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农户金融素养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投资,对于“金融支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137村金融素养调查数据,结合理论模型和一元多重中介实证模型探究了农户金融素养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方向和机制。研究发现:农户金融素养可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同时金融素养可提升农户的经营能力从而改善其农业经营效率;农户金融素养可通过融资条件、农户风险容忍以及农户家庭流动性持有三个中介渠道作用农业生产投资,其中,农户风险容忍以及农户家庭流动性持有中介作用为正向,融资条件中介作用为负向;农户融资表现出典型的“融资次序”特征,融资条件改善并不能有效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以上结论表明,提升农户金融素养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户金融素养;中介效应;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农业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 :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1)03-0073-10
收稿日期:2020-10-06
作者简介:韩科飞(1991-),男,甘肃白银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普惠金融、农村金融;蔡栋梁(1982-),男,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富管理、家庭金融;陈韶晖(1998-),男,广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家庭金融。
一、引言
十九大系统地总结了过去重要农村战略并提出“乡村振兴”,将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富农的重大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主的农村经济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是“乡村振兴”主要内容和首要目标,两者都涉及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然而, 因受制于农业投资不足,农田有效整合、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以及先进农业技术引进等农业生产效益提升措施迟滞不前,直接影响我国“乡村振兴”大局。其中农业生产投资不足①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的阻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正视的问题。
国内有些学者将农业投资不足归结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融资约束严重,因而主张增加农村资本供给促进农业投资。相应地,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农业部和财政部出台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支持乡村发展、农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详细目标和具体措施,积极为“三农”经济发展注入资本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关于农业生产投资的研究和已实施的金融支农政策都潜在假定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完全理解金融产品价值,能客观、理性地进行风险决策,以及无障碍地办理金融业务和使用金融产品,但这与现实情况不符②。农户金融素养是农户利用金融知识和金融体系改善自身福利的能力,既是主导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和落实国家农村金融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金融支农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农户金融素养是农业生产投资的“加速度”还是“摩擦力”?这个问题值得学术界和“金融支农”政策制定当局重点关注。
鉴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资本不足、金融支农效果不佳以及金融素养不高的现状,本文从农村金融素养角度探究农户的农业生产投资和生产效率,并试图实现以下创新。首先,本文通过构造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资本积累的理论模型证明金融素养对于农户农业生产资本积累的影响和路径。其次,本文使用2018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的“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素养调查”数据,利用一元多重中介模型实证探究了金融素养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机制。另外,在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金融素养时加入经济法律知识和理财意识使得金融素养衡量更加全面综合。最后,现有文献研究农户金融素养与农户家庭经济决策时,简单地利用户主金融素养代替家庭金融素养并不准确,本文则利用家庭经济决策者的金融素养代替户主金融素养来衡量家庭金融素养予以矫正。
二、文献综述
金融素养概念最早由Noctor[1]提出,被界定为个体在配置和管理财富方面所具有的实施理性评估和合理决策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居民的金融行为和金融资源使用效益。金融素养和个人金融行为紧密相关,影响个人短期横向和长期纵向资产配置,具体如下:首先,金融素养涉及个人的财务规划和投资决策能力,例如收益计算、风险决策、项目评估、财务计划以及流动性安排等方面[2];其次,金融素养可促进个人金融市场参与如股票市场参与、商业保险参与以及数字金融参与[3]。再者,金融素养有助于个人投资合理化,从而减少融资、风险管理的相关成本,增加投资的回报率[4],缺乏金融素养会导致投资者过度自信从而使投资者高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的准确性[5]。另外,金融素养还会影响居民的风险承担和风险偏好,进而影响其风险投资[6]。最后,金融素养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并非仅仅局限在金融行为,金融素养也可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创业、生产经营效率以及不发达地区男女经济权力等,还可以通过调节效应和直接效应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提高家庭收入[7]。此外,有学者还发现[8]相比客观金融素养青年的主观金融素养更能促进个人长短期金融行为,还有学者发现[9]认为主观金融素养和客观金融素养同向地影响男性的标准投资,但只有客观金融素养会正向影响女性的标准投资。回顾国外金融素养有关文献发现,金融素养的研究从金融行为延伸到个人生产经营行为,金融素养不仅是个人金融参与的“润滑剂”,也是个人和家庭使用金融产品经济效果的“催化剂”,还是提高家庭生产经营效率的“助推剂”。尽管当前关于金融素养影响个体金融、经济行为的实证分析很多,但是少有文献构建严密的理论体系证明金融素养影响个人金融、经济行为的机制和逻辑。
国内金融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素养对居民金融市场参与以及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10-12]。目前,国内金融素养的研究已扩展到农村金融领域,主要包括金融素养衡量和影响因素以及农村金融素养的经济后果,但仍集中在探究农户金融素养与其金融行为的关系[13]。因农村数据可获得性低,大多数学者通常都是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研究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影响,具体包括金融素养对于农村居民融资和保险参与的影响,还涉及金融素養对于农村居民借贷、保险及对互联网金融参与的影响[14]。另外,当前在农村金融领域中此方向的研究开始延伸到金融素养与农村居民生产经营行为,例如研究金融素养与农村居民土地流转、创业决策和创业绩效以及生产要素配置[15-16]。国内许多学者从人力投资、制度、金融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等角度研究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投资行为,但鲜有人探究金融素养对农户资本积累以及生产效率提升。回顾国内已有文献发现金融素养在农村金融领域研究存在如下不足:一方面相比城镇居民探究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相关研究并不丰富;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金融素养的研究仅局限于农村金融行为的影响,只有少数学者将金融素养的研究向农村生产、经营行为扩展[17]。因此,本文借鉴金融素养农村金融领域已有的研究,探究金融素养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农户的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效率。 三、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本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理论模型探究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内在逻辑以及金融素养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路径。
(一)农户农业生产资本积累模型
该模型利用最大化两期效用刻画农户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从而探究农户农业生产投资过程。令Yt和Yt+1分别表示农户在t期和t+1期的收入,Ct、 It和 mt分别表示农户当期的消费、投资和流动性持有;有鉴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融资约束,D·P表示农户申请贷款之后获得的期望值,其中P(P=1/(e-Dt(R-)-Ct(Dt)FL+1)③衡量农村居民的融资可得性,D表示农户贷款需求;Kt表示农户总的资本存量,Knanrt和 Kanrt分别表示农户非农业生产资本和农业生产资本存量,根据假设(3)则有Kanrt=K·ρ=K-Knanrt;Lanrt、Lnanrt、Landt分别表示当期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和土地规模;Aanr和FL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户金融素养,并假设金融素养属于人力资本的一部分且两期内农户金融素养并未改变,可表示为A=AFL且A/FL>0。另外农村居民在从事生产的同时进行消费,其效用为Ut,两期效应函数为Ut=U(Ct,mt),Ut+1=U(Ct+1,mt+1) 。
首先作如下假设:
(1)农村居民的效用主要是由其消费和持有的流动性(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构成,效应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
(2)每期农户收入会以投资、消费和持有流动性的形式分配。
(3)农村居民以特定比例在农业和非农业分配资本且折旧率相同都为σ,农业生产资本在总资本中占比为ρ。
(4)金融素养可提高农村居民的风险忍受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理财能力减少现金持有,还有利于增加其融资可得,且合理跨期资金配置[18-19]。数学表示如下:D_/FL>0;γ/FL>0;m/FL<0。
其中(8)式则是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均衡式,通过求偏导的方式可证明投资与农户融资可得、风险容忍以及风险容忍之间的数学关系,可证明如下结果:
(1)ItDt>0,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与农户融资可得成正比,结合D_/FL>0可证明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融资可得中介渠道
(2)若(1+r)·mt>mt+1,则Itπt>0,πtγt>0,所以Itγt>0,即农户当年持有的现金价值大于下一期的现金现值时,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与风险容忍成正比。结合γ/FL>0,可证明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风险容忍中介渠道。
(3)Itmt<0,即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与农户持有的现金成反比。结合mFL<0,可证明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流动性持有中介渠道。
结合上文本模型假设γ/FL>0;D_/FL>0;m/FL<0,以及農业投资与农业生产资本投资存量关系Kt+1=(1-σ)Kt+It,若(1+r)·mt>mt+1可得:
由此证明,金融素养可促进农村资本积累,也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二)研究假说
综合上文理论分析和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列出以下研究假说:
金融素养是个体对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认知和金融知识以及应用金融知识提升福利的能力,可促进农村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一方面,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有利于农村居民正确认识风险并克服极端风险厌恶[18]、短视以及机会主义等非理性行为,从而增加风险容忍,进而增加资本积累意愿。另一方面,金融素养有助于农村居民深入了解金融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增加融资参与、理财产品和保险参与 [12-13],从而增加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因此,农户金融素养可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假说 1:农户金融素养水平提升可增加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农户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所以农村居民无法充分地利用金融支持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农村居民面临融资约束,一方面是因为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未能充分利用既得的金融资源和融资自我排斥[20]。金融素养不仅有利于农村居民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各种融资产品和融资资源[11],还可以规范其金融行为增加信用,缓解农村居民融资的自我排斥,从而增加融资能力,促进资本积累[10]。
假说2:农户金融素养可改善农户融资条件从而增加投资能力,进而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农户金融素养可增加其风险容忍。一方面,农户金融素养水平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正确认知和评估风险,从而更加理性,可以克服内心关于未知风险的恐惧以及理性偏差,增加其风险容忍;另一方面,金融素养可增加农村居民利用金融产品管理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加风险容忍。农村居民增强风险容忍,增加风险承担从而提升风险项目的评价和决策能力,捕获优质项目机会,增加生产性风险投资意愿,进而促进资本积累[5,10]。
假说3:农户金融素养可增加其风险容忍从而增加投资意愿,进而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金融素养会影响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持有,从而影响其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高金融素养的农户具有更强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一方面会通过购买股票等金融资产来分散投资获得高收益,从而减少银行存款持有;另一方面高金融素养的农户倾向于创业和再生产,从而将现金资产转化为农业生产机械或者非农业生产资料,从而减少流动性持有[12,21]。但流动性持有减少既可能会促进农业投资也可能挤出农业,其影响方向不确定。因此,金融素养会减少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持有,但流动性对于投资的影响方向不确定。 假说4:农户金融素养提高会减少农户流动性持有,进而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但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方向不确定。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于2018年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中国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和金融需求调查”调研项目。此次调研利用分层抽样法,按照人均GDP高中低从市到村进行三级分层抽样选择拟调研样本,共派遣21个队伍,共计170队员,遍布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个省份,入驻成都、遂宁、贵阳、遵义、楚雄、玉溪、拉萨等16市,覆盖25个区县 137个村,共获得3000个合格样本。该调研,基于已有研究,结合经典理论,利用专家法,设计问卷,并在调研前反复测试调整,确保问卷有效性和信度。
(二)变量选取
核心变量分别是被解释变量农业生产性投资存量,核心解释变量农户金融素养,以及融资条件、风险容忍和流动性持三个中介变量。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存量用当年农户农机农具、喷灌滴灌等先进技术设备、留存农产品、用于劳作牲畜和当年的农业支出(饲料、种子、农药)的市场总值作为农业生产资本存量的衡量指标。农户金融素养是借鉴尹志超等学者的计算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纳入农户家庭决策者“通胀知识”“利率计算”“经济法律知识”“信用意识”“理财意识”以及“复利知识”构建的综合指数,试图从金融知识、金融能力和金融意识三个角度综合衡量农户金融素养水平。融资条件为虚拟变量,利用农户是否从银行获得贷款衡量,若农户获得银行贷款则表示其融资条件较好取值为1,否则表示融资条件差取值为0。风险容忍在本文通过调研问卷中关于同样期望值的风险投资和确定性投资选择进行描述,若选择风险投资则其风险容忍高取值为1,否则其风险容忍较低取值为0。流动性持有在本文中以农村居民持有的现金额和活期存款总额进行衡量。
为了准确研究金融素养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选择农户农业劳动力、土地规模、政府补贴、家庭决策者性别特征、家庭决策者年龄特征、家庭决策者教育年限特征、非农业收入、非经常大额支出、经营主体特征、是否为兼业经营作为控制变量。最后,本文基于金融素养与农业生产性投资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探究金融素养是否会提升农业经营效率时则利用农户的农业劳动力回报率衡量农业经营效率。本文所有相关变量选取如表1所示,该表对各变量的变量符号、变量含义和变量衡量以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不高,平均为0081;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大,只有46%的农户获得融资;农村居民存在较高的风险厌恶,在调查中只有23%的被访者选择了风险证券;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持有平均为4230元;农业经营效率明显低于农村居民非农业经营效率,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5152元/年/人,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322元/年/人。
(三)实证模型
本文结合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22]的一元多重中介模型探究金融素养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机制,并利用逐步法检验金融素养的中介效应。具体模型如下:其中(10)式是为了验证假說1,当α显著不为零时则可验证农户金融素养确实会影响农户农业资产积累;(11)式和(12)式则是为了验证假说2-4,探究金融素养对于农村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机制,若Zi对应的(11)式中系数βi和πi都显著不为0,则说明Zi确实为FL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中介变量,同时若λ显著为0,则说明为完全中介。
其中τ、ω、c为各式常数项,α、βi、λ分别为各式中解释变量FL对应系数,lnk代表农户农业资本存量,FL则为农户金融素养; πi为各中介变量在各式对应系数,Zi为中介变量,其中i=1,2…n,综合本文理论分析在实证时总共引入三个中介变量,Zi分别为D(融资条件)、r(农户的风险容忍)和m(当年农村居民持有的流动性); γj、θj、ωj 则为各控制变量各式对应系数,其中Gj为各控制变量;εx、εi、ε则是各式对应的随机扰动项。
五、实证结果
(一)金融素养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此部分结合前文的模型对各研究假说进行实证验证,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1)列金融素养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金融素养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从而证明了假说1。表2(2)列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素养有助于改善农户的融资条件(D),但融资条件却负向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如表2(5)列所示。这与假说2不符,究其原因如下:首先因农村居民的生产性融资行为符合典型的融资次序理论,生产投资所用资金更倾向于内源性融资;其次因农户贷款的动机主要是为应付教育、疾病和婚嫁等大额生活性支出,此类支出会挤出农业生产投资;最后,农村居民在获得贷款之后会更倾向于投向非农业经营。
由表2(3)、(4)列实证结果可知,农户金融素养与风险容忍(r)显著正相关,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流动性(m)显著地负相关。再结合表2(5)列风险容忍和可支配流动性的系数可得出以下结论,农户金融素养可增加风险容忍进而促进其农业生产投资,且农户金融素养可减少其当期流动性持有,进而促进其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因而证明假说3与假说4 。
基于表2的实证结果并结合一元多重中介模型探究农户金融素养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机制,并利用逐步检验法检验各中介效应。
第一,个别中介效应分析。金融素养经由改善农户融资条件的中介效应为-0097 且显著。这说明金融素养可通过改善农户融资条件,但抑制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类似的,金融素养经由提升农户风险容忍的中介效应为0127且显著性;金融素养经由流动性持有的中介效应为 0107且显著。此外,因表2(5)列金融素养的系数显著为正,因此可知上述三种中介效应并非是金融素养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全部中介渠道,即非完全中介。 第二,总体中介效应分析。对中介效应进行加总可以得到总体中介效应为0138,在 5% 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因此可知农户金融素养的提升确实有助于增加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依据表2(5)列实证结果,可计算出金融素养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直接效应为0303,并在 5% 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第三,个别中介效应比较。前文的分析表明,金融素养由改善农户融资条件、提升农户风险容忍以及减少流动性持有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097 、0127和0107。可以发现,改善农户融资条件的中介效应为负(即遮掩效应),减少流动性持有和提升农户风险容忍的中介效应为正,且提升农户风险容忍的中介效应更大。
(二)内生性检验
内生性是实证回归中常见的问题,一般是由互为因果、遗漏变量和测量误差引起。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述模型关键变量与农村资本积累并以及劳动生产率之间并无互為因果,但因测量误差或变量确实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通常在大多数实证回归都会存在。本文则借鉴已有学者[11]内生性检验方法,以同村其他居民家庭金融素养平均水平作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工具变量(FLd)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如表3(1)-(5)列所示,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方法所得结果与表2(1)-(5)列中核心变量结果一致,并且两阶段第一阶段F值均大于20,因此可说明上述实证存在的内生性并未影响到估计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在此部分,本文根据上文因子分析法衡量金融素养所用的问题和复制,利用变异系数法重新计算农户金融素养(vfl),然后重新计算基准回归,以此检验基准回归的稳健性。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表4(1)、(2)、(3)、(4)和(5)对应关键变量系数与表2(1)、(2)、(3)、(4)和(5)一致,由此证明其稳健性。
(四)异质性分析
首先,本文根据样本家庭决策者性别将总样本划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回归如表5所示,其中第(1)、(2)列分别男性组和女性组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当家庭决策者为男性时农户金融素养对于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更强。其次,将总样本按照样本农户教育年限是否高于平均教育年限划分为高学历组和低学历组,然后分别回归结果如表5(3)、(4)所示,结果显示当家庭决策者为低学历组,金融素养对于其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更强。最后,将总样本按照家庭决策者年龄是否高于平均值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然后分别分组回归如表5(5)、(6)所示,结果显示若家庭决策者为低龄组时,农户金融素养对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更强。
(五)基于上述研究的经济后果探索
以上研究已经证明金融素养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但金融素养是否也会构成农户的人力资本从而影响农户的生产效率,这一问题值得深究。已有学者[16]发现金融素养对于经济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直接影响居民金融行为,还在于其对个人生产经营能力的提升。结合上文结论和已有文献可推论:农户的金融素养有助于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农户金融素养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间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金融素养构成个人的人力资本,能够提升农户的经营能力从而直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在此处,结合实证模型验证以上结论,并试图对本文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扩展。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α为常数项,βi为对应各变量的系数,lneffici是当年的农业生产效率,lnKi是当年的农业生产资本,FLi是农户金融素养,lnlandi是当年的土地规模,lnlabori是当年的农业劳动投入,Xi则是经营者特征等控制变量,μi则是对应的随机扰动项。此模型的实证原理是控制农户资本、土地和农业劳动投入等生产要素,考察金融素养是否会提升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若在控制上述生产要素后金融素养仍然显著影响农户生产效率则可证明以上推论。
实证结果如表6(1)所示,在控制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变化时,金融素养显著地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由此可证明上述结论。另外,表6中(2)、(3)、(4)分位数回归结果中金融素养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向但是依次递减,因此证明相比高级的金融知识、基础金融知识更加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能力。表6(5)以同村其他居民家庭金融素养平均水平作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工具变量(FLd)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其各系数对应的回归结果与表6(1)式作用方向一致且两阶段第一阶段F值大于20。因此可说明上述实证存在的内生性并未影响到估计结果。表6中(2)、(3)、(4)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说明表6(1)的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此外利用按照学历高低分组回归进一步验证表6(1)的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如表6(6)、(7)所示金融素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与(1)中系数方向一致,再次证明其稳健性。因此金融素养除了可通过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促进农业经营效率,还可以直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137村金融素养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农户金融素养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农业生产投资。研究发现:(1)农户金融素养可显著地促进其农业生产投资,同时金融素养可以提升农户的经营能力从而改善农业经营效率。(2)通过一元多重中介模型发现融资条件、风险容忍和流动性持有是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三个中介机制。其中,风险容忍提升和流动性持有均表现出正向中介效应,且前者大于后者;但融资条件改善却表现出遮掩效应,即农户金融素养通过提升风险容忍和降低流动性持有促进了农业生产投资,尽管金融素养可改善农户的融资条件却并未因此促进农业生产投资。(3)虽然农户金融素养通过改善融资条件抑制了农业生产投资似乎与直观经验相悖,但因农户表现出“融资次序”特征,且绝大部分农户基于建房、疾病等大额支出和非农业经营的动机进行融资,加之农业生产回报率低于非农经营,所以农户融资条件改善并未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也在情理之中。以上结论表明,提升农户金融素养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基层自治组织贴近农户的优势,将金融教育嵌入到农村居民文化建设中,推动农村、社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利用金融知识讲座、咨询等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进而改善农户生产投资不足的问题。其次,借助农村地区已有的文化宣传体系,结合互联网等新媒体,利用各种农村居民喜闻乐见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风险容忍能力和投资能力从而增加农户农业投资。最后,通过基层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教育,利用现有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居民金融教育,增加现有金融体系和“三农”发展的兼容性。
注释:
① 中国西南地区数据显示673%的农户认可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生产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多达38%的农户认为资本缺乏是阻碍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原因,然而只有不到10%的农户转入土地,仅9%的农户完全利用机械完成耕种和收割,甚至有地区农民通過人力耕种,不到903%的农户拥有大、中型机械(数据源于《中国农村金融素养和金融素养调查》)
② 依据2018年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国农村居民金融需求和金融素养调查”数据发现,被访农户不知道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分别占比为7899%、7967%,并高达4385%的被访者不知道银行贷款程序和条件;另有3836%被访者在从事金融业务时不会阅读相关的金融合同,且阅读过合同的被访者仅27%可完全理解合同内容;唯有1333%的访问者才可以正确的计算复利利息;多达2681%不会使用ATM机,1882%仅知道ATM机具有取款功能,多达6229%被访者才了解ATM不到一半功能(数据源于《中国农村金融素养和金融素养调查》)。
③ 银行的利润如下:π=Dt(R-)-Ct(Dt),银行成本为:C(Dt)=Dt-c2/FL,p表示农户申请贷款的成功概率。c为一个常数。根据银行理论可知贷款申请可得概率和银行利润成正比,可借鉴逻辑斯蒂曲线将此概率表示为P=1/(e-Dt(R-)-Ct(Dt).FL+1)。
参考文献:
[1] Noctor, M., S. Stoney, and R. Stradling. Financial Literacy.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Research, 1992.
[2] Lusardi A,Tufano P. Debt literacy, financial experiences, and overindebtedness[J].Journal of Pension Economics & Finance, 2015, 14(4): 332-368.
[3] Almenberg J, Dreber A. Gender,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J].Economics Letters, 2015, 137: 140-142.
[4] 胡珊珊,晁娜.农地抵押政策、资产流动性释放与农户农业创业决策——基于粤西地区1876户农户的调研数据[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97-110.
[5] Fischhoff B, Slovic P, Lichtenstein S. Knowing with certainty: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xtreme confide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77, 3(4): 552.
[6] Tokar Asaad C. Financial literacy and financial behavior: Assessing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J].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 2015,24(2).
[7] Eniola A A, Entebang H. SME managers and financial literacy[J].Global Business Review, 2017,18(3): 559-576. [8] Henager R,Cude B J. Financial Literacy and Long-and Short-Term Financial Behavior in Different Age Groups[J].Journal of Financial Counseling and Planning,2016,27(1): 3-19.
[9] Bannier C E,Neubert M. Gender differencesin financial risk taking: The role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risk tolerance[J].Economics Letters,2016,145:130-135.
[10]魏丽萍,陈德棉,谢胜强.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金融素养、风险容忍和风险感知的共同影响[J].管理评论,2018,30(9):61-71.
[11]尹志超,张号栋.金融知识和中国家庭财富差距——来自CHFS数据的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7(10):76-86.
[12]吴卫星,吴锟,王琎.金融素养与家庭负债——基于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8,53(1):97-109.
[13]张号栋,尹志超.金融知识和中国家庭的金融排斥——基于CHFS數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6(7):80-95.
[14]熊芳,项梓薇.农户金融素养测量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9):111-112.
[15]苏岚岚,孔荣.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互动关联机理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9(2):61-77.
[16]苏岚岚,孔荣.金融素养、创业培训与农民创业决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3):53-66.
[17]邓春生,李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18,34(11):180-181.
[18]Awais M,Laber M F,Rasheed N,et al. Impact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investment experience on risk toleranc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akist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Issues,2016,6(1): 73-79.
[19]Jappelli T,Padula M. Investment in financial literacy and sav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3,37(8): 2779-2792.
[20]粟芳,方蕾.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银行、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16(9):70-83.
[21]林文声,王志刚,王美阳.农地确权、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8(8):64-82.
[22]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Driving Force” or “Friction”?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 on Farmers′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N Ke-fei1,CAI Dong-liang1,CHEN Shao-hui2
(1. School of Finance,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China;
2.International College,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Suzhou 215123,China) Abstract:Whether and how 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affect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ves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Based on the financial literacy survey data of 137 villages of China Finan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n 2018,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model and unitary multiple intermediary empirical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rec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on farmers′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can promote their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 can improve farmers′ oper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agricultural operation efficiency;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can 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vestment through three intermediary channels: financing conditions, farmers′ risk tolerance and farmers′ family liquidity holding,among them,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farmers′ risk tolerance and farmers′ family liquidity holding is positive, while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financing conditions is negative; farmers′ financing show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ng ord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financing conditions cannot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show tha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mediation effect; farmers′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責任编辑:赵春江)
关键词:农户金融素养;中介效应;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农业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 :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1)03-0073-10
收稿日期:2020-10-06
作者简介:韩科飞(1991-),男,甘肃白银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普惠金融、农村金融;蔡栋梁(1982-),男,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富管理、家庭金融;陈韶晖(1998-),男,广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家庭金融。
一、引言
十九大系统地总结了过去重要农村战略并提出“乡村振兴”,将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富农的重大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主的农村经济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是“乡村振兴”主要内容和首要目标,两者都涉及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然而, 因受制于农业投资不足,农田有效整合、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以及先进农业技术引进等农业生产效益提升措施迟滞不前,直接影响我国“乡村振兴”大局。其中农业生产投资不足①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的阻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正视的问题。
国内有些学者将农业投资不足归结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融资约束严重,因而主张增加农村资本供给促进农业投资。相应地,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农业部和财政部出台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支持乡村发展、农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详细目标和具体措施,积极为“三农”经济发展注入资本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关于农业生产投资的研究和已实施的金融支农政策都潜在假定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完全理解金融产品价值,能客观、理性地进行风险决策,以及无障碍地办理金融业务和使用金融产品,但这与现实情况不符②。农户金融素养是农户利用金融知识和金融体系改善自身福利的能力,既是主导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和落实国家农村金融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金融支农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农户金融素养是农业生产投资的“加速度”还是“摩擦力”?这个问题值得学术界和“金融支农”政策制定当局重点关注。
鉴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资本不足、金融支农效果不佳以及金融素养不高的现状,本文从农村金融素养角度探究农户的农业生产投资和生产效率,并试图实现以下创新。首先,本文通过构造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资本积累的理论模型证明金融素养对于农户农业生产资本积累的影响和路径。其次,本文使用2018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的“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素养调查”数据,利用一元多重中介模型实证探究了金融素养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机制。另外,在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金融素养时加入经济法律知识和理财意识使得金融素养衡量更加全面综合。最后,现有文献研究农户金融素养与农户家庭经济决策时,简单地利用户主金融素养代替家庭金融素养并不准确,本文则利用家庭经济决策者的金融素养代替户主金融素养来衡量家庭金融素养予以矫正。
二、文献综述
金融素养概念最早由Noctor[1]提出,被界定为个体在配置和管理财富方面所具有的实施理性评估和合理决策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居民的金融行为和金融资源使用效益。金融素养和个人金融行为紧密相关,影响个人短期横向和长期纵向资产配置,具体如下:首先,金融素养涉及个人的财务规划和投资决策能力,例如收益计算、风险决策、项目评估、财务计划以及流动性安排等方面[2];其次,金融素养可促进个人金融市场参与如股票市场参与、商业保险参与以及数字金融参与[3]。再者,金融素养有助于个人投资合理化,从而减少融资、风险管理的相关成本,增加投资的回报率[4],缺乏金融素养会导致投资者过度自信从而使投资者高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的准确性[5]。另外,金融素养还会影响居民的风险承担和风险偏好,进而影响其风险投资[6]。最后,金融素养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并非仅仅局限在金融行为,金融素养也可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创业、生产经营效率以及不发达地区男女经济权力等,还可以通过调节效应和直接效应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提高家庭收入[7]。此外,有学者还发现[8]相比客观金融素养青年的主观金融素养更能促进个人长短期金融行为,还有学者发现[9]认为主观金融素养和客观金融素养同向地影响男性的标准投资,但只有客观金融素养会正向影响女性的标准投资。回顾国外金融素养有关文献发现,金融素养的研究从金融行为延伸到个人生产经营行为,金融素养不仅是个人金融参与的“润滑剂”,也是个人和家庭使用金融产品经济效果的“催化剂”,还是提高家庭生产经营效率的“助推剂”。尽管当前关于金融素养影响个体金融、经济行为的实证分析很多,但是少有文献构建严密的理论体系证明金融素养影响个人金融、经济行为的机制和逻辑。
国内金融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素养对居民金融市场参与以及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10-12]。目前,国内金融素养的研究已扩展到农村金融领域,主要包括金融素养衡量和影响因素以及农村金融素养的经济后果,但仍集中在探究农户金融素养与其金融行为的关系[13]。因农村数据可获得性低,大多数学者通常都是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研究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影响,具体包括金融素养对于农村居民融资和保险参与的影响,还涉及金融素養对于农村居民借贷、保险及对互联网金融参与的影响[14]。另外,当前在农村金融领域中此方向的研究开始延伸到金融素养与农村居民生产经营行为,例如研究金融素养与农村居民土地流转、创业决策和创业绩效以及生产要素配置[15-16]。国内许多学者从人力投资、制度、金融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等角度研究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投资行为,但鲜有人探究金融素养对农户资本积累以及生产效率提升。回顾国内已有文献发现金融素养在农村金融领域研究存在如下不足:一方面相比城镇居民探究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相关研究并不丰富;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金融素养的研究仅局限于农村金融行为的影响,只有少数学者将金融素养的研究向农村生产、经营行为扩展[17]。因此,本文借鉴金融素养农村金融领域已有的研究,探究金融素养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农户的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效率。 三、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本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理论模型探究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内在逻辑以及金融素养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路径。
(一)农户农业生产资本积累模型
该模型利用最大化两期效用刻画农户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从而探究农户农业生产投资过程。令Yt和Yt+1分别表示农户在t期和t+1期的收入,Ct、 It和 mt分别表示农户当期的消费、投资和流动性持有;有鉴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融资约束,D·P表示农户申请贷款之后获得的期望值,其中P(P=1/(e-Dt(R-)-Ct(Dt)FL+1)③衡量农村居民的融资可得性,D表示农户贷款需求;Kt表示农户总的资本存量,Knanrt和 Kanrt分别表示农户非农业生产资本和农业生产资本存量,根据假设(3)则有Kanrt=K·ρ=K-Knanrt;Lanrt、Lnanrt、Landt分别表示当期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和土地规模;Aanr和FL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户金融素养,并假设金融素养属于人力资本的一部分且两期内农户金融素养并未改变,可表示为A=AFL且A/FL>0。另外农村居民在从事生产的同时进行消费,其效用为Ut,两期效应函数为Ut=U(Ct,mt),Ut+1=U(Ct+1,mt+1) 。
首先作如下假设:
(1)农村居民的效用主要是由其消费和持有的流动性(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构成,效应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
(2)每期农户收入会以投资、消费和持有流动性的形式分配。
(3)农村居民以特定比例在农业和非农业分配资本且折旧率相同都为σ,农业生产资本在总资本中占比为ρ。
(4)金融素养可提高农村居民的风险忍受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理财能力减少现金持有,还有利于增加其融资可得,且合理跨期资金配置[18-19]。数学表示如下:D_/FL>0;γ/FL>0;m/FL<0。
其中(8)式则是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均衡式,通过求偏导的方式可证明投资与农户融资可得、风险容忍以及风险容忍之间的数学关系,可证明如下结果:
(1)ItDt>0,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与农户融资可得成正比,结合D_/FL>0可证明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融资可得中介渠道
(2)若(1+r)·mt>mt+1,则Itπt>0,πtγt>0,所以Itγt>0,即农户当年持有的现金价值大于下一期的现金现值时,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与风险容忍成正比。结合γ/FL>0,可证明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风险容忍中介渠道。
(3)Itmt<0,即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与农户持有的现金成反比。结合mFL<0,可证明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流动性持有中介渠道。
结合上文本模型假设γ/FL>0;D_/FL>0;m/FL<0,以及農业投资与农业生产资本投资存量关系Kt+1=(1-σ)Kt+It,若(1+r)·mt>mt+1可得:
由此证明,金融素养可促进农村资本积累,也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二)研究假说
综合上文理论分析和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列出以下研究假说:
金融素养是个体对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认知和金融知识以及应用金融知识提升福利的能力,可促进农村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一方面,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有利于农村居民正确认识风险并克服极端风险厌恶[18]、短视以及机会主义等非理性行为,从而增加风险容忍,进而增加资本积累意愿。另一方面,金融素养有助于农村居民深入了解金融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增加融资参与、理财产品和保险参与 [12-13],从而增加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因此,农户金融素养可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假说 1:农户金融素养水平提升可增加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农户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所以农村居民无法充分地利用金融支持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农村居民面临融资约束,一方面是因为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未能充分利用既得的金融资源和融资自我排斥[20]。金融素养不仅有利于农村居民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各种融资产品和融资资源[11],还可以规范其金融行为增加信用,缓解农村居民融资的自我排斥,从而增加融资能力,促进资本积累[10]。
假说2:农户金融素养可改善农户融资条件从而增加投资能力,进而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农户金融素养可增加其风险容忍。一方面,农户金融素养水平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正确认知和评估风险,从而更加理性,可以克服内心关于未知风险的恐惧以及理性偏差,增加其风险容忍;另一方面,金融素养可增加农村居民利用金融产品管理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加风险容忍。农村居民增强风险容忍,增加风险承担从而提升风险项目的评价和决策能力,捕获优质项目机会,增加生产性风险投资意愿,进而促进资本积累[5,10]。
假说3:农户金融素养可增加其风险容忍从而增加投资意愿,进而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金融素养会影响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持有,从而影响其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高金融素养的农户具有更强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一方面会通过购买股票等金融资产来分散投资获得高收益,从而减少银行存款持有;另一方面高金融素养的农户倾向于创业和再生产,从而将现金资产转化为农业生产机械或者非农业生产资料,从而减少流动性持有[12,21]。但流动性持有减少既可能会促进农业投资也可能挤出农业,其影响方向不确定。因此,金融素养会减少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持有,但流动性对于投资的影响方向不确定。 假说4:农户金融素养提高会减少农户流动性持有,进而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但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方向不确定。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于2018年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中国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和金融需求调查”调研项目。此次调研利用分层抽样法,按照人均GDP高中低从市到村进行三级分层抽样选择拟调研样本,共派遣21个队伍,共计170队员,遍布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个省份,入驻成都、遂宁、贵阳、遵义、楚雄、玉溪、拉萨等16市,覆盖25个区县 137个村,共获得3000个合格样本。该调研,基于已有研究,结合经典理论,利用专家法,设计问卷,并在调研前反复测试调整,确保问卷有效性和信度。
(二)变量选取
核心变量分别是被解释变量农业生产性投资存量,核心解释变量农户金融素养,以及融资条件、风险容忍和流动性持三个中介变量。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存量用当年农户农机农具、喷灌滴灌等先进技术设备、留存农产品、用于劳作牲畜和当年的农业支出(饲料、种子、农药)的市场总值作为农业生产资本存量的衡量指标。农户金融素养是借鉴尹志超等学者的计算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纳入农户家庭决策者“通胀知识”“利率计算”“经济法律知识”“信用意识”“理财意识”以及“复利知识”构建的综合指数,试图从金融知识、金融能力和金融意识三个角度综合衡量农户金融素养水平。融资条件为虚拟变量,利用农户是否从银行获得贷款衡量,若农户获得银行贷款则表示其融资条件较好取值为1,否则表示融资条件差取值为0。风险容忍在本文通过调研问卷中关于同样期望值的风险投资和确定性投资选择进行描述,若选择风险投资则其风险容忍高取值为1,否则其风险容忍较低取值为0。流动性持有在本文中以农村居民持有的现金额和活期存款总额进行衡量。
为了准确研究金融素养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选择农户农业劳动力、土地规模、政府补贴、家庭决策者性别特征、家庭决策者年龄特征、家庭决策者教育年限特征、非农业收入、非经常大额支出、经营主体特征、是否为兼业经营作为控制变量。最后,本文基于金融素养与农业生产性投资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探究金融素养是否会提升农业经营效率时则利用农户的农业劳动力回报率衡量农业经营效率。本文所有相关变量选取如表1所示,该表对各变量的变量符号、变量含义和变量衡量以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不高,平均为0081;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大,只有46%的农户获得融资;农村居民存在较高的风险厌恶,在调查中只有23%的被访者选择了风险证券;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持有平均为4230元;农业经营效率明显低于农村居民非农业经营效率,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5152元/年/人,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322元/年/人。
(三)实证模型
本文结合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22]的一元多重中介模型探究金融素养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机制,并利用逐步法检验金融素养的中介效应。具体模型如下:其中(10)式是为了验证假說1,当α显著不为零时则可验证农户金融素养确实会影响农户农业资产积累;(11)式和(12)式则是为了验证假说2-4,探究金融素养对于农村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机制,若Zi对应的(11)式中系数βi和πi都显著不为0,则说明Zi确实为FL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中介变量,同时若λ显著为0,则说明为完全中介。
其中τ、ω、c为各式常数项,α、βi、λ分别为各式中解释变量FL对应系数,lnk代表农户农业资本存量,FL则为农户金融素养; πi为各中介变量在各式对应系数,Zi为中介变量,其中i=1,2…n,综合本文理论分析在实证时总共引入三个中介变量,Zi分别为D(融资条件)、r(农户的风险容忍)和m(当年农村居民持有的流动性); γj、θj、ωj 则为各控制变量各式对应系数,其中Gj为各控制变量;εx、εi、ε则是各式对应的随机扰动项。
五、实证结果
(一)金融素养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此部分结合前文的模型对各研究假说进行实证验证,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1)列金融素养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金融素养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从而证明了假说1。表2(2)列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素养有助于改善农户的融资条件(D),但融资条件却负向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如表2(5)列所示。这与假说2不符,究其原因如下:首先因农村居民的生产性融资行为符合典型的融资次序理论,生产投资所用资金更倾向于内源性融资;其次因农户贷款的动机主要是为应付教育、疾病和婚嫁等大额生活性支出,此类支出会挤出农业生产投资;最后,农村居民在获得贷款之后会更倾向于投向非农业经营。
由表2(3)、(4)列实证结果可知,农户金融素养与风险容忍(r)显著正相关,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流动性(m)显著地负相关。再结合表2(5)列风险容忍和可支配流动性的系数可得出以下结论,农户金融素养可增加风险容忍进而促进其农业生产投资,且农户金融素养可减少其当期流动性持有,进而促进其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因而证明假说3与假说4 。
基于表2的实证结果并结合一元多重中介模型探究农户金融素养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机制,并利用逐步检验法检验各中介效应。
第一,个别中介效应分析。金融素养经由改善农户融资条件的中介效应为-0097 且显著。这说明金融素养可通过改善农户融资条件,但抑制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类似的,金融素养经由提升农户风险容忍的中介效应为0127且显著性;金融素养经由流动性持有的中介效应为 0107且显著。此外,因表2(5)列金融素养的系数显著为正,因此可知上述三种中介效应并非是金融素养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全部中介渠道,即非完全中介。 第二,总体中介效应分析。对中介效应进行加总可以得到总体中介效应为0138,在 5% 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因此可知农户金融素养的提升确实有助于增加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依据表2(5)列实证结果,可计算出金融素养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直接效应为0303,并在 5% 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第三,个别中介效应比较。前文的分析表明,金融素养由改善农户融资条件、提升农户风险容忍以及减少流动性持有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097 、0127和0107。可以发现,改善农户融资条件的中介效应为负(即遮掩效应),减少流动性持有和提升农户风险容忍的中介效应为正,且提升农户风险容忍的中介效应更大。
(二)内生性检验
内生性是实证回归中常见的问题,一般是由互为因果、遗漏变量和测量误差引起。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述模型关键变量与农村资本积累并以及劳动生产率之间并无互為因果,但因测量误差或变量确实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通常在大多数实证回归都会存在。本文则借鉴已有学者[11]内生性检验方法,以同村其他居民家庭金融素养平均水平作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工具变量(FLd)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如表3(1)-(5)列所示,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方法所得结果与表2(1)-(5)列中核心变量结果一致,并且两阶段第一阶段F值均大于20,因此可说明上述实证存在的内生性并未影响到估计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在此部分,本文根据上文因子分析法衡量金融素养所用的问题和复制,利用变异系数法重新计算农户金融素养(vfl),然后重新计算基准回归,以此检验基准回归的稳健性。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表4(1)、(2)、(3)、(4)和(5)对应关键变量系数与表2(1)、(2)、(3)、(4)和(5)一致,由此证明其稳健性。
(四)异质性分析
首先,本文根据样本家庭决策者性别将总样本划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回归如表5所示,其中第(1)、(2)列分别男性组和女性组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当家庭决策者为男性时农户金融素养对于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更强。其次,将总样本按照样本农户教育年限是否高于平均教育年限划分为高学历组和低学历组,然后分别回归结果如表5(3)、(4)所示,结果显示当家庭决策者为低学历组,金融素养对于其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更强。最后,将总样本按照家庭决策者年龄是否高于平均值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然后分别分组回归如表5(5)、(6)所示,结果显示若家庭决策者为低龄组时,农户金融素养对农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更强。
(五)基于上述研究的经济后果探索
以上研究已经证明金融素养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但金融素养是否也会构成农户的人力资本从而影响农户的生产效率,这一问题值得深究。已有学者[16]发现金融素养对于经济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直接影响居民金融行为,还在于其对个人生产经营能力的提升。结合上文结论和已有文献可推论:农户的金融素养有助于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农户金融素养可增加资本积累从而间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金融素养构成个人的人力资本,能够提升农户的经营能力从而直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在此处,结合实证模型验证以上结论,并试图对本文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扩展。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α为常数项,βi为对应各变量的系数,lneffici是当年的农业生产效率,lnKi是当年的农业生产资本,FLi是农户金融素养,lnlandi是当年的土地规模,lnlabori是当年的农业劳动投入,Xi则是经营者特征等控制变量,μi则是对应的随机扰动项。此模型的实证原理是控制农户资本、土地和农业劳动投入等生产要素,考察金融素养是否会提升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若在控制上述生产要素后金融素养仍然显著影响农户生产效率则可证明以上推论。
实证结果如表6(1)所示,在控制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变化时,金融素养显著地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由此可证明上述结论。另外,表6中(2)、(3)、(4)分位数回归结果中金融素养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向但是依次递减,因此证明相比高级的金融知识、基础金融知识更加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能力。表6(5)以同村其他居民家庭金融素养平均水平作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工具变量(FLd)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其各系数对应的回归结果与表6(1)式作用方向一致且两阶段第一阶段F值大于20。因此可说明上述实证存在的内生性并未影响到估计结果。表6中(2)、(3)、(4)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说明表6(1)的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此外利用按照学历高低分组回归进一步验证表6(1)的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如表6(6)、(7)所示金融素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与(1)中系数方向一致,再次证明其稳健性。因此金融素养除了可通过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促进农业经营效率,还可以直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137村金融素养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农户金融素养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农业生产投资。研究发现:(1)农户金融素养可显著地促进其农业生产投资,同时金融素养可以提升农户的经营能力从而改善农业经营效率。(2)通过一元多重中介模型发现融资条件、风险容忍和流动性持有是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三个中介机制。其中,风险容忍提升和流动性持有均表现出正向中介效应,且前者大于后者;但融资条件改善却表现出遮掩效应,即农户金融素养通过提升风险容忍和降低流动性持有促进了农业生产投资,尽管金融素养可改善农户的融资条件却并未因此促进农业生产投资。(3)虽然农户金融素养通过改善融资条件抑制了农业生产投资似乎与直观经验相悖,但因农户表现出“融资次序”特征,且绝大部分农户基于建房、疾病等大额支出和非农业经营的动机进行融资,加之农业生产回报率低于非农经营,所以农户融资条件改善并未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也在情理之中。以上结论表明,提升农户金融素养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基层自治组织贴近农户的优势,将金融教育嵌入到农村居民文化建设中,推动农村、社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利用金融知识讲座、咨询等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进而改善农户生产投资不足的问题。其次,借助农村地区已有的文化宣传体系,结合互联网等新媒体,利用各种农村居民喜闻乐见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风险容忍能力和投资能力从而增加农户农业投资。最后,通过基层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教育,利用现有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居民金融教育,增加现有金融体系和“三农”发展的兼容性。
注释:
① 中国西南地区数据显示673%的农户认可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生产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多达38%的农户认为资本缺乏是阻碍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原因,然而只有不到10%的农户转入土地,仅9%的农户完全利用机械完成耕种和收割,甚至有地区农民通過人力耕种,不到903%的农户拥有大、中型机械(数据源于《中国农村金融素养和金融素养调查》)
② 依据2018年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国农村居民金融需求和金融素养调查”数据发现,被访农户不知道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分别占比为7899%、7967%,并高达4385%的被访者不知道银行贷款程序和条件;另有3836%被访者在从事金融业务时不会阅读相关的金融合同,且阅读过合同的被访者仅27%可完全理解合同内容;唯有1333%的访问者才可以正确的计算复利利息;多达2681%不会使用ATM机,1882%仅知道ATM机具有取款功能,多达6229%被访者才了解ATM不到一半功能(数据源于《中国农村金融素养和金融素养调查》)。
③ 银行的利润如下:π=Dt(R-)-Ct(Dt),银行成本为:C(Dt)=Dt-c2/FL,p表示农户申请贷款的成功概率。c为一个常数。根据银行理论可知贷款申请可得概率和银行利润成正比,可借鉴逻辑斯蒂曲线将此概率表示为P=1/(e-Dt(R-)-Ct(Dt).FL+1)。
参考文献:
[1] Noctor, M., S. Stoney, and R. Stradling. Financial Literacy.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Research, 1992.
[2] Lusardi A,Tufano P. Debt literacy, financial experiences, and overindebtedness[J].Journal of Pension Economics & Finance, 2015, 14(4): 332-368.
[3] Almenberg J, Dreber A. Gender,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J].Economics Letters, 2015, 137: 140-142.
[4] 胡珊珊,晁娜.农地抵押政策、资产流动性释放与农户农业创业决策——基于粤西地区1876户农户的调研数据[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97-110.
[5] Fischhoff B, Slovic P, Lichtenstein S. Knowing with certainty: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xtreme confide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77, 3(4): 552.
[6] Tokar Asaad C. Financial literacy and financial behavior: Assessing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J].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 2015,24(2).
[7] Eniola A A, Entebang H. SME managers and financial literacy[J].Global Business Review, 2017,18(3): 559-576. [8] Henager R,Cude B J. Financial Literacy and Long-and Short-Term Financial Behavior in Different Age Groups[J].Journal of Financial Counseling and Planning,2016,27(1): 3-19.
[9] Bannier C E,Neubert M. Gender differencesin financial risk taking: The role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risk tolerance[J].Economics Letters,2016,145:130-135.
[10]魏丽萍,陈德棉,谢胜强.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金融素养、风险容忍和风险感知的共同影响[J].管理评论,2018,30(9):61-71.
[11]尹志超,张号栋.金融知识和中国家庭财富差距——来自CHFS数据的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7(10):76-86.
[12]吴卫星,吴锟,王琎.金融素养与家庭负债——基于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8,53(1):97-109.
[13]张号栋,尹志超.金融知识和中国家庭的金融排斥——基于CHFS數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6(7):80-95.
[14]熊芳,项梓薇.农户金融素养测量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9):111-112.
[15]苏岚岚,孔荣.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互动关联机理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9(2):61-77.
[16]苏岚岚,孔荣.金融素养、创业培训与农民创业决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3):53-66.
[17]邓春生,李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18,34(11):180-181.
[18]Awais M,Laber M F,Rasheed N,et al. Impact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investment experience on risk toleranc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akist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Issues,2016,6(1): 73-79.
[19]Jappelli T,Padula M. Investment in financial literacy and sav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3,37(8): 2779-2792.
[20]粟芳,方蕾.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银行、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16(9):70-83.
[21]林文声,王志刚,王美阳.农地确权、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8(8):64-82.
[22]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Driving Force” or “Friction”?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 on Farmers′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N Ke-fei1,CAI Dong-liang1,CHEN Shao-hui2
(1. School of Finance,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China;
2.International College,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Suzhou 215123,China) Abstract:Whether and how 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affect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ves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Based on the financial literacy survey data of 137 villages of China Finan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n 2018,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model and unitary multiple intermediary empirical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rec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on farmers′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can promote their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 can improve farmers′ oper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agricultural operation efficiency;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can 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vestment through three intermediary channels: financing conditions, farmers′ risk tolerance and farmers′ family liquidity holding,among them,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farmers′ risk tolerance and farmers′ family liquidity holding is positive, while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financing conditions is negative; farmers′ financing show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ng ord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financing conditions cannot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show tha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farmers′ financial literacy; mediation effect; farmers′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責任编辑:赵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