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方言音变现象分析研究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lytek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中方言经过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相互接触、影响后形成了今天复杂的格 局,历来学者对汉中方言的归属问题有着极大争议。总得来说,在两种官话的相互浸染下,汉中方言同时具备着这两者官话的特点,并且随着长期演变,又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性质。本文在此背景下,着重描写、分析汉中方言的音变现象,以此來探讨其发展规律。
  【关键字】汉中方言;音变现象;中原官话
  1、汉中市简介
  汉中,其名源自水也。《民国汉南续修郡志。汉中府志》中记载:“旧志云:郡临汉水之阳,南回汉山,故名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北接秦岭山脉,南靠大巴山,属于亚热带气候。虽然处于大山包围之中,但其间是由汉江冲击而成的汉中平原。汉中市则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原、丘陵、山地三种地貌。
  汉中地形险要坚固,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汉中志》卷二清楚地记载了其地位:“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西,北接秦州。秦蜀之矩镇也。汉水上游梁山东,险控巴岷之道,路作咸镐之藩屏。氐羌接珍,为咸域之镇。秦蜀出入之冲。前瞰三秦,后蔽四川,横横以为蜀之肱股。杨洪以为蜀之咽喉。左控三秦,右跨西蜀,中距褒楚,为关陇一大都会。”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都将汉中作为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所在,出于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汉中方言音变现象
  变调是指字与字连读时,产生的一种调值变化。一般而言,汉语绝大部分都是一个字代表一个语素,每个字有它自己本身的读音和调值,我们称之为单字调,但是如果字与字连起来组成词或句子时,单字调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导致了某些字音的调值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在汉中方言中也存在着这种音变现象。
  (1)去声字连读变调
  汉台区方言去声调类是213,属于曲折调,如果两个调值都是213的去声字连读,那么前一个去声字的调值就要变成21。例如:
  (2)叠字变调
  受西南官话的影响,汉中方言大量的名词存在着AA重叠式,这些重叠义并不像普通话中的名词重叠表示爱称义,只是单纯的一种语言习惯。连读时4类单字调都会发生变化,变调规律如下:
  阴平字、阳平字或上声字重叠,后一字都变成21调。例如:
  b、去声字重叠,前一去声字调值变21,这等同于上文说过的去声字连读变调,例如:
  (3)“子”尾词变调
  汉中方言中有很多方言词带后缀“子”,而普通话不带。比如说“葱子”、“眼镜子”、“豆芽子”、“磨子”、“板子”等等,对于“子”这个字,如果有实际意义,那么在汉中话中它是上声调,调值为35,但如果词义虚化,作为词缀而言,它会根据前一个语素调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例如:
  如果在一个词组中,如果词缀的前一个语素是阴平、阳平或上声的时候,“子”词缀调值为21,例如:
  b、如果在一个词组中,如果词缀的前一个语素是去声的时候,“子”词缀调值为35,例如:
  (4)“头”尾变调
  “头”字如果单念或在词组中有表示实义的作用,它的调值为31,阳平调,但如果做词尾时,前一个字如果是阴平、阳平或上声时,它的调值变为21,如果前一个字是去声,调值变为35。例如:
  a、
  b、
  由此可见,汉中方言的音变现象呈现出复杂的现象,由于汉中方言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大多出现叠字变调,但同时毕竟汉中方言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因而上述音变现象显得独特而复杂。
  参考文献:
  [1] 段永华 1997 陕南方言与推广普通话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第二期
  [2] 薛平栓 2001 《陕西历史人口地理》 人民出版社
  [3] 张崇 2007 《陕西方言词汇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草船借箭》一课中的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使学生具有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意在引导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看;谈;品;得  叶圣陶曾说过:“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唯一的工具,唯一的凭借。”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想通过几本薄薄的教材就让学生掌握
期刊
“二郎山”、“二郎沟”、“二郎店”、“二郎川”、“二郎神”、“二郎庙”———类似这样带有“二郎”的地名在中国比比皆是,但凡这样的地名多多少少都和“二郎神”崇拜有关。在中国多神崇拜的宗教体系中,“二郎神”具有响当当的名头;在民间信仰中,“二郎神”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敬奉“二郎神”的庙宇在全国各地更是屡见不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对“二郎神”有专篇的描述,《西游记》、《封神演义》中“二郎神”都是颇
期刊
【摘 要】大卫·刘易斯在反事实条件句一书中有很多见解独到的论述,充分展现了其天才的思考能力。本文作者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小节来写,来叙述其基本的思想。  【关键词】大卫·刘易斯;反事实条件句  刘易斯把“会”反事实条件句作为可变的严格条件句来解说,同时给出用“会”反事实条件句定义“可能的”反事实条件句,并推导出如下的“可能的”反事實条件句的真值条件。
期刊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其小说《边城》所蕴涵的人性美、风情美、形式美、山水美、意境美,使读者更好地获得文学艺术美的享受。  一、《边城》所蕴涵的人性美  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把人性看成是美的至极,是沈从文一贯以之的审美理想,他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在《边城》中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和美的天国。作品中那种“优美、健康、自然,
期刊
縱观这几年的高考数列问题,重点考查数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通项公式与求和问题。同时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算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同时又强调追本溯源.
期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八旬老人,还是一两岁的孩童,几乎人手一机。手机的普及程度相當的广泛,但越来越多的手机使用问题,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现实生活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骚扰和痛苦。不少的朋友在公众场合大声的讲着电话,就如同到了无人之境,好像在场的人都要是透明的,还振振有词的说:在我这里没有秘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秘密公众并不想了解,也不想你的
期刊
阅读是人们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诱发思维的活动。阅读能升华人格情操,是最有效的自我教育的益友。对儿童而言,除了图书、报刊杂志等文学材料以外,视觉的、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活动都可以称为阅读。为拓展孩子阅读的内容,加深孩子阅读的深度,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我们把孩子的早期阅读有意识的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让两者水乳相融,相辅相成。我们把幼儿的阅读活动融入到他们的主题活动中
期刊
【提 纲】一.简介盛唐时中阿贸易概况。二.分析盛唐中阿贸易之历史背景。三.唐代时期中阿贸易间的商道及贸易方式。四.唐代中阿贸易影响。  【关键词】唐代;中阿贸易  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祆祠建波斯。  远人尽有如归感,知是汉家全胜时。  唐代诗人王国维的这首诗咏吟了汉唐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诗中我们体会到了唐朝时期中阿交流的繁荣景象,而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简单说,语感就是一种能迅速对语言文字作出情感判断的感受能力。语感的突出特征是快速感受,将复杂的心理感悟浓缩于一瞬间,颇类似于高集成电路,从表面看已消失了条分缕析的中间步骤。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
期刊
【摘 要】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散文家,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情感在诗作中汹涌爆发。  【关键词】理想;真情;自由  喜欢徐志摩,所以读《徐志摩全集》,读《徐志摩传记》,看《人间四月天》,也总想给朋友介绍徐志摩,然而自己的浅知如何敢呢?不想偶然读到一本《朋友心中的徐志摩》,胡适先生的一篇《追悼志摩》,他对徐志摩描述的一段话,不禁让我怦然心动-----这不正是我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