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9月我被保送到北京回民学院读高中,被分配在高中(五)班,3年的高中生活是我青春梦开始的地方……
北京回民学院是北京市唯一一所招收全市回民子弟的学校,原来叫西北中学,有着50多年的建校历史。当时因为回民学生不足,所以从1960年开始招收汉民学生,我们的学校就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大学校。
每年5月,学校都组织高中学生参加国庆游行的跳舞活动,同学们都把能参与这项活动看成是天大的荣誉。我在高中3年里共参加了三次,跳过苗族、蒙古族等民族舞蹈。我们回民学院和63中等十几个学校的高中学生组成了56个《民族大团结》的舞蹈团队,在北京舞蹈学院专业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同学们头顶烈日、脚踏黄土刻苦地练习,汗水从脸上大把大把地淌下来,每天下午练习完毕,大家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虽然练习舞蹈非常辛苦,但是同学们都非常兴奋、非常开心。
记得国庆节当天上午10:30,是800人的大型方阵《民族大团结》舞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时刻。我们穿着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歌舞团、东方歌舞团等单位借来的表演服装,脸上画着浓彩,就像专业演员一样,在毛主席大型雕像的四周,伴随着震撼的民族音乐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同学们个个都心潮澎湃,无比自豪……
跳舞活动给同学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青春的情趣,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1963年最后一次国庆跳舞表演活动结束后,同年级的同学都纷纷来到菜市口的人民照像馆,身着各个民族的服装拍照留念,我因为家里生活困难没有拍照片,至今想起来都感到是终生的遗憾。
我们高三(五)班是一个团结、活泼的集体,学习之余我们还集体去北海公园、颐和园等公园参加游园活动。我是班里的体育委员,班长金炳福、团支书马淑仪是我的入团介绍人,沙跃增是我们班的老大哥,班上的所有活动他都是组织者。几十年过去了,美好的高中时代给我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记忆。
今年是我们高中毕业50周年,同桌的你,在哪里?我非常想念同学们,如果方便,请和我联系,电话:13801064184
孙兴国 文并供图漫不经心的一瞥留下永远的纪念
1989年8月9日,我儿子5岁,已经在月坛游泳馆练习了半年的游泳了。这天下午因为去得较早,离训练还有一段时间,我就带他来到月坛公园。儿子在一边玩耍,我浏览着阅报栏上当天的报纸。蓦然,《光明日报》中央照片上那张再熟悉不过的小脸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个睁大双眼手拿游泳板的小男孩不正是我儿子吗?就这样漫不经心的一瞥,让我发现了这张儿子的照片。当年,老百姓家中基本不订《光明日报》,平时也看不到的。简直就是天意!如果这天我们没有去公园,如果没有看报的习惯,如果没有这一瞥,就可能永远与这张照片失之交臂!可以看出,几个孩子中,记者是以我儿子为中心拍的这张照片,按快门那一瞬,儿子的表情生动灿烂。
记者名叫吴力田,应该是几天前到月坛游泳馆采访后发表的。训练时家长们都在外面等孩子,所以我毫不知情。当务之急是如何能找到这张报纸,能收藏到它对年幼的儿子是很有意义的。而找报纸的过程也令我们充满感动。
我请几个在机关工作的同学帮我找那张报纸,最后都没有结果。焦急中我猛然想到为什么不试试战吴记者呢?第二天我骑车去了报社,将写有我的来意和地址的信交给了传达室。几天后,我收到了一个大信封,令我惊喜的是信封里不但有吴记者给我找的报纸,而且还有特意放大的黑白相片!
20多年过去了,我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他的生活充满阳光。每当我们看到这张来之不易的相片时,都十分感谢当年帮助我们的吴力田记者。虽然我们不知道是男士还是女士,但我们仍然要问一声:您还好吗?
北京回民学院是北京市唯一一所招收全市回民子弟的学校,原来叫西北中学,有着50多年的建校历史。当时因为回民学生不足,所以从1960年开始招收汉民学生,我们的学校就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大学校。
每年5月,学校都组织高中学生参加国庆游行的跳舞活动,同学们都把能参与这项活动看成是天大的荣誉。我在高中3年里共参加了三次,跳过苗族、蒙古族等民族舞蹈。我们回民学院和63中等十几个学校的高中学生组成了56个《民族大团结》的舞蹈团队,在北京舞蹈学院专业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同学们头顶烈日、脚踏黄土刻苦地练习,汗水从脸上大把大把地淌下来,每天下午练习完毕,大家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虽然练习舞蹈非常辛苦,但是同学们都非常兴奋、非常开心。
记得国庆节当天上午10:30,是800人的大型方阵《民族大团结》舞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时刻。我们穿着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歌舞团、东方歌舞团等单位借来的表演服装,脸上画着浓彩,就像专业演员一样,在毛主席大型雕像的四周,伴随着震撼的民族音乐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同学们个个都心潮澎湃,无比自豪……
跳舞活动给同学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青春的情趣,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1963年最后一次国庆跳舞表演活动结束后,同年级的同学都纷纷来到菜市口的人民照像馆,身着各个民族的服装拍照留念,我因为家里生活困难没有拍照片,至今想起来都感到是终生的遗憾。
我们高三(五)班是一个团结、活泼的集体,学习之余我们还集体去北海公园、颐和园等公园参加游园活动。我是班里的体育委员,班长金炳福、团支书马淑仪是我的入团介绍人,沙跃增是我们班的老大哥,班上的所有活动他都是组织者。几十年过去了,美好的高中时代给我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记忆。
今年是我们高中毕业50周年,同桌的你,在哪里?我非常想念同学们,如果方便,请和我联系,电话:13801064184
孙兴国 文并供图漫不经心的一瞥留下永远的纪念
1989年8月9日,我儿子5岁,已经在月坛游泳馆练习了半年的游泳了。这天下午因为去得较早,离训练还有一段时间,我就带他来到月坛公园。儿子在一边玩耍,我浏览着阅报栏上当天的报纸。蓦然,《光明日报》中央照片上那张再熟悉不过的小脸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个睁大双眼手拿游泳板的小男孩不正是我儿子吗?就这样漫不经心的一瞥,让我发现了这张儿子的照片。当年,老百姓家中基本不订《光明日报》,平时也看不到的。简直就是天意!如果这天我们没有去公园,如果没有看报的习惯,如果没有这一瞥,就可能永远与这张照片失之交臂!可以看出,几个孩子中,记者是以我儿子为中心拍的这张照片,按快门那一瞬,儿子的表情生动灿烂。
记者名叫吴力田,应该是几天前到月坛游泳馆采访后发表的。训练时家长们都在外面等孩子,所以我毫不知情。当务之急是如何能找到这张报纸,能收藏到它对年幼的儿子是很有意义的。而找报纸的过程也令我们充满感动。
我请几个在机关工作的同学帮我找那张报纸,最后都没有结果。焦急中我猛然想到为什么不试试战吴记者呢?第二天我骑车去了报社,将写有我的来意和地址的信交给了传达室。几天后,我收到了一个大信封,令我惊喜的是信封里不但有吴记者给我找的报纸,而且还有特意放大的黑白相片!
20多年过去了,我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他的生活充满阳光。每当我们看到这张来之不易的相片时,都十分感谢当年帮助我们的吴力田记者。虽然我们不知道是男士还是女士,但我们仍然要问一声: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