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翁牛特旗羊肠子河上游流域考古调查简报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to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羊肠子河是老哈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其流域也是辽西中部地区遗址分布较密集的地区之一。2015年秋季,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对翁牛特旗境内的羊肠子河流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区域系统调查,并对重点地区进行了复查,新发现遗址数十处,涵盖新石器时代中期至辽代及以后,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遗址分布和历史变迁提供了新材料。
   关键词:翁牛特旗;羊肠子河上游;考古调查
   羊肠子河发源于赤峰市翁牛特旗西南部海拔约1600米的大横立山南麓的玻力科,全长229.9公里,自西向东流经亿合公镇、广德公镇、桥头镇、解放营子乡4个乡镇,在哈拉道口镇附近汇入老哈河。
   为进一步了解内蒙古赤峰市羊肠子河流域的文化序列及遗址分布情况,2015年10月,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对翁牛特旗境内羊肠子河流域进行了考古调查,调查分上、下游两队分别进行,共发现不同时期遗址数十处,现将本次羊肠子河上游地区调查发现情况简介如下。
   一、调查背景及区域
   羊肠子河上游长约102.4公里,途径52个行政村落。该范围内地势西高东低,源头处海拔约1400米,向东至吴家营子村附近海拔降至1200米,河流曲折程度较源头减缓。经鸡冠山后,两岸海拔降为1100米左右,与鸡冠山以上流域山地接连起伏不同,此后河流两岸地势放缓,海拔约1100-800米的丘陵与陡山相结合。中游流域附近海拔降为800-600米,丘陵与山顶平地面积增加,且多已被开辟为耕地。上游北岸地势起伏较南岸大,且阳坡地势颇陡,由汇入羊肠子河的支流造成的沟谷较多,南岸坡岗面积则比北岸大,且越接近中下游,地势越平缓、开阔。羊肠子河上游一带河道蜿蜒曲折,摆动幅度大,河道最宽处可达30米,在河流主干两侧形成了大面积的河漫滩与一、二级阶地,一、二级阶地与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处的植被多为农作物、人工林、杂草等。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工作主要分为田野采集与室内整理两部分。
   (一)田野采集工作
   田野采集分南北两队同时进行,每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人,配备1:50000地图,两名组员间以20-30米为间隔,采用同方向“S”形方式平行推进,但由于地貌多样、地势起伏较大,在调查过程中根据地貌灵活调整组员间距。
   采集遗物与确定遗址的方法主要参照1999-2001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赤峰进行区域系统调查时的方法,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1]。对发现的采集点或遗址进行GPS定位并标注在卫星照片上,按不同采集面积进行采集,做好位置、地貌、植被等文字记录,遗物丰富的遗址要测量面积并拍照。在一般情况下,前进100米的范围内发现3片以上的陶片或遗物,则将该采集点确定为一个遗址。但如果这个范围之内发现的遗物只有3-5片,且采集点处于耕地等经常被人类扰动的地点,遗物与现代瓦片、瓷片等相混杂,则不将该采集点定为遗址。若发现地表存在建筑遗迹,如石砌建筑等,即使没有发现陶片等遗物,也将此地点作为采集点记录。采集按遗物丰富程度分为选择式采集与覆盖式采集两种情况。选择式采集是针对遗物较丰富的遗址,在地表可观察到的遗址范围内确定遗物集中的核心区域,在该核心区域内划出一个长宽分别为50米左右的基础采集区,对该50×50平方米范围内全部代表性遗物进行采集。覆盖式采集是针对遗物数量一般或较少的采集点、遗址,将采集区域扩大到长宽分别约为100米左右的基础采集区,对100×100平方米范围内的所有遗物都进行采集。
   (二)室内整理工作
   室內整理分为采集物统计与分析、制图两部分,使最后所得数据能够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读取。
   采集物统计与分析是以采集点为基本单位,将各采集点的遗物清洗后分类进行统计。对采集物进行断代后统计每个采集点内分属各考古学时期的遗物数量,再按陶质、陶色、纹饰等要素分类统计,并记录可辨认的器形与数量,对于陶片、瓦片、瓷片以外的人工制品单独进行统计。统计出各时期的采集点总数、遗址总数、采集总面积、陶片总数及陶器特征,以便进行分析。
   图表制作是将各个采集点落在卫星影像图上以示采集点分布情况。首先,整理校对采集点表格,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对采集点进行初步校对,以确保每一个采集点位置的准确性。其次,运用ARCGIS软件搜寻并添加调查范围内的高清卫星影像图,对地图进行地理配准后把采集点落在卫星影像图上,添加指北针和比例尺。结合Google Earth软件和调查所用的测绘图及文字记录对采集点位置作进一步核对,以确保遗址位置的准确性。运用Photoshop软件添加采集点、调节图像大小、对比度等,最终成图。
   三、调查结果
   此次羊肠子河上游流域调查面积96.25公顷,共记录采集点105个,采集陶片1900片,另有残瓦片、瓷片、石器若干。确定遗址62个,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战国至秦汉时期、辽代及以后。调查结果详见表一。
   (一)兴隆洼文化
   发现采集点9个,陶片28片,确定遗址3个。陶片均夹粗砂,若干陶片掺入黑色石渣,颗粒较大。质地疏松,陶胎较厚,器表斑驳。陶色多灰褐色、黄褐色、浅红褐色,内壁多黑灰色,烧制温度不高。其中有纹饰的有19片,以之字纹为主,纹饰粗糙,排列不规整,多无序,另有1片饰弦纹。陶片多为陶器腹部残片,可辨认的器形多为筒形罐。
   兴隆洼文化时期遗址以培房营子为代表(编号2015YCHS033),遗址位于培房营子村南约365米,地貌为山顶平地,现已开辟为耕地。地理坐标为42°38′27″N,118°40′53.7″E,海拔857米。遗址北部为羊肠子河,南部为山地,东、西部皆为缓坡。采集面积为100米×100米,遗址长约90米,宽约48米,面积约4320平方米。共采集陶片7片,均为夹砂红褐陶,陶胎较厚,质地疏松,烧制火候较低,其中6片饰之字纹,1片素面。    兴隆洼文化时期标本情况:
   2015YCHN030:1,陶器腹部残片,夹砂红陶,器表饰之字纹,残长6.1、残宽5.8、厚0.9厘米(图一,1)。2015YCHS033:1,陶器腹部残片,夹砂灰陶,器表饰之字纹,残长4.7、残宽3.8、厚0.7厘米(图一,2)。2015YCHS051:1,陶器腹部残片,夹砂灰陶,器表饰之字纹,残长4.2、残宽2.8、厚0.7厘米(图一,3)。2015YCHN050:1,石锛,残半,青石质,磨制,正面不规则梯形,横剖面呈椭圆形,残长6.7、残宽6.6、厚1.65厘米(图一,4)。
   (二)红山文化
   发现采集点7个,陶片10片,石磨盘1件,未确定遗址。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陶质细腻。器表平整光滑,制作规整,胎壁均匀。器表多为红色及红褐色,内壁多灰色,烧制温度较高。泥质陶均为素面,另发现一夹砂陶片,陶胎厚重,质地疏松,器表呈红褐色,烧制温度低,表面饰之字纹,保存状况不好,磨损严重。由于遗物较少,破坏较严重,可辨认的器形仅有筒形罐与钵。
   红山文化时期标本情况:  2015YCHS020:1,陶器腹部残片,夹砂红褐陶,器表饰之字纹,残长5.8、残宽4.8、厚0.6厘米(图二,1)。2015YCHN004:1,红陶钵口沿残片,泥质红陶,敛口,圆唇,折沿,素面,残长3.4、残宽3、厚0.65厘米(图二,2)。2015YCHN004:2,残磨盘,粗砂岩,琢制,正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器表使用痕迹明显,残长15.1、残宽9.3、厚4厘米(图二,3)。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
   发现采集点27个,遗物主要为陶片及石器,陶片共计703片,确定遗址14个。陶片以夹砂灰陶、红陶、灰褐陶、红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还有少量磨光黑陶。夹砂陶中砂粒大小均匀,质地坚硬,烧制火候较高。发现陶片多为口沿、器耳、器底,器形可见甗、罐、盆、豆、鬲等。有纹饰陶片共409片,可见绳纹、弦断绳纹、附加堆纹、弦纹、绳纹加附加堆纹等,其中以绳纹、附加堆纹为主,绳纹分细绳纹与粗绳纹两类。陶器多为手制,多用泥条盘筑法,器物可见分段制造,如鬲的口腹、足先分别做好,再捏合成器。有的器物口沿内壁有轮制痕迹。
   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遗址以上水地遗址(编号2015YCHN017)、桃山沟遗址(编号2015YCHN023)、黄酒铺遗址(编号为2015YCHN034)和大河北遗址(编号2015YCHN046)为代表。
   上水地遗址位于上水地村北约300米,地貌为山顶平地,植被为杂草与林地。地理坐标为42°40′15.1″N,118°25′33.3″E,海拔1035米。遗址北部为山地,南部为一级台地,东部为冲沟,西部为山坡。采集面积为50米×50米,遗址长105米,宽82米,面积8610平方米,遗址西侧有一剖面,堆积厚度约1.8米。东南部发现一墓葬,已被破坏。
   上水地遗址采集遗物主要为陶片,共计172片,多为夹砂红陶、红褐陶、灰陶、灰褐陶,泥质陶较少。陶片多为陶器腹部残片,另有陶罐耳部残片、口沿残片、甗腰、盆底残片等,可辨认的器形有甗、罐、鬲、盆等。纹饰有绳纹、弦断绳纹、附加堆纹、弦纹,其中饰绳纹的有55片,弦断绳纹的19片,附加堆纹的有37片,弦纹的有10片,素面的有51片。
   桃山沟遗址位于桃山沟村东2000米,地貌为山顶平地与山坡,现已被开辟为耕地。地理坐标为42°36′26.3″N,118°42′21.1″E,海拔797米。遗址北部为山地,南部为羊肠子河与一级台地,东西两侧均为山坡。采集面积为50米×50米,遗址总面积为21725平方米,分为山坡与山顶两部分。遗迹主要为墓葬,共发现21座,多分布在山腰上部与山顶范围内,地势平坦开阔。墓葬均有石块堆砌,但均被盗掘,石块凌乱散放于墓葬周围。
   桃山沟遗址采集遗物主要为陶片,共计53片。主要为泥质灰陶,共38片,其余为夹砂灰褐陶、红褐陶。陶片多为陶器腹部残片、残足、陶器口沿残片等,可辨认的器形有罐、鬲、甗等。纹饰有附加堆纹、绳纹、弦断绳纹、弦纹,其中饰附加堆纹的数量最多,共27片。
   黄酒铺遗址位于黄酒铺村西南800米的阳坡之上。地理坐标为42°40′36″N,118°32′44″E,海拔948米。遗址北部为山地,南部为羊肠子河,东部为二级台地,西部为一级台地。采集面积为50米×50米,遗址长135米,宽91米,面积12285平方米。遗迹主要为墓葬,均被盗扰。
   黄酒铺遗址采集遗物主要是陶片,共计56片。多为泥质灰陶,其次为夹砂红褐陶与灰褐陶,陶胎较厚,质地坚硬。陶片多见腹部残片、口沿残片、底部残片,可辨认的器形有罐、甗、盆、鬲等。纹饰有附加堆纹、弦纹、弦断绳纹、绳纹加附加堆纹,其中饰附加堆纹的有23片,弦纹的有10片,弦断绳纹的有4片,绳纹加附加堆纹的有3片,另有素面的16片。陶器可见较为明显的轮制痕迹,耳、足等部位可见手工捏合痕迹。
   大河北遗址位于大河北村西北500米,地貌为山丘,植被为杂草与耕地。地理坐标为42°37′10″N,118°46′18″E,海拔761米。采集面积为50米×50米,遗址长295米,宽166米,面积为48970平方米。采集遗物主要为陶片,共计268片。多为泥质灰陶,陶胎较厚,质地坚硬。多见腹部、口沿、底部残片,可辨认的器形有豆、罐、鬲等。纹饰以素面为主,另有弦纹、绳纹、附加堆纹、弦断绳纹,以附加堆纹为主。
   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标本情况:  2015YCHN034:1,陶罐残片,泥质红陶,器表饰附加堆纹,残长8.8、残宽8.2、厚0.9厘米(图三,1)。2015YCHN046:1,陶罐口沿残片。夹砂灰褐陶,直口,圆唇,鼓腹,器表饰附加堆纹加之字纹。残长9.2、残宽10、厚0.55厘米(图三,2)。2015YCHN046:2,陶器腹部残片,夹砂灰陶,器表饰弦断绳纹,残长8.7、残宽7.3、厚1厘米(图三,3)。2015YCHN046:3,陶罐口沿残片,夹砂红褐陶,侈口,圆唇,斜沿,器表饰细绳纹,残长10.5、残宽8.1、厚0.65厘米(图三,4)。2015YCHN046:4,陶罐耳部残片,泥质灰陶,舌形鋬,耳上饰篦点纹,器表饰弦断绳纹,残长8.1、残宽8.4、厚0.5厘米(图三,5)。2015YCHN017:1,陶罐耳部残片,夹砂红陶,鸡冠鋬,饰篦点纹,器表饰粗绳纹。残长7.9、残宽10、厚0.9厘米(圖三,6)。2015YCHN046:5,鬲足,夹砂灰褐陶,正面呈锥字形,满饰绳纹,残高9.5、残宽6.6厘米(图三,7)。2015YCHN017:2,石磨棒,残半,呈青石质,正面呈梯形,剖面呈椭圆形,有明显磨制痕迹。残长10.1、残宽6、厚3.8厘米(图三,8)。    (四)夏家店上层文化
   发现采集点6个,陶片41片,确定遗址4个。夹砂灰陶居多,其次为夹砂红陶,陶质疏松,夹杂大小不匀的石英砂粒,另有少量陶片夹细砂。烧制火候较低,可见器表磨光。陶片多为口沿残片、腹部残片、耳部残片等,陶器种类有甗、罐、盆、豆等。以素面为主,少见纹饰。大部分为手制,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遗址以水泉村遗址(编号2015YCHS020)为代表,位于水泉村西南420米,地貌为山坡,植被为杂草。地理坐标为42°39′42″N,118°25′58″E,海拔1020米。遗址北部为羊肠子河及一级台地,南部为山坡,东部为二级台地,西部为冲沟。采集面积为50米×50米,遗址长35米,宽26.5米,面积为927.5平方米。遗物主要为陶片,数量丰富。遗迹有祭坛,该祭坛近椭圆形,东西最长17米,南北最长15.7米。祭坛周围有石块堆砌,陶片集中分布在祭坛周围,近旁发现少量兽骨。采集遗物主要是陶片,共13片,均为夹砂红陶,素面。陶片多为陶器腹部残片,可辨认的器形有罐、豆。
   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标本情况:  2015YCHN034:2,陶罐口沿残片,夹砂红陶,侈口,圓唇,斜沿,器表饰凹弦纹。残长8.5、残宽9、厚0.85厘米(图四,1)。2015YCHN046:6,残豆柄,夹砂红陶,中空呈桶状,器表磨光,残长5.2、残宽3.5、厚1.2厘米(图四,2)。2015YCHS020:2,陶罐耳部残片,夹砂红陶,舌形鋬,残长6.95、宽5.1、厚0.5厘米(图四,3)。
   (五)战国至秦汉时期
   发现采集点共5个,陶片26片,确定遗址2个。陶片以夹砂灰陶、灰褐陶为主,所夹砂粒大小不一,质地坚硬,烧制火候较高。陶器种类有罐、盆等,以素面为主,有纹饰陶片仅6片,均为篦点纹。制法主要是轮制,陶器器底及内壁留有轮制痕迹。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遗址以下水地遗址(编号2015YCHN018)为代表,下水地遗址位于下水地村西200米,地貌为山顶平地,现已被开辟为耕地,植被为谷子地。地理坐标为42°40′01″N,118°21′31″E,海拔999米。遗址北部为山顶,南部为羊肠子河,东部为下水地村,西部为二级台地。采集面积为100米×100米,遗址长235米,宽80米,面积为18800平方米。下水地遗址采集遗物主要为陶片,共13片。均为夹砂陶灰陶与灰褐陶,陶胎较厚,质地坚硬。陶片为腹部、口沿及底部残片,可辨器形有罐、盆。以素面为主,有10片,另有3片饰篦点纹。
   战国至秦汉时期标本情况:  2015YCHS048:1,陶罐底部残片,夹砂灰陶,平底,斜腹,器表饰篦点纹。残长6.7、残宽5.7、厚0.9厘米(图五,1)。2015YCHN033:1,陶罐底部残片,夹砂灰褐陶,平底,斜腹,饰篦点纹,残长5.4、残宽4.6、厚1厘米(图五,2)。2015YCHS048:2,陶器腹部残片,夹砂灰陶,夹蚌,饰篦点纹,残长6.6、残宽6.2、厚1.1厘米(图五,3)。2015YCHN033:2,陶罐口沿残片,夹砂灰陶,侈口,圆唇,斜沿,残长5.5、残宽2.9、厚0.65厘米(图五,4)。
   (六)辽代及以后时期
   发现采集点87个,陶片1102片,确定遗址46个。遗物主要为陶片、瓦片、瓦当、瓷片以及石器。陶片主要为泥质灰陶,另有灰褐陶、红褐陶等。陶器种类有罐、盆、钵等,大部分为轮制,器表、器底及内壁留有轮制痕迹。素面为主,共755片。纹饰以篦点纹、弦纹为主,另有绳纹、棱形纹等,篦点纹可分为长形篦点纹和方形篦点纹两种。瓦片均为泥质灰陶,素面,内壁为布纹,部分瓦片留有泥刀切痕。石器有石斧、石磨盘,使用痕迹明显。瓷片多为白瓷残片。
   南湾子遗址位于南湾子东南500米左右,地貌为山顶平地,现已被开辟为耕地。地理坐标为42°36′1.5″N,118°50′34.3″E,海拔734米。遗址北部为羊肠子河及台地,南部为山地,东、西部为山坡。采集面积为50米×50米,遗址长93米,宽47米,面积4371平方米。采集遗物主要为陶片,共计119片。均为泥质陶,灰陶与灰褐陶占主要,另有少量的黑陶。陶胎较薄,陶质坚硬,制作精细,烧制温度较高。陶片主要为腹部残片、底部残片、口沿残片等。可辨认的器形有罐、盆、钵,前两类器型较大。有纹饰的居多,共99片,均为篦点纹,分为长形篦点与方形篦点两种,另有素面陶20片。陶器制法为轮制,器表有拉坯留下的瓦棱纹。
   油房地遗址位于油房地村西北400米,地貌为二级台地,现已被开辟为耕地。地理坐标为42°41′43.3″N,118°33′59.9″E,海拔为918米。遗址北部为缓坡,南部为一级台地,面向河流,东、西部皆为二级台地。采集面积为50米×50米,遗址长52米,宽39米,面积为2028平方米。采集遗物主要为陶片及瓦片,其中陶片44片、瓦片6片。陶片均为泥质灰陶,陶胎较薄,陶质细腻。多为腹部残片、耳部残片、口沿残片及少量底部残片。可辨认的器形有罐与盆,以素面为主,纹饰可见篦点纹与弦纹。陶器制法为轮制,器表留有轮制痕迹。瓦片均为泥质灰陶,素面,内壁为布纹。
   辽代及以后时期标本情况:  2015YCHN004:3,陶罐底部残片,泥质灰陶,平底,斜腹,素面,残长11.7、残宽10.35、厚0.75厘米(图六,1)。2015YCHN017:3,陶罐口沿残片,泥质灰陶,侈口,方圆唇,平沿,器表饰篦点纹,残长9.6、残宽5.75、厚0.85厘米(图六,2)。2015YCHS048:3,陶罐底部残片,夹砂灰陶,平底,斜腹,器表饰篦点纹,残长6、残宽5.25、厚0.7厘米(图六,3)。2015YCHN028:1,陶器腹部残片,泥质灰陶,器表饰篦点纹,残长7.8、残宽6.5、厚0.7厘米(图六,4)。2015YCHN018:2,板瓦残片,泥质灰陶,残存瓦尾,素面布纹里,板瓦两侧内切,残长9.3、残宽8.8、厚2、泥刀切痕0.9-1厘米(图六,5)。2015YCHS007:1,瓦当,泥质灰陶,当面呈浮雕状,当心饰蟠龙纹,当心与边郭间以两条凸弦纹相隔,面径长10.5、边郭长1.6-2.8、边厚1.5-2厘米(图六,6)。2015YCHN005:1,残石磨盘,灰褐色砂岩,琢制,正面呈不规则形,剖面呈椭圆形,使用痕迹明显,残长11.1、残宽7.2、厚2.9厘米(图六,7)。2015YCHS017:1,陶器耳部残片,呈半环状,泥质灰陶,残长5.5、残宽4.5、厚0.55厘米(图六,8)。2015YCHN018:1,陶器口沿残片,泥质灰陶,侈口,方圆唇,卷沿,器表饰篦点纹,残长6.9、残宽5、厚0.75厘米(图六,9)。
   四、结语
   此次考古调查发现各时期遗址62处,初步掌握了翁牛特旗境内羊肠子河上游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至辽代的遗址概况,为本地区遗址分布及文化序列等提供了部分基础性资料。但就目前所获资料而言,尚不具备深入探讨各时期遗址形成、分布、变化的原因等问题,因此只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并简单讨论。
   各时期遗址多位于山坡阳侧或二级台地上,地势开阔,面向河流,靠近水源。但总体上发现的遗址与遗物数量并不多,参照《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上游流域遗址数量较下游少。在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羊肠子河桥头镇以上流域地貌多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桥头镇以下流域黄土台塬面积增加,地势趋于平坦,推测上、下游地势变化是引起遗址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史前文化时期,遗址选址各要素中地形仍是重要一项,古人更倾向选择地势平缓、资源更为丰富的河流下游地区。
   调查中并未发现小河西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时期的遗物,可能与该区域遗址分布实际情况有关,也可能是上述诸文化的遗物未被发现与辨识。此次调查发现的史前遗址数量较少,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遗址数量增长较大,构成本地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但此后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遗址数量减少,至辽代又出现了数量丰富的遗址,其原因有待日后更为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滕铭予,郭治中,朱延平.内蒙古赤峰地区1999年区域考古调查报告[J].考古,2003(05);塔拉,郭治中,朱延平,滕铭予.内蒙古赤峰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1999-2001)[A].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质量就是对高职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质量上。当前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中存在外部化风险、同质化风险、精英化风险和利益相关者博弈的风险。四重风险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针对四重风险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增加师生认同、探索增值性评价、提升质量评价专业化水平、投入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等对应措施。
在研究参考《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2.0版数据规划技术基础上,理清了国防科技管理大数据的需求线和数据结构,设计了国防科技管理大数据资源的总体框架体系。借鉴DoDAF 2.0版中的元模型构建思想,重点研究了国防科技管理大数据的元数据技术及元数据交换规范,以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大数据体系的建设,提高我军基于数据的精准管理和决策能力。
目的:探讨“健康中国”背景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共创模式。方法:采用网络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和“健康中国”视域下公众信息服务的需求。对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价值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信息服务价值共创模式的构建策略。结果:医院图书馆受封闭理念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影响未面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当前公众对健康信息的利用度与信任度不匹配是制约着公众健康信息服务的重要因素。结论:构建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做好公众信息服务,开展健康信息素养培训,加强机构合作,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等是实现医
循证医学为提升医学科技查新质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作理念。通过整理循证医学在医学科技查新中的应用,分析影响医学科技查新的主观、客观因素,对提高医学科技查新质量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医学科技查新通过合理借鉴循证医学研究领域中的证据分级分析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医学文献信息收集、筛选和评价的质量,推进循证医学在医学文献分析评价中的应用,提高医学科技查新的质量。
摘 要:《聊斋志异》满译本的研究早已受到学界关注,以往研究多集中于《聊斋志异》满译者探索、简要的版本介绍。满译本底本来源问题是对其进行多视角深入研究的前提。据《聊斋志异》满译本与《聊斋志异》诸汉文版本间的文本关系,《聊斋志异》满文刻本是依据青柯亭刻本翻译的。除了删节前八卷的20篇文章外,对其他择译内容进行了较为忠实的翻译。《聊斋志异》满文刻本是《聊斋志异》传播史和版本史研究、满族翻译文学史研究、清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用户行为信息趋于数据化。对智慧图书馆用户行为数据进行了梳理,对用户行为数据面临的泄露风险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并从数据流动过程、数据清洗、馆员职业素养和用户安全防范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用户行为数据的隐私保护策略。
“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江苏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基本历程主要包括了酝酿阶段、起步阶段与高质量建设的新阶段等三个阶段。江苏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构建区域协同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立足本土办学,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握类型教育属性,畅通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通道;构建命运共同体,推进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核心的多方参与机制。根据未来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引导和推动独立学院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完善现代职业教
国家首次制定了五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促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在教育领域就业,从源头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本文基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分析了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介绍了标准的框架体系、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剖析了五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共性特色和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旨在帮助理解标准,更好地指导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任务以及实施策略是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前提.本研究采取文献萃取法,对我国公开发表的498篇
摘 要:原始社会时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先民对自然界认知水平的限制,精神认知尚处于低级阶段。基于对自然力量的畏惧以及自身需求,先民将自身需求依托于外物,产生了原始宗教的雏形——原始崇拜。到红山文化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渐加深,此时人们的精神诉求及精神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人们将自己的精神诉求依托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最初的精神崇拜。   关键词:红山文化;原始宗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