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锁记》选取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上海为背景,表现主人公曹七巧在一个封建家庭里畸形的性格发展,展现人性在黄金枷锁下,在不正常的环境里受到压抑,扭曲和摧残。主人公的性格在文章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由一个曾有青春温情的曹大姑娘变成了阴鸷毒辣凶狠的姜老太婆。张爱玲笔下的人物,照她自己的说法,“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曹七巧是属于这个范畴的。但是,我们必须穿透作品所显示出来的表面,去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最令人憎恶的并非七巧这个人,而是其他的东西。
一、变态的性格历程:泼辣——贪婪——冷酷
(一)青春泼辣的曹大姑娘
年轻的七巧在家里站柜台,接触的是一些身份地位相似的下层劳动者,那些生活场景一直在她的记忆中存留着。“她看见肉铺里的朝禄,朝禄赶着她叫曹大姑娘。难得叫声巧姐儿,她就一巴掌打在钩子背上,无数空钩子荡过去锥他的眼睛,朝禄从钩子下摘下尺来宽的一片生猪肉重重的向案头一抛,一阵温风直扑到她脸上……”在娘家做女儿的七巧,尽管有些要强,嘴头子上琐碎些,但仍不失为一位可爱泼辣的姑娘,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银,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十八九岁的姑娘,“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蓝夏布褂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这样的年轻,甚至美丽,未来是充满想象的,只是,七巧所选择的人生路在关键的时候转了个弯,于是方向便不可逆转了。
(二)为钱而出卖婚姻
旧时的女子,若想改变命运,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嫁人。而普通人家的女子,要想嫁入豪门,那似乎是奢望。姜家二少是个残废,这样的人做官人家的女儿是不肯嫁进来的,于是做媒的就挑了曹家这样的小户人家,这在于七巧却是个机会。这个时候,七巧就做出选择,嫁入姜家。在曹七巧的一生中,金钱第一次主宰了她,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令她放弃了追求正常爱情和生活的权利,只是她自己暂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三)以钱来弥补爱的缺失
由于钱的缘故,七巧嫁进了姜家,对于金钱的幻想成了她精神上的支撑。分家的时候,她不肯让姜季泽平分家业,甚至连老太太留下来的几件作纪念的首饰都不舍不得给他;分家之后姜季泽上门来,她还提防着他跟她借钱。可见,金钱对于七巧是第一紧要的。当初她选择这条路,她只有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她的人生是一条窄窄的隧道,一旦选定就转不了身回不头了。
(四)冷酷而变态的姜老太婆
分家后,钱到了她的手上,终于轮到她来做家长了,她以为有了钱就什么都有了。从此以后的七巧,再不相信什么真心了,只有钱,只有沉默的黄金才是最真实的,她再不相信别人的好心,她认为那是图谋她的钱。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锁,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他的儿子再不敢娶媳妇,她的女儿没有嫁人,他们都没有幸福。金钱是留不下也带不走的,而她也不能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她的变态疯狂的一生,不过留下了酷似她的另一个灵魂,她的女儿长安重蹈她的覆辙。
二、造成曹七巧悲剧的主要因素:价值观和无爱婚姻
曹七巧从一个正常的有着青春美好回忆的女人,慢慢的变成一个冷酷的残忍的自虐而又他虐的心理变态者,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双重影响,使曹七巧对金钱具有了强烈的占有欲
从大的时空背景来看,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在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大都市上海,就有着双重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尾,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婚姻制度等在人们生活的环境里还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些制度所附丽的封建思想早在人们的头脑里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这是封建性的因素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上海是一个开放型的大都市,外来文化首先从这里侵入,所以,资产阶级黄金至上的观念也是从这里涌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这是资本主义性。这两种意识形态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产生的内在矛盾力就推动着人们滑入更深的生活旋涡,走向腐化和堕落。曹七巧就是因为价值观念受到双重影响,而趋于变态,毁了自己的一生。
(二)无爱的婚姻,使她不得不将金钱视作依靠,以致产生心理变态
在黄金的枷锁下,七巧也有过她的爱情理想。她渴盼有一个真心爱她的人,只是没有意识到她当初选择嫁入豪门的时候已经注定了她的不幸。从此,她的精神便完完全全被金钱锁住了,包括她的理智,情欲。她渐渐的变得暴虐自私、残酷,甚至疯狂,她开始随心所欲地毁灭她亲近的人的幸福,她“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终于无可挽回地变成了一个心理变态的女人。她沿着自虐和他虐的恶性轨迹不可阻挡地往下滑,直至毁灭了自己。
老年的七巧,进入了畸形和毁灭的阶段。她此时的心理大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性变态心理,相当于偷窥者心理。对于别人的隐私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她逼着儿子长白供出他媳妇的秘密,并四处散播,从中获得快感。二是仇视与嫉妒心理,她见不得别人有爱情有婚姻和幸福,这个“别人”也包括她的儿女,她不惜一切手段,毁掉他们的幸福。三是寡居者“护犊”心理。对于长白和长安,曹七巧虽然自己在做着伤害他们甚至毁灭他们的事,但她容不得别人接近他们,也许她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她用黄金枷锁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这其中就包括了她自己的儿女。如果说,年轻的七巧十几年的时间呆在姜家是“被食”阶段,那么同时也在“自食”,到了老年,则是“食人”说到底,这实际上是旧中国家庭关系中的“被食——自食——食人”的循环链。
一、变态的性格历程:泼辣——贪婪——冷酷
(一)青春泼辣的曹大姑娘
年轻的七巧在家里站柜台,接触的是一些身份地位相似的下层劳动者,那些生活场景一直在她的记忆中存留着。“她看见肉铺里的朝禄,朝禄赶着她叫曹大姑娘。难得叫声巧姐儿,她就一巴掌打在钩子背上,无数空钩子荡过去锥他的眼睛,朝禄从钩子下摘下尺来宽的一片生猪肉重重的向案头一抛,一阵温风直扑到她脸上……”在娘家做女儿的七巧,尽管有些要强,嘴头子上琐碎些,但仍不失为一位可爱泼辣的姑娘,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银,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十八九岁的姑娘,“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蓝夏布褂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这样的年轻,甚至美丽,未来是充满想象的,只是,七巧所选择的人生路在关键的时候转了个弯,于是方向便不可逆转了。
(二)为钱而出卖婚姻
旧时的女子,若想改变命运,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嫁人。而普通人家的女子,要想嫁入豪门,那似乎是奢望。姜家二少是个残废,这样的人做官人家的女儿是不肯嫁进来的,于是做媒的就挑了曹家这样的小户人家,这在于七巧却是个机会。这个时候,七巧就做出选择,嫁入姜家。在曹七巧的一生中,金钱第一次主宰了她,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令她放弃了追求正常爱情和生活的权利,只是她自己暂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三)以钱来弥补爱的缺失
由于钱的缘故,七巧嫁进了姜家,对于金钱的幻想成了她精神上的支撑。分家的时候,她不肯让姜季泽平分家业,甚至连老太太留下来的几件作纪念的首饰都不舍不得给他;分家之后姜季泽上门来,她还提防着他跟她借钱。可见,金钱对于七巧是第一紧要的。当初她选择这条路,她只有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她的人生是一条窄窄的隧道,一旦选定就转不了身回不头了。
(四)冷酷而变态的姜老太婆
分家后,钱到了她的手上,终于轮到她来做家长了,她以为有了钱就什么都有了。从此以后的七巧,再不相信什么真心了,只有钱,只有沉默的黄金才是最真实的,她再不相信别人的好心,她认为那是图谋她的钱。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锁,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他的儿子再不敢娶媳妇,她的女儿没有嫁人,他们都没有幸福。金钱是留不下也带不走的,而她也不能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她的变态疯狂的一生,不过留下了酷似她的另一个灵魂,她的女儿长安重蹈她的覆辙。
二、造成曹七巧悲剧的主要因素:价值观和无爱婚姻
曹七巧从一个正常的有着青春美好回忆的女人,慢慢的变成一个冷酷的残忍的自虐而又他虐的心理变态者,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双重影响,使曹七巧对金钱具有了强烈的占有欲
从大的时空背景来看,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在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大都市上海,就有着双重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尾,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婚姻制度等在人们生活的环境里还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些制度所附丽的封建思想早在人们的头脑里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这是封建性的因素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上海是一个开放型的大都市,外来文化首先从这里侵入,所以,资产阶级黄金至上的观念也是从这里涌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这是资本主义性。这两种意识形态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产生的内在矛盾力就推动着人们滑入更深的生活旋涡,走向腐化和堕落。曹七巧就是因为价值观念受到双重影响,而趋于变态,毁了自己的一生。
(二)无爱的婚姻,使她不得不将金钱视作依靠,以致产生心理变态
在黄金的枷锁下,七巧也有过她的爱情理想。她渴盼有一个真心爱她的人,只是没有意识到她当初选择嫁入豪门的时候已经注定了她的不幸。从此,她的精神便完完全全被金钱锁住了,包括她的理智,情欲。她渐渐的变得暴虐自私、残酷,甚至疯狂,她开始随心所欲地毁灭她亲近的人的幸福,她“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终于无可挽回地变成了一个心理变态的女人。她沿着自虐和他虐的恶性轨迹不可阻挡地往下滑,直至毁灭了自己。
老年的七巧,进入了畸形和毁灭的阶段。她此时的心理大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性变态心理,相当于偷窥者心理。对于别人的隐私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她逼着儿子长白供出他媳妇的秘密,并四处散播,从中获得快感。二是仇视与嫉妒心理,她见不得别人有爱情有婚姻和幸福,这个“别人”也包括她的儿女,她不惜一切手段,毁掉他们的幸福。三是寡居者“护犊”心理。对于长白和长安,曹七巧虽然自己在做着伤害他们甚至毁灭他们的事,但她容不得别人接近他们,也许她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她用黄金枷锁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这其中就包括了她自己的儿女。如果说,年轻的七巧十几年的时间呆在姜家是“被食”阶段,那么同时也在“自食”,到了老年,则是“食人”说到底,这实际上是旧中国家庭关系中的“被食——自食——食人”的循环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