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入手,理性辨析,系统建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是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有效积累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的,所以物理概念给人们的感觉是抽象的。但是它并非凭空产生,离开了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有效积累,人们也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建构物理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是感性的。但是,在物理教改实践中,相对而言,教师对理性辨析过于倚重,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偏多,而对于感性入手和系统建构的落实则显得不够“给力”,重演绎,轻归纳,重灌输,轻启发,重局部,轻整体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理性辨析的有效性不佳,影响了初中学生对物理深入、高效的学习。
  本文借“压强”概念教学的引入、形成、巩固和深化等环节作相应的分析,试图以此呈现如何从感性知识入手系统建构物理概念,并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之间建立起自然的有机链接,从而使得包括知识目标在内的三维教学目标能够全方位地整体达成。
  1.概念的引入,经过比较、分析与归纳抽象出事物的共同本质的属性形成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1:压力概念的引入
  活动1:观察与作图
  在图1中画出运动员对平衡木的作用力
  在图2中画出钉锤对钉子的作用力
  在图3中画出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
  图1 图2 图3
  请学生在导学案上分别画出这3个图,教师巡视。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某位学生的答案,评议作图是否正确;继而总结这种力的方向特点,引出压力的定义。
  设计分析1:概念的形成是人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受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限制,概念的建立不仅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图1、图2展示生活实例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再添图3物体放在斜面上的压力情况,这三种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设计2:压强概念的引入
  师: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观察图4,你发现了什么?
  生齐答:使物体发生形变。
  师:如果继续增加重物(图5)观察木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生:木板形变增大,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图4 图5
  引导学生观察图6并思考:在茫茫雪原上,步行的人常会陷入及膝深的雪中,滑雪者却不会陷下去,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提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物体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其实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体验。
  活动2:体验性实验用左右两手指压铅笔(图7),观察现象。
  图6 图7
  师: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手指皮肤形变情况如何?
  生:两个压力相等,笔尖处皮肤凹陷较深。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猜想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和物体受力面积有关。
  师:要想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进行实验探究,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如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应该怎么办?如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受力面积的关系,又该怎么办呢?
  生:如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应该控制受力面积一定;如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该控制压力一定。
  活动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身边老师给的小桌和海绵,以及你们自己准备的盛水饮料瓶,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讨论,制订计划,明确实验步骤。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实验步骤。全体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接着完成课本77页的结论填空。
  设计分析2:从生活实际出发,合理地设置物理问题与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考。案例中先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生活经验入手,再创设人在雪地上行走的情景引导学生探讨压力作用效果还与受力面积有关,学生自主体验设计了用左右两手指按压铅笔两端的活动,亲身体验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既可激发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为猜想提供了现实依据。
  2.概念的形成,为了定量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必须引入新的物理量——压强。
  教学设计3:压强概念的形成
  课件展示图8: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课件展示图9: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图8 图9
  生:图8中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生:图9中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师:请你们根据刚才的结论判断图10、图11、图12所示情况下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图10中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因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图10 图11 图12
  生:图11中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因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种情况是相同受力面积的条件下比较压力大小,另一种情况是相同大小压力的条件下比较受力面积。
  师:如果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呢?同学们还能不能进行比较?
  生:……
  师:请大家观察图12并讨论,看能不能找出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
  学生看图并讨论。
  师:物体A对水平桌面200N的压力是作用在多大的面积上?   生:作用在4m■的受力面积上。
  师:物体A对桌面200N的压力均匀地作用在4m■的受力面积上,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多少牛的压力?
  生: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50N的压力。
  师:物体B对桌面160N的压力均匀地作用在2m■的受力面积上,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多少牛的压力?
  生: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80N的压力。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比较A和B对桌面压力的作用效果呢?方法是什么?
  生:B对桌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因为可以通过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小的方法来判断。
  师:现实世界中压力和物体受力面积千差万别,为了定量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压强这一物理量、它的定义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代表符号是p。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公式。
  压强公式:p=F/s(板书)
  师:根据公式,压强与压力和物体受力面积都有关系,它是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叫比值定义法。压强的单位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生: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共同决定。
  师:为了纪念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帕斯卡,国际计量大会于1971年将压强的单位命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1N/m■。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帕斯卡一样,成为一名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
  师:1帕压强有多大呢?一张报纸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0.5Pa,中学生站在地面上产生的压强大约是1.5×104Pa。不难看出,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设计分析3:物理概念不仅是定性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有些还定量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后一种物理概念,我们也叫做物理量。虽然压力作用效果这一物理过程的特征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这两个物理量有关,但是压力和受力面积这两个物理量都不能单独予以表征。为此需要引用一个新的物理量,就是压强。压强概念的建立借助速度的引入方法,从探究实验的结论出发,先定性再引导学生定量推导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既符合学科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学设计4:压强概念的巩固与深化
  形成的概念应迁移到具体问题中,理解运用阶段。
  师:压强概念在生活、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有时我们需要增大它,有时则需要减小它。请你们根据压强公式p=F/s思考,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呢?
  生: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通过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教师展示图13—图16,由学生分析其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是什么?
  学生观察四张图片,说出增减压强及改变压强的方法。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活动4:改变人体自身对地面的压强。
  师:同学们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有压强.让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增大或减小,可采用哪些方法呢?
  学生到前面表演:有的捧着一摞书站在讲台上来增大压强;有的提起一只脚来增大压强;有的脱去外套来减小压强;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把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来减小压强。
  点评学生在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取了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
  教师播放人睡钉子床的视频。
  设计分析4:完成压强概念的建构后,将概念迁移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不失为强化概念的好方法。所选的图片和视频来自生活实际,可激发学生兴趣,把学习推向高潮。
  3.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通过压力三张示意图归纳出压力的概念,特别是对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的设计、探究过程、分析引导、定义压强概念等科学探究思想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教学形式上,笔者注重“以趣促学”,用最简单的器材完成多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如“手指压钱笔”、“增大和减小压强”等,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物理学习情境;教学内容上,笔者注重知识的首尾呼应,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特征;精心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达到深入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目的。笔者以激情饱满的姿态吸引学生,诱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断为学生设置成功的台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概念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伴随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感性入手、理性辨析、系统建构,这三条建议应该是一个分层递进的有机整体,其中感性入手是基础,理性辨析是保障,系统建构是关键。三者互为支撑,环环相扣,不可偏废,有待于广大物理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智慧地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叶鹏松.试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特点.物理教师,2012(3).
  [2]陈金秀,朱建廉.浅论概念的自然生长.物理教师,2012(6).
  [3]彭宏宇.“压强”教学设计及点评.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1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时期,语文学科承担起了新的使命,即担负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作为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决定了语文教材必然包含情、意、道的内容,教师需要就文本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引导,和学生一起深入文本,让学生在细品语文之“美”的过程中,表达真实情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和人生的启迪。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真 善 美  要想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先解决“为何教”的问题。孔子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气氛活跃是好事,但是,如果老师的课堂掌控力不强,就很容易发展为“乱课”;而课堂气氛沉闷,不但不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发挥,对学生的学习也没有什么好处。那么,如何使课堂成为谐、活跃、有效的课堂呢?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收”与“放”。  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那么老师就要想办法“放”;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活跃,那么老师就要想办法“收”。  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
摘 要: 作者结合广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图书馆设立电子阅览室的必要性,讨论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读者服务的工作内容及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电子阅览室 读者服务 信息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远程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正以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信息提供、及时快捷方便的检索能力等优势风靡全球,信息文明时代已经来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市场对复合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培养具备创新意识,能够积极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校毕业人才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以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教学数学改革中的运用为例,通过分析数学建模思想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从高等数学入手介绍高校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种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学 数学建模思想 动手能力  高等数学是我国高校教学中极为重要的
摘 要: 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的体系,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重“导”,注意“启”与“练”相结合,注意选准启发点,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正确运用 讲授式教学  在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产物。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启发式
摘要: 通过对中职男生健美操兴趣的调查,作者发现学生缺乏兴趣有四个原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培养信心及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认识与兴趣,为推进阳光体育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职男生健美操学习兴趣提高对策    健美操是一项具有时代特征的体育项目,具有健康、活泼、高雅的娱乐功能。随着健美操运动的不断普及和新一轮体育课程改
摘 要: 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教师要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培养幼儿独立性,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独立性 培养方法  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为幼儿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就我国来说,越来越多的经济实体趋向外向型发展,它们所需的人才往往是“专业 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交往日益频繁,英语知识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必备条件之一。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的重要性。作为起始年段七年级的英语教师,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教好英语?学生也经常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学好英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原有的单一、被动的课堂,与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一要求不谋而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合作学习问题的研究。  一、精选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品质  1.设计合作学习的主题和流程,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
摘 要: 在小学课程中,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要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小学生初学书法,教师的指导方法要有效。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习书的姿势,其次要积极激发学生学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书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欣赏”。在小学阶段,重点要指导好学生写正楷字,即“人人端端正正地写,写出方方正正的字”。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加以个别指导,培养他们的书法兴趣,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