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窦桂梅老师曾经这样提醒过语文老师:并不是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就是综合性学习了。那么,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题该怎样确立、又该怎样去开展呢?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综合性学习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综合性学习新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方式下的生活化、课堂化的一种体现。它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组成语文课程新的目标体系,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 、突出综合特色。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学习、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等;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听、说、读、写、阅读、习作应用等。学生参加语文趣味知识竞赛、平日里的词语接龙、巧填古诗运用,口语交际、即兴演讲活动等都是语文综合性的体现.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尝试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综合性学习是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能力,从而达到以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2、体现学科特点。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目标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因此,综合性学习必须以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多样综合的学习方式,比如观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等,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竞赛、参观、游戏等活动,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领域、语文书本知識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但必须以突出本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为主。
3 、注重实践性特点。综合性学习应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突出自主性。如中高段的语文教学在预习的环节,除了基础的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还应该让学生在课本上留下阅读的痕迹、思考的痕迹、质疑的痕迹等。其二,根据课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布置安排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自己查阅比老师一个人去找各种资料更有意义。在教学时以精读课文为例,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在阅读课文中放手。提出研究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恰到好处地起到点化、牵引、深入的作用。如对课文的理解,高段的语文在教学完之后可以通过复述课文内容、写故事梗概,创造性地演一演等深化认识方式.即检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锻炼了语文能力,也更能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强调合作,体现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既要落实综合特色、体现学科特点、强化实践性等语文新课程的新理念,又要体现语文新教材的开放性、整合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有了主题,活动才有明确的方向。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主题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在教材中挖掘主题。活动应该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提高与拓展。如五年级第一单元 “我爱阅读”,我在本组4篇课文的教学中就注意让学生习得一些读书与习作的方法,并通过扩展课外知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结合学校倡导的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活动,大力推广阅读。发动学生捐赠优秀读物,在班上建起图书角,还办了书目介绍的黑板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填写读书卡,摘抄积累常识、佳句等进行积累,再通过讲故事、趣味语文大比拼等形式跟大家分享读书成果。学生在这一持续的读书活动中丰富了知识积累,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语文素养。
2、在生活中提炼主题。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他们才会从中感受到乐趣,有所收获。去年春节期间,我班就组织了一次《爆竹声声辞旧岁》实践活动。学生根据爱好分组:收集春联;查阅过春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了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过完大年的相关习俗,如守岁、发压岁钱、祭祀、拜年、舞狮、元宵、灯谜等习俗的来历;亲身感受过年万家团圆的浓浓亲情氛围;观看春节特别节目等;通过拍照、春节趣闻、小记等多种形式收集身边的过年喜庆素材。开学初每个小组再以手抄报的形式把春节见闻、春节习俗、春节趣事、春节之感受一一罗列出来,老师再指导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加上特色插图,如大红灯笼、剪纸、窗花、中国结、门神、炮仗等的点缀,办成专题小报。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在丰富见闻、深化认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快乐,学到了不少东西。
3、在本地资源、传统节日中发现主题。如端午节,我们就开展了一次《悠悠粽子香,浓浓民族情》的专题活动。同学们从学包粽子、品尝粽子的实践活动中体味劳动的滋味,通过查阅、访谈、调查等方式了解端午习俗等。在乡镇的集市上认识各种中草药、做香囊的各种香料等感受南方过端午的浓浓乡土气息,还用手机把街上见到的景象拍下来,用笔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汇总时把各种资料带到课堂上,各小组通过演讲、朗诵、介绍、图片展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汇报,让大家对端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结合学校主题宣传月开展活动。如开学之初,结合学校管理常规,开展了《安全在校园》,《道路安全我知道》等活动。三月份开展《找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用自己的眼睛细细观察,寻找春天的足迹。有了亲身感受,孩子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斑斓与生机勃勃。
总之,综合性实践的主题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课外资源的拓展运用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学科活动、偶发事件、社会热点等都是不错的选题。只要我们老师做学习中的有心人、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开展综合性学习机会就在身边。
一、综合性学习新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方式下的生活化、课堂化的一种体现。它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组成语文课程新的目标体系,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 、突出综合特色。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学习、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等;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听、说、读、写、阅读、习作应用等。学生参加语文趣味知识竞赛、平日里的词语接龙、巧填古诗运用,口语交际、即兴演讲活动等都是语文综合性的体现.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尝试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综合性学习是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能力,从而达到以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2、体现学科特点。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目标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因此,综合性学习必须以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多样综合的学习方式,比如观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等,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竞赛、参观、游戏等活动,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领域、语文书本知識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但必须以突出本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为主。
3 、注重实践性特点。综合性学习应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突出自主性。如中高段的语文教学在预习的环节,除了基础的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还应该让学生在课本上留下阅读的痕迹、思考的痕迹、质疑的痕迹等。其二,根据课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布置安排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自己查阅比老师一个人去找各种资料更有意义。在教学时以精读课文为例,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在阅读课文中放手。提出研究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恰到好处地起到点化、牵引、深入的作用。如对课文的理解,高段的语文在教学完之后可以通过复述课文内容、写故事梗概,创造性地演一演等深化认识方式.即检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锻炼了语文能力,也更能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强调合作,体现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既要落实综合特色、体现学科特点、强化实践性等语文新课程的新理念,又要体现语文新教材的开放性、整合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有了主题,活动才有明确的方向。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主题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在教材中挖掘主题。活动应该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提高与拓展。如五年级第一单元 “我爱阅读”,我在本组4篇课文的教学中就注意让学生习得一些读书与习作的方法,并通过扩展课外知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结合学校倡导的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活动,大力推广阅读。发动学生捐赠优秀读物,在班上建起图书角,还办了书目介绍的黑板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填写读书卡,摘抄积累常识、佳句等进行积累,再通过讲故事、趣味语文大比拼等形式跟大家分享读书成果。学生在这一持续的读书活动中丰富了知识积累,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语文素养。
2、在生活中提炼主题。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他们才会从中感受到乐趣,有所收获。去年春节期间,我班就组织了一次《爆竹声声辞旧岁》实践活动。学生根据爱好分组:收集春联;查阅过春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了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过完大年的相关习俗,如守岁、发压岁钱、祭祀、拜年、舞狮、元宵、灯谜等习俗的来历;亲身感受过年万家团圆的浓浓亲情氛围;观看春节特别节目等;通过拍照、春节趣闻、小记等多种形式收集身边的过年喜庆素材。开学初每个小组再以手抄报的形式把春节见闻、春节习俗、春节趣事、春节之感受一一罗列出来,老师再指导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加上特色插图,如大红灯笼、剪纸、窗花、中国结、门神、炮仗等的点缀,办成专题小报。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在丰富见闻、深化认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快乐,学到了不少东西。
3、在本地资源、传统节日中发现主题。如端午节,我们就开展了一次《悠悠粽子香,浓浓民族情》的专题活动。同学们从学包粽子、品尝粽子的实践活动中体味劳动的滋味,通过查阅、访谈、调查等方式了解端午习俗等。在乡镇的集市上认识各种中草药、做香囊的各种香料等感受南方过端午的浓浓乡土气息,还用手机把街上见到的景象拍下来,用笔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汇总时把各种资料带到课堂上,各小组通过演讲、朗诵、介绍、图片展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汇报,让大家对端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结合学校主题宣传月开展活动。如开学之初,结合学校管理常规,开展了《安全在校园》,《道路安全我知道》等活动。三月份开展《找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用自己的眼睛细细观察,寻找春天的足迹。有了亲身感受,孩子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斑斓与生机勃勃。
总之,综合性实践的主题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课外资源的拓展运用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学科活动、偶发事件、社会热点等都是不错的选题。只要我们老师做学习中的有心人、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开展综合性学习机会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