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其病因很多,而颈源性头疼在头疼患者中占有相当比例。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据统计,因头痛就诊患者中,70%~80%为颈源性头痛。而颈源性头痛中有65%的颈源性头痛表现为偏头痛,且以女性多见。发病原因与长时间低头工作、精神紧张等有关。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统一,较多的研究认为与寰枢椎关节失稳及颈项及枕部肌肉的损伤、炎症、痉挛相关。许多患者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头部理疗及痛点注射治疗后病情并不好转,形成"患者头痛,医生也头痛"的尴尬局面。
颈源性头痛主要症状是:单侧或双侧枕部、耳后闷胀或酸痛,可扩散至前额、颞部、顶部、颈部或上肢,甚至面部,常伴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检查颈部在颈椎上段及乳突下后方明显压痛,头部可有散在压痛点,压顶和托头可出现头痛;颈部照片显示颈椎间盘显示退化或突出,颈椎曲度变直,但退化和突出部位、程度与疼痛部位及程度不一定密切相关。
在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头部针灸、理疗、按摩,头部痛点注射,头部神经干阻滞,疗效不佳,我们医院自2008年1月~11月共用形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疼4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都检查头部CT,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根据Sjaastad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共收到45例患者,年龄28-67岁,男18例,女27例,平均39.4岁,病程1-20年,长期以来经各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最常用气管旁路(paratracheal)或称前入法。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以驱使食道偏于横突的一侧。要求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微微张口,胸锁关节上2~3cm气管、食管之外侧,术者用手指触知气管和胸锁乳突肌,将胸锁乳突肌拉向外侧,同时把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也移向外侧。在环状软骨水平触得的最突出骨质为C6横突结节。在C6横突结节正上方作局麻皮丘,用22G、4cm长阻滞针,在结节的正中位刺入至骨质。为避免针尖刺在脊椎周围肌肉中,退针2mm后作抽吸实验,注入0.5mL试验剂量。应注意以下情况:回抽无血液,不能保证针尖就在血管外;注药时有较大阻力,意味着针尖在骨膜下;阻力虽不大,但仍有阻力,意味着针尖在颈长肌内;刺入过程中出现上肢播散性放射痛,表示针尖已贯穿神经根,提示刺入过深。确认穿刺位置正确后,注入5~10mL局麻药。为避免刺伤邻近器官组织,于穿刺期间不允许患者说话或做吞咽动作,事先告诉患者如有异常感觉,可用对侧手示意。如果要求得到上肢的交感神经阻滞,注药后让患者取坐位,以促使局麻药向处于下位的胸部交感神经节扩散。星状神经节阻滞以出现霍纳综合征(眼睑下垂、缩瞳、眼球凹陷)表示头部交感神经阻滞效果满意。注射后卧床10分钟,一般每天一次,20次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于治疗后1个月通过电话或复诊方式随访,记录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工作,VAS评定疼痛程度,VAS评分≤1分,VAS加权值[(A-B)/A×100%)≥75%;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可恢复原工作,劳累后有轻度不适,VAS评分≤3分,VAS加权值50%~75%;有效:临床症状改善,VAS评分>3分,但较术前减少3分以上,VAS加权值25%~5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VAS评分较术前减少不明显,VAS加权值<25%。
2 结果
根据治疗前后VAS评分,统计结果,临床治愈24(53.3%),显效10例(22.2%),有效6例(13.3%),无效5例(11.1%),总有效率88.9%,有的患者,病情迁延十余年,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疼痛全消,并且睡眠改善。个别疼痛缓解不明显的病例,又给予颈椎旁阻滞、颈椎横突阻滞,提高了治疗。
3 讨论
解剖学研究发现,第1~4颈神经与颈源性头痛关系密切,这些神经互相联结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及颈神经丛,司枕部肌肉和皮肤的感觉传导。另外,在颈髓后角,1~3颈神经与来自嗅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三叉神经传入支的终末纤维广泛联系,使感觉范围向前延伸到前额、眶下等处。当颈椎间盘突出或退化、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枕部肌肉损伤等原因引起颈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和椎管内外的炎症,尤其是后者是颈源性头痛的主要机制。头痛缘是颈病故。采用推拿按摩,配合整复上颈段关节紊乱,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注意坐姿、长时间低头所致,因此预防是治本之道,平时要注意坐姿、睡姿、避免高枕或低枕,可以使用多功能防治枕。对于严重的颈源性头痛患者,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排除颈髓受累等严重的并发症。
1991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后,迅速得到多学科专家的重视。近年来对颈神经的解剖及其末梢的中枢传入机制的研究,以及对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非菌性神经根炎的机制取得的研究进展,不断加深了对颈源性头痛发生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改进。目前认为引起颈源性头疼的主要机制是颈椎神经受刺激,以及三叉神经与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髓核内会聚,从而出现颈椎病变引发头疼"。早期多为枕部、耳后部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口部、顶部、颈部。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疼痛可有缓解期。随病程进展,疼痛逐渐加重,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部分患者疼痛时伴有耳鸣、耳胀、眼部闷胀、颈部僵硬感。上部颈椎旁、乳突下后部、及头部压痛点是诊断颈源性头痛的重要依据。
星状神经节是位于颈部的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就是将1%的利多卡因注射到星状神经节附近,达到治疗的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治疗原理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其中中枢作用是通过下丘脑的维护内环境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周围作用一直被用来治疗头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些疾病。
星状神经节阻滞以后主要效应是其支配区域的血流量增加,循环改善,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调节自主神经紊乱,从而恢复自主神经的张弛平衡,达到治疗头疼的目的。通过上诉观察,治疗效果确切,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16300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人民医院
颈源性头痛主要症状是:单侧或双侧枕部、耳后闷胀或酸痛,可扩散至前额、颞部、顶部、颈部或上肢,甚至面部,常伴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检查颈部在颈椎上段及乳突下后方明显压痛,头部可有散在压痛点,压顶和托头可出现头痛;颈部照片显示颈椎间盘显示退化或突出,颈椎曲度变直,但退化和突出部位、程度与疼痛部位及程度不一定密切相关。
在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头部针灸、理疗、按摩,头部痛点注射,头部神经干阻滞,疗效不佳,我们医院自2008年1月~11月共用形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疼4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都检查头部CT,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根据Sjaastad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共收到45例患者,年龄28-67岁,男18例,女27例,平均39.4岁,病程1-20年,长期以来经各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最常用气管旁路(paratracheal)或称前入法。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以驱使食道偏于横突的一侧。要求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微微张口,胸锁关节上2~3cm气管、食管之外侧,术者用手指触知气管和胸锁乳突肌,将胸锁乳突肌拉向外侧,同时把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也移向外侧。在环状软骨水平触得的最突出骨质为C6横突结节。在C6横突结节正上方作局麻皮丘,用22G、4cm长阻滞针,在结节的正中位刺入至骨质。为避免针尖刺在脊椎周围肌肉中,退针2mm后作抽吸实验,注入0.5mL试验剂量。应注意以下情况:回抽无血液,不能保证针尖就在血管外;注药时有较大阻力,意味着针尖在骨膜下;阻力虽不大,但仍有阻力,意味着针尖在颈长肌内;刺入过程中出现上肢播散性放射痛,表示针尖已贯穿神经根,提示刺入过深。确认穿刺位置正确后,注入5~10mL局麻药。为避免刺伤邻近器官组织,于穿刺期间不允许患者说话或做吞咽动作,事先告诉患者如有异常感觉,可用对侧手示意。如果要求得到上肢的交感神经阻滞,注药后让患者取坐位,以促使局麻药向处于下位的胸部交感神经节扩散。星状神经节阻滞以出现霍纳综合征(眼睑下垂、缩瞳、眼球凹陷)表示头部交感神经阻滞效果满意。注射后卧床10分钟,一般每天一次,20次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于治疗后1个月通过电话或复诊方式随访,记录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工作,VAS评定疼痛程度,VAS评分≤1分,VAS加权值[(A-B)/A×100%)≥75%;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可恢复原工作,劳累后有轻度不适,VAS评分≤3分,VAS加权值50%~75%;有效:临床症状改善,VAS评分>3分,但较术前减少3分以上,VAS加权值25%~5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VAS评分较术前减少不明显,VAS加权值<25%。
2 结果
根据治疗前后VAS评分,统计结果,临床治愈24(53.3%),显效10例(22.2%),有效6例(13.3%),无效5例(11.1%),总有效率88.9%,有的患者,病情迁延十余年,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疼痛全消,并且睡眠改善。个别疼痛缓解不明显的病例,又给予颈椎旁阻滞、颈椎横突阻滞,提高了治疗。
3 讨论
解剖学研究发现,第1~4颈神经与颈源性头痛关系密切,这些神经互相联结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及颈神经丛,司枕部肌肉和皮肤的感觉传导。另外,在颈髓后角,1~3颈神经与来自嗅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三叉神经传入支的终末纤维广泛联系,使感觉范围向前延伸到前额、眶下等处。当颈椎间盘突出或退化、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枕部肌肉损伤等原因引起颈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和椎管内外的炎症,尤其是后者是颈源性头痛的主要机制。头痛缘是颈病故。采用推拿按摩,配合整复上颈段关节紊乱,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注意坐姿、长时间低头所致,因此预防是治本之道,平时要注意坐姿、睡姿、避免高枕或低枕,可以使用多功能防治枕。对于严重的颈源性头痛患者,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排除颈髓受累等严重的并发症。
1991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后,迅速得到多学科专家的重视。近年来对颈神经的解剖及其末梢的中枢传入机制的研究,以及对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非菌性神经根炎的机制取得的研究进展,不断加深了对颈源性头痛发生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改进。目前认为引起颈源性头疼的主要机制是颈椎神经受刺激,以及三叉神经与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髓核内会聚,从而出现颈椎病变引发头疼"。早期多为枕部、耳后部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口部、顶部、颈部。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疼痛可有缓解期。随病程进展,疼痛逐渐加重,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部分患者疼痛时伴有耳鸣、耳胀、眼部闷胀、颈部僵硬感。上部颈椎旁、乳突下后部、及头部压痛点是诊断颈源性头痛的重要依据。
星状神经节是位于颈部的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就是将1%的利多卡因注射到星状神经节附近,达到治疗的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治疗原理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其中中枢作用是通过下丘脑的维护内环境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周围作用一直被用来治疗头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些疾病。
星状神经节阻滞以后主要效应是其支配区域的血流量增加,循环改善,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调节自主神经紊乱,从而恢复自主神经的张弛平衡,达到治疗头疼的目的。通过上诉观察,治疗效果确切,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16300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