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从“丰富生活体验,引导生活思路,指导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活是习作的沃土”的道理。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观察;表达;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丰富生活体验,使学生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告诉我们:习作教学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引发他们的写作动机,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产生一吐为快的感觉。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丰富校园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举行故事会、朗诵会、读书会,成立红领巾广播站,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要按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让学生走向社会,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能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如让学生写做一件家务事,课前我就布置大家参加一次家务劳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酸甜苦竦。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我憋足一口气双手提起装满菜的篮子,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动双脚,短短的十几米路程此刻成了我可望不可即的漫漫长路,不堪重负的两脚筛糠似的打着哆嗦,一双小手被勒得通红,过了不久我的小手还起了个水泡……”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写出这样的真情实感?有了生活做基础,学生就不会因为没有事情可写而对着作文题发愁,也不会一到写作文就觉得无米下锅而胡编乱造。有了生活做基础,学生也就能够写出一篇篇生活气息浓郁、表达真情实感、内容充实、富于童真童趣的习作了。这正应了陶行知先生所说:“要唤起学生的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二、引导生活思路,使学生易于表达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生活才是儿童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这就启发我们:在习作指导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回忆儿童自己的生活,依据儿童的心理打开思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口。如要毕业班学生写小学阶段难忘的的一件事,这虽然是一个旧话题,但如果以《小学阶段难忘的一件事》给学生命题,规定所写的事情不但要印象深刻,而且要有意义,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那学生往往就会望题生畏,不如从何处下手。相反,如果不给学生命题,让学生自拟题目,教师只需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小学阶段的生活,用组织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那学生就会感慨万千,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一幕幕电影清晰再现于脑海:初踏入校门的生涩,与同桌的较劲,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的自豪感,遭受同学不白之冤的无尽委屈……哪一件哪一桩不令人难忘?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觉得写小学阶段的一件事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习作教学的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提倡学生自拟题目,少写命题作文。
这次习作指导的结果是: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在学生的笔下一一展现:有的以《多想再读一次一年级》为题,写一年级时学拼音的趣事,表达对小学生活的难于割舍之情;有的以《我的好同桌》为题,写体育课上同桌冒着酷暑指导我练习跳绳,从而让我顺利完成测试的难忘经历,体现了同学间真挚的情感;有的以《乐极生悲》为题,写参加游泳班老师教自己学游泳的事,阐明了凡事应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得意忘形致物极必反的深刻道理。这样的习作避免了让学生说假话、套话、空话,切实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写出了真善美的童趣和童心。
三、指导观察生活,使学生善于表达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引导学生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分析身边的人和事,善于从寻常中见精神。我曾要求学生观察本地的一种叫芒果的水果,指导学生从芒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吃法、用途等多角度观察,边看边想,边看边记。这种细致的观察把观察和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才容易从中有所发现。一个学生这样写芒果:“芒果呈椭圆形,外皮颜色是黄色的,非常鲜艳。把芒果的外皮剥掉,里面便露出嫩嫩的橙红色果肉,并散发出一种很香的味道,使人心旷神怡。它的口感细腻柔软,成熟了的芒果果肉非常甜,还未成熟的则特别酸。”小作者的习作写得这样生动,就是细致观察的结果。在观察中注意体验,在体验中注意丰富情感,集观察与思考为一体,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觉得作文有内容可写了,这次习作,学生有了观察及切身体会,出现了一篇篇情真意切,富于生活气息的优秀习作。
四、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勤于表达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全部实际生活。”.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观察日记,可以是一景、一事、一人或者可以记录一个场景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的短文,看起来易写,但要写得准确、细致、透彻,还必须掌握一些方法,因此,我结合教学,指导他们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仔细地观察。在指导观察时,我教给学生观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更不能走马观花,观察不仅仅是看一看的问题,还要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总之,要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注意教给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感知事物。这样,使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感知出新的东西,写起文章来自然“笔下有物”,有效地激发写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勤于表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习作的沃土。只要我们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做学生生活的赏识者、组织者、激励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作文,学生的习作就一定能够写得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名篇精选》
[2]《语文课程标准》
[3]《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观察;表达;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丰富生活体验,使学生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告诉我们:习作教学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引发他们的写作动机,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产生一吐为快的感觉。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丰富校园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举行故事会、朗诵会、读书会,成立红领巾广播站,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要按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让学生走向社会,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能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如让学生写做一件家务事,课前我就布置大家参加一次家务劳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酸甜苦竦。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我憋足一口气双手提起装满菜的篮子,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动双脚,短短的十几米路程此刻成了我可望不可即的漫漫长路,不堪重负的两脚筛糠似的打着哆嗦,一双小手被勒得通红,过了不久我的小手还起了个水泡……”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写出这样的真情实感?有了生活做基础,学生就不会因为没有事情可写而对着作文题发愁,也不会一到写作文就觉得无米下锅而胡编乱造。有了生活做基础,学生也就能够写出一篇篇生活气息浓郁、表达真情实感、内容充实、富于童真童趣的习作了。这正应了陶行知先生所说:“要唤起学生的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二、引导生活思路,使学生易于表达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生活才是儿童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这就启发我们:在习作指导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回忆儿童自己的生活,依据儿童的心理打开思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口。如要毕业班学生写小学阶段难忘的的一件事,这虽然是一个旧话题,但如果以《小学阶段难忘的一件事》给学生命题,规定所写的事情不但要印象深刻,而且要有意义,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那学生往往就会望题生畏,不如从何处下手。相反,如果不给学生命题,让学生自拟题目,教师只需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小学阶段的生活,用组织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那学生就会感慨万千,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一幕幕电影清晰再现于脑海:初踏入校门的生涩,与同桌的较劲,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的自豪感,遭受同学不白之冤的无尽委屈……哪一件哪一桩不令人难忘?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觉得写小学阶段的一件事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习作教学的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提倡学生自拟题目,少写命题作文。
这次习作指导的结果是: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在学生的笔下一一展现:有的以《多想再读一次一年级》为题,写一年级时学拼音的趣事,表达对小学生活的难于割舍之情;有的以《我的好同桌》为题,写体育课上同桌冒着酷暑指导我练习跳绳,从而让我顺利完成测试的难忘经历,体现了同学间真挚的情感;有的以《乐极生悲》为题,写参加游泳班老师教自己学游泳的事,阐明了凡事应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得意忘形致物极必反的深刻道理。这样的习作避免了让学生说假话、套话、空话,切实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写出了真善美的童趣和童心。
三、指导观察生活,使学生善于表达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引导学生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分析身边的人和事,善于从寻常中见精神。我曾要求学生观察本地的一种叫芒果的水果,指导学生从芒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吃法、用途等多角度观察,边看边想,边看边记。这种细致的观察把观察和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才容易从中有所发现。一个学生这样写芒果:“芒果呈椭圆形,外皮颜色是黄色的,非常鲜艳。把芒果的外皮剥掉,里面便露出嫩嫩的橙红色果肉,并散发出一种很香的味道,使人心旷神怡。它的口感细腻柔软,成熟了的芒果果肉非常甜,还未成熟的则特别酸。”小作者的习作写得这样生动,就是细致观察的结果。在观察中注意体验,在体验中注意丰富情感,集观察与思考为一体,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觉得作文有内容可写了,这次习作,学生有了观察及切身体会,出现了一篇篇情真意切,富于生活气息的优秀习作。
四、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勤于表达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全部实际生活。”.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观察日记,可以是一景、一事、一人或者可以记录一个场景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的短文,看起来易写,但要写得准确、细致、透彻,还必须掌握一些方法,因此,我结合教学,指导他们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仔细地观察。在指导观察时,我教给学生观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更不能走马观花,观察不仅仅是看一看的问题,还要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总之,要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注意教给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感知事物。这样,使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感知出新的东西,写起文章来自然“笔下有物”,有效地激发写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勤于表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习作的沃土。只要我们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做学生生活的赏识者、组织者、激励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作文,学生的习作就一定能够写得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名篇精选》
[2]《语文课程标准》
[3]《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