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我”的语言和行为特征来探知各个人物的思想。《孔乙己》中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堪称经典,孔乙己是万千没有通过科举“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的代表,短衣帮则是“吃人团体”,尤其是“我”,“我”在身边的人的影响之下获得了社会认为我应该得到的身份和思想,将要成为像短衣帮一样的无知且势力的庸众中的一员,从而映射出中国社会也将就这样陷入无尽的死循环中。孔乙己的悲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悲剧,鲁迅先生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寻常人难以看透的社会现象的本质,一个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样子,社会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和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表现,共同刻画出这个社会的眉目。
【关键词】:“我”;思想世袭;“吃人”
中国古来便有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放在现在的社会,简单说来就是政治家的孩子成為政治家、富豪的孩子仍是富豪、医生的后代成为医生、律师的子孙还是律师,长此以往社会阶层没有分毫变化,这便是丑恶世袭制度的缩影。而思想世袭,用中国人通俗的话语来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宋时代社会阶层划分为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这一官和九儒说的就是丁举人和孔乙己吧,本是一样的人,一个通过科举跃上龙门,从此便跻身上层社会光耀门楣,另一个就困窘潦倒艰难过活。文章中短衣帮经常讽刺欺侮孔乙己,却很是敬畏丁举人,可见对丁举人的敬畏并非出自对文化的崇敬,而是出于对为官者的敬畏,由此可知社会上如果存在对于读书人的尊重也是出于对读书人为官可能性的敬畏而与文化没有丝毫关系;另一方面,对于成功完成身份转变的读书人,短衣帮等众人如此尊重,而对于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孔乙己却任意欺凌,这里可理解成阿Q精神的一种表现。中国民众经过长期的专制压迫,形成了阿Q式的双面特征: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这种双面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读书人的双重态度,敬畏与欺凌。对那些有潜在做官可能的人,或已经掌握权力的人,他们采取敬畏的态度,心甘情愿地俯首做“草民”但当面对那些已经确定被官僚体制淘汰出局的人,他们就获得了无比的优越感,孔乙己就落在这样的境遇里,所以他遭受短衣帮的嘲弄,就在所难免了。书中有一个画面,便是孔乙己偷到丁举人家,被发现后吊起来打,同为读书人,丁举人却也和短衣帮一样厌恶孔乙己,“一官”和“九儒”之间的距离可不是一点点了,想必若有人跟丁举人说他和孔乙己原本都是读书人,是一样的,丁举人会被气的鼻子冒烟吧,这让我想起《端午节》中的一段话:“现在社会上时髦的都通行骂官僚,而学生骂得尤利害。然而官僚并不是天生的特别种族,就是平民变就的。现在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 呢?”[1]
下面目光聚焦“我”,全文中五次提到“我”。第一次提到我便交代了“我”为何会出现在咸亨酒店,同时也暗示“我”还是个思想不成熟的稚子,“掌柜说,我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在外面短衣主顾虽好说话可“我”又办不好往酒里掺水的事,都说明我年龄小心思单纯。后“我”被分到专管温酒的差事,又暗示了“我”以后可能成长为的人和今后的职业。文章中第二次提到“我”时便是说众人哄笑孔乙己时候“我”便也随声附和着笑,这时掌柜是不加责备的,这时的“我”并不懂众人笑的缘由和含义,而掌柜的不加责备便是认为这是一件常事,但对于“我”实是一种纵容。小孩子是非观不明,而是非观的形成多半依赖成人的态度。从“我”对待孔乙己与短衣帮别无二致的态度中便可知我将来也多半长成短衣帮,身份的世袭诚然可怕,然思想的世袭更是让人心惊,我们到底留给子孙后代什么样的思想财富,我们的社会怎样才能进步,这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既是单独的一个人又是天下所有孩童的代表,每天看着这“吃人”的戏码,也终将学会吃人。今时今日被吃掉的是孔乙己,孔乙己的死不是终结而仅仅是个开始,以后还有张乙已李乙己以及无数的后来人,而被吃掉的不仅仅是未在科举中走上仕途的读书人,以后还会是知识分子、先驱者和这个社会的良心。最可怕的地方还是在于年轻一代耳濡目染、近墨者黑地学会了这些吃人的本领后再去戕害下一代,岁岁年年往往复复,如此循环下去,真是想都不敢想。文章第三次提到我便是孔乙己与我的对话了,孔乙己来与“我”搭话问“我”是否读过书,得知我读过书更知道“茴”字写法后他更是欣喜,可见虽然“半个秀才都捞不到”,孔乙己却是打心底里热爱读书的热爱文化的,即便这文化没有给他带来半分正面的附加价值反而带来嘲笑。也可看出孔乙己对待小孩子的喜爱,孔乙己这对待小孩子的心倒比一般人要真诚善良得多,像《明天》中的王九妈之流對待宝儿,孔乙己不知要强过这些人多少倍。对待小孩子读书的事情孔乙己更是比那些只知赚生活而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的短衣帮等要强的多。第四次提到“我”时候,孔乙己已经被打折了腿来买酒,“我”将酒温了放在门槛上,整个过程却看不到“我”对孔乙己遭遇的同情,诚然“我”已经变得冷漠了,和掌柜与短衣帮并无多大区别。第五次提到“我”的时候孔乙己已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然而除了欠下的十九个钱,并没有旁的原因提起他了,就这么过了年关,又过了第二年的端午,过了中秋又是年关,孔乙己再也没出现过,他终于在这冷漠的世间、讽刺的人声中无声无息的“被吃掉了”。文中两次提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的[2],这快活是别人的快活,于孔乙己却是一把把利刃,剜心挖眼,最终一个鲜活生命就这样“被”死亡了。
中国人一向是长于这“吃人”的本事 ,从英雄人物到普通人家“被吃掉”的人不少,而大多数都是在悄无声息的生活琐事中进行的,而非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的“吃人宴”,这大概就是鲁迅所说的“几乎无事的悲剧”[3]罢。鲁迅先生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这种悲哀的处境:“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 [4]孔乙己就这样可怜地挣扎着过活,最后被打折了腿,用手慢慢走路,悄悄地像影子一样结束了一生。这“吃人”的缘故源自世人凉薄,缺乏对待苦人的同情,透过这层帷幕,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鲁迅内心深处的悲哀,以及他所感受到的冷漠的人情世界。他将自己所见的悲哀与阴冷世界赤裸裸地袒露给我们看,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印证了李泽厚对他所作的评价:“鲁迅也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孔乙己》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社会的凉薄、世人的讽刺麻木、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与自尊的淡薄、社会对于弱者的态度、还有存在的迂腐的思想世袭现象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注释:
[1]鲁迅著.鲁迅全集第1卷.[M]《端午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561页.
[2]鲁迅著.鲁迅全集第1卷.[M]《孔乙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58页.
[3]鲁迅著.鲁迅全集第6卷.[M]《几乎无事的悲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82页.
[4]鲁迅著.鲁迅全集第1卷.[M]《孔乙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60页.
参考文献:
[1]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57—461.
[2]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560—568.
[3] 李长之著.《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7.
[4]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4—45.
[5] 钱理群著.《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1.
[6] 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日]丸尾常喜著.秦弓译.《“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M].2010.4. 41—82;184—233
[8][日]丸尾常喜著.秦弓、孙丽华译.《耻辱与恢复》[M].2009.11.75—110
[9] 张梦阳著《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一)[M].2005.1.50—57;166—183
[10] 张梦阳著《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二)[M].2005.1.477—486
【关键词】:“我”;思想世袭;“吃人”
中国古来便有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放在现在的社会,简单说来就是政治家的孩子成為政治家、富豪的孩子仍是富豪、医生的后代成为医生、律师的子孙还是律师,长此以往社会阶层没有分毫变化,这便是丑恶世袭制度的缩影。而思想世袭,用中国人通俗的话语来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宋时代社会阶层划分为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这一官和九儒说的就是丁举人和孔乙己吧,本是一样的人,一个通过科举跃上龙门,从此便跻身上层社会光耀门楣,另一个就困窘潦倒艰难过活。文章中短衣帮经常讽刺欺侮孔乙己,却很是敬畏丁举人,可见对丁举人的敬畏并非出自对文化的崇敬,而是出于对为官者的敬畏,由此可知社会上如果存在对于读书人的尊重也是出于对读书人为官可能性的敬畏而与文化没有丝毫关系;另一方面,对于成功完成身份转变的读书人,短衣帮等众人如此尊重,而对于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孔乙己却任意欺凌,这里可理解成阿Q精神的一种表现。中国民众经过长期的专制压迫,形成了阿Q式的双面特征: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这种双面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读书人的双重态度,敬畏与欺凌。对那些有潜在做官可能的人,或已经掌握权力的人,他们采取敬畏的态度,心甘情愿地俯首做“草民”但当面对那些已经确定被官僚体制淘汰出局的人,他们就获得了无比的优越感,孔乙己就落在这样的境遇里,所以他遭受短衣帮的嘲弄,就在所难免了。书中有一个画面,便是孔乙己偷到丁举人家,被发现后吊起来打,同为读书人,丁举人却也和短衣帮一样厌恶孔乙己,“一官”和“九儒”之间的距离可不是一点点了,想必若有人跟丁举人说他和孔乙己原本都是读书人,是一样的,丁举人会被气的鼻子冒烟吧,这让我想起《端午节》中的一段话:“现在社会上时髦的都通行骂官僚,而学生骂得尤利害。然而官僚并不是天生的特别种族,就是平民变就的。现在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 呢?”[1]
下面目光聚焦“我”,全文中五次提到“我”。第一次提到我便交代了“我”为何会出现在咸亨酒店,同时也暗示“我”还是个思想不成熟的稚子,“掌柜说,我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在外面短衣主顾虽好说话可“我”又办不好往酒里掺水的事,都说明我年龄小心思单纯。后“我”被分到专管温酒的差事,又暗示了“我”以后可能成长为的人和今后的职业。文章中第二次提到“我”时便是说众人哄笑孔乙己时候“我”便也随声附和着笑,这时掌柜是不加责备的,这时的“我”并不懂众人笑的缘由和含义,而掌柜的不加责备便是认为这是一件常事,但对于“我”实是一种纵容。小孩子是非观不明,而是非观的形成多半依赖成人的态度。从“我”对待孔乙己与短衣帮别无二致的态度中便可知我将来也多半长成短衣帮,身份的世袭诚然可怕,然思想的世袭更是让人心惊,我们到底留给子孙后代什么样的思想财富,我们的社会怎样才能进步,这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既是单独的一个人又是天下所有孩童的代表,每天看着这“吃人”的戏码,也终将学会吃人。今时今日被吃掉的是孔乙己,孔乙己的死不是终结而仅仅是个开始,以后还有张乙已李乙己以及无数的后来人,而被吃掉的不仅仅是未在科举中走上仕途的读书人,以后还会是知识分子、先驱者和这个社会的良心。最可怕的地方还是在于年轻一代耳濡目染、近墨者黑地学会了这些吃人的本领后再去戕害下一代,岁岁年年往往复复,如此循环下去,真是想都不敢想。文章第三次提到我便是孔乙己与我的对话了,孔乙己来与“我”搭话问“我”是否读过书,得知我读过书更知道“茴”字写法后他更是欣喜,可见虽然“半个秀才都捞不到”,孔乙己却是打心底里热爱读书的热爱文化的,即便这文化没有给他带来半分正面的附加价值反而带来嘲笑。也可看出孔乙己对待小孩子的喜爱,孔乙己这对待小孩子的心倒比一般人要真诚善良得多,像《明天》中的王九妈之流對待宝儿,孔乙己不知要强过这些人多少倍。对待小孩子读书的事情孔乙己更是比那些只知赚生活而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的短衣帮等要强的多。第四次提到“我”时候,孔乙己已经被打折了腿来买酒,“我”将酒温了放在门槛上,整个过程却看不到“我”对孔乙己遭遇的同情,诚然“我”已经变得冷漠了,和掌柜与短衣帮并无多大区别。第五次提到“我”的时候孔乙己已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然而除了欠下的十九个钱,并没有旁的原因提起他了,就这么过了年关,又过了第二年的端午,过了中秋又是年关,孔乙己再也没出现过,他终于在这冷漠的世间、讽刺的人声中无声无息的“被吃掉了”。文中两次提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的[2],这快活是别人的快活,于孔乙己却是一把把利刃,剜心挖眼,最终一个鲜活生命就这样“被”死亡了。
中国人一向是长于这“吃人”的本事 ,从英雄人物到普通人家“被吃掉”的人不少,而大多数都是在悄无声息的生活琐事中进行的,而非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的“吃人宴”,这大概就是鲁迅所说的“几乎无事的悲剧”[3]罢。鲁迅先生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这种悲哀的处境:“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 [4]孔乙己就这样可怜地挣扎着过活,最后被打折了腿,用手慢慢走路,悄悄地像影子一样结束了一生。这“吃人”的缘故源自世人凉薄,缺乏对待苦人的同情,透过这层帷幕,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鲁迅内心深处的悲哀,以及他所感受到的冷漠的人情世界。他将自己所见的悲哀与阴冷世界赤裸裸地袒露给我们看,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印证了李泽厚对他所作的评价:“鲁迅也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孔乙己》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社会的凉薄、世人的讽刺麻木、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与自尊的淡薄、社会对于弱者的态度、还有存在的迂腐的思想世袭现象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注释:
[1]鲁迅著.鲁迅全集第1卷.[M]《端午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561页.
[2]鲁迅著.鲁迅全集第1卷.[M]《孔乙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58页.
[3]鲁迅著.鲁迅全集第6卷.[M]《几乎无事的悲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82页.
[4]鲁迅著.鲁迅全集第1卷.[M]《孔乙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60页.
参考文献:
[1]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57—461.
[2]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560—568.
[3] 李长之著.《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7.
[4]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4—45.
[5] 钱理群著.《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1.
[6] 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日]丸尾常喜著.秦弓译.《“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M].2010.4. 41—82;184—233
[8][日]丸尾常喜著.秦弓、孙丽华译.《耻辱与恢复》[M].2009.11.75—110
[9] 张梦阳著《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一)[M].2005.1.50—57;166—183
[10] 张梦阳著《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二)[M].2005.1.47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