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宅第园林建筑的风貌美。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整体艺术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也是苏州园林的审美原则。作者做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一、寻图画美
苏州园林无论是大处,还是每一个细小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呈现图画美,《苏州园林》处处是画,那么作者是用哪些形象的文字把美丽的画面定格于字里行间的呢?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寻美的眼睛,去找寻那一幅幅画面!
学生找到文中的段落:“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游览者看鱼戏连叶间,又是如画的一景。”“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这些语句中都提到了图画,指的是什么画?补充中国画:也可以说是水墨画、山水画。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有诗云:“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说的就是中国画中融天人为一体的独特生命精神。园理通画理,苏州园林之美和中国绘画之美在创造意蕴和精神结构上是深层契合的。所谓“壶公有天地,芥子拏须弥”,正是中国画和中国园林的共同特征,即通过阻隔、掩抑、曲折、留白等图像构造艺术的形式张力,制造视觉冲突,让静止的空间回荡起来,平静的画面活泼起来,给欣赏者带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享受。即便横看成画侧也成画,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整体布局构图,又是一幅主题统一、意境和谐的整体画,这也暗合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和合相生”的特点。
二、品情趣美
这些画就是自然美! 就是美术画要求的自然之趣,可以请同学们品读文中3—9小节,体会哪些语句体现了自然美。
第3节:不对称的园林是美术画,不对称是中国画自然之趣的体现。曲径才能通幽,柳暗更显花明,欲扬先抑,欲拒还迎,欲露还藏,欲擒故纵,不对称中蕴涵着大对称,不和谐中孕育着大和谐,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倡导阴阳和谐、冲虚和自然高度和谐相处含融的审美情趣。正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始终兼收并蓄,生生不息,不也是因为具有这种胸襟和情怀吗?
第4节:理解“各个角度”,不是平面画而是立体画。是艺术,让我们任何时候都如在画中,走到哪里都是图画的自然之美。和西方文明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不同,中华文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相得益彰。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这个借字用得十分精妙,站在更宏阔的天地宇宙的角度看,人生百年如寄,不过是万物之逆旅,光阴之过客,园林就和山水一样,不过是安顿人性灵的场所。所以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中国古代的山水画那么发达,山水诗那么盛行,园林建筑那么发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林也就不只是一个景观,而成为了人们洞見宇宙奥秘、沟通人与自然的载体。西方人在现实世界里受伤的时候,常常会求助于宗教,中国则是求助于山水。所以,苏州园林可以说是哲学家、绘画家、文学家和建筑家共同完成的。所以,文中说全在乎“设计师与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第6节:“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理解。层次的美,立体的美,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其实是中国道家的一种观念。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含蓄内敛的美。中国园林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含蓄的美,所谓“隔”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美得委婉含蓄,美得婉转绵延,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言有尽而意无穷,说的正是这种把审美体验拉长的艺术表现技巧。这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移步换景、三点透视的精髓所在。朱良志在《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中评价园林说:“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也验证了这个观点。曲径通幽的解读: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到不可知的地方。幽有幽静,幽美之意,幽字似乎是可以躲避,持守安静的地方,其实就是孤独,西方人认为华丽才是美的,中国文化则认为不容易被发现的美才是真正动人的美,它是隐藏的。这里包含着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特征——内敛含蓄,不是外放式的美。
第7、8节:细腻典雅点缀美,把文化放置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第9节:朴素自然能给人带来安静闲适的意境美。
三、悟文化美
苏州园林“如在画中”的美好的自然之趣为什么设计者和匠师们能做到?其实是“设计师与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使得苏州园林美不胜收。如画园林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往往有着无限意趣,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文人意趣的表达,这些古代文人追求天人合一,他们把城市引入自然,把灵魂放在身边。很多设计者都是大隐隐于世的文学大家,其中的文征明就是拙政园最重要的设计者。
这些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设计师与匠师们把苏州园林创作得如此之美,作者写得也如此之美。让我们再次走进一幅幅美好画中,去寻无限意趣。请同学们品读苏州园林“如在画中”的具体画面,小组合作探究园林是古代文人心中的美。中国人骨子里遭遇挫折而不馁,这是从自然获得的启示。
无论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还是“沧海寄余生”的苏东坡,亦或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庄子,“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李白,中国古代文人心中始终都有一个田园牧歌般的山水梦。而当大隐隐于市之时,园林就成了古代文人山水梦最好的精神寄托,所谓“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借助园林,古代知识分子可以寻获自己灵魂深处的一方净土,颐养心性的精神家园。性灵就有了安顿之所,生命就有了回旋空间。这也是苏州园林沧浪亭石柱上对联的意思: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所以,当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挫折、烦心事儿的时候,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可以到公园里去、到大自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呼吸着新鲜空气,你就会感觉到与天地宇宙相比,自己的那点儿郁闷就太渺小了。
《苏州园林》一课不仅让我们跟着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作者叶圣陶走进了如在画中的优美的苏州园林,还从文章走进了中国山水画、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和叶圣陶的真赞美,真自豪!苏州园林不愧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一、寻图画美
苏州园林无论是大处,还是每一个细小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呈现图画美,《苏州园林》处处是画,那么作者是用哪些形象的文字把美丽的画面定格于字里行间的呢?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寻美的眼睛,去找寻那一幅幅画面!
学生找到文中的段落:“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游览者看鱼戏连叶间,又是如画的一景。”“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这些语句中都提到了图画,指的是什么画?补充中国画:也可以说是水墨画、山水画。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有诗云:“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说的就是中国画中融天人为一体的独特生命精神。园理通画理,苏州园林之美和中国绘画之美在创造意蕴和精神结构上是深层契合的。所谓“壶公有天地,芥子拏须弥”,正是中国画和中国园林的共同特征,即通过阻隔、掩抑、曲折、留白等图像构造艺术的形式张力,制造视觉冲突,让静止的空间回荡起来,平静的画面活泼起来,给欣赏者带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享受。即便横看成画侧也成画,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整体布局构图,又是一幅主题统一、意境和谐的整体画,这也暗合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和合相生”的特点。
二、品情趣美
这些画就是自然美! 就是美术画要求的自然之趣,可以请同学们品读文中3—9小节,体会哪些语句体现了自然美。
第3节:不对称的园林是美术画,不对称是中国画自然之趣的体现。曲径才能通幽,柳暗更显花明,欲扬先抑,欲拒还迎,欲露还藏,欲擒故纵,不对称中蕴涵着大对称,不和谐中孕育着大和谐,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倡导阴阳和谐、冲虚和自然高度和谐相处含融的审美情趣。正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始终兼收并蓄,生生不息,不也是因为具有这种胸襟和情怀吗?
第4节:理解“各个角度”,不是平面画而是立体画。是艺术,让我们任何时候都如在画中,走到哪里都是图画的自然之美。和西方文明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不同,中华文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相得益彰。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这个借字用得十分精妙,站在更宏阔的天地宇宙的角度看,人生百年如寄,不过是万物之逆旅,光阴之过客,园林就和山水一样,不过是安顿人性灵的场所。所以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中国古代的山水画那么发达,山水诗那么盛行,园林建筑那么发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林也就不只是一个景观,而成为了人们洞見宇宙奥秘、沟通人与自然的载体。西方人在现实世界里受伤的时候,常常会求助于宗教,中国则是求助于山水。所以,苏州园林可以说是哲学家、绘画家、文学家和建筑家共同完成的。所以,文中说全在乎“设计师与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第6节:“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理解。层次的美,立体的美,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其实是中国道家的一种观念。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含蓄内敛的美。中国园林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含蓄的美,所谓“隔”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美得委婉含蓄,美得婉转绵延,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言有尽而意无穷,说的正是这种把审美体验拉长的艺术表现技巧。这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移步换景、三点透视的精髓所在。朱良志在《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中评价园林说:“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也验证了这个观点。曲径通幽的解读: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到不可知的地方。幽有幽静,幽美之意,幽字似乎是可以躲避,持守安静的地方,其实就是孤独,西方人认为华丽才是美的,中国文化则认为不容易被发现的美才是真正动人的美,它是隐藏的。这里包含着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特征——内敛含蓄,不是外放式的美。
第7、8节:细腻典雅点缀美,把文化放置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第9节:朴素自然能给人带来安静闲适的意境美。
三、悟文化美
苏州园林“如在画中”的美好的自然之趣为什么设计者和匠师们能做到?其实是“设计师与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使得苏州园林美不胜收。如画园林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往往有着无限意趣,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文人意趣的表达,这些古代文人追求天人合一,他们把城市引入自然,把灵魂放在身边。很多设计者都是大隐隐于世的文学大家,其中的文征明就是拙政园最重要的设计者。
这些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设计师与匠师们把苏州园林创作得如此之美,作者写得也如此之美。让我们再次走进一幅幅美好画中,去寻无限意趣。请同学们品读苏州园林“如在画中”的具体画面,小组合作探究园林是古代文人心中的美。中国人骨子里遭遇挫折而不馁,这是从自然获得的启示。
无论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还是“沧海寄余生”的苏东坡,亦或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庄子,“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李白,中国古代文人心中始终都有一个田园牧歌般的山水梦。而当大隐隐于市之时,园林就成了古代文人山水梦最好的精神寄托,所谓“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借助园林,古代知识分子可以寻获自己灵魂深处的一方净土,颐养心性的精神家园。性灵就有了安顿之所,生命就有了回旋空间。这也是苏州园林沧浪亭石柱上对联的意思: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所以,当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挫折、烦心事儿的时候,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可以到公园里去、到大自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呼吸着新鲜空气,你就会感觉到与天地宇宙相比,自己的那点儿郁闷就太渺小了。
《苏州园林》一课不仅让我们跟着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作者叶圣陶走进了如在画中的优美的苏州园林,还从文章走进了中国山水画、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和叶圣陶的真赞美,真自豪!苏州园林不愧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