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肩负更多的重任。引导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美好的情感,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明确提出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此予以重视,将生命价值观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人生。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自觉地将生命价值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的“生命化”充分体现出来。本文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就生命价值观的渗透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命价值观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写作教学目标过于浅显化
科学合理的写作教学目标可以为写作教学活动的有序和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就目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情况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以及教学大环境的影响,在作文教学中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为目的进行教学,导致作文教学沦落为单纯的写作技能讲解[1]。换言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单纯地给学生讲解各种写作技能,比如结构知识、修辞手法、文体等,导致作文教学目标停留在陈述性的知识方面。在讲解写作技能之后,教师再简单粗暴地让学生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可想而知。
(二)写作教材过于模板化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受高考环境、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得不追求高分速成的教学方式。换言之,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够快速提升学生作文成绩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将眼光放在名家作品、满分作文上,对这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一套写作模板,比如三段式、五问法、例证的结构等方法,并且在作文教学课堂上给学生大力推荐。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全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2]。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
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中采取的都是“老师讲评—学生仿写”的教学模式。虽然素质教育目标在我国已经得到全面的实施和深化,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使用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创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写作练习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进行。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生命价值观的渗透策略
(一)教学目标中渗透生命价值观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写作训练本质上就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沟通和表达[3]。这是对作文训练最精确的阐述,同时也是对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将生命价值观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生命意义的文章。张洁曾经也说过,写作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深刻的认识,张洁才能成为我国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作就是一种生命表达的形式,是生命的倾诉[4]。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表达最富有个性激情、最鲜活的年轻生命的“语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抒写自己的生活,适应生命冲动的需要,利用文字对自己的生命情感进行倾诉,以此释放生命张力,表达自己的生命意志。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以“生命化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养成学生对时事的批判思维”、“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体会写作与生命的关联”、“激发写作热情”等为教学目标。由之前的教“怎么写”逐渐转变为教“写什么”。对于教材材料中的情感价值因素,教师要尤为关注,将促进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作为写作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摒弃传统的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从能否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的角度去思考。
(二)教学方法中渗透生命价值观
在生命价值观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讲评学生仿写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也不利于生命价值观的渗透。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由于家庭环境、生长背景等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生命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换言之,高中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有的学生写作兴趣浓厚,有的学生写作兴趣较低,有的学生生活阅历多,情感丰富,而有的学生生活阅历浅,情感匮乏。正是因为每一个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生命特征,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同等对待,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都的主体地位,对每个学生的自然发展给予重视,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生命个体进行有效的教育。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观念[5]。古人云,世间万物皆平等。这也意味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以学生为友,做到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或者半开放性的写作题目,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还能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评价中渗透生命价值观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各种各样的测试方式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學生采取毫无生命力、机械式地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反复练题、背诵,在这个基础上掌握答题技巧。这种完全是为了应付高考的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素质教育。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将语文熏陶教育学生的生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之前单一的、死板的评价标准,在生命价值观视域下使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标准。例如,在对学生作文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作文中使用的写作技巧进行评价,还要针对学生阐述问题的深入程度以及作文内容中对于生命的感悟、人生的感悟进行评价,并且以此为载体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重视生命、体验生命、感悟生命,在写作中能够将生命的本色充分彰显出来。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将生命价值观有效渗透到作文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之中,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提升学生作文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熊芳芳.以生命为轴心的“三维”目标——生命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02):77-84.
[2]陈馨.让学生写出生命的价值——论“生命化”教育理论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形态[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6):15-17+33+128.
[3]舒丽娜.课堂——生命价值的体现——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寻和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10):42-43.
[4]钱皓.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实现学科生命价值——谈中职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216-217.
[5]朱河清.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0(11):90-94.
(作者单位: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命价值观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写作教学目标过于浅显化
科学合理的写作教学目标可以为写作教学活动的有序和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就目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情况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以及教学大环境的影响,在作文教学中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为目的进行教学,导致作文教学沦落为单纯的写作技能讲解[1]。换言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单纯地给学生讲解各种写作技能,比如结构知识、修辞手法、文体等,导致作文教学目标停留在陈述性的知识方面。在讲解写作技能之后,教师再简单粗暴地让学生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可想而知。
(二)写作教材过于模板化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受高考环境、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得不追求高分速成的教学方式。换言之,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够快速提升学生作文成绩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将眼光放在名家作品、满分作文上,对这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一套写作模板,比如三段式、五问法、例证的结构等方法,并且在作文教学课堂上给学生大力推荐。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全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2]。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
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中采取的都是“老师讲评—学生仿写”的教学模式。虽然素质教育目标在我国已经得到全面的实施和深化,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使用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创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写作练习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进行。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生命价值观的渗透策略
(一)教学目标中渗透生命价值观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写作训练本质上就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沟通和表达[3]。这是对作文训练最精确的阐述,同时也是对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将生命价值观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生命意义的文章。张洁曾经也说过,写作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深刻的认识,张洁才能成为我国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作就是一种生命表达的形式,是生命的倾诉[4]。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表达最富有个性激情、最鲜活的年轻生命的“语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抒写自己的生活,适应生命冲动的需要,利用文字对自己的生命情感进行倾诉,以此释放生命张力,表达自己的生命意志。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以“生命化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养成学生对时事的批判思维”、“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体会写作与生命的关联”、“激发写作热情”等为教学目标。由之前的教“怎么写”逐渐转变为教“写什么”。对于教材材料中的情感价值因素,教师要尤为关注,将促进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作为写作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摒弃传统的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从能否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的角度去思考。
(二)教学方法中渗透生命价值观
在生命价值观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讲评学生仿写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也不利于生命价值观的渗透。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由于家庭环境、生长背景等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生命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换言之,高中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有的学生写作兴趣浓厚,有的学生写作兴趣较低,有的学生生活阅历多,情感丰富,而有的学生生活阅历浅,情感匮乏。正是因为每一个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生命特征,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同等对待,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都的主体地位,对每个学生的自然发展给予重视,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生命个体进行有效的教育。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观念[5]。古人云,世间万物皆平等。这也意味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以学生为友,做到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或者半开放性的写作题目,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还能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评价中渗透生命价值观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各种各样的测试方式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學生采取毫无生命力、机械式地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反复练题、背诵,在这个基础上掌握答题技巧。这种完全是为了应付高考的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素质教育。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将语文熏陶教育学生的生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之前单一的、死板的评价标准,在生命价值观视域下使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标准。例如,在对学生作文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作文中使用的写作技巧进行评价,还要针对学生阐述问题的深入程度以及作文内容中对于生命的感悟、人生的感悟进行评价,并且以此为载体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重视生命、体验生命、感悟生命,在写作中能够将生命的本色充分彰显出来。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将生命价值观有效渗透到作文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之中,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提升学生作文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熊芳芳.以生命为轴心的“三维”目标——生命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02):77-84.
[2]陈馨.让学生写出生命的价值——论“生命化”教育理论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形态[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6):15-17+33+128.
[3]舒丽娜.课堂——生命价值的体现——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寻和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10):42-43.
[4]钱皓.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实现学科生命价值——谈中职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216-217.
[5]朱河清.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0(11):90-94.
(作者单位: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