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抗战中的桂林为主题展开实践教学,是探讨将广西红色资源应用于《纲要》教学的实例。在进行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实践前的积极准备、实践中的积极引导以及实践之后的总结和提高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广西红色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0-0183-02
实践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与其他思想政治课程相比,《纲要》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在于实践教学有别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红色资源,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方便,可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学习兴趣,加强教学过程的吸引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感染力。在《纲要》教学中应用地方红色资源的重要价值及意义,学界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而对于如何应用,研究者见仁见智。本文即以此为例,探讨一下将广西红色资源应用于《纲要》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广西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之所以选择以抗战中的桂林为主题,是因为这一主题与课程教学有着较大的关联,切合《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课程实践环节。桂林在抗战中的文化抗战比较出名,大批文化名人曾在抗战时期来到桂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左派人士的积极支持下,桂林成为当时抗战中的文化名城。由于它是桂系的势力范围,中共对桂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留下了不少的佳話和遗迹。总体而言,资源相对丰富,地域比较集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一、社会实践前的积极准备
开展以抗战中的桂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走访、考察与此相关的遗址、纪念馆等,让学生对抗战中的桂林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及思考,使之认识到桂林文化抗战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伟大意义,并以小见大,以局部见整体,最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的巨大作用。为达成此目的,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由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在抗战中桂林的大体形势。1938年广州和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大批文化名人除少数去了重庆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外,有相当一部分来到了桂林。这一时期桂林文化活动空气活跃,文学家茅盾、巴金、胡风、夏衍、朱自清等,艺术家徐悲鸿、田汉、何香凝等,还有其他文化名人诸如梁漱溟、陶行知等都先后来到了桂林,积极投身于文化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经过与桂系的统战工作,在桂林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处长李克农联系左派人士,直接领导了桂林的进步文化运动,复刊了《救亡日报》,建立了文化供应社等重要文化阵地。中共领导下的桂林文化抗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除了担负起统战工作之外,还是中共在南方地区的领导核心,有效地领导了南方各地的抗日斗争,以及解决党中央及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的军需给养困难问题。通过上述简单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抗战中桂林的巨大魅力,了解中共在其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其次,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自愿组合,自由分组。由于公共课教学多以大班为主,人数较多。按照实际情况,将学生以6人左右进行分组。这样既避免了人数过多,以致分工不明确、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也可以有效减少因人数过少所造成的社会实践较难开展的情况出现。以分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提升研究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老师集中精力,针对各个小组的具体情况加强指导;此外,分组考察还有助于发挥大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再次,要求每组写出社会实践计划。此举在于让大学生在出发前,通过网上收集、图书馆找寻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所要考察的实践对象,确定实践主题。在此基础上再实地进行考察。以免出现在考察时不知侧重、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走马观花、不知要看什么的情况。另外,制定计划也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脱离本地条件,同时也要切实考虑到安全、经费等具体因素。
二、社会实践中的积极引导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由各小组自主选择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关于社会实践时间的选择,一般建议大学生利用周末、“五一”或“十一”等课余时间。这样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既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又不至于耽误正常的教学时间。在实践基地的选择、出行线路的安排上,我们鼓励有相同或临近实践地点的小组结伴出行,到达地方之后再分别考察。这样安排一方面为学生安全着想,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而非越俎代庖。在实践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我管理,教师仅起督促和监督作用。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实践计划,老师应把握其方向,适当提出意见,凝练其主题,提高实践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比如,有小组在提交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考察计划》中对于出行线路的设计不合理。如果按照他们的设计路线,会走很长一段冤枉路。老师应指出这一点,建议他们再找寻更合适的路线。又如,有小组计划考察飞虎队指挥所遗址——临桂秧塘机场。由于地点比较偏僻,出行不便,对此老师应特别提醒小组成员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注意把握他们的出行时间,并提醒他们野外考察的注意事项。
在当今信息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便利。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微博、手机短信等相互联系,时时更新他们的考察情况。这样,老师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个小组的考察进展,了解每个小组所遇到的问题,及他们的解决情况。在学生有疑惑的时候,也能够第一时间来解答。
三、社会实践后的总结和提高
实践结束后,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来对所考察的内容进行消化和思考,在更广泛阅读、了解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我们要求每个小组都写出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或调研报告,并根据考察主题,精心制作一篇PPT来准备演讲。当然,限于时间关系,难以让每个小组都上讲台来展示。而是由老师选出数篇有代表性的、制作相对成功的PPT作品,按照自愿原则,让一些小组选派代表来进行课堂展示。在评价机制上,要求学生广泛参与评奖,对于优秀作品,适当给予奖励,甚或颁发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课堂展示中,既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规范演讲秩序,密切关注学生研究的思想动向。由于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有限,在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上有时难免会存在偏差。对此问题,老师应及时做出纠正,确保社会实践的方向性,引导学生回归到正确的认识范畴。诸如,有小组在考察了飞虎队指挥所遗址后,对飞虎队在抗战中的作用给予了过高评价,对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清。老师应在肯定飞虎队抗战业绩的基础上,适当评价飞虎队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对于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阐释,并详尽介绍中共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战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通过社会实践后的总结,不仅检验小组成员参与程度,而且更检验了参与者的知识掌握程度与价值取向。老师的适当总结和点评,提升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思想得到升华。此外,教师也应对学生讲演的技巧及整体效果适当点评,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让学生在获得真知的同时,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虽然我们是以抗战中的桂林为主题,但大学生可以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以小见大,以局部见整体,不仅切身感受到桂林在抗战中的魅力,让学生对桂林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激流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了更深的体察。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化了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大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从各个层面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贺金林,张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模式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
[2]韦泽.乡土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0.(7)(上).
[3]唐凯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考察分析
——以广西百色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09,(2).
[4]傅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关键词:广西红色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0-0183-02
实践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与其他思想政治课程相比,《纲要》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在于实践教学有别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红色资源,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方便,可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学习兴趣,加强教学过程的吸引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感染力。在《纲要》教学中应用地方红色资源的重要价值及意义,学界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而对于如何应用,研究者见仁见智。本文即以此为例,探讨一下将广西红色资源应用于《纲要》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广西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之所以选择以抗战中的桂林为主题,是因为这一主题与课程教学有着较大的关联,切合《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课程实践环节。桂林在抗战中的文化抗战比较出名,大批文化名人曾在抗战时期来到桂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左派人士的积极支持下,桂林成为当时抗战中的文化名城。由于它是桂系的势力范围,中共对桂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留下了不少的佳話和遗迹。总体而言,资源相对丰富,地域比较集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一、社会实践前的积极准备
开展以抗战中的桂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走访、考察与此相关的遗址、纪念馆等,让学生对抗战中的桂林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及思考,使之认识到桂林文化抗战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伟大意义,并以小见大,以局部见整体,最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的巨大作用。为达成此目的,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由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在抗战中桂林的大体形势。1938年广州和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大批文化名人除少数去了重庆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外,有相当一部分来到了桂林。这一时期桂林文化活动空气活跃,文学家茅盾、巴金、胡风、夏衍、朱自清等,艺术家徐悲鸿、田汉、何香凝等,还有其他文化名人诸如梁漱溟、陶行知等都先后来到了桂林,积极投身于文化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经过与桂系的统战工作,在桂林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处长李克农联系左派人士,直接领导了桂林的进步文化运动,复刊了《救亡日报》,建立了文化供应社等重要文化阵地。中共领导下的桂林文化抗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除了担负起统战工作之外,还是中共在南方地区的领导核心,有效地领导了南方各地的抗日斗争,以及解决党中央及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的军需给养困难问题。通过上述简单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抗战中桂林的巨大魅力,了解中共在其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其次,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自愿组合,自由分组。由于公共课教学多以大班为主,人数较多。按照实际情况,将学生以6人左右进行分组。这样既避免了人数过多,以致分工不明确、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也可以有效减少因人数过少所造成的社会实践较难开展的情况出现。以分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提升研究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老师集中精力,针对各个小组的具体情况加强指导;此外,分组考察还有助于发挥大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再次,要求每组写出社会实践计划。此举在于让大学生在出发前,通过网上收集、图书馆找寻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所要考察的实践对象,确定实践主题。在此基础上再实地进行考察。以免出现在考察时不知侧重、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走马观花、不知要看什么的情况。另外,制定计划也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脱离本地条件,同时也要切实考虑到安全、经费等具体因素。
二、社会实践中的积极引导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由各小组自主选择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关于社会实践时间的选择,一般建议大学生利用周末、“五一”或“十一”等课余时间。这样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既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又不至于耽误正常的教学时间。在实践基地的选择、出行线路的安排上,我们鼓励有相同或临近实践地点的小组结伴出行,到达地方之后再分别考察。这样安排一方面为学生安全着想,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而非越俎代庖。在实践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我管理,教师仅起督促和监督作用。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实践计划,老师应把握其方向,适当提出意见,凝练其主题,提高实践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比如,有小组在提交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考察计划》中对于出行线路的设计不合理。如果按照他们的设计路线,会走很长一段冤枉路。老师应指出这一点,建议他们再找寻更合适的路线。又如,有小组计划考察飞虎队指挥所遗址——临桂秧塘机场。由于地点比较偏僻,出行不便,对此老师应特别提醒小组成员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注意把握他们的出行时间,并提醒他们野外考察的注意事项。
在当今信息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便利。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微博、手机短信等相互联系,时时更新他们的考察情况。这样,老师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个小组的考察进展,了解每个小组所遇到的问题,及他们的解决情况。在学生有疑惑的时候,也能够第一时间来解答。
三、社会实践后的总结和提高
实践结束后,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来对所考察的内容进行消化和思考,在更广泛阅读、了解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我们要求每个小组都写出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或调研报告,并根据考察主题,精心制作一篇PPT来准备演讲。当然,限于时间关系,难以让每个小组都上讲台来展示。而是由老师选出数篇有代表性的、制作相对成功的PPT作品,按照自愿原则,让一些小组选派代表来进行课堂展示。在评价机制上,要求学生广泛参与评奖,对于优秀作品,适当给予奖励,甚或颁发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课堂展示中,既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规范演讲秩序,密切关注学生研究的思想动向。由于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有限,在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上有时难免会存在偏差。对此问题,老师应及时做出纠正,确保社会实践的方向性,引导学生回归到正确的认识范畴。诸如,有小组在考察了飞虎队指挥所遗址后,对飞虎队在抗战中的作用给予了过高评价,对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清。老师应在肯定飞虎队抗战业绩的基础上,适当评价飞虎队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对于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阐释,并详尽介绍中共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战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通过社会实践后的总结,不仅检验小组成员参与程度,而且更检验了参与者的知识掌握程度与价值取向。老师的适当总结和点评,提升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思想得到升华。此外,教师也应对学生讲演的技巧及整体效果适当点评,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让学生在获得真知的同时,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虽然我们是以抗战中的桂林为主题,但大学生可以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以小见大,以局部见整体,不仅切身感受到桂林在抗战中的魅力,让学生对桂林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激流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了更深的体察。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化了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大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从各个层面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贺金林,张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模式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
[2]韦泽.乡土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0.(7)(上).
[3]唐凯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考察分析
——以广西百色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09,(2).
[4]傅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