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三把刀”可不好惹
战机在空中突发险情,飞行员怎样逃生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跳伞。可问题是:如何跳呢?
最初的方法,现在看来着实简单——飞行员自己背着降落伞包,掀开机舱盖子,爬出来一跳,打开降落伞,平安降落。
可这个方法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就渐渐不可行了。跳伞时碰到的“三把刀”可不大好惹,飞行员多半会小命玩完。
其一,飞机在飞行时,相对大气高速运动,当飞机时速超过400千米每小时,掀开舱盖后,对飞行员而言,扑面而来的风是第一把“刀子”,它死死地抵住你,把你压在座椅上。
其二,飞机的尾翼是更可怕的“刀子”。即使飞行员侥幸从机舱里爬出来向外起跳,而此时整个飞机依然在高速前进,这样,位于机舱后方的尾翼,就如同一把飞速劈过来的刀子。二战中,好些王牌飞行员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爱机分尸了。
除此之外,飞行员掀开舱盖,爬出来跳伞,这一系列动作势必耗费不少时间。倘若飞机是在低空遇到的麻烦,还没等你做完这些,只怕早就已经跟地面这把“刀子”亲密接触了。
逃生之弹射装置不断挑战几大难题
有了那令人胆寒的“三把刀”,传统的人工跳伞逃生几乎就是送死行为。二战后期,德军率先使用了弹射装置,在飞机失事时,将飞行员猛地向上弹出机舱,躲开下方飞机,然后再打开降落伞,以此来对抗气流,避免尾翼切割,并缩短跳伞时间。
不过,即使是高速弹射,也得解决几方面的难题:首先,要把飞行员弹起一定的高度。高度不够,还是会撞上;高度多了,飞行员的身体会受“内伤”。最初的弹射装置,是在座位下安装火药,通过火药爆炸连人带座椅冲上去,称为“弹道式弹射”。然而“弹道式弹射”的发射时间较短,因此从1958年开始采用“火箭式弹射”,增加一枚小型火箭和座椅固定在一起,在弹射后,通过火箭的推力继续加速。这样加速的时间较长,加速度和速度可以有更大的协调空间。
其次,要解决的是必须打开飞行员头顶上的舱盖。以前手动跳伞,需要飞行员自己掀舱盖。现在自动弹射,飞行员手动是来不及了。最初的思路是“抛盖后弹射”,即用气流或火药将舱盖抛掉,但在坠毁的紧张时刻,抛弃舱盖需要耽误0.5秒,这0.5秒可能生死攸关。所以后来又出现了“穿盖式弹射”,就是不掀盖子,连人带椅子直接冲上去,把舱盖顶破。这种方法比抛盖节约时间,但飞行员脑袋和脊柱遭到重创的危险又增加了。到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在舱盖上铺设微型爆炸物,一旦需要弹射,直接把舱盖炸成碎片,省事又安全。
第三,需要解决弹射时气流的影响。不要以为气流只是“刮得脸生疼”。时速几百千米的水平气流和几十千米的垂直气流,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压力,不但会损害飞行员的面部、呼吸道,甚至会拉伤飞行员的肢体和骨骼。因此一般飞行员是和座椅一起弹射的,自动装置把飞行员四肢和躯干都紧紧固定在座位上,并且还有专门的附加防护。弹射出去后,再自动人椅分离,然后降落伞带着飞行员缓缓下降。
双座战机后舱比前舱更易逃生
最后还有双座战机弹射的协调问题。双座战机有两名飞行员,在驾驶时可以互相帮助,一名飞行员身体不适,另一人可以完成驾驶工作,相当于上了“双保险”。但当必须抛弃飞机时,弹射工作就更加复杂了。一个飞行员的弹射产生的碎片、烟火以及张开的降落伞,完全可能干扰另一个飞行员弹射。
对于并列双座(两个飞行员左右并排驾驶),通常采用同步弹射。即一次把两个飞行员一起弹出去,不过,左边的飞行员是向左弹,右边的飞行员向右弹。这样两个飞行员弹出来后自然而然左右分开,互不干扰。
对于“串列双座”(两个飞行员一前一后驾驶)情况则更为复杂,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先后弹射,即先把后座上的飞行员弹出去,然后再弹前座飞行员,利用时间差拉开空间距离,避免干扰。显然,对于前座飞行员来说,由于他必须等后座弹射之后才能弹射,时间上滞后,而且飞机的状况已经有所变化,所以危险性要大得多。通常前后座弹射的时间差可能达到1秒钟甚至更多,如果是低空弹射,这个时间很可能就意味着生与死的隔阂。
弹射座椅平均救生率约80%
现代弹射座椅能在0至25千米的飞行高度和0至1200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内有效工作。但在俯冲、横滚等飞行状态,仍需要一定的离地高度,称之为最低安全救生高度。据统计,弹射座椅平均救生率大约为80%。下面是近年来比较经典的双座战机弹射案例。
1999年6月12日,巴黎航展上,苏-30MKI战斗机起飞后连续作出高难度动作。突然,在低空翻滚时,尾翼摩擦地面起火。此时苏-30大角度爬升后一个鹞子翻身,将两名飞行员先后弹射出来。
2009年5月,一架英军鹞式战机起飞后发生故障,在跑道上迫降滑行时起火,飞行员地面弹射逃生。
2010年1月21日,芬兰一架拼装的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在训练螺旋飞行时突然失控并下坠,两名飞行员弹射后幸免于难但负伤。
2010年7月23日,加拿大空军一架F-18战斗机在超低空飞行表演时忽然失去动力下坠。飞行员紧急弹射逃生。数秒钟后,飞机坠地。
2010年9月20日,俄罗斯一架苏-27战斗机在维修后首次试飞时忽然起火,飞行员弹射逃生。
英勇抉择,我飞行员三次放弃求生机会
现代战机很昂贵,一架动辄就得上千万甚至上亿。对于飞行员而言,处置空中险情的时间往往只有数秒,弹射意味着必须弃毁价值不菲的爱机。如果是试验机的话往往承载着许多宝贵的飞行数据,一旦坠毁,对新飞机的试验进程将造成极大影响。所以,飞行员在处置险情时往往有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飞机的想法,很多时候就是在这种两难选择中,失去了宝贵的逃生机会。
2006年11月14日,我国一级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下降途中,飞机撞鸟,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在生死攸关的16秒里,李剑英看到飞机下方密集的村庄和人群,先后3次放弃求生机会,为了保护国家和群众的生命财产而壮烈牺牲。
令人啼笑皆非的弹射
韩军发生了一次弹射笑话。在去年7月26日,韩国空军少将崔某在机场向一群军校后辈讲解时,坐在F-15K驾驶舱内,竟然误触了弹射按钮。
在零速度零高度的情况下,F-15K战斗机舱盖大开,将崔少将连人带椅子弹上半空,然后张开降落伞,晃晃悠悠落在跑道上,引起了目瞪口呆之后的哄堂大笑。
战机在空中突发险情,飞行员怎样逃生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跳伞。可问题是:如何跳呢?
最初的方法,现在看来着实简单——飞行员自己背着降落伞包,掀开机舱盖子,爬出来一跳,打开降落伞,平安降落。
可这个方法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就渐渐不可行了。跳伞时碰到的“三把刀”可不大好惹,飞行员多半会小命玩完。
其一,飞机在飞行时,相对大气高速运动,当飞机时速超过400千米每小时,掀开舱盖后,对飞行员而言,扑面而来的风是第一把“刀子”,它死死地抵住你,把你压在座椅上。
其二,飞机的尾翼是更可怕的“刀子”。即使飞行员侥幸从机舱里爬出来向外起跳,而此时整个飞机依然在高速前进,这样,位于机舱后方的尾翼,就如同一把飞速劈过来的刀子。二战中,好些王牌飞行员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爱机分尸了。
除此之外,飞行员掀开舱盖,爬出来跳伞,这一系列动作势必耗费不少时间。倘若飞机是在低空遇到的麻烦,还没等你做完这些,只怕早就已经跟地面这把“刀子”亲密接触了。
逃生之弹射装置不断挑战几大难题
有了那令人胆寒的“三把刀”,传统的人工跳伞逃生几乎就是送死行为。二战后期,德军率先使用了弹射装置,在飞机失事时,将飞行员猛地向上弹出机舱,躲开下方飞机,然后再打开降落伞,以此来对抗气流,避免尾翼切割,并缩短跳伞时间。
不过,即使是高速弹射,也得解决几方面的难题:首先,要把飞行员弹起一定的高度。高度不够,还是会撞上;高度多了,飞行员的身体会受“内伤”。最初的弹射装置,是在座位下安装火药,通过火药爆炸连人带座椅冲上去,称为“弹道式弹射”。然而“弹道式弹射”的发射时间较短,因此从1958年开始采用“火箭式弹射”,增加一枚小型火箭和座椅固定在一起,在弹射后,通过火箭的推力继续加速。这样加速的时间较长,加速度和速度可以有更大的协调空间。
其次,要解决的是必须打开飞行员头顶上的舱盖。以前手动跳伞,需要飞行员自己掀舱盖。现在自动弹射,飞行员手动是来不及了。最初的思路是“抛盖后弹射”,即用气流或火药将舱盖抛掉,但在坠毁的紧张时刻,抛弃舱盖需要耽误0.5秒,这0.5秒可能生死攸关。所以后来又出现了“穿盖式弹射”,就是不掀盖子,连人带椅子直接冲上去,把舱盖顶破。这种方法比抛盖节约时间,但飞行员脑袋和脊柱遭到重创的危险又增加了。到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在舱盖上铺设微型爆炸物,一旦需要弹射,直接把舱盖炸成碎片,省事又安全。
第三,需要解决弹射时气流的影响。不要以为气流只是“刮得脸生疼”。时速几百千米的水平气流和几十千米的垂直气流,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压力,不但会损害飞行员的面部、呼吸道,甚至会拉伤飞行员的肢体和骨骼。因此一般飞行员是和座椅一起弹射的,自动装置把飞行员四肢和躯干都紧紧固定在座位上,并且还有专门的附加防护。弹射出去后,再自动人椅分离,然后降落伞带着飞行员缓缓下降。
双座战机后舱比前舱更易逃生
最后还有双座战机弹射的协调问题。双座战机有两名飞行员,在驾驶时可以互相帮助,一名飞行员身体不适,另一人可以完成驾驶工作,相当于上了“双保险”。但当必须抛弃飞机时,弹射工作就更加复杂了。一个飞行员的弹射产生的碎片、烟火以及张开的降落伞,完全可能干扰另一个飞行员弹射。
对于并列双座(两个飞行员左右并排驾驶),通常采用同步弹射。即一次把两个飞行员一起弹出去,不过,左边的飞行员是向左弹,右边的飞行员向右弹。这样两个飞行员弹出来后自然而然左右分开,互不干扰。
对于“串列双座”(两个飞行员一前一后驾驶)情况则更为复杂,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先后弹射,即先把后座上的飞行员弹出去,然后再弹前座飞行员,利用时间差拉开空间距离,避免干扰。显然,对于前座飞行员来说,由于他必须等后座弹射之后才能弹射,时间上滞后,而且飞机的状况已经有所变化,所以危险性要大得多。通常前后座弹射的时间差可能达到1秒钟甚至更多,如果是低空弹射,这个时间很可能就意味着生与死的隔阂。
弹射座椅平均救生率约80%
现代弹射座椅能在0至25千米的飞行高度和0至1200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内有效工作。但在俯冲、横滚等飞行状态,仍需要一定的离地高度,称之为最低安全救生高度。据统计,弹射座椅平均救生率大约为80%。下面是近年来比较经典的双座战机弹射案例。
1999年6月12日,巴黎航展上,苏-30MKI战斗机起飞后连续作出高难度动作。突然,在低空翻滚时,尾翼摩擦地面起火。此时苏-30大角度爬升后一个鹞子翻身,将两名飞行员先后弹射出来。
2009年5月,一架英军鹞式战机起飞后发生故障,在跑道上迫降滑行时起火,飞行员地面弹射逃生。
2010年1月21日,芬兰一架拼装的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在训练螺旋飞行时突然失控并下坠,两名飞行员弹射后幸免于难但负伤。
2010年7月23日,加拿大空军一架F-18战斗机在超低空飞行表演时忽然失去动力下坠。飞行员紧急弹射逃生。数秒钟后,飞机坠地。
2010年9月20日,俄罗斯一架苏-27战斗机在维修后首次试飞时忽然起火,飞行员弹射逃生。
英勇抉择,我飞行员三次放弃求生机会
现代战机很昂贵,一架动辄就得上千万甚至上亿。对于飞行员而言,处置空中险情的时间往往只有数秒,弹射意味着必须弃毁价值不菲的爱机。如果是试验机的话往往承载着许多宝贵的飞行数据,一旦坠毁,对新飞机的试验进程将造成极大影响。所以,飞行员在处置险情时往往有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飞机的想法,很多时候就是在这种两难选择中,失去了宝贵的逃生机会。
2006年11月14日,我国一级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下降途中,飞机撞鸟,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在生死攸关的16秒里,李剑英看到飞机下方密集的村庄和人群,先后3次放弃求生机会,为了保护国家和群众的生命财产而壮烈牺牲。
令人啼笑皆非的弹射
韩军发生了一次弹射笑话。在去年7月26日,韩国空军少将崔某在机场向一群军校后辈讲解时,坐在F-15K驾驶舱内,竟然误触了弹射按钮。
在零速度零高度的情况下,F-15K战斗机舱盖大开,将崔少将连人带椅子弹上半空,然后张开降落伞,晃晃悠悠落在跑道上,引起了目瞪口呆之后的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