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由单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为目的,向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序进行,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重心理发展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有效地积极预防问题的发生,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工作于敦化市黄泥河镇中心校。这个昔日宁静的小学校园,如今越发热闹起来,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我校于2005年8月采取了集中办学的教育模式。因为集中办学,这十几所学校的孩子不得不早早地离开父母,,过着住宿的生活。由于周围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小学生承受着许多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通过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资刺激的变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
第二,学校教育的缺乏。学生的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给老人抚养,忽视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第三,交往活动的缺乏。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多家庭都住进了楼房。小学生放学后在家和电视、电脑为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动,在班级中往往表现出自私的个性,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互相帮助。
第四,家长过高的期望。在现代社会高学历的影响下,使得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分数的敏感度甚至高于孩子。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于严格,以至于学生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了天空,到了学校后,就任性发泄放纵。
第五,个别学生过强的自我表现欲。当代小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太过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我校由于生源的复杂性,家长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多家长的家教意识淡薄。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有75%的家长不知道心理教育,以为家长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为孩子提供经济来源,保证学生能按时上学就可以了。因此,学生的整体水平较差。具体表现为生活习惯、学习思维、心理等方面造成学生的上进心理不强,价值观不明确,存在自私自利、放纵自己的现象。从调查中显示,越是到高年级这种现象越强。
根据以上分析,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深浅适度,形式多样。如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心灵之窗”播音台,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座谈,题为“走进学生心中,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利用“心理健康调查表”更多的了解学生。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关爱差生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后,我还从生活中给与关心,没有本子就给他们买,天冷了就会提醒他们加衣服等。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级里的同学都是他的朋友,从而建立温暖感。我还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確观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起商量对策,通过正确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段积极予以帮助,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时,还要定期做到与家长联系,及时反馈孩子在校的变化,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我那次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判断出父母、老师是否真心爱着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得到父母以及老师时刻的关心与爱护。只要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这种爱,他们就能以积极地努力向着父母以及老师所期望的方面发展。这就需要对学生多一些理解,抽一点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与孩子谈心,就能知道学生的心理正在想着什么,就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能总是盛气凌人的一味训斥学生,应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这样学生心头的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教师还要再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非常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需真正了解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加实效化,我还经常和班主任沟通。通过班主任反馈的信息和期末检测的成绩,更多地了解学生。通过调查,各班大约5~9名学困生,占学校总数的15%左右。这些学困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学习失去兴趣,害怕与教师交流,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任何十五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设置有逆反心理。对此,我的做法是:第一,首先要当好学困生的朋友,用真诚的心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用乐观、健康的心境去感染失落、沮丧的失衡心理。第二,指导学困生份阶段建立“自我观察记录”。剖析自己,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优缺点、性格特点等,制成卡片,不断重新认识自己的发展,不断体验天天进步的的快乐,逐步萌芽“自怜自爱”的情绪。同时,让他们彼此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理。
我深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今后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许会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这还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付出细心和耐心,同时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质,以自己规范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给学生以积极的感染,那么,我相信,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重心理发展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有效地积极预防问题的发生,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工作于敦化市黄泥河镇中心校。这个昔日宁静的小学校园,如今越发热闹起来,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我校于2005年8月采取了集中办学的教育模式。因为集中办学,这十几所学校的孩子不得不早早地离开父母,,过着住宿的生活。由于周围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小学生承受着许多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通过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资刺激的变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
第二,学校教育的缺乏。学生的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给老人抚养,忽视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第三,交往活动的缺乏。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多家庭都住进了楼房。小学生放学后在家和电视、电脑为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动,在班级中往往表现出自私的个性,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互相帮助。
第四,家长过高的期望。在现代社会高学历的影响下,使得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分数的敏感度甚至高于孩子。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于严格,以至于学生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了天空,到了学校后,就任性发泄放纵。
第五,个别学生过强的自我表现欲。当代小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太过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我校由于生源的复杂性,家长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多家长的家教意识淡薄。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有75%的家长不知道心理教育,以为家长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为孩子提供经济来源,保证学生能按时上学就可以了。因此,学生的整体水平较差。具体表现为生活习惯、学习思维、心理等方面造成学生的上进心理不强,价值观不明确,存在自私自利、放纵自己的现象。从调查中显示,越是到高年级这种现象越强。
根据以上分析,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深浅适度,形式多样。如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心灵之窗”播音台,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座谈,题为“走进学生心中,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利用“心理健康调查表”更多的了解学生。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关爱差生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后,我还从生活中给与关心,没有本子就给他们买,天冷了就会提醒他们加衣服等。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级里的同学都是他的朋友,从而建立温暖感。我还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確观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起商量对策,通过正确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段积极予以帮助,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时,还要定期做到与家长联系,及时反馈孩子在校的变化,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我那次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判断出父母、老师是否真心爱着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得到父母以及老师时刻的关心与爱护。只要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这种爱,他们就能以积极地努力向着父母以及老师所期望的方面发展。这就需要对学生多一些理解,抽一点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与孩子谈心,就能知道学生的心理正在想着什么,就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能总是盛气凌人的一味训斥学生,应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这样学生心头的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教师还要再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非常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需真正了解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加实效化,我还经常和班主任沟通。通过班主任反馈的信息和期末检测的成绩,更多地了解学生。通过调查,各班大约5~9名学困生,占学校总数的15%左右。这些学困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学习失去兴趣,害怕与教师交流,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任何十五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设置有逆反心理。对此,我的做法是:第一,首先要当好学困生的朋友,用真诚的心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用乐观、健康的心境去感染失落、沮丧的失衡心理。第二,指导学困生份阶段建立“自我观察记录”。剖析自己,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优缺点、性格特点等,制成卡片,不断重新认识自己的发展,不断体验天天进步的的快乐,逐步萌芽“自怜自爱”的情绪。同时,让他们彼此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理。
我深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今后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许会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这还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付出细心和耐心,同时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质,以自己规范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给学生以积极的感染,那么,我相信,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