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着一扇门,轻轻喊出:“你好!”
  尘土中的茅草在乡村的想象里低头不语。沉默不语不代表无话可说。沧桑中的漂泊和漂泊中的沧桑又有什么不同呢?行走的工牌和编号停下来,像一株母亲身后的异乡,盛开细小的自己。普照万物的光,暗下来就有了伤。有些爱和人只能亲近你的伤害与孤独。
  阳光那么美好,风抚摸你的影子,无法带走的痕迹。
  现在,他们坐在一起。石头和一只蚂蚁相遇,归途。
  手写的中药与怀念的中年聊了会,天色并不晚,你充满倦意地靠在椅背。在想什么呢?
  她们看着你,当然也包括他们。他说,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很多的观点和思想其实不见得要说,可是不说就根本无人可知,无人可懂。没有远见的风吹进近处的人群,懂得中医的人有几个懂得看人呢?有病的生活遍地都是,病态的人生在匿名的作坊里做着别人。文章与作秀,表演与手艺,偌大的江湖,却无法碰见动情的敌人。那些不值一提的姓名,不配与你的孤独共舞。不屑于去恨的人,爱又有何用?
  我偏爱中医,偏爱把一只手伸给你,然后听你的心跳对我讲述。
  如同睡眠里的邮票,在归途的路上展开身体的天空。大地上的一些大师和奇葩,我真的很佩服他们的淡定。我请教了老师和心里的狂奔,他说像我这种真性情的人很少了。他的话像个医生,暗讽了我体内的病毒。在职场还是要讲究一点,智巧一点,成熟一点。我直言不讳地告诉了生活,我相信偏于高处的风景终将会归于低谷,而我正从低处的生活出发。
  这枚工牌的编号,像一种未知的命运。我每天刷新一次的生活,故乡也跟着刷新一次。
  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一种身份到一种身份,一个人到一个人。我的姓名无人问津,他们却喊着另一个名字。我在她们的生活里回到少年,可是,我并不是九〇后。我的落后和失败一并表达了喧嚣工业里的寂静。她们佩戴胸前的厂牌真的很好看,像过马路的自行车,在路上散发铃声。跨度的岁月和人事,尽在不言中。时光催生了些许美好,也同样催生了许多痛苦。义无反顾地向前,勇气却在消退。经不起折腾了,放下自己,去活一个新的自己。
  故乡像一枚果实,让你获得了尊严和对爱的勇气。我该怎么说呢?
  针扎的想,现实的象,世事如棋,可你不属于任何一枚。文化,设计,图片,经过的早晨与上午,一杯茶在那里,在那里,像一个人的世界,也像一个人的思考。学会倾听,学会被取笑,学会别人的眼光把你聚拢。职场的序幕才开始,你为何急着趟河而奔?莫非椿树的经过已有了后来的答案?笑你傻,自然就有了兴趣,孩子奔跑和表达的呼吸,像极了办公桌上一个猜谜。谜一样的情景让人想得伤感。
  音乐剥开你的心,每一瓣都令人流泪。
  悲伤,像莫名的热爱那样。
  你坐在那里,坐在一座孤岛上,海水涨潮又退潮。能忍则忍吧,你已不是孩子。你的孩子正在你念想的故鄉。山坡的阳光和屋檐下的雨滴,树木与田野的晨雾,存放于念想的人,走动在一句错话里。出口成章的人很多,表达的准确又能怎样?幽默风趣又能怎样呢?沉默吧,内向吧,沉稳吧,还要尽量温和一点。一些话说出口了就无法回去了,一个人离开故乡后就无法再回到故乡了。红薯只有种在地里才配得上红薯的重量,亲爱的风景,亲爱的令人激动的足迹,亲爱的炊烟与味道,亲爱的一个人。
  表演者的时代,天才遍地皆是。口是心非的城市,舞台多么宽阔,她们擅长的功底与学识让你大开眼界。除了佩服,你还能给什么呢?背负嘲讽和演奏的手艺,口琴或长或短。她们一定在某个时间把你聊起,直到你与一棵树寂寞地被风抚摸。滴水穿石,滴水也能穿越锈迹斑斑的铁。经历是一种解释也是一种回答。做错事的人很多,走错路的人也很多,做错了就去改,走错了就走回来。这真的跟做人和品质有等同吗?真的那么严重吗?夸大的修辞被汉语重叠,它们流落于她们的想念里,也流落于她们的忧伤里。
  习惯赞美自己的人,赞美别人都一定埋下伏笔。
  你存在。鸟雀绕枝飞过,无视的存在,痛苦的存在,你该如何存在?
  无限的伤感。伴随的也会是无限的快乐。对着电脑,低着头去,手指和心事在敲打别处。一个不开心的人再好的选择也是痛苦,一个痛苦的人再好的环境也不会开心。做快乐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开心就好。去吧,我的孩子。再美的花也会凋零,再好的梦也会破灭,再晴朗的天空也会风雨来临。其实,这没什么啊,你只要有点耐心,你只要有点时间,你只要有点等待……你转过身来看世界,你看到的坎坷就是平坦,你看到的黑夜就是黎明。
  一个人停在原处,一群人就围拢而来打开仅存的信号。“喂,你好!”身体里的私语,一口一口咬伤异乡。她们合伙在黑玫瑰的丛林,独自唱歌的秋天,只那么一下子,九月就被水花割伤。筋疲力尽的汗水和一个梦把我累倒。
  他们搬去更高的楼办公,你还留在原点。没有比台风更让你想得复杂,往心里走,每一步都让你变得简单。
  简陋的单房,空虚的墙壁,触摸的黑夜……为何要在白天展开?
  办公楼的人为何要拦住想象,乘虚而入的想象停在一个姓名的屋檐下。这世界有天才也有奇葩,明明可以讲普通话却故意用了细密的家乡话。
  真的不能去对比,生活的对比,工作的对比,理想与命运没有对比可言。一个人的好与坏也是如此,对比只会更深刻,更复杂,更难以确定。一只苹果,被生活削去了皮,又被你毫不客气地咬了一口。微笑的生活,职场依次彩排。你的棱角已磨了三十多年,为何还是那般结实?纯粹,绝不妥协的泥土会被风雨翻阅得千疮百孔,不留痕迹。孤岛上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已属于虚构的羽毛,回到大地。
  有无数的方向通往故乡,而我找不到一条可以回去的道路。纯净的水装在瓶子里,她们用性感的唇齿说出,而我已经对自己感到失望。
  我失望的又何止是旅途?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曲光辉
其他文献
提起沙土裤,我家乡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都会眼睛一亮,欲说不止。所谓裤,其实并没裤腿。  那天,在公园散步时,与老父亲聊起来,父亲混浊的眸子一下子亮了,嗓门也高了,说:“你姊妹仨都是穿沙土裤长大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这样,穿沙土裤主要是在冬夜里,穿上它,孩子拉屎、尿床,都不要紧,也弄不脏被褥。”  时光要回转到上世纪70年代。  那年,我七八岁的样子,是家里的老大。记得弟弟出生不久,
期刊
参加这样的会,我能看到很多文友,特别是些老朋友,特别高兴。  静霆我们是邻居,多少年也很少见面,他很忙,刚才他的一番讲话对我挺有启发的,他对生活的那种激情,那种热爱,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一定比得上他。到上海看的那些东西,发出的那些感慨,我是很受感动的,一个80岁的老人,我缺少他的精神。你看晓声老师,他知道那么多的事,我每次听他发言都挺受感动的,他的脑子里面装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你说一个作家如果不这样,
期刊
我妈小的时候,有一年开春就来个掐脖旱,一直旱到7月底。进八月第三天,一块云彩上来,下起了雨。这雨,一下就没完没了,沟满壕平不说,一捆干柴火也没有,不上仓房抽下根檩子,就得烧大腿了。  雨不停,也不能干等着。傍晌一阵风,天还是漫阴着,看着是没时候放晴了。太奶奶喊着两个小丫到近前,说:“跟弟儿,老丫,你们俩披上麻袋片,去大壕南下点青棒子,摸点土豆回来吧。”大人们都出工修坝去了,太奶奶在家主事。跟弟儿和
期刊
叫花,却非花。  鄂西北的保南乡下,都把玉米叫做苞谷。俗谚的“五谷丰登”,苞谷是其中的重要一种。山上都是旱地,种不了稻谷,就种苞谷。苞谷是粗粮,粒大,坚硬,粗糙,还附着厚厚的表皮,需要一遍遍地磨。磨碎了,去了皮,才能煮了吃。远不如稻米,去了壳就能煮出白花花的米饭,又香又细腻。苞谷米吃时间长了,一闻到大米饭的味道,那个香,还有那个馋啊,真的无法形容。少了它,地就少了生气,农人就丢了魂。  小时候,我
期刊
下班回家,已是暮色时分。顾不得一天的疲惫,孩子似的跟了老公、儿子乘船去河上玩。  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而船,又像是一只巨大的铲,从中豁开,慢慢地细心地豁开、划开。生怕不小心或者偏心分得不均匀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爭执着什么。船后的水流“汩汩”冒个不停,像是煮沸了一样。  夕阳,只在西天留下一
期刊
“麦黄草枯,麦黄草枯”,随着麦黄草枯鸟声声不断的提醒和督促,抢收麦子、抢收菜籽,赶插秧苗、赶播玉米,整个苏北农村便生动起来,大人们虽然起早摸黑忙得不可开交,但那份被收获浸润的喜悦,情不自禁地挂上了每个人的眉梢。  米圈是麦熟时节特有的一种菌菇,生长在成熟麦子的根部。要找到它,必须赶在麦子未收割之前,否则会被割麦的大人们抢了先。说来奇怪,这种圈子明明出自麦丛,不叫麦圈,偏叫米圈,大约是这种菌菇的色泽
期刊
小时候,家乡的麻雀特别多。春三四月间,也就成了我们最开心的时节,因为等上几天,我们便可又用小竹笼来养麻雀了。  要说养麻雀,必须掌握好掏麻雀的火候。掏得早了,麻雀身上还没长毛,很难养活;掏得迟了,等麻雀的羽毛全长齐了,它往往就野性十足,常常会远走高飞,弃主人而去。因此,在掏麻雀时,我们常常根据它的叫声来把握最佳战机。一般情况下,只要从听到它叫声的10天左右,就动手掏取。因为这时,它们刚长出了羽毛,
期刊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梦回故园了。  院中那夕阳一同飘荡的花香,那娇艳的美人花,那挂满了红彤彤果实的山楂树、李子树。还有,门两旁的水曲柳……  爸爸和亲友以及乡亲们盖房子的场面,我还记得,爸爸辛苦地喜悦着,妈妈和姑姑婶婶们用很大的锅做饭菜,然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团团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看着房子一天天长高,孩提时的我,有说不出的快乐,就像看见童话中的城堡,奇迹般地在我的眼前呈现。  姐姐就像打扮我们一样,
期刊
我是循着银器的光泽,找到那位手艺人的。在街道的角落,又老又旧的小木箱子,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佝偻在小马扎上,低头在称一副旧镯子,秤杆只有麦秆那么细,他的手太粗糙,几乎捏不住,翘着兰花指,像一只飞翔的蜻蜓。  旁边是两节柜台,隔着玻璃,可以看到他制作的镯子、戒指、银锁、簪子、耳坠等,还有一朵朵银色的花,这些银饰静静地躺在小匣子的方格里,闪耀着温暖的光。老汉言语寡,他一般不看来人,只端详递上的物件,听顾
期刊
我无意中得知,风景秀丽的北京龙潭湖公园里,有明代英雄袁崇焕的庙。  袁崇焕是广东省东莞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兵部主事。当时,努尔哈赤率领的满洲八旗越过辽河紧逼山海关。袁崇焕担任山海关外宁远城的守备任务。袁崇焕拒絕了努尔哈赤的劝降,加强了宁远城的防备,将从南方运来的西洋“红衣大炮”排列在城头上,准备向满洲八旗发起攻击。  努尔哈赤站在八旗军的最前列向前冲锋,苦战中,努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