两万八左右。  3月7日,媒体报道称,北京有不少楼盘的开盘价相比去年都将大幅提升,少则10%,多则30%。去年9月底,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多次预言“明年(2013年)房价可能暴涨”。他的预言或
期刊
几百年前,当时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不断尝试把廉价的基础金属变成贵重的黄金和白银,这就是所谓的炼金术。现在,华尔街的银行家也在努力尝试实现类似的“奇迹”。  这就是所谓的“抵押品变形”,该项新业务现在已经成为了银行业罕见的增长亮点。新的监管准则和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不断蚕食银行业的利润,这项新业务有望改善银行的盈利能力。  抵押品“变形记”  所谓的“抵押品变形”,也就是把风险相对较高的资产转变成表面上更
期刊
在去年11月起成功做空日元大赚一笔以后,一些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开始寻找下一个猎物。而其中的许多人指向同一个目标:英镑。  这些顶尖的宏观基金包括索罗斯资产管理公司、Tudor Investment Corporation、Caxton Associates和Moore Capital,他们预期英国将陷于类似日本的困境,英国经济前景恶化(出口萎靡、生产率相对低下、政府融资能力受限),英镑对其它货币已
期刊
最早知道威斯科是查理·芒格先生在其股东大会上的实录。后来才知道威斯科曾经只是一家小型的地区性储蓄贷款机构。但自从1976年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收购以后,就逐步被改制成结构与伯克希尔·哈撒韦非常相似的控股公司。威斯科的控股股东是蓝筹印花股份,蓝筹印花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而巴菲特又控股伯克希尔·哈撒韦超过35%,因此巴菲特可以控制威斯科。不过,与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其他公司相似,巴菲特
期刊
在过去15个月里,我们以3.44亿美元收购了28家日报。可能有两个原因让你们有些迷惑。第一,在以往的致股东信和年报中,我已经告诉过你们,报纸行业的发行量、广告和利润将一定会下降,这个预测至今仍然不变。第二,我们买入的这些资产也远达不到我们所要求的规模标准。  我们能够容易地解释第二点。查理和我热爱报纸,若它们的经济价值合理,我们会出手收购它们,即使它们远不符合我们的规模门槛。至于第一点,则需要我提
期刊
他甚至确认自己“完全康复”,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乌戈·查韦斯还是没能够克服第四次化疗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在进行了四次化疗手术后,他的抗癌之战还是输了。从古巴再到委内瑞拉军事医院,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恢复期后,这位委内瑞拉总统在加拉加斯逝世。  当地时间3月5日16点25分,副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眼含热泪,通过国家电视台向人们传递了查韦斯的死讯。他证实“委内瑞拉全部兵力将会进行部署以保证国家安全。”  在
期刊
他们建是建了,消费者却不买单。  新华南摩尔于2005年在广东省开张。整个购物中心的商业面积达500万平方英尺(译者按:约46.4万平方米),可容纳2350个商铺,是全球可租赁空间中最大的购物中心,是美国最大购物中心美国摩尔的两倍。  在户外广场上千的棕榈树之间,有复制的凯旋门,巨大的金字塔,还有泊着贡多拉船的超长运河。  但问题是,这个购物中心几乎被遗弃了。尽管有夸张的设计和豪华规模,可只有少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