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军是他的偶像,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是他的理想,春节联欢晚会他想去主持……这是一个少年的人生目标。对于张天回而言,这个理想已经向他靠近了一步。在第五届全国电视希望之星大赛中,他先后获得了四个奖项:湖南赛区少年朗诵和主持十佳,全国少年优秀主持奖和少年朗诵全国十佳。在朗诵十佳中,他声情并茂朗诵的《军礼》得分,名列全国第二名。
他生活在一个方言拗口的南方小城,父母都是一口乡音。在乡音中成长的他,为何能“说”出个全国十佳呢?少年张天回的经历耐人寻味。
宽容对待“拒绝”帮助发掘特长
张天回的父亲张柳松是个书卷气很足的人,温文尔雅,十分地随和。“对儿子也很宽容”,妻子傅玲说,“恰恰是这种宽容,给了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
小时候的天回很调皮,而且很爱耍“嘴皮子”,说起绕口令、歌谣来滔滔不绝。
天回上小学时,傅玲对丈夫说,孩子业余总要学点什么吧。张柳松也认可妻子的建议,他觉得:一个人应该有些爱好。于是在儿子一年级的寒假,傅玲就给儿子报了个书法班。
学了一个假期,张天回却对此并不感兴趣。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结束后,张天回就拒绝再去书法辅导班。傅玲感到很可惜,也很委屈,自己辛辛苦苦陪着儿子去学书法,结果儿子并不“买账”。在儿子的拒绝与妻子的委屈之中,张柳松“不急不忙”地解开两人的“心结”。“我对妻子讲,业余爱好,必须要儿子去热爱,它本身就是为陶冶性情而学的,不像文化课是必学课。”张柳松说,“儿子不愿学,强求不行,也不会有效果。在这方面我们要接受他的拒绝,让他在拒绝中找到最爱。
听丈夫说的在理,傅玲很快就“夫唱妇随”,没有再强求儿子去书法班。于是学绘画,张天回似乎也没有兴趣。紧接着,又改学了舞蹈,进了奥数班……张天回频繁地换着各种兴趣班,却从未找到一种令他感兴趣。眼看一年一年过去了,儿子像蜻蜓点水一样,在不同的兴趣班上游弋。这让傅玲感到有些心慌。“我对丈夫讲,这样下去,什么也学不到。”傅玲建议,“还是我们选一门强硬让他学吧”。张柳松没有同意,他让妻子慢慢去发现孩子真正的爱好。“因为逼儿子学,他学不好,也没有快乐,那就称不上爱好了。”张柳松说,“我认为即便孩子没有一点爱好,也比逼着他去学他不喜欢的东西,要让他快乐得多。”在父亲的宽容下,张天回继续在自由找寻着自己的所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张天回露了脸,他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影评演讲赛”,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路闯关,从全班第一名,到学校第一名,再到学区第一名。夺得学区冠军后,张天回被推荐参加全县的总决赛。从手势的引导,到服装的选择,再到陪同,傅玲感觉到了孩子的每一次表现都给人带来惊喜。因此,到了总决赛时,她拉上丈夫一起去听一听。张柳松第一次当起了儿子演讲的听众。儿子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他,也让他多了一份心思。
当儿子拿回全县第一名的奖状时,张柳松同儿子开始了关于爱好的交流。
张天回坦言,他喜欢这种登台演讲的感觉。几年的试探,天回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最爱。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凭着钻研书籍和光碟,张天回演讲水平开始突飞猛进,很快成为县里的小名人。
遍找名师来引导
顺水推舟助成长
2004年,张天回进入滨江中学学习,已是初中生的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张柳松夫妇开始遍访名师。县城没有这方面的老师,他们来到了衡阳市,从大学找了些学表演的大学生来辅导儿子。然而老师一个一个地来,张天回都礼貌地拒绝了这些老师。直到一个偶然的场合,天回认识了李开山和兰丽华夫妇,他们是德艺双馨的老文艺工作者,曾在广空文工团工作,先后主演过3 0多部话剧、电视剧。在李开山夫妇的辅导下,一些人先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知名艺术学院。
试了试张天回的演讲天赋之后,李开山夫妇就爽快地收下了这个弟子。“这个孩子很有演讲方面的灵气。”李开山老师说。“天回领悟快,而且很执著,也能吃苦。”兰丽华老师说:“有次下很大的雪,我们估计他不会来了,结果他从几十里外的县城冒着大雪赶过来学习。”
李开山夫妇收下这个弟子后,张柳松夫妇开始了更多的付出。练习这门艺术,嗓子是最重要的。为了保护好儿子的嗓子,母亲傅玲几乎变成了营养学家和气象学家,吃什么不伤嗓子又能养护嗓子,还要有营养的食品,她就多买;酸、甜、苦、辣、咸、冷不能过头,她就时时管着儿子的嘴;感冒最伤嗓子,她就每天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为儿子添减衣服……
父亲张柳松则更多地融入了孩子的学习中,每周与儿子结伴乘车数十里到市区。儿子学习时,他到书店去选购相关书籍。儿子对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字爱混淆,他就细心地将所有的前、后鼻音字词用电脑整理出来,让儿子一一区分。为了培养家中的语言氛围,张柳松夫妇开始学起了普通话,平时与儿子交流坚持用普通话……
张天回在两位如同爷爷奶奶似的老师指导下,朗诵和主持水平进步很快。2005年,张天回在网上得知第五届全国电视希望之星大赛开赛了。这是一个高级别的赛事,它是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批准的,由中国视团体电视剧艺术专业委员会和首都老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大赛。在前几届的比赛中,成功地为艺术界推选了大批新人。张柳松前往长沙,为儿子报了少年朗诵和主持两个项目。这次李开山夫妇为张天回选了一篇小小说《军礼》作朗诵的参赛作品。经过以往的历练,张天回已显成熟老练。他在顺利夺得少年朗诵和主持两个“湖南十佳”奖后,终于冲出湖南,携《军礼》进入全国决赛,并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全国十佳”。
张天回从颁奖晚会上回来,向父母透露出自己的理想:“像朱军一样,做一名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儿子透露理想后,张柳松开始引导孩子为目标而迈进。细心的张柳松在网上查阅读资料后,告诉儿子,中央传媒大学等知名艺术学院不仅对专业有高要求,对文化课也要求很高。张柳松的潜台词,张天回自然明白。如今,张天回为了这个理想自己制订出了系统学习计划,做到文化和艺术课两不误。
父母宽容自然对待孩子的爱好,积极引导孩子拓展爱好,应该说,这种顺水推舟的育子方法,成就了张天回。
他生活在一个方言拗口的南方小城,父母都是一口乡音。在乡音中成长的他,为何能“说”出个全国十佳呢?少年张天回的经历耐人寻味。
宽容对待“拒绝”帮助发掘特长
张天回的父亲张柳松是个书卷气很足的人,温文尔雅,十分地随和。“对儿子也很宽容”,妻子傅玲说,“恰恰是这种宽容,给了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
小时候的天回很调皮,而且很爱耍“嘴皮子”,说起绕口令、歌谣来滔滔不绝。
天回上小学时,傅玲对丈夫说,孩子业余总要学点什么吧。张柳松也认可妻子的建议,他觉得:一个人应该有些爱好。于是在儿子一年级的寒假,傅玲就给儿子报了个书法班。
学了一个假期,张天回却对此并不感兴趣。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结束后,张天回就拒绝再去书法辅导班。傅玲感到很可惜,也很委屈,自己辛辛苦苦陪着儿子去学书法,结果儿子并不“买账”。在儿子的拒绝与妻子的委屈之中,张柳松“不急不忙”地解开两人的“心结”。“我对妻子讲,业余爱好,必须要儿子去热爱,它本身就是为陶冶性情而学的,不像文化课是必学课。”张柳松说,“儿子不愿学,强求不行,也不会有效果。在这方面我们要接受他的拒绝,让他在拒绝中找到最爱。
听丈夫说的在理,傅玲很快就“夫唱妇随”,没有再强求儿子去书法班。于是学绘画,张天回似乎也没有兴趣。紧接着,又改学了舞蹈,进了奥数班……张天回频繁地换着各种兴趣班,却从未找到一种令他感兴趣。眼看一年一年过去了,儿子像蜻蜓点水一样,在不同的兴趣班上游弋。这让傅玲感到有些心慌。“我对丈夫讲,这样下去,什么也学不到。”傅玲建议,“还是我们选一门强硬让他学吧”。张柳松没有同意,他让妻子慢慢去发现孩子真正的爱好。“因为逼儿子学,他学不好,也没有快乐,那就称不上爱好了。”张柳松说,“我认为即便孩子没有一点爱好,也比逼着他去学他不喜欢的东西,要让他快乐得多。”在父亲的宽容下,张天回继续在自由找寻着自己的所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张天回露了脸,他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影评演讲赛”,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路闯关,从全班第一名,到学校第一名,再到学区第一名。夺得学区冠军后,张天回被推荐参加全县的总决赛。从手势的引导,到服装的选择,再到陪同,傅玲感觉到了孩子的每一次表现都给人带来惊喜。因此,到了总决赛时,她拉上丈夫一起去听一听。张柳松第一次当起了儿子演讲的听众。儿子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他,也让他多了一份心思。
当儿子拿回全县第一名的奖状时,张柳松同儿子开始了关于爱好的交流。
张天回坦言,他喜欢这种登台演讲的感觉。几年的试探,天回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最爱。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凭着钻研书籍和光碟,张天回演讲水平开始突飞猛进,很快成为县里的小名人。
遍找名师来引导
顺水推舟助成长
2004年,张天回进入滨江中学学习,已是初中生的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张柳松夫妇开始遍访名师。县城没有这方面的老师,他们来到了衡阳市,从大学找了些学表演的大学生来辅导儿子。然而老师一个一个地来,张天回都礼貌地拒绝了这些老师。直到一个偶然的场合,天回认识了李开山和兰丽华夫妇,他们是德艺双馨的老文艺工作者,曾在广空文工团工作,先后主演过3 0多部话剧、电视剧。在李开山夫妇的辅导下,一些人先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知名艺术学院。
试了试张天回的演讲天赋之后,李开山夫妇就爽快地收下了这个弟子。“这个孩子很有演讲方面的灵气。”李开山老师说。“天回领悟快,而且很执著,也能吃苦。”兰丽华老师说:“有次下很大的雪,我们估计他不会来了,结果他从几十里外的县城冒着大雪赶过来学习。”
李开山夫妇收下这个弟子后,张柳松夫妇开始了更多的付出。练习这门艺术,嗓子是最重要的。为了保护好儿子的嗓子,母亲傅玲几乎变成了营养学家和气象学家,吃什么不伤嗓子又能养护嗓子,还要有营养的食品,她就多买;酸、甜、苦、辣、咸、冷不能过头,她就时时管着儿子的嘴;感冒最伤嗓子,她就每天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为儿子添减衣服……
父亲张柳松则更多地融入了孩子的学习中,每周与儿子结伴乘车数十里到市区。儿子学习时,他到书店去选购相关书籍。儿子对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字爱混淆,他就细心地将所有的前、后鼻音字词用电脑整理出来,让儿子一一区分。为了培养家中的语言氛围,张柳松夫妇开始学起了普通话,平时与儿子交流坚持用普通话……
张天回在两位如同爷爷奶奶似的老师指导下,朗诵和主持水平进步很快。2005年,张天回在网上得知第五届全国电视希望之星大赛开赛了。这是一个高级别的赛事,它是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批准的,由中国视团体电视剧艺术专业委员会和首都老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大赛。在前几届的比赛中,成功地为艺术界推选了大批新人。张柳松前往长沙,为儿子报了少年朗诵和主持两个项目。这次李开山夫妇为张天回选了一篇小小说《军礼》作朗诵的参赛作品。经过以往的历练,张天回已显成熟老练。他在顺利夺得少年朗诵和主持两个“湖南十佳”奖后,终于冲出湖南,携《军礼》进入全国决赛,并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全国十佳”。
张天回从颁奖晚会上回来,向父母透露出自己的理想:“像朱军一样,做一名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儿子透露理想后,张柳松开始引导孩子为目标而迈进。细心的张柳松在网上查阅读资料后,告诉儿子,中央传媒大学等知名艺术学院不仅对专业有高要求,对文化课也要求很高。张柳松的潜台词,张天回自然明白。如今,张天回为了这个理想自己制订出了系统学习计划,做到文化和艺术课两不误。
父母宽容自然对待孩子的爱好,积极引导孩子拓展爱好,应该说,这种顺水推舟的育子方法,成就了张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