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文本来说,其基本组成要素是字词句段篇。对于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其内容,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作者对话,真正读懂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情感。换句话说,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咀嚼字词语句,乃至段落篇章,以期实现与课文的深度对话。下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谈谈阅读教学中品析字词语句乃至段落篇章的策略。
一、借助关键字词,提炼文本主题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字词语句,段落篇章,着力点很多,全面开花,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重点不突出,三来易使学生分不清学习重点。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一点突破,继而以点带面,推促整个阅读教学浑然一体。其中抓关键字词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关键字词有可能出现在篇首中,或者突显在题目中,甚至有可能隐藏在结尾中,等等。因而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挖掘关键字词,继而以其为抓手,推促学生明晰文体特征、把握文本主题、揭示文本思路。
1.明晰文体特征
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从文体来看,属于书信体。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关键字“信”,继而结合书信这一文体特征展开教学。具体来说,即从“收信人、信的内容、写信人”等内容展开。另外,借助“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掌握其格式,理解其思路,继而把握写信人的思想感情,即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喜爱。针对这一特殊文体,借助“信”这一关键字展开阅读教学, 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文体特征,还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主题。
2.把握文本主旨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抓住关键字词则是对话的一种重要方式。比如教学《读书莫放“拦路虎”》一课,教师可以扣住关键词“拦路虎”展开教学,并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拦路虎”的字面意思,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在读书过程中如遇到“拦路虎”绕着走的危害,接着引导概括对于“拦路虎”的策略。对于本课来说,只要学生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对文本主旨也基本上理解到位了。
3.突破教学重点
教材中经常遇到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让学生直接阅读文本效果不佳。较好的方法是通过紧扣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重点。比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时,针对第2自然段,则可以围绕中心句中的关键词“艰苦”与“危险”展开教学,并结合文本中描述现象的词语,即“浑身无力”“全身出血”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就能体验到当时海上生活的危险,继而也能明白发现维生素C的重要意义。
二、借助重点句段,梳理段落关系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突破重点句段,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字词,而且还能实现与文本、作者的深度对话。从这一点来讲,理解重点句段,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因而要理解一段话,前提是要明白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紧抓关键字词,还要引导学生扣住重点句段进行分析,在推促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能习得表达技巧,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1.理顺句与句的关系
要理解段落意思,前提是要引导学生梳理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比如针对《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第2、第3自然段,并要求他们画出相应中心句。对于第2自然段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该自然段中重点写了什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很快会明白这段话中的重要内容,即“海洋生物”“矿产资源”与“海洋动力”,接着再举曾母暗沙这一例子来说明。通过这样梳理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仅明白了段落内容,而且还进一步理解了“总分”的写作技巧,为提高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2.掌握组句成段方法
除了段落结构外,对于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方法,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理解。比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中第5自然段,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梳理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经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步枯竭再也不见昔日的壮观气势是因,而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失望地离去是果,最后引导学生借助关联词语重新组句,那么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因果句式,而且其语言能力与概括能力都得到了相应提高。
3.剖析段中句式关联
有些段落中句与句表面上缺少相应关联,但如认真分析,则会发现这些句子之间不仅存在先后顺序关系,而且还是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的。在《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第2自然段中,在学生明白该段落重点是描述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后,教师则可以趁机点拨,“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这几句之间的关系虽然相对松散,但都是围绕“蓝色宝库”这一关键字词展开描述的。通过这种方式剖析,学生对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了解,同时其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借助相应媒介,渗透篇章教学
段落有其主旨,篇章同样也有其主旨。因而对于不少课文来说,作者往往是按照一个关键字词,或者一个重要句子,甚至一个重要段落来展开描述的。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相应媒介,比如题目、板书、插图等,通过抓关键字词,理顺段落关系,继而渗透篇章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契合课标理念,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文本,而且还能通过提纲挈领的方式,让整个课堂教学浑然一体,便于生成精彩。
1.借助题目,渗透篇章教学
题目是文眼。作者在拟题过程中,一般都会精心构思、认真揣摩。因而从题目入手,更便于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结合教材分析,有的题目点出了主要人物,有的题目则是高度概括了文本内容。因此,从题目入手进行导入,便于渗透篇章教学。比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课文中“将”是谁?“相”是谁?“和”是讲述的什么事?起因怎样?过程怎样?结果怎样?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了这些内容,其篇章学习自然也渗透其中。
2.借助插图,渗透篇章教学
对于教材来说,每一处存在都有编者的意图。对于插图来说,也是如此。研读教材,发现课文中插图甚多,不仅色彩鲜艳,还与课文主题契合度很高。因而针对插图,只要运用得当,照样能够渗透篇章教学。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中有幅“奔马图”,教师可以从此切入,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插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接着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找一找与插图对应的句子,学生很快就会找到“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一句,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徐悲鸿为什么要像骏马一样日夜奔驰?过程怎样?结果怎样?”这样篇章教学也巧妙渗透其中。
3.借助板书,渗透篇章教学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渗透篇章教学。比如教学《泉城》一课,则可以借助板书呈现文本内容。具体来说可以分三列呈现:第一列呈现题目,即泉城;第二列呈现泉名,即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趵突泉;第三列呈现天下闻名。虽然板书简单,却点出了该课文的结构关系,即“总分总”。因而在具体教学中,借助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文本内容,乃至文本结构,而且还能渗透篇章教学,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阅读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到句段,再到篇章,循序渐进,这样让学生从语句到篇章,不仅能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为进一步学会学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高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借助关键字词,提炼文本主题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字词语句,段落篇章,着力点很多,全面开花,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重点不突出,三来易使学生分不清学习重点。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一点突破,继而以点带面,推促整个阅读教学浑然一体。其中抓关键字词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关键字词有可能出现在篇首中,或者突显在题目中,甚至有可能隐藏在结尾中,等等。因而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挖掘关键字词,继而以其为抓手,推促学生明晰文体特征、把握文本主题、揭示文本思路。
1.明晰文体特征
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从文体来看,属于书信体。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关键字“信”,继而结合书信这一文体特征展开教学。具体来说,即从“收信人、信的内容、写信人”等内容展开。另外,借助“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掌握其格式,理解其思路,继而把握写信人的思想感情,即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喜爱。针对这一特殊文体,借助“信”这一关键字展开阅读教学, 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文体特征,还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主题。
2.把握文本主旨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抓住关键字词则是对话的一种重要方式。比如教学《读书莫放“拦路虎”》一课,教师可以扣住关键词“拦路虎”展开教学,并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拦路虎”的字面意思,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在读书过程中如遇到“拦路虎”绕着走的危害,接着引导概括对于“拦路虎”的策略。对于本课来说,只要学生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对文本主旨也基本上理解到位了。
3.突破教学重点
教材中经常遇到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让学生直接阅读文本效果不佳。较好的方法是通过紧扣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重点。比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时,针对第2自然段,则可以围绕中心句中的关键词“艰苦”与“危险”展开教学,并结合文本中描述现象的词语,即“浑身无力”“全身出血”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就能体验到当时海上生活的危险,继而也能明白发现维生素C的重要意义。
二、借助重点句段,梳理段落关系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突破重点句段,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字词,而且还能实现与文本、作者的深度对话。从这一点来讲,理解重点句段,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因而要理解一段话,前提是要明白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紧抓关键字词,还要引导学生扣住重点句段进行分析,在推促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能习得表达技巧,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1.理顺句与句的关系
要理解段落意思,前提是要引导学生梳理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比如针对《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第2、第3自然段,并要求他们画出相应中心句。对于第2自然段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该自然段中重点写了什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很快会明白这段话中的重要内容,即“海洋生物”“矿产资源”与“海洋动力”,接着再举曾母暗沙这一例子来说明。通过这样梳理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仅明白了段落内容,而且还进一步理解了“总分”的写作技巧,为提高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2.掌握组句成段方法
除了段落结构外,对于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方法,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理解。比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中第5自然段,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梳理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经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步枯竭再也不见昔日的壮观气势是因,而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失望地离去是果,最后引导学生借助关联词语重新组句,那么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因果句式,而且其语言能力与概括能力都得到了相应提高。
3.剖析段中句式关联
有些段落中句与句表面上缺少相应关联,但如认真分析,则会发现这些句子之间不仅存在先后顺序关系,而且还是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的。在《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第2自然段中,在学生明白该段落重点是描述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后,教师则可以趁机点拨,“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这几句之间的关系虽然相对松散,但都是围绕“蓝色宝库”这一关键字词展开描述的。通过这种方式剖析,学生对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了解,同时其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借助相应媒介,渗透篇章教学
段落有其主旨,篇章同样也有其主旨。因而对于不少课文来说,作者往往是按照一个关键字词,或者一个重要句子,甚至一个重要段落来展开描述的。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相应媒介,比如题目、板书、插图等,通过抓关键字词,理顺段落关系,继而渗透篇章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契合课标理念,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文本,而且还能通过提纲挈领的方式,让整个课堂教学浑然一体,便于生成精彩。
1.借助题目,渗透篇章教学
题目是文眼。作者在拟题过程中,一般都会精心构思、认真揣摩。因而从题目入手,更便于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结合教材分析,有的题目点出了主要人物,有的题目则是高度概括了文本内容。因此,从题目入手进行导入,便于渗透篇章教学。比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课文中“将”是谁?“相”是谁?“和”是讲述的什么事?起因怎样?过程怎样?结果怎样?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了这些内容,其篇章学习自然也渗透其中。
2.借助插图,渗透篇章教学
对于教材来说,每一处存在都有编者的意图。对于插图来说,也是如此。研读教材,发现课文中插图甚多,不仅色彩鲜艳,还与课文主题契合度很高。因而针对插图,只要运用得当,照样能够渗透篇章教学。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中有幅“奔马图”,教师可以从此切入,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插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接着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找一找与插图对应的句子,学生很快就会找到“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一句,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徐悲鸿为什么要像骏马一样日夜奔驰?过程怎样?结果怎样?”这样篇章教学也巧妙渗透其中。
3.借助板书,渗透篇章教学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渗透篇章教学。比如教学《泉城》一课,则可以借助板书呈现文本内容。具体来说可以分三列呈现:第一列呈现题目,即泉城;第二列呈现泉名,即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趵突泉;第三列呈现天下闻名。虽然板书简单,却点出了该课文的结构关系,即“总分总”。因而在具体教学中,借助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文本内容,乃至文本结构,而且还能渗透篇章教学,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阅读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到句段,再到篇章,循序渐进,这样让学生从语句到篇章,不仅能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为进一步学会学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高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