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蘩漪与美狄亚代表着中西方的叛逆女性形象,她们的性格是趋向极端的:不是爱便是恨。但蘩漪在复仇中表现出病态、妥协;美狄亚则更显得清醒与坚定。
【关键词】:蘩漪;美狄亚;比较;复仇
《雷雨》与《美狄亚》都属于家庭悲剧,剧中的女主人公蘩漪和美狄亚,都 代表着中西方复仇女性形象。她们是中、西方少有的,最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之一。从蘩漪的身上可以看到美狄亚的影子,性格中都有着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爱憎分明。在感情上遭到欺侮和背叛时,她们选择同样的方式——复仇。但在复仇中蘩漪由于生理、心理的不健全以及处在中国旧式女人的地位使得她的报复带有明显的“病态”、不自觉以及妥协;而美狄亚得天独厚的地位、力量优势使得她的报复更加的清醒与坚定。
1.爱与恨
蘩漪十八年前嫁到周家,夫妻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基础,周朴园的专制家长作风,把她渐渐磨成“石头样的死人”,但她渴望“真正活着”。小她几岁的继子周萍突然从乡下回来,他的青春气息唤起了蘩漪的生命感觉,郁积在心中的激情如火山般爆发出来,她疯狂地爱上周萍,以一个后母的身份倒向周萍的怀抱,不惜以“闹鬼”的方式委曲求全地与周萍幽会。蘩漪明知道这是乱伦,但她却偏要冲决这道德的洪堤,抓住周萍这棵救命稻草,为了爱情她选择彻彻底底地燃烧一次。但不幸的是周萍胆小怕事、敢做不敢当,看到年轻的四凤,情感完全背离蘩漪而去。蘩漪绝望中叫来了一家之主周朴园,所有的事情在那个雷雨之夜都被揭发出来,周公馆内一场人伦丑恶的大暴露。曹禺以十分激赏的心情赞扬蘩漪的“雷雨”性格,“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许有一条折衷的路。”[1](P.182)这句话恰好概括了蘩漪的性格,同时这句话也适用于美狄亚。
当美狄亚真诚地爱上来取金羊毛的伊阿宋时,她千方百计,甚至施展巫术,帮助伊阿宋脱离危险,盗取金羊毛。她为了钟爱伊阿宋而不顾一切,杀死了自己的弟弟,背叛了自己的父亲,远离自己的家乡,默默地忍受着没有城邦、家乡,没有父母兄弟、亲戚朋友的来往,没有原先的富裕生活,把整个身心和一生幸福都寄托在丈夫身上。但她付出一切换来的却是伊阿宋的抛弃,于是美狄亚把对丈夫深深的爱在被抛弃后转化为刻骨的恨,开始实施疯狂的报复。这场惊心动魄的情感转化,是由爱的深切到恨的极端而酿成的。她的复仇是典型的弃妇对负心汉的复仇。这种超乎寻常的“爱”与“恨”正是蘩漪与美狄亚性格中最鲜明的特征。爱与恨是人类情感的两极,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
2.病态与清醒
蘩漪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原因,使她在報复周萍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病态、不自觉的状态;而美狄亚因与生俱来的力量、地位等,她的报复一直是清醒、自觉的。
剧本中唯一一次通过四凤之口提到过蘩漪所患的疾病:肝郁症。肝郁症实际上是忧郁症的一种。正是基于蘩漪“有病”这样的情节,她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不自觉。蘩漪的压抑既是心理的,又是生理的,所以她和周萍的乱伦才显得更像是生理欲望的满足和宣泄。虽然蘩漪一再宣称自己受到周萍的引诱,但她的过分抑郁和孤注一掷使她在不自觉中陷入了“乱伦”这样一种畸形的关系中。当面对周萍的抛弃时,她同样陷入了不自觉的报复中。剧中蘩漪跟踪周萍这一段戏,她亲眼目睹周萍和四凤在屋里私会,而她却像个死尸立在窗台外面,痉挛地不出声地苦笑,望着里面只顾拥抱的人们,于是她伸进手,拉着窗扇,慢慢地由外面关上。此时的她行为上已失去一切控制,没有意识,“关窗”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不自觉的动作,她并没有去计划、去思考。她只知道这样做心里舒服,精神所受到的痛苦和折磨得到宣泄。
美狄亚是科任托斯国王之女,是个会法术、能预言的女巫,她倔强、有谋略、有胆量、不屈从命运,勇于向厄运顽强斗争,并采取果断行动进行复仇。她与蘩漪的区别在于,她主动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不受任何人摆布。当丈夫为了谋取高位,喜新厌旧,将她抛弃,继而又被国王驱逐,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美狄亚并没有被打倒,她的报复仍然是清醒、自觉的。她在国王面前苦苦哀求为自己复仇计划争取时间,同时又假意和伊阿宋和解,当所有计划准备实施时,她又机智地为自己找到一条安全的退路。如剧中埃勾斯的出现,她抓住了埃勾斯求嗣的心愿,利用自己的力量和聪明,使埃勾斯允诺在她完成复仇计划时给她一个栖身之地。但她又担心口说无凭,诱使埃勾斯起誓作出保证。从以上所有行动中可以看出美狄亚是何等的清醒,不管是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还是在复仇中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如何去干。
3.妥协与坚定
在复仇中,蘩漪由于长期以来所处的地位,与生俱来的中国旧式女人的软弱,使她表现出极大的妥协、不坚定。而美狄亚则是义无反顾,手段极其残忍。
蘩漪始终是一个旧式女人,她受过教育,但身上还留有中国旧式女人的软弱、妥协的一面。她嫌弃和嘲笑四凤是个下等人,甚至去乞求周萍的爱等都暴露了她软弱的一面。剧本第二幕蘩漪和周萍的很长一段对话,是他们一次开诚布公的谈判。经过这次与周萍的公开谈判之后,蘩漪那强烈的自信和希望开始消失,她那带有进攻的、威慑的力量也已减退。到第四幕,她在与周萍的斗争中,只剩下近乎绝望的乞求。这种低声下气的乞求,是蘩漪从来没有过的。最后一幕中当所有真相被揭露时,一向英勇的蘩漪,空前地怯懦起来,非但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而且惊恐万状、目瞪口呆。她先是渐渐地靠近儿子周冲,似乎要与他相依为命,而后又向着周萍表示了无比的忏悔:“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萍——”。在受到周家两代人的欺侮之后,这样的结局应该是蘩漪所乐见的,但她却害怕、自责,暴露了蘩漪反抗中的软弱、动摇以及最后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
与蘩漪不同,美狄亚则性格刚毅、义无反顾,对丈夫的丧子之痛毫无怜悯。甚至不容许丈夫同儿子诀别,报复心非常坚定。美狄亚对伊阿宋恨到极点,采取了血腥的复仇方式:用毒药杀死了公主和国王,最后还手刃自己的两个儿子,以报复伊阿宋的背叛行为,但悲剧的制造者和复仇者却生存下来。因为西方是个信奉宗教的社会,基督教文化以罪感文化为基础,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对上帝犯了罪,人出生便意味着原罪,人的有生之年便意味着不断地赎罪,而忏悔就是赎罪的开端。因此西方人在惩罚人所犯的罪恶时特别注重对于心灵的惩罚。对他们来说,死亡是解脱苦海的最好办法,犯下滔天罪行的人是不能被轻易饶恕的,要让他们经历人间的诸般痛苦才能解脱。美狄亚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才让伊阿宋生存下来,以便使他的余生颠沛流离,没有妻子、没有子嗣,使他后半生在忏悔、赎罪中度过,这是一种更为残酷的惩罚方式。
《美狄亚》和《雷雨》都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且美狄亚和蘩漪具有类同的性格——叛逆,采取的又几乎是相同的特殊反抗方式——哪怕毁灭自己。美狄亚的杀子惩夫是近乎无望的反抗报复,而蘩漪的不惜牺牲自己名誉的举动则是在一定范围内反抗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积极主动地争取爱情幸福。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序.转引自雷雨[A].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盛卿珊(1991—),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方向:西方戏剧文化研究。
【关键词】:蘩漪;美狄亚;比较;复仇
《雷雨》与《美狄亚》都属于家庭悲剧,剧中的女主人公蘩漪和美狄亚,都 代表着中西方复仇女性形象。她们是中、西方少有的,最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之一。从蘩漪的身上可以看到美狄亚的影子,性格中都有着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爱憎分明。在感情上遭到欺侮和背叛时,她们选择同样的方式——复仇。但在复仇中蘩漪由于生理、心理的不健全以及处在中国旧式女人的地位使得她的报复带有明显的“病态”、不自觉以及妥协;而美狄亚得天独厚的地位、力量优势使得她的报复更加的清醒与坚定。
1.爱与恨
蘩漪十八年前嫁到周家,夫妻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基础,周朴园的专制家长作风,把她渐渐磨成“石头样的死人”,但她渴望“真正活着”。小她几岁的继子周萍突然从乡下回来,他的青春气息唤起了蘩漪的生命感觉,郁积在心中的激情如火山般爆发出来,她疯狂地爱上周萍,以一个后母的身份倒向周萍的怀抱,不惜以“闹鬼”的方式委曲求全地与周萍幽会。蘩漪明知道这是乱伦,但她却偏要冲决这道德的洪堤,抓住周萍这棵救命稻草,为了爱情她选择彻彻底底地燃烧一次。但不幸的是周萍胆小怕事、敢做不敢当,看到年轻的四凤,情感完全背离蘩漪而去。蘩漪绝望中叫来了一家之主周朴园,所有的事情在那个雷雨之夜都被揭发出来,周公馆内一场人伦丑恶的大暴露。曹禺以十分激赏的心情赞扬蘩漪的“雷雨”性格,“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许有一条折衷的路。”[1](P.182)这句话恰好概括了蘩漪的性格,同时这句话也适用于美狄亚。
当美狄亚真诚地爱上来取金羊毛的伊阿宋时,她千方百计,甚至施展巫术,帮助伊阿宋脱离危险,盗取金羊毛。她为了钟爱伊阿宋而不顾一切,杀死了自己的弟弟,背叛了自己的父亲,远离自己的家乡,默默地忍受着没有城邦、家乡,没有父母兄弟、亲戚朋友的来往,没有原先的富裕生活,把整个身心和一生幸福都寄托在丈夫身上。但她付出一切换来的却是伊阿宋的抛弃,于是美狄亚把对丈夫深深的爱在被抛弃后转化为刻骨的恨,开始实施疯狂的报复。这场惊心动魄的情感转化,是由爱的深切到恨的极端而酿成的。她的复仇是典型的弃妇对负心汉的复仇。这种超乎寻常的“爱”与“恨”正是蘩漪与美狄亚性格中最鲜明的特征。爱与恨是人类情感的两极,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
2.病态与清醒
蘩漪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原因,使她在報复周萍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病态、不自觉的状态;而美狄亚因与生俱来的力量、地位等,她的报复一直是清醒、自觉的。
剧本中唯一一次通过四凤之口提到过蘩漪所患的疾病:肝郁症。肝郁症实际上是忧郁症的一种。正是基于蘩漪“有病”这样的情节,她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不自觉。蘩漪的压抑既是心理的,又是生理的,所以她和周萍的乱伦才显得更像是生理欲望的满足和宣泄。虽然蘩漪一再宣称自己受到周萍的引诱,但她的过分抑郁和孤注一掷使她在不自觉中陷入了“乱伦”这样一种畸形的关系中。当面对周萍的抛弃时,她同样陷入了不自觉的报复中。剧中蘩漪跟踪周萍这一段戏,她亲眼目睹周萍和四凤在屋里私会,而她却像个死尸立在窗台外面,痉挛地不出声地苦笑,望着里面只顾拥抱的人们,于是她伸进手,拉着窗扇,慢慢地由外面关上。此时的她行为上已失去一切控制,没有意识,“关窗”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不自觉的动作,她并没有去计划、去思考。她只知道这样做心里舒服,精神所受到的痛苦和折磨得到宣泄。
美狄亚是科任托斯国王之女,是个会法术、能预言的女巫,她倔强、有谋略、有胆量、不屈从命运,勇于向厄运顽强斗争,并采取果断行动进行复仇。她与蘩漪的区别在于,她主动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不受任何人摆布。当丈夫为了谋取高位,喜新厌旧,将她抛弃,继而又被国王驱逐,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美狄亚并没有被打倒,她的报复仍然是清醒、自觉的。她在国王面前苦苦哀求为自己复仇计划争取时间,同时又假意和伊阿宋和解,当所有计划准备实施时,她又机智地为自己找到一条安全的退路。如剧中埃勾斯的出现,她抓住了埃勾斯求嗣的心愿,利用自己的力量和聪明,使埃勾斯允诺在她完成复仇计划时给她一个栖身之地。但她又担心口说无凭,诱使埃勾斯起誓作出保证。从以上所有行动中可以看出美狄亚是何等的清醒,不管是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还是在复仇中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如何去干。
3.妥协与坚定
在复仇中,蘩漪由于长期以来所处的地位,与生俱来的中国旧式女人的软弱,使她表现出极大的妥协、不坚定。而美狄亚则是义无反顾,手段极其残忍。
蘩漪始终是一个旧式女人,她受过教育,但身上还留有中国旧式女人的软弱、妥协的一面。她嫌弃和嘲笑四凤是个下等人,甚至去乞求周萍的爱等都暴露了她软弱的一面。剧本第二幕蘩漪和周萍的很长一段对话,是他们一次开诚布公的谈判。经过这次与周萍的公开谈判之后,蘩漪那强烈的自信和希望开始消失,她那带有进攻的、威慑的力量也已减退。到第四幕,她在与周萍的斗争中,只剩下近乎绝望的乞求。这种低声下气的乞求,是蘩漪从来没有过的。最后一幕中当所有真相被揭露时,一向英勇的蘩漪,空前地怯懦起来,非但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而且惊恐万状、目瞪口呆。她先是渐渐地靠近儿子周冲,似乎要与他相依为命,而后又向着周萍表示了无比的忏悔:“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萍——”。在受到周家两代人的欺侮之后,这样的结局应该是蘩漪所乐见的,但她却害怕、自责,暴露了蘩漪反抗中的软弱、动摇以及最后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
与蘩漪不同,美狄亚则性格刚毅、义无反顾,对丈夫的丧子之痛毫无怜悯。甚至不容许丈夫同儿子诀别,报复心非常坚定。美狄亚对伊阿宋恨到极点,采取了血腥的复仇方式:用毒药杀死了公主和国王,最后还手刃自己的两个儿子,以报复伊阿宋的背叛行为,但悲剧的制造者和复仇者却生存下来。因为西方是个信奉宗教的社会,基督教文化以罪感文化为基础,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对上帝犯了罪,人出生便意味着原罪,人的有生之年便意味着不断地赎罪,而忏悔就是赎罪的开端。因此西方人在惩罚人所犯的罪恶时特别注重对于心灵的惩罚。对他们来说,死亡是解脱苦海的最好办法,犯下滔天罪行的人是不能被轻易饶恕的,要让他们经历人间的诸般痛苦才能解脱。美狄亚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才让伊阿宋生存下来,以便使他的余生颠沛流离,没有妻子、没有子嗣,使他后半生在忏悔、赎罪中度过,这是一种更为残酷的惩罚方式。
《美狄亚》和《雷雨》都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且美狄亚和蘩漪具有类同的性格——叛逆,采取的又几乎是相同的特殊反抗方式——哪怕毁灭自己。美狄亚的杀子惩夫是近乎无望的反抗报复,而蘩漪的不惜牺牲自己名誉的举动则是在一定范围内反抗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积极主动地争取爱情幸福。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序.转引自雷雨[A].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盛卿珊(1991—),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方向:西方戏剧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