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制定研究计划,了解学生特点,从个别学生身上找到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努力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关键词 独立写作 学生成长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写作指导下,能够把一件事、一个人、一件东西写具体,但要独立去完成一篇像样的作文,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让学生逐渐走上自主写作之路呢?
一、自我反思,制定行动计划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首先从自身做起,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并找出存在的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制定了如下行动计划:⑴通过调查问卷、谈话交流和其他方式,了解学生对作文的真实看法,寻找学生不爱写作的根源;⑵通过主题阅读(包括网上搜索浏览),学习与写作相关的资料,借鉴他人经验;⑶认真及时记录写作教学中的亮点。学生的闪光点以及教后的反思;⑷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督促学生养成朗读课文和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⑸通过对优秀学生、学困生甚至更多类型学生的研究,寻找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深入学生,开展调查问卷
为深入了解学生写作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我就学生的作文情况在本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⑴抽样调查本班20名学生,只有一位学生表示不喜欢写作、害怕写作。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惧怕作文,关键是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⑵学生都认为写作很重要,并希望提高写作能力。⑶学生平时的作文多是老师安排,在题材内容上有所限制,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安排写作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喜欢写想象作文、童话故事。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可以增加这方面的练习。⑷老师的指导像一根拐杖,对学生的习作有很大帮助。课堂上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和班级学生一起分享一些学生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尤其是那些叙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⑸学生能认识到课外阅读与写日记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帮助。但每天写日记对有些学生来讲,似乎会成为一种负担,做得不好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使学生丧失写作的兴趣。可以在班上开展写“循环日记”的活动:把班上45名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同学轮流在同一本本子上写日记,每人一星期只要写一篇,还能阅读到其他四位同学写的东西。平常生活中有趣的小事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学生可以吐露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种做法也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和赞许。
三、寻找突破,立足“弱势”学生
改变班上语文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一些学生的习作状态,这既是对他们自身学习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我教学智慧的一个考验。他们的进步就将成为班上学生学习的一个榜样,也将更加坚定学生写好文章的信心。
⑴适当降低作文评分标准,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表扬他们作文中的点滴进步。⑵经常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交流,统一教育方式,多鼓励,严要求,一起制订进步奖励制度和退步惩罚条例。⑶课堂上关注听课和发言状况,培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的习惯;经常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情况。⑷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经济情况、父母工作以及家庭教育的情况。经常与家长联系,指导他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孩子平时写的日记或小练笔,让家长配合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孩子进步。
作文首先要文通句顺,家长的加入主要就是帮助孩子做到这一点。“通”则“懂”,“懂”则“通”。当孩子具备了组织文字的本领后,就应该教他去独立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觅作文的素材。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素材,但学生未必都能抓住。家长就应该做个有心人,给予孩子必要的指点,帮助孩子抓住生活中有意义的小事,指导孩子用笔记录下来,丰富写作素材。仅一学期,学生在我有意识的引导下,在家长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竟然写出了多篇优质的作文,写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面向全体,享受写作之乐
许多时候,学生有话不知怎么说,有事不知怎么写。究其根源,是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深刻感悟,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
1.小学作文教学应寓作文训练于游戏或趣味活动之中。平时生活中多经历一些比赛,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既有助于学生成长,也为写作积累丰富生动的生活素材,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谈。
2.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写作时才能写出感情真实、感受独特的文章来。
3.读是写的基础。课堂的阅读教学是有限的。我们要把阅读的阵地延伸到课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扩大文化积累。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一些综合类的报刊。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习作时便顺便多了。
4.养成平等尊重的欣赏心态,评改作文时,多激励,多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写作的信心。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学生习作的进步是可喜的。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不再害怕写作,不再把写文章当成是一种负担。我们往往还能在他们的习作中发现更多的惊喜。看到孩子的文章在校报、《常州晚报》上发表,家长也很有成就感,平时也就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了。
关键词 独立写作 学生成长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写作指导下,能够把一件事、一个人、一件东西写具体,但要独立去完成一篇像样的作文,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让学生逐渐走上自主写作之路呢?
一、自我反思,制定行动计划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首先从自身做起,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并找出存在的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制定了如下行动计划:⑴通过调查问卷、谈话交流和其他方式,了解学生对作文的真实看法,寻找学生不爱写作的根源;⑵通过主题阅读(包括网上搜索浏览),学习与写作相关的资料,借鉴他人经验;⑶认真及时记录写作教学中的亮点。学生的闪光点以及教后的反思;⑷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督促学生养成朗读课文和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⑸通过对优秀学生、学困生甚至更多类型学生的研究,寻找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深入学生,开展调查问卷
为深入了解学生写作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我就学生的作文情况在本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⑴抽样调查本班20名学生,只有一位学生表示不喜欢写作、害怕写作。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惧怕作文,关键是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⑵学生都认为写作很重要,并希望提高写作能力。⑶学生平时的作文多是老师安排,在题材内容上有所限制,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安排写作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喜欢写想象作文、童话故事。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可以增加这方面的练习。⑷老师的指导像一根拐杖,对学生的习作有很大帮助。课堂上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和班级学生一起分享一些学生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尤其是那些叙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⑸学生能认识到课外阅读与写日记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帮助。但每天写日记对有些学生来讲,似乎会成为一种负担,做得不好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使学生丧失写作的兴趣。可以在班上开展写“循环日记”的活动:把班上45名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同学轮流在同一本本子上写日记,每人一星期只要写一篇,还能阅读到其他四位同学写的东西。平常生活中有趣的小事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学生可以吐露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种做法也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和赞许。
三、寻找突破,立足“弱势”学生
改变班上语文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一些学生的习作状态,这既是对他们自身学习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我教学智慧的一个考验。他们的进步就将成为班上学生学习的一个榜样,也将更加坚定学生写好文章的信心。
⑴适当降低作文评分标准,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表扬他们作文中的点滴进步。⑵经常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交流,统一教育方式,多鼓励,严要求,一起制订进步奖励制度和退步惩罚条例。⑶课堂上关注听课和发言状况,培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的习惯;经常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情况。⑷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经济情况、父母工作以及家庭教育的情况。经常与家长联系,指导他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孩子平时写的日记或小练笔,让家长配合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孩子进步。
作文首先要文通句顺,家长的加入主要就是帮助孩子做到这一点。“通”则“懂”,“懂”则“通”。当孩子具备了组织文字的本领后,就应该教他去独立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觅作文的素材。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素材,但学生未必都能抓住。家长就应该做个有心人,给予孩子必要的指点,帮助孩子抓住生活中有意义的小事,指导孩子用笔记录下来,丰富写作素材。仅一学期,学生在我有意识的引导下,在家长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竟然写出了多篇优质的作文,写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面向全体,享受写作之乐
许多时候,学生有话不知怎么说,有事不知怎么写。究其根源,是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深刻感悟,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
1.小学作文教学应寓作文训练于游戏或趣味活动之中。平时生活中多经历一些比赛,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既有助于学生成长,也为写作积累丰富生动的生活素材,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谈。
2.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写作时才能写出感情真实、感受独特的文章来。
3.读是写的基础。课堂的阅读教学是有限的。我们要把阅读的阵地延伸到课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扩大文化积累。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一些综合类的报刊。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习作时便顺便多了。
4.养成平等尊重的欣赏心态,评改作文时,多激励,多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写作的信心。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学生习作的进步是可喜的。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不再害怕写作,不再把写文章当成是一种负担。我们往往还能在他们的习作中发现更多的惊喜。看到孩子的文章在校报、《常州晚报》上发表,家长也很有成就感,平时也就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