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探摇滚》主要围绕种族二分法、风格特点,以及摇滚音乐与摇滚文化、政治、商业的关系等方面来讨论摇滚音乐,并与流行音乐进行对比,检视赋予其特有性格的表演者与作品。
【关键词】:通俗音乐;摇滚;原真性;商业性
《重探摇滚》(Keir Keightley)这篇文章以时间的脉络勾勒出摇滚文化的出现,以及它在发展和改变历程中所呈现的最鲜明特征。摇滚不仅是种音乐,更是一种文化。摇滚的特点:严肃性、反大众性、注重其文化性、原真性以及反商业性。摇滚起初是一种边缘化的文化,青年文化对其十分重要。摇滚文化虽然出自叛逆之姿,却保留了一种对于“青少年”的象征性同理心,体现出了它的非成人严肃性以及天真性。摇滚乐的发展与人口统计学相关,60世纪中期,美国和加拿大的青年人口骤增,传统社会地位边缘化的青年人占有前所未有的社会能见度和经济能力,社会边缘性与新扩大的购买力促进了摇滚特殊的文化政治发展。
通俗音乐文化包含流行乐文化与摇滚文化,摇滚文化是严肃、对抗、真实、反大众、原真的,摇滚文化认为流行乐是肤浅、共谋、佯装、大众和异化的。这种排他的想法有助于巩固摇滚本身的原真性和自主性,不关注自身的商业性。摇滚的严肃性远胜过其对抗性。原真可以看作是“摇滚在主流的航行中引导方向的罗盘”,但原真性不是摇滚所独有的特质。摇滚的反大众不是与精英的同流,摇滚认为真正的成功是对艺术特质的肯定,而不是商业性。因此不希望乐手背叛摇滚或其他乐迷的错误欣赏。
原真性不是乐手与乐迷的自命风雅,而是坚持个体自我的完整性。从道德角度来看,原真性也意味着公正和真实,其混合了美学判断与道德标准。摇滚的原真性是脱中介的,这个中介就是人,即个体完成音乐的所有工作,不需分工。在音乐科技上“不插电”并不是完全脱离中介的,因为还是有麦克风、摄影机和通电网的介入,“不插电”与“低传真”只是尽量降低电子录音设备的效能。微型或低调化处理。原真性、自主性和创作者身份这些概念是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中来的。“浪漫主义者珍视传统的田园社群,生命可以和大自然亲近,而人的劳动和身份合为完整的部分,而不是用一张支票就可以购买的东西。”但现代主义认为艺术家的政治角色更具有公开的抗争性。浪漫主义注重内在沟通上的原真性,现代主义重视外在方式上的原真性。最后,作者写道摇滚乐现在已微型化,即不再占据通俗音乐的中心地位,听众规模减低。但虽然摇滚已微型化,它的影响和特质却渗透在其它的文化当中。
关于摇滚的反商业性与原真性,笔者有如下思考和观点:
商业性是摇滚自带的一种属性,有市场就有商业性,只是摇滚没有注意到自身潜在的这一属性,或者刻意无视这一属性,从而有意识地淡化其在人们心中的商业性。商业性既需要推动力,也需要主动力。显然,针对摇滚的分析结果就是,在有好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其也有意回避激活自身潜在的商业性。简而言之,摇滚反商业性,但不代表其不具有商业性。
至于摇滚的原真性来源——浪漫主义原真性、现代主义原真性,这两者同是原真性却显示出截然相反的表现。在《重探摇滚》一文中作者总结出:
浪漫主义的原真性比较在于: 现代主义的原真性比较在于:
传统以及和过往根基的连续性 实验与进步
社群感 前卫
民粹主义 艺术家的地位
相信核心或基本的摇滚乐风 精英主义
民歌、蓝调、乡村、摇滚乐风格 古典、艺术音乐、灵魂、流行乐风
渐进的风格转变 基进或突然的风格转变
诚恳、直接 反讽、嘲弄、旁敲侧击
现场演出的 录音的
“自然的”声音 “震惊的”声音
隐藏音乐科技 颂扬科技
两边对比可知完全是相反的,由此筆者认为两种摇滚原真性具有矛盾统一性、暧昧性、综合性以及跨越性。
1.矛盾统一性,这就类似于“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是探讨人类本性的问题,却有两个截然相反的主张,浪漫主义原真性与现代主义原真性也是这样,同是摇滚的原真性,却有像是在说两类不同的东西。2.暧昧性,“心脏地带摇滚”的存在表明两种原真性有时也会相互穿插、融合又排斥,界限模糊,呈现出一种暧昧的关系。3.综合性,无数摇滚类型或表演者混用不同的原真性表现,取浪漫主义原真性的元素和现代主义原真性的一小部分混用。综合性与暧昧性的区别在于,暧昧性是指不易辨别,例如布鲁斯史普林斯汀的音乐虽颂扬的是都市的黑暗后街和屋顶,但依旧属于浪漫主义类型;综合性是指在具体某一作品上的混用,例如鲍勃迪伦就把浪漫主义歌词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加以融合。4.跨越性,有时表演者在长期的表演生涯中,会从一种形式的原真性跨越到另一种,例如U2,他们先从一个实验声音的摇滚现代主义乐团开始,很快转到浪漫主义阶段,后来又惊人地回到形成时期的现代主义。
虽然《重探摇滚》这篇文章各部分并没有细分历史与事实、争议与论证,也没有区分提供事实和采取立场,但将新近的研究纳入摇滚的过去与现在,并提供了新鲜的观看方式,是一篇深奥的基于音乐社会学研究摇滚的文章。
【关键词】:通俗音乐;摇滚;原真性;商业性
《重探摇滚》(Keir Keightley)这篇文章以时间的脉络勾勒出摇滚文化的出现,以及它在发展和改变历程中所呈现的最鲜明特征。摇滚不仅是种音乐,更是一种文化。摇滚的特点:严肃性、反大众性、注重其文化性、原真性以及反商业性。摇滚起初是一种边缘化的文化,青年文化对其十分重要。摇滚文化虽然出自叛逆之姿,却保留了一种对于“青少年”的象征性同理心,体现出了它的非成人严肃性以及天真性。摇滚乐的发展与人口统计学相关,60世纪中期,美国和加拿大的青年人口骤增,传统社会地位边缘化的青年人占有前所未有的社会能见度和经济能力,社会边缘性与新扩大的购买力促进了摇滚特殊的文化政治发展。
通俗音乐文化包含流行乐文化与摇滚文化,摇滚文化是严肃、对抗、真实、反大众、原真的,摇滚文化认为流行乐是肤浅、共谋、佯装、大众和异化的。这种排他的想法有助于巩固摇滚本身的原真性和自主性,不关注自身的商业性。摇滚的严肃性远胜过其对抗性。原真可以看作是“摇滚在主流的航行中引导方向的罗盘”,但原真性不是摇滚所独有的特质。摇滚的反大众不是与精英的同流,摇滚认为真正的成功是对艺术特质的肯定,而不是商业性。因此不希望乐手背叛摇滚或其他乐迷的错误欣赏。
原真性不是乐手与乐迷的自命风雅,而是坚持个体自我的完整性。从道德角度来看,原真性也意味着公正和真实,其混合了美学判断与道德标准。摇滚的原真性是脱中介的,这个中介就是人,即个体完成音乐的所有工作,不需分工。在音乐科技上“不插电”并不是完全脱离中介的,因为还是有麦克风、摄影机和通电网的介入,“不插电”与“低传真”只是尽量降低电子录音设备的效能。微型或低调化处理。原真性、自主性和创作者身份这些概念是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中来的。“浪漫主义者珍视传统的田园社群,生命可以和大自然亲近,而人的劳动和身份合为完整的部分,而不是用一张支票就可以购买的东西。”但现代主义认为艺术家的政治角色更具有公开的抗争性。浪漫主义注重内在沟通上的原真性,现代主义重视外在方式上的原真性。最后,作者写道摇滚乐现在已微型化,即不再占据通俗音乐的中心地位,听众规模减低。但虽然摇滚已微型化,它的影响和特质却渗透在其它的文化当中。
关于摇滚的反商业性与原真性,笔者有如下思考和观点:
商业性是摇滚自带的一种属性,有市场就有商业性,只是摇滚没有注意到自身潜在的这一属性,或者刻意无视这一属性,从而有意识地淡化其在人们心中的商业性。商业性既需要推动力,也需要主动力。显然,针对摇滚的分析结果就是,在有好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其也有意回避激活自身潜在的商业性。简而言之,摇滚反商业性,但不代表其不具有商业性。
至于摇滚的原真性来源——浪漫主义原真性、现代主义原真性,这两者同是原真性却显示出截然相反的表现。在《重探摇滚》一文中作者总结出:
浪漫主义的原真性比较在于: 现代主义的原真性比较在于:
传统以及和过往根基的连续性 实验与进步
社群感 前卫
民粹主义 艺术家的地位
相信核心或基本的摇滚乐风 精英主义
民歌、蓝调、乡村、摇滚乐风格 古典、艺术音乐、灵魂、流行乐风
渐进的风格转变 基进或突然的风格转变
诚恳、直接 反讽、嘲弄、旁敲侧击
现场演出的 录音的
“自然的”声音 “震惊的”声音
隐藏音乐科技 颂扬科技
两边对比可知完全是相反的,由此筆者认为两种摇滚原真性具有矛盾统一性、暧昧性、综合性以及跨越性。
1.矛盾统一性,这就类似于“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是探讨人类本性的问题,却有两个截然相反的主张,浪漫主义原真性与现代主义原真性也是这样,同是摇滚的原真性,却有像是在说两类不同的东西。2.暧昧性,“心脏地带摇滚”的存在表明两种原真性有时也会相互穿插、融合又排斥,界限模糊,呈现出一种暧昧的关系。3.综合性,无数摇滚类型或表演者混用不同的原真性表现,取浪漫主义原真性的元素和现代主义原真性的一小部分混用。综合性与暧昧性的区别在于,暧昧性是指不易辨别,例如布鲁斯史普林斯汀的音乐虽颂扬的是都市的黑暗后街和屋顶,但依旧属于浪漫主义类型;综合性是指在具体某一作品上的混用,例如鲍勃迪伦就把浪漫主义歌词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加以融合。4.跨越性,有时表演者在长期的表演生涯中,会从一种形式的原真性跨越到另一种,例如U2,他们先从一个实验声音的摇滚现代主义乐团开始,很快转到浪漫主义阶段,后来又惊人地回到形成时期的现代主义。
虽然《重探摇滚》这篇文章各部分并没有细分历史与事实、争议与论证,也没有区分提供事实和采取立场,但将新近的研究纳入摇滚的过去与现在,并提供了新鲜的观看方式,是一篇深奥的基于音乐社会学研究摇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