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术界在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的文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但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基本限于文人名家、文学名作,较少关注族谱等非经典文献和不出名的底层文士.张廷银的相关论著为文学评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其将关注点切换到族谱的底层文人的研究资料中,就研究主体、阅读倾向、人生取向、诗文序赞记中的作家作品评论和析评诗文篇句方面来分析普通人的文学评论.
【机 构】
: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 03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在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的文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但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基本限于文人名家、文学名作,较少关注族谱等非经典文献和不出名的底层文士.张廷银的相关论著为文学评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其将关注点切换到族谱的底层文人的研究资料中,就研究主体、阅读倾向、人生取向、诗文序赞记中的作家作品评论和析评诗文篇句方面来分析普通人的文学评论.
其他文献
在小说《烧火工》中,作者刘慈欣以温和的笔调,叙写了一位少年为拯救心爱之人,求助于老烧火工,最终成为新一代烧火工的故事.小说从富有魅力的科幻元素、温情的故事世界与人性美、太阳意象与爱的升华三方面进行写作,彰显了文本的魅力,也凸显了小说作者刘慈欣的人文主义精神.
福克纳笔下人物的心理组织是他对人物形象直观感知的基础.小说家通过刻画小说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向读者展示人性的各种特质.小说《八月之光》中人物的自恋型人格、女性人物的男性化特质及“影子”属性,都与其成长环境障碍或身处其中的社会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而福克纳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也成功塑造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
鲁迅创作的小说《社戏》以其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背景,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了三次看戏的经历:前两次在京城看戏展现了“我”作为一个“外来者”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孤独漂泊之感;第三次是童年时期看社戏,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完成了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最终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意识到都市生存与乡村生存的双重失落.作品中身份的转变以及成人与儿童的对比结构,折射出了鲁迅作品的思想性.
《寒夜》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的力作.其中,女主人公曾树生的形象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性批判内涵,值得深入挖掘.以尼采哲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联系尼采现代性批判思想与曾树生形象内涵的共通点,提炼出曾树生形象的“生命、迷茫、重估”三重现代性批判意蕴,以丰富对曾树生形象的理解.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个女人倾尽一生追求爱情,而最终走向爱情悲剧的故事.从变态心理学角度分析陌生女人的畸形爱欲观,可知其呈现三大特征,即恋物症、恋爱妄想和信仰迷失,其追求的爱情是一种纳西索斯式爱情,是自爱和内在信仰缺失的慰藉物.
威廉·吉布森的小说《神经漫游者》采用旅行叙事手法,通过展现小说人物在不同城市中的经历,描绘了未来世界人类的新生存空间——赛博空间.剖析小说赛博城市中的人物景观、自然景观和地方景观,可以发现赛博空间中人与自身、自然及地方的疏离,以及吉布森对如何重建自我、自然及地方的“真实”思考.
中国戏曲兼具文学性和表演性.戏曲剧本虽以文字形式呈现,但读者可通过戏曲语言进行想象和构思,感受戏曲表演的生动灵妙.戏曲包括唱词和念白,戏曲语言体现人物性格.基于《潘杨讼》原文及译本,从戏曲形式和人物话语两个层面探究戏曲翻译语言特点,并基于语言特点探析戏曲语言的翻译策略,旨在为今后戏曲翻译提供参考.
话语标记语是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语的理解和产出至关重要,正确使用话语标记语有助于提高外语口语交际能力.以德语辩论赛语料为例,分析辩论中所使用的话语标记语及其功能,并分析中国德语学习者在话语标记语使用上的不足,以期为话语标记语的学习与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以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依据,以汪榕培、潘智丹合译及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诗经》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两个《诗经》英译本中的翻译规范:在初始规范下,后者充分遵循源语文本的写作规范和文化规范;在具体的操作规范下,后者更加注重源语语言规范,体现翻译的充分性,而前者译本更注重“传神达韵”,力求达到译本充分传达原文风采的要求.
近些年来,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本不断涌现,重译现象相当普遍.博弈论强调理解他人想法、立场和观念的重要性,符合重译活动的本质特征.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重译问题,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可为揭示重译的本质提供新的视角:重译其实也是一种博弈活动,是重译者与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及前译者等多个译事主体之间开展竞争与合作的博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