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应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首先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完成彻底的转变,从“教死书,死教书”中走出来。英语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强调语言的活学活用,切忌让学生机械地背诵死的语法规则和词组。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所教授的东西一定要有趣味性、创新性、时效性和精炼性。
其次教师要有钻研精神,尤其是高三老师,不仅要博览群书,研究教法,而且还有研究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走向趋势,以求自己的复习思路紧扣高考脉搏,从而决胜高考。
二、对教材的有效使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善于实际结合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查。根据这一思想出发点,我千方百计合理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做适当地删减和补充。高三课本只是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应有效地穿插在各单元中以求复习语法。由于高考题中阅读文章的篇幅不是很长、文体多样、具有时代性,所以我把高三课本中一些过时的、太长的、太偏的的文章删去,同时又从报刊上,主要是英语辅导报上精选了一些时代性强、立意新颖、篇幅适当的文章,供学生课堂上欣赏,同时并附之以问题,使学生兴趣倍增,有效地复习了词汇和语法。
三、练习题的选择和设计
学生进入高三后,时间紧、任务重、分秒必争。这就要求练习要精,含金量高。所以,针对每个知识点,我都要对比几十个题,并选择最佳的。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本资料、一套试题都有欠缺之处,所以我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时我尽力自己命题、拟题,这样才能和课堂讲授步调一致,做到省时高效。
四、学法和答题技巧的指导
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也是重头戏。通常来讲,大多数高三学生面对高中阶段繁冗的词汇,都感到束手无策,同时都感觉好忘,经常有学生找我跟我谈,说写了好多遍,也记不住,背完就忘。针对这一棘手问题,我仔细反思了我的教学,研究方法策略。根据遗忘曲线规律,我要求学生背记单词要有方法,要有计划性和连续性,要求学生第一天背的单词,第二天一定要温习,三天后必看,一周后必须再温习一遍。这样,学生对单词才有可能牢记。学生照我指导的方法做了,有计划地背单词,减缓了遗忘单词的速度。
书面表达是高考致命的一环,它从多方面考察学生使用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个高难度题,能够测试出学生的语言功底。它着重考察学生对词汇、句型、语法及布局谋篇的能力,由于作文水平的强弱并不是一夜之功。它需要经历漫长的训练才能获得,所以我要求学生一周保证写两篇日记。因为写日记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发泄,它是一个连续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及流利程度的提高,同时,授课时我教学生如何打草稿,即写出所能用到的关键词组、句型。
最后、对学生的研究
教师教学时要注意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主张的“爱满天下”。教师的工作应是对灵魂的塑造、心灵的呵护。高三的学生,由于他们面临高考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常会感到失落和孤独。因此,每次成绩出来后,我都找学生谈心,和他们分析成败的原因,同时把学生的每次成绩都记录档案。这样,学生一方面有了明确的阶段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也信心倍增,学生感到你时刻关注他,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首先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完成彻底的转变,从“教死书,死教书”中走出来。英语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强调语言的活学活用,切忌让学生机械地背诵死的语法规则和词组。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所教授的东西一定要有趣味性、创新性、时效性和精炼性。
其次教师要有钻研精神,尤其是高三老师,不仅要博览群书,研究教法,而且还有研究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走向趋势,以求自己的复习思路紧扣高考脉搏,从而决胜高考。
二、对教材的有效使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善于实际结合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查。根据这一思想出发点,我千方百计合理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做适当地删减和补充。高三课本只是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应有效地穿插在各单元中以求复习语法。由于高考题中阅读文章的篇幅不是很长、文体多样、具有时代性,所以我把高三课本中一些过时的、太长的、太偏的的文章删去,同时又从报刊上,主要是英语辅导报上精选了一些时代性强、立意新颖、篇幅适当的文章,供学生课堂上欣赏,同时并附之以问题,使学生兴趣倍增,有效地复习了词汇和语法。
三、练习题的选择和设计
学生进入高三后,时间紧、任务重、分秒必争。这就要求练习要精,含金量高。所以,针对每个知识点,我都要对比几十个题,并选择最佳的。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本资料、一套试题都有欠缺之处,所以我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时我尽力自己命题、拟题,这样才能和课堂讲授步调一致,做到省时高效。
四、学法和答题技巧的指导
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也是重头戏。通常来讲,大多数高三学生面对高中阶段繁冗的词汇,都感到束手无策,同时都感觉好忘,经常有学生找我跟我谈,说写了好多遍,也记不住,背完就忘。针对这一棘手问题,我仔细反思了我的教学,研究方法策略。根据遗忘曲线规律,我要求学生背记单词要有方法,要有计划性和连续性,要求学生第一天背的单词,第二天一定要温习,三天后必看,一周后必须再温习一遍。这样,学生对单词才有可能牢记。学生照我指导的方法做了,有计划地背单词,减缓了遗忘单词的速度。
书面表达是高考致命的一环,它从多方面考察学生使用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个高难度题,能够测试出学生的语言功底。它着重考察学生对词汇、句型、语法及布局谋篇的能力,由于作文水平的强弱并不是一夜之功。它需要经历漫长的训练才能获得,所以我要求学生一周保证写两篇日记。因为写日记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发泄,它是一个连续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及流利程度的提高,同时,授课时我教学生如何打草稿,即写出所能用到的关键词组、句型。
最后、对学生的研究
教师教学时要注意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主张的“爱满天下”。教师的工作应是对灵魂的塑造、心灵的呵护。高三的学生,由于他们面临高考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常会感到失落和孤独。因此,每次成绩出来后,我都找学生谈心,和他们分析成败的原因,同时把学生的每次成绩都记录档案。这样,学生一方面有了明确的阶段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也信心倍增,学生感到你时刻关注他,就有了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