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MP:一种新型疫苗佐剂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76669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广泛用于人疫苗的铝盐佐剂诱导的细胞免疫较弱,对于某些新型疫苗来说佐剂活性较差,尤其是对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多肽抗原几乎没有佐剂活性,不能完全满足新型疫苗发展的需要。cGAMP(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是近来被发现的哺乳动物第二信使,该分子在固有免疫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增强特异性T细胞应答,有望成为人类抵御传染病甚至是癌症的新一代疫苗佐剂。本文综述了目前疫苗佐剂的应用和现状,介绍了cGAMP的发现及作为疫苗佐剂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其在传染病疫苗、皮内免疫、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cGAMP作为新型疫苗佐剂,将在传染病防御和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医方文献(编号ИHB.No.6476),第2部分为"妇科病救治方" ,存医方15首,皆不存方名,其中3首可拟为"治女阴出血方" "治妇人体内生血瘕方" "治妇人血病不止方" 。方中用药1~5味,多使用西北本土药材,组方也有西北地域特色,其作者应为西夏本土民间医家。
鼓励采集与改善收购,是解决中药材短缺的重要措施。1958年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和大炼钢铁,导致中药种植减少和"药荒" 。为缓解中药材短缺的严重局面,国务院继1958年发出利用和收集野生植物原料的指示后,于1959年提出开展"小秋收" ,将野生中药材的采收纳入其中。此后20年间,广泛动员采收野生中药材的"小秋收" ,一直是解决中药材短缺的主要途径,为缓解中药材供应紧张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中的"津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其论述并不严谨,"津液"一词有时可与"汗" "尿"互训,故"膀胱者,津液之府也"的"津液"即为尿液。《素问·气厥论篇》 "胞移热于膀胱"的"胞"为子宫;《素问·示从容论篇》 "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的"膀胱"本为"胞"的注文,后误入正文;《灵枢·五味论》 "膀胱之胞"的"胞"为膀胱的"外候",即阴囊,《备急千金要方》作"膀胱走胞"系讹误;《灵枢·淫邪发梦》
莫干山肺病疗养院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肺病疗养院,以"救济疾病,不杂营利观念"为初衷,成立于1927年,后于1931年更名为莫干山疗养院。抗日战争初期,疗养院成为难民避难所,并开展慈善救济。1939年5月,因日军飞机轰炸,疗养院被迫关停,后于1948年正式复业,并延续至今。莫干山疗养院的患者以政要、富商、文人雅士为主要群体;以天然疗养和药物治疗并重,并注重精神关怀;疗养院的经费源于疗养收费、患者资助
期刊
在文彦博为高若讷撰写的《墓志铭》中,高若讷因母病而知医,体现了作为"儒者"的"孝"的一面。叶梦得《避暑录话》云:"郓人多医,尤工伤寒,皆本高氏",《宋史·高若讷传》进一步演绎为"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同时,高若讷被黄庭坚视为从黄帝、岐伯至张仲景以来,医学知识传承脉络中的重要一环。究其原因在于高若讷曾考校"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及《外台秘要》",使其得以流传,宋人也因此而知晓这些方
期刊
期刊
传统社会中,救济贫病、施医给药的善举有着浓重的道德教化色彩。近代以降,民间医疗慈善的道德诉求日渐式微。从施善目的来看,医疗慈善组织不再像传统社会追求重塑社会道德与公众价值伦理,而是有着更多的功利性考量和世俗利益诉求于其中;从施善社会功能来看,此时的"病"者,不再被视为"贫"的延伸,而是作为最直接的救助指标;医疗行为变得更为单纯,在实践上向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医疗体系的诞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