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东梅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院里的三轮车已摆放好昨晚腌制的牛杂、萝卜、海带丝、客家酿豆腐。向东梅擤擤鼻子深吸一口气,推车走出院子。她没打算叫醒儿媳,她干活从不叫她,铆起劲一个人默默地低头苦干,恨不得长出一身本事把所有的活都揽了。
摊位在连江边,滨江公园内,背靠江,因地理环境优势,生意比别人的都好。向东梅不善言笑,儿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话也变得很少,只是婆媳俩的手艺不错,加上为人厚道,生意自然也没落下。年青时的向东梅不是这样的,方圆十里都知道她的泼辣,后来闹出的事,更是成为人们这十几年的笑料。那时的连城没有现在繁华,向东梅只知道连江的水是向东流的。人们总说,东边是一座比连城大好几倍的城市,在那里的人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乡的,年底都能在政府门口排队领分红。蔡云是奔着能领分红的好日子去的。苦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向东梅想得更多的不是分红,她只想逃,不管去哪里。只要不再听见丈夫整日拉风箱似的气喘,没完没了的咳嗽;只想逃离那间每个角落都飘荡着药味、腐烂味,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屋子。终于在一天夜里,她和蔡云奔跑在连江边。月夜下的江水波光荡漾,清冽冽的晚风撩起她们的衣摆,奔跑的姿式变得浪漫而壮烈。这个漫长的奔跑,在十几年后完成了马拉松式的历史使命,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蔡云的终点选择了东边,向东梅只身回到起点。那十几年的漫长岁月,注视了她奔跑过程的人们把大段时间空白开来,掩着嘴谈论好似刚刚才发生的闹剧。人们都幸灾乐祸理所当然地猜想,她唯一的儿子余健是绝对不会让她进家门的。十几年后的今天已是物是人非,丈夫在她走后的第三个年头被一口痰给呛死了,地狱式的灾难随着他拉风箱似的咳喘戛然而止。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慢慢长大成人,小女儿十五岁就出外打工,已在外成了家室,儿子的婚事也即将到来。向东梅在这个时候回来了。一时,知情的人都等着看笑话,仿佛积怨在心里的恶气就等着余峰高举着扫帚把她打出家门的那刻散尽。当某一天看到向东梅挽着菜篮子在余健的新房进出,俨然一位女主人似的淡定自若,好事的人们恍然记起,那期待已久的一幕竟然没有发生。儿媳妇在不多久进门了,接下来的日子过得让所有想看热闹的人眼红地平静和睦。大孙子出世了,向东梅一心一意照看着孙子,两年后又添了一孙女。向东梅的好日子迟到了十几年,她以为上帝从现在开始弥补了,幸福的晚年是这十几年奔跑的馈赠。她的幸福随着儿子日渐削瘦逐渐破灭。余健继承了他老豆(老爸)所有的禀性,在他32岁的这年突然发现连父亲的肺痨也过继来了。
得了肺痨的儿子不能上班了,稍一动气就气喘咳嗽。他五叔特地从北京打回电话,千叮嘱万叮嘱不要同房。电话是打到巷口的小卖部里的,电话的声音很大,不一会,电话里的内容传遍了十巷八街。儿媳当晚抱着被褥搬到阳台隔离成的小床。向东梅利落地帮着收拾妥当,领着两个孙子进了自己的房间。儿媳向来大方开朗,心宽体胖,白净的圆脸总是未开口就先露出两个小酒窝,却在几天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低着头走路,低着头吃饭,任孩子在身边打闹,自己微仰着头发呆。
向东梅拿起压箱底的钱在连江边租了个摊子,家里所有的开销就指望着这个专卖牛杂的摊子。连城随处可见这样的摊子,连城人在街边就着大锅拈着手呼着嘴挑拣食物几乎成了一种时尚。向东梅脑子活,没出一个月,和摊位管事的人混熟了,把摊子向外扩了一倍,支起两把太阳伞放四张桌子,八张清一色的绿色靠椅,买了冰箱,进了饮料、泡面、糖、饼干之类的杂食,小摊位顿时成了小卖部,有了供游人休憩的地方,更能吸引游人,收入也跟着上涨。儿媳每天把家料理好,给余健煎好药就会上摊帮忙。儿媳来了总是一声不响地系上围裙擦桌子、扫地。向东梅拦了几次,就再不言语,任由她在干净整洁的地板上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折腾。她折腾得很起劲,只有这个时候她才像个正常的女人。不干活的儿媳总是呆呆地望着江水,望着江水流向的东边。儿媳望着江水的时候,向东梅的心不由地一阵阵刺痛。她是感激儿媳的,她当年的一句“我们需要一个母亲带孩子。”得以让她重新走进家门。向东梅这十几年的遭遇是个谜,人们纷纷猜测,有的说她在东边找了个男的过得更不如意,方圆几十里难得见人烟。有的说她之所以回来是想赎罪,也有的说这女人见生活好就回来享儿孙福。人们说这话时就恨得咬牙切齿,怎么好事都让这个坏女人给占尽了呢?刚开始时,家里总有好事者借故进进出出。巷尾修电器的老胡十几年过去了,从小光棍熬成了老光棍。老胡涎着脸在向东梅身后转了几天,来了也不坐,两手齐刷刷地并拢在裤沿两边,打着哈哈,眼睛随向东梅的影子不停地转。儿媳招呼他坐,他半天还竖在那里。向东梅气呼呼地起身把自己关进洗手间,在狭小的空间里转了几个身,恼怒的眼泪叭嗒叭嗒地掉。想想也没什么可做,拧开水龙头,哗啦哗啦地放水。放了一会,觉得浪费,关上。对着镜子理理额前凌乱的刘海。那么多年过去了,脸上的风韵仍然丰盈。对着镜中的自己看了一会,眼泪又叭嗒叭嗒地掉。掉了一会泪,估摸着老胡也该识趣地走开了,便开门出来。
老胡头站在门外嘻嘻地笑:“冬梅拉尿的声音都跟别人不一样,哗啦哗啦地脆生生响。嘻嘻。”儿媳冷不防从背后举起扫帚在老胡的后脑勺狠狠地来那么一下。“滚——该死的!”儿媳的仁厚和深沉让向冬梅心里沉甸甸的,这样的人心事重,一如年轻时的向东梅。
拉风箱似的咳喘瘦了儿子的脸也迅速瘦了儿媳的心。两个小孩入睡后,儿媳就一遍遍地擦洗地板。也不用拖把,打一盆水,放身旁,拧条干净洁白的毛巾,匍匐在地上像电视里的日本女人一样虔诚地在地上“行礼”。地板锃亮锃亮,孩子们光着脚在上面打滚,儿媳也光着脚走来走去,静静地,像踩着荧光柱般小心翼翼。向东梅发现,光着脚走在地板上的儿媳嘴角藏着笑,唇边的痣悠悠地舒展开来,像睡莲般醒目。儿媳不哭不闹不怨,该干什么干什么,家里家外没一样落下。儿媳能烧一手好菜,儿子最喜欢吃她烧的红烧肉。儿子吃红烧肉时跟两个孩子似的争着往嘴里塞,鼓着腮帮子,眼睛向上挑说,好吃,好吃,真好吃!儿媳嗔怪地温柔地回望他一眼,抿嘴笑,唇边的那颗痣生动地牵引着愉悦。
滨州公园南北贯通约七八里路程。市园林局近年来大力建设这作为市政工程的样板胜地,其游览级别堪与省级旅游胜地相比。园内开通游览车,开始时是集团所有,后来有点供不应求,放出来给个人承包。留着小平头的览车司机说一口纯正的粤语,不带一点连城浑杂口音。从小平头第一次来摊上,向冬梅的心就愈加不安。小平头喜欢吃儿媳酿的客家豆腐,这一特色菜肴是别的牛杂摊没法找到的“招牌式小菜”。“招牌”二字是儿媳说出来的,向冬梅不懂,小平头的出现让她明白“招牌”的含义,那其实就是招小平头魂的牌。小平头一口塞一块酿满肉馅的豆腐,腮帮子圆鼓鼓的,使劲睁着眼向柜台上的儿媳瞟,狠狠地,像要把她吃进肚子里似的狠着劲说好吃好吃,真好吃!儿媳在发呆,没有任何内容的杏眼儿溜溜地在蓝幽幽明晃晃的天空下的各式热带雨林似的植被间窜来窜去。小平头每天中午过来吃酿豆腐,鼓着腮帮子使劲地睁大眼睛说同样的话。
天空很晴朗,纯净得没有一点杂质。法国梧桐的叶子在阳光下透着晶莹的绿,随着轻风摇摆却无端多出丝许莫名的深沉,那是无法预知的沉默与孤苦。小平头踩着准点的步子走进向东梅的杂食店,雷打不动地坐在离柜台仅有半米之遥的椅子上,对向冬梅微笑地点点头。他每次来只笑着跟向冬梅打招呼,好似没有儿媳的存在。儿媳麻利地从自制的蒸炉里拣出五块钱份量的酿豆腐用葵花形的小蝶子盛着,垂着眼端到小平头的桌上。
只咬了一口,小平头的眉就皱了起来,抬头拿眼瞟瞟柜台上那个被唤做柳妍的女人。转而对向冬梅道,今天的豆腐跟以前的不一样。向冬梅笑,说,是,柳妍身体不舒服,这豆腐是我做的。
那天的豆腐小平头只吃了一个,在碟子下压一张百元的票子起身迈着沉重得有点夸张的步子走了,像跟谁赌气似的。儿媳收拾桌面时发现那张红票,手里拿着钱抬眼望着面前那宽畅的路面发呆。她站立的姿势让向东梅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被历史定格永恒的时段。连江的春水涓涓地向幸福的东边流淌,向冬梅的心瞬间被挂满零零乱乱的哀伤碎片。
儿子越来越瘦,软沓沓的,整天倚门坎坐着像整副被挂上去的皮囊,呼噜呼噜地喘着气,不咳的时候常常让人忘记这是一具有生命的躯体。孩子们在他面前嬉笑追逐,他的脸贴着墙,眼睛随孩子的身影转动。一个五彩玻璃球滚到他面前,孩子追上前捡球,蹲在他面前探着头怯怯地叫了声,爸爸。他的嘴角努力地往上牵了牵挤出一丝笑意,孩子咧嘴一笑高兴地跑开了,泪在他脸上悄然滑落。儿媳柳妍一进门便张开双手逮小鸭似的抱起小的,拉着大的向屋里走。跨过门槛时对余健轻声说,回去,起风了。
这天晚上,儿媳没有一遍一遍地擦洗地板,早早地赶着孩子到向冬梅房里睡觉,把自己关在阳台上隔离成的小房间里。向冬梅知道,那张红票一直装在儿媳的口袋里。
向冬梅的食客突然多了好几个游览车司机,每天中午十二点准时陆续进店,一屁股坐在椅子喊,上五块钱酿豆腐。小平头的位置却突然空了。儿媳坐在柜台上眼睛一遍遍在食客脸上搜寻,失望的眼神落在店前的梧桐树上。向冬梅抬眼望着那一树晶莹的透绿,连江的水便在一抹千年的凄凉里流淌。
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媳眼眸里闪烁的亮光一点一点逐渐暗淡下去。下锅前的酿豆腐新鲜充盈,起锅时的美味却完全掠去了饱涨的生命气息。儿媳从那以后从不让向冬梅做客家豆腐,从选料、剁馅到酿馅、蒸煮,独自完成。向冬梅不强硬着要插手,站在旁边微笑,尽可能体贴地微笑。她发现自己的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了,站在厨房的门口竟然看不清儿媳脸上的那颗痣。她怀疑那颗痣是不是也随着小平头的消失而淡化了,抑或是从来就不曾有过呢?或许从来就不曾有过。这是人类最为美好的愿望,向冬梅真的希望,诸多如此的事或许从来就不曾有过。没有咳喘至死的丈夫,没有象征屈辱的十几年的奔跑姿势,更没有此刻奄奄一息的儿子。没有这一切,或许就没有现在的向冬梅。她的母亲临死前对她说过,人生的道路只有一条,人要做的就是循着轨迹走到尽头。
六月底,滨州公园要整体扩建整修,取缔了所有外租摊位,实施园林统一管理。也就是说那些统一建筑风格的小卖部里全换成集团的职员,享受国企待遇。向冬梅上上下下跑了不少关系,始终没能把儿媳送进去。人家说了,最低要求大专学历。向冬梅挤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卖个零食能扯上大专学历什么事。不明白归不明白,她和儿媳却是突然失业了,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断了。
没有经济来源的向冬梅家里突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居委的欧阳大妈这些日子天天往她家里跑。欧阳大妈说,冬梅呀,自从你回来,居委会就一直暗中关注着你。没想到多年过去了,你更是能干了,瞧瞧,前段日子把这个家撑得多好。唉,我们旁人看着,啧啧,都掉泪呀。大妈的眼眶似乎真的红了,又说,现在的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了,喏,我儿子的公司今年的收入比去年都跌了二分之一。唉,经济危机呀,全球性的。你看,别说就你们娘俩了,拿新闻上的话说,那什么,肯定是会被经济危机这条大鳄吞得尸骨无存的……说了几天不着边的花边新闻,送了几天子虚乌有的政府关怀,在那个清风送爽的傍晚,知了鸣叫的气焰逐渐消沉,欧阳大妈转入正题,她说,居委会给柳妍物色了个很不错的对象,是从东边来的,离异,没儿女,身家不多,却总也不会饿着柳妍和两个孩子。
院子里传来大孙子的哭声,哑着嗓子叫着,妈妈开门,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我不要冰琪淋了,开门,妈妈——求求你,不要丢下宝宝——儿媳开了门,一把把孩子紧紧揽入怀里,嘤嘤地哭了。
向冬梅说,我要先看看人,行吗?大妈爽朗地哈哈大笑道,那当然,当然可以。
那天中午向冬梅在居委会的窗口细细地打量了那个即将成为儿媳老公的男人,她二话没说扭头就走。欧阳大妈往地上啐了口浓痰,呸,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向冬梅咚咚地跑去市场,中午两三点,所有摊主都在午休。好说歹说,卖鱼的才极不情愿地从肮脏的坐椅上慢吞吞地给她称了半条翠腕鱼。这种鱼据说是喂蚕豆长大的,所以肉质非常好,一般人家都不舍得吃。向冬梅家没吃过,儿媳在亲戚的一个婚宴上吃过一次,回来常常在饭桌上追忆此鱼的美味。向冬梅还在杂货铺里买了包鸡汤料,小孙子已有大半年没吃过鸡腿了。鸡肉在饭桌上倒是常见,一律的清蒸,全倒进儿子的碗里。孙子懂事得让向冬梅的心像被火烙似的痛。每次鸡肉一出锅,两个小孙子就会呼啦一下围上前,小孙子说,奶奶,鸡肉。向冬梅说,嗯,鸡肉。两个孩子舔舔舌头,唾沫从小脖子里咕噜一下使劲吞进肚子里。鸡肉,给爸爸吃的。孩子同声说。她应声,嗯,给爸爸吃的。端起菜盆起身向儿子的房间走去。孩子在背后说,爸爸吃了鸡肉病就会好。她闷声道,嗯,会好的。说着,眼泪已经不自觉模糊了视线。半年了,每天都宰鸡,向冬梅硬是没让孙子沾一点。
向冬梅要带着儿子和孙子回她乡下娘家,也时髦地学人说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亲近大自然,让柳妍在家休息。她心里苦笑,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嘴里却说出这样奢侈的言语。出租车是那个男人给请的,一直开到向冬梅的家门口。儿子蹲在车前悲天怆地地咳了一大通,单薄的身子像上了发条的公仔。向冬梅心里着急,担心与欧阳大妈他们照面,连推带拖地把儿子弄进车里。儿子在座位上咳得更厉害,带着风箱似的剧烈声响像在咆哮。司机迟疑地站在车外不肯上车。向冬梅烦躁地大声道,少你钱了还是怎么的?
那天在居委会窗口一眼就看到一直以来让她耿耿于怀的小平头。向冬梅是相信预感的,如同相信命运,这些年来她的心总是忐忑不安。那晚连江的水潺潺地流淌像一弯深邃的潭水,在心里不知淌了多少个日夜。直到那一天,她又清晰地嗅到春水欢快的清新。她的心再次不可理喻地狠了起来,必须的。生命给了她第二次狠心的抉择,这次她大义凛然,这次她无所愧,仿佛正遵循千年前留下的誓言。
从乡下回来,向冬梅发现儿媳的眼神变得生动起来。向冬梅说,怎样?你考虑得怎样?儿媳脸一红,咬着唇低下头。向冬梅微笑,一口气唉得悠长压抑。如你没意见,就照欧阳大妈说的做。儿媳点点头,叭嗒,一颗泪水在地上摔得七零八碎。
向冬梅给儿媳添置一套崭新的被褥,一枚白金戒指。这是连城人家嫁女儿娘家必须要打发的东西。当着儿子的面交给儿媳,她说,孩子,几年前你把我当亲妈一样接回这个家,今天妈要把你当亲闺女嫁出去。儿媳接过被褥把头埋进去哭了,肩膀剧烈地抖动。儿子咚的一声从床上滑下来双膝跪向母亲。向冬梅觉得心痛也已经是件奢侈的事,她的心已经痛到麻木了。多年的辛酸日子让她坚信一条,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乡下人即使是死了老爹老娘,披麻戴孝仍然要细致周到地张罗送殡者的饮食,唯恐留下话柄。
小平头从黑色的夹包里掏出两沓钞票放在桌上,叫了声妈。向冬梅咧着嘴笑,脸上的风霜一夜间全爬了上来,眼袋像两只小口袋似的装饰着那一道道满布沧桑的皱褶。她把钱拿起来往小平头包里塞,说,好好过日子,好好待孩子!我替余家祖宗感谢你!谢谢!谢谢!
柳妍拉着大的孩子一步三回头地在院子里流连,小平头抱着小的孩子在前面停下来等。向冬梅倚在门槛上一直微笑着,使劲地摆摆手,去吧,去吧。咚,身后传来沉闷的响声。儿子余健双膝跪下匍匐在地,头在紧紧地抵着地板,拜托,拜托了——
那晚连江的水在向冬梅的梦里泛滥,波浪汹涌着向她铺天盖地袭来。当浪头在头顶上马上要打下来的那一刻,她惊呼着从床上猛然坐起身。夜很深,虫鸣在院子的每个缝隙里演奏着属于它们的欢歌。儿子屋里亮着灯,向冬梅趿着拖鞋轻轻地走到房前,耳朵贴着门细细地辨听了一会。屋里安静极了,没有听见儿子沉重的呼吸声,她正纳闷儿子怎么会睡得如此沉静。轻轻一推,门开了,屋里没有儿子。
向冬梅屋里屋外,所有脑子里想得到的地方都找遍,没有儿子。
居委会大妈帮着报了案,第二天傍晚从派出所给她领回来儿子的一双拖鞋和一件外套,还有口袋里廖廖数字的遗书。这是环卫工人在连江边捡到的。打捞了两天,派出所最后放弃了这种劳民伤财的徒劳举动。
向冬梅锁了门,沿着江边向东走,儿子在东边的某个港湾招呼着她。
很多年过去了,房门上的锁已长满了锈。当年连城的市中心已成了老城区,拆迁办的人一次次上门做动员工作。转到向冬梅的房子时总要问周围的人,这家人呢?这家人去哪了?答,找儿子去了。仿佛向冬梅就要在夕阳染红大片连江的那个黄昏带着她的儿子回来了。
题 图:石剑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截止时间:12月26日。
摊位在连江边,滨江公园内,背靠江,因地理环境优势,生意比别人的都好。向东梅不善言笑,儿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话也变得很少,只是婆媳俩的手艺不错,加上为人厚道,生意自然也没落下。年青时的向东梅不是这样的,方圆十里都知道她的泼辣,后来闹出的事,更是成为人们这十几年的笑料。那时的连城没有现在繁华,向东梅只知道连江的水是向东流的。人们总说,东边是一座比连城大好几倍的城市,在那里的人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乡的,年底都能在政府门口排队领分红。蔡云是奔着能领分红的好日子去的。苦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向东梅想得更多的不是分红,她只想逃,不管去哪里。只要不再听见丈夫整日拉风箱似的气喘,没完没了的咳嗽;只想逃离那间每个角落都飘荡着药味、腐烂味,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屋子。终于在一天夜里,她和蔡云奔跑在连江边。月夜下的江水波光荡漾,清冽冽的晚风撩起她们的衣摆,奔跑的姿式变得浪漫而壮烈。这个漫长的奔跑,在十几年后完成了马拉松式的历史使命,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蔡云的终点选择了东边,向东梅只身回到起点。那十几年的漫长岁月,注视了她奔跑过程的人们把大段时间空白开来,掩着嘴谈论好似刚刚才发生的闹剧。人们都幸灾乐祸理所当然地猜想,她唯一的儿子余健是绝对不会让她进家门的。十几年后的今天已是物是人非,丈夫在她走后的第三个年头被一口痰给呛死了,地狱式的灾难随着他拉风箱似的咳喘戛然而止。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慢慢长大成人,小女儿十五岁就出外打工,已在外成了家室,儿子的婚事也即将到来。向东梅在这个时候回来了。一时,知情的人都等着看笑话,仿佛积怨在心里的恶气就等着余峰高举着扫帚把她打出家门的那刻散尽。当某一天看到向东梅挽着菜篮子在余健的新房进出,俨然一位女主人似的淡定自若,好事的人们恍然记起,那期待已久的一幕竟然没有发生。儿媳妇在不多久进门了,接下来的日子过得让所有想看热闹的人眼红地平静和睦。大孙子出世了,向东梅一心一意照看着孙子,两年后又添了一孙女。向东梅的好日子迟到了十几年,她以为上帝从现在开始弥补了,幸福的晚年是这十几年奔跑的馈赠。她的幸福随着儿子日渐削瘦逐渐破灭。余健继承了他老豆(老爸)所有的禀性,在他32岁的这年突然发现连父亲的肺痨也过继来了。
得了肺痨的儿子不能上班了,稍一动气就气喘咳嗽。他五叔特地从北京打回电话,千叮嘱万叮嘱不要同房。电话是打到巷口的小卖部里的,电话的声音很大,不一会,电话里的内容传遍了十巷八街。儿媳当晚抱着被褥搬到阳台隔离成的小床。向东梅利落地帮着收拾妥当,领着两个孙子进了自己的房间。儿媳向来大方开朗,心宽体胖,白净的圆脸总是未开口就先露出两个小酒窝,却在几天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低着头走路,低着头吃饭,任孩子在身边打闹,自己微仰着头发呆。
向东梅拿起压箱底的钱在连江边租了个摊子,家里所有的开销就指望着这个专卖牛杂的摊子。连城随处可见这样的摊子,连城人在街边就着大锅拈着手呼着嘴挑拣食物几乎成了一种时尚。向东梅脑子活,没出一个月,和摊位管事的人混熟了,把摊子向外扩了一倍,支起两把太阳伞放四张桌子,八张清一色的绿色靠椅,买了冰箱,进了饮料、泡面、糖、饼干之类的杂食,小摊位顿时成了小卖部,有了供游人休憩的地方,更能吸引游人,收入也跟着上涨。儿媳每天把家料理好,给余健煎好药就会上摊帮忙。儿媳来了总是一声不响地系上围裙擦桌子、扫地。向东梅拦了几次,就再不言语,任由她在干净整洁的地板上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折腾。她折腾得很起劲,只有这个时候她才像个正常的女人。不干活的儿媳总是呆呆地望着江水,望着江水流向的东边。儿媳望着江水的时候,向东梅的心不由地一阵阵刺痛。她是感激儿媳的,她当年的一句“我们需要一个母亲带孩子。”得以让她重新走进家门。向东梅这十几年的遭遇是个谜,人们纷纷猜测,有的说她在东边找了个男的过得更不如意,方圆几十里难得见人烟。有的说她之所以回来是想赎罪,也有的说这女人见生活好就回来享儿孙福。人们说这话时就恨得咬牙切齿,怎么好事都让这个坏女人给占尽了呢?刚开始时,家里总有好事者借故进进出出。巷尾修电器的老胡十几年过去了,从小光棍熬成了老光棍。老胡涎着脸在向东梅身后转了几天,来了也不坐,两手齐刷刷地并拢在裤沿两边,打着哈哈,眼睛随向东梅的影子不停地转。儿媳招呼他坐,他半天还竖在那里。向东梅气呼呼地起身把自己关进洗手间,在狭小的空间里转了几个身,恼怒的眼泪叭嗒叭嗒地掉。想想也没什么可做,拧开水龙头,哗啦哗啦地放水。放了一会,觉得浪费,关上。对着镜子理理额前凌乱的刘海。那么多年过去了,脸上的风韵仍然丰盈。对着镜中的自己看了一会,眼泪又叭嗒叭嗒地掉。掉了一会泪,估摸着老胡也该识趣地走开了,便开门出来。
老胡头站在门外嘻嘻地笑:“冬梅拉尿的声音都跟别人不一样,哗啦哗啦地脆生生响。嘻嘻。”儿媳冷不防从背后举起扫帚在老胡的后脑勺狠狠地来那么一下。“滚——该死的!”儿媳的仁厚和深沉让向冬梅心里沉甸甸的,这样的人心事重,一如年轻时的向东梅。
拉风箱似的咳喘瘦了儿子的脸也迅速瘦了儿媳的心。两个小孩入睡后,儿媳就一遍遍地擦洗地板。也不用拖把,打一盆水,放身旁,拧条干净洁白的毛巾,匍匐在地上像电视里的日本女人一样虔诚地在地上“行礼”。地板锃亮锃亮,孩子们光着脚在上面打滚,儿媳也光着脚走来走去,静静地,像踩着荧光柱般小心翼翼。向东梅发现,光着脚走在地板上的儿媳嘴角藏着笑,唇边的痣悠悠地舒展开来,像睡莲般醒目。儿媳不哭不闹不怨,该干什么干什么,家里家外没一样落下。儿媳能烧一手好菜,儿子最喜欢吃她烧的红烧肉。儿子吃红烧肉时跟两个孩子似的争着往嘴里塞,鼓着腮帮子,眼睛向上挑说,好吃,好吃,真好吃!儿媳嗔怪地温柔地回望他一眼,抿嘴笑,唇边的那颗痣生动地牵引着愉悦。
滨州公园南北贯通约七八里路程。市园林局近年来大力建设这作为市政工程的样板胜地,其游览级别堪与省级旅游胜地相比。园内开通游览车,开始时是集团所有,后来有点供不应求,放出来给个人承包。留着小平头的览车司机说一口纯正的粤语,不带一点连城浑杂口音。从小平头第一次来摊上,向冬梅的心就愈加不安。小平头喜欢吃儿媳酿的客家豆腐,这一特色菜肴是别的牛杂摊没法找到的“招牌式小菜”。“招牌”二字是儿媳说出来的,向冬梅不懂,小平头的出现让她明白“招牌”的含义,那其实就是招小平头魂的牌。小平头一口塞一块酿满肉馅的豆腐,腮帮子圆鼓鼓的,使劲睁着眼向柜台上的儿媳瞟,狠狠地,像要把她吃进肚子里似的狠着劲说好吃好吃,真好吃!儿媳在发呆,没有任何内容的杏眼儿溜溜地在蓝幽幽明晃晃的天空下的各式热带雨林似的植被间窜来窜去。小平头每天中午过来吃酿豆腐,鼓着腮帮子使劲地睁大眼睛说同样的话。
天空很晴朗,纯净得没有一点杂质。法国梧桐的叶子在阳光下透着晶莹的绿,随着轻风摇摆却无端多出丝许莫名的深沉,那是无法预知的沉默与孤苦。小平头踩着准点的步子走进向东梅的杂食店,雷打不动地坐在离柜台仅有半米之遥的椅子上,对向冬梅微笑地点点头。他每次来只笑着跟向冬梅打招呼,好似没有儿媳的存在。儿媳麻利地从自制的蒸炉里拣出五块钱份量的酿豆腐用葵花形的小蝶子盛着,垂着眼端到小平头的桌上。
只咬了一口,小平头的眉就皱了起来,抬头拿眼瞟瞟柜台上那个被唤做柳妍的女人。转而对向冬梅道,今天的豆腐跟以前的不一样。向冬梅笑,说,是,柳妍身体不舒服,这豆腐是我做的。
那天的豆腐小平头只吃了一个,在碟子下压一张百元的票子起身迈着沉重得有点夸张的步子走了,像跟谁赌气似的。儿媳收拾桌面时发现那张红票,手里拿着钱抬眼望着面前那宽畅的路面发呆。她站立的姿势让向东梅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被历史定格永恒的时段。连江的春水涓涓地向幸福的东边流淌,向冬梅的心瞬间被挂满零零乱乱的哀伤碎片。
儿子越来越瘦,软沓沓的,整天倚门坎坐着像整副被挂上去的皮囊,呼噜呼噜地喘着气,不咳的时候常常让人忘记这是一具有生命的躯体。孩子们在他面前嬉笑追逐,他的脸贴着墙,眼睛随孩子的身影转动。一个五彩玻璃球滚到他面前,孩子追上前捡球,蹲在他面前探着头怯怯地叫了声,爸爸。他的嘴角努力地往上牵了牵挤出一丝笑意,孩子咧嘴一笑高兴地跑开了,泪在他脸上悄然滑落。儿媳柳妍一进门便张开双手逮小鸭似的抱起小的,拉着大的向屋里走。跨过门槛时对余健轻声说,回去,起风了。
这天晚上,儿媳没有一遍一遍地擦洗地板,早早地赶着孩子到向冬梅房里睡觉,把自己关在阳台上隔离成的小房间里。向冬梅知道,那张红票一直装在儿媳的口袋里。
向冬梅的食客突然多了好几个游览车司机,每天中午十二点准时陆续进店,一屁股坐在椅子喊,上五块钱酿豆腐。小平头的位置却突然空了。儿媳坐在柜台上眼睛一遍遍在食客脸上搜寻,失望的眼神落在店前的梧桐树上。向冬梅抬眼望着那一树晶莹的透绿,连江的水便在一抹千年的凄凉里流淌。
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媳眼眸里闪烁的亮光一点一点逐渐暗淡下去。下锅前的酿豆腐新鲜充盈,起锅时的美味却完全掠去了饱涨的生命气息。儿媳从那以后从不让向冬梅做客家豆腐,从选料、剁馅到酿馅、蒸煮,独自完成。向冬梅不强硬着要插手,站在旁边微笑,尽可能体贴地微笑。她发现自己的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了,站在厨房的门口竟然看不清儿媳脸上的那颗痣。她怀疑那颗痣是不是也随着小平头的消失而淡化了,抑或是从来就不曾有过呢?或许从来就不曾有过。这是人类最为美好的愿望,向冬梅真的希望,诸多如此的事或许从来就不曾有过。没有咳喘至死的丈夫,没有象征屈辱的十几年的奔跑姿势,更没有此刻奄奄一息的儿子。没有这一切,或许就没有现在的向冬梅。她的母亲临死前对她说过,人生的道路只有一条,人要做的就是循着轨迹走到尽头。
六月底,滨州公园要整体扩建整修,取缔了所有外租摊位,实施园林统一管理。也就是说那些统一建筑风格的小卖部里全换成集团的职员,享受国企待遇。向冬梅上上下下跑了不少关系,始终没能把儿媳送进去。人家说了,最低要求大专学历。向冬梅挤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卖个零食能扯上大专学历什么事。不明白归不明白,她和儿媳却是突然失业了,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断了。
没有经济来源的向冬梅家里突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居委的欧阳大妈这些日子天天往她家里跑。欧阳大妈说,冬梅呀,自从你回来,居委会就一直暗中关注着你。没想到多年过去了,你更是能干了,瞧瞧,前段日子把这个家撑得多好。唉,我们旁人看着,啧啧,都掉泪呀。大妈的眼眶似乎真的红了,又说,现在的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了,喏,我儿子的公司今年的收入比去年都跌了二分之一。唉,经济危机呀,全球性的。你看,别说就你们娘俩了,拿新闻上的话说,那什么,肯定是会被经济危机这条大鳄吞得尸骨无存的……说了几天不着边的花边新闻,送了几天子虚乌有的政府关怀,在那个清风送爽的傍晚,知了鸣叫的气焰逐渐消沉,欧阳大妈转入正题,她说,居委会给柳妍物色了个很不错的对象,是从东边来的,离异,没儿女,身家不多,却总也不会饿着柳妍和两个孩子。
院子里传来大孙子的哭声,哑着嗓子叫着,妈妈开门,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我不要冰琪淋了,开门,妈妈——求求你,不要丢下宝宝——儿媳开了门,一把把孩子紧紧揽入怀里,嘤嘤地哭了。
向冬梅说,我要先看看人,行吗?大妈爽朗地哈哈大笑道,那当然,当然可以。
那天中午向冬梅在居委会的窗口细细地打量了那个即将成为儿媳老公的男人,她二话没说扭头就走。欧阳大妈往地上啐了口浓痰,呸,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向冬梅咚咚地跑去市场,中午两三点,所有摊主都在午休。好说歹说,卖鱼的才极不情愿地从肮脏的坐椅上慢吞吞地给她称了半条翠腕鱼。这种鱼据说是喂蚕豆长大的,所以肉质非常好,一般人家都不舍得吃。向冬梅家没吃过,儿媳在亲戚的一个婚宴上吃过一次,回来常常在饭桌上追忆此鱼的美味。向冬梅还在杂货铺里买了包鸡汤料,小孙子已有大半年没吃过鸡腿了。鸡肉在饭桌上倒是常见,一律的清蒸,全倒进儿子的碗里。孙子懂事得让向冬梅的心像被火烙似的痛。每次鸡肉一出锅,两个小孙子就会呼啦一下围上前,小孙子说,奶奶,鸡肉。向冬梅说,嗯,鸡肉。两个孩子舔舔舌头,唾沫从小脖子里咕噜一下使劲吞进肚子里。鸡肉,给爸爸吃的。孩子同声说。她应声,嗯,给爸爸吃的。端起菜盆起身向儿子的房间走去。孩子在背后说,爸爸吃了鸡肉病就会好。她闷声道,嗯,会好的。说着,眼泪已经不自觉模糊了视线。半年了,每天都宰鸡,向冬梅硬是没让孙子沾一点。
向冬梅要带着儿子和孙子回她乡下娘家,也时髦地学人说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亲近大自然,让柳妍在家休息。她心里苦笑,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嘴里却说出这样奢侈的言语。出租车是那个男人给请的,一直开到向冬梅的家门口。儿子蹲在车前悲天怆地地咳了一大通,单薄的身子像上了发条的公仔。向冬梅心里着急,担心与欧阳大妈他们照面,连推带拖地把儿子弄进车里。儿子在座位上咳得更厉害,带着风箱似的剧烈声响像在咆哮。司机迟疑地站在车外不肯上车。向冬梅烦躁地大声道,少你钱了还是怎么的?
那天在居委会窗口一眼就看到一直以来让她耿耿于怀的小平头。向冬梅是相信预感的,如同相信命运,这些年来她的心总是忐忑不安。那晚连江的水潺潺地流淌像一弯深邃的潭水,在心里不知淌了多少个日夜。直到那一天,她又清晰地嗅到春水欢快的清新。她的心再次不可理喻地狠了起来,必须的。生命给了她第二次狠心的抉择,这次她大义凛然,这次她无所愧,仿佛正遵循千年前留下的誓言。
从乡下回来,向冬梅发现儿媳的眼神变得生动起来。向冬梅说,怎样?你考虑得怎样?儿媳脸一红,咬着唇低下头。向冬梅微笑,一口气唉得悠长压抑。如你没意见,就照欧阳大妈说的做。儿媳点点头,叭嗒,一颗泪水在地上摔得七零八碎。
向冬梅给儿媳添置一套崭新的被褥,一枚白金戒指。这是连城人家嫁女儿娘家必须要打发的东西。当着儿子的面交给儿媳,她说,孩子,几年前你把我当亲妈一样接回这个家,今天妈要把你当亲闺女嫁出去。儿媳接过被褥把头埋进去哭了,肩膀剧烈地抖动。儿子咚的一声从床上滑下来双膝跪向母亲。向冬梅觉得心痛也已经是件奢侈的事,她的心已经痛到麻木了。多年的辛酸日子让她坚信一条,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乡下人即使是死了老爹老娘,披麻戴孝仍然要细致周到地张罗送殡者的饮食,唯恐留下话柄。
小平头从黑色的夹包里掏出两沓钞票放在桌上,叫了声妈。向冬梅咧着嘴笑,脸上的风霜一夜间全爬了上来,眼袋像两只小口袋似的装饰着那一道道满布沧桑的皱褶。她把钱拿起来往小平头包里塞,说,好好过日子,好好待孩子!我替余家祖宗感谢你!谢谢!谢谢!
柳妍拉着大的孩子一步三回头地在院子里流连,小平头抱着小的孩子在前面停下来等。向冬梅倚在门槛上一直微笑着,使劲地摆摆手,去吧,去吧。咚,身后传来沉闷的响声。儿子余健双膝跪下匍匐在地,头在紧紧地抵着地板,拜托,拜托了——
那晚连江的水在向冬梅的梦里泛滥,波浪汹涌着向她铺天盖地袭来。当浪头在头顶上马上要打下来的那一刻,她惊呼着从床上猛然坐起身。夜很深,虫鸣在院子的每个缝隙里演奏着属于它们的欢歌。儿子屋里亮着灯,向冬梅趿着拖鞋轻轻地走到房前,耳朵贴着门细细地辨听了一会。屋里安静极了,没有听见儿子沉重的呼吸声,她正纳闷儿子怎么会睡得如此沉静。轻轻一推,门开了,屋里没有儿子。
向冬梅屋里屋外,所有脑子里想得到的地方都找遍,没有儿子。
居委会大妈帮着报了案,第二天傍晚从派出所给她领回来儿子的一双拖鞋和一件外套,还有口袋里廖廖数字的遗书。这是环卫工人在连江边捡到的。打捞了两天,派出所最后放弃了这种劳民伤财的徒劳举动。
向冬梅锁了门,沿着江边向东走,儿子在东边的某个港湾招呼着她。
很多年过去了,房门上的锁已长满了锈。当年连城的市中心已成了老城区,拆迁办的人一次次上门做动员工作。转到向冬梅的房子时总要问周围的人,这家人呢?这家人去哪了?答,找儿子去了。仿佛向冬梅就要在夕阳染红大片连江的那个黄昏带着她的儿子回来了。
题 图:石剑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截止时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