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艺术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生而变化,人们自身的文化和审美方面的水平不断地得以提高,站在当代的分界点上,在继承传统陶瓷裝饰精华的同时和当代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当代陶瓷装饰风格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在装饰风格艺术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和发展。从目前的陶瓷装饰现状看,无论装饰色彩、装饰内容、还是装饰形式上,装饰的色彩不够丰富,内容比较空泛,装饰手法相对单一,缺乏时代的活力。这就需要当代人们在继承传统装饰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陶瓷;装饰;艺术;风格
一、陶瓷装饰的形成
陶瓷的起源是和人们不间断的实践、认识、重复实践、重复识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时代的晚些阶段,刚开始制作陶瓷的人发现刻在陶器面上痕迹,烧成后仍然完好无缺地保留在陶瓷的器面上,由此,他们受到了启发,陶工们慢慢地领悟了:可以使用工具在陶器胎体上面进行刻划,从而就可以达到美化陶器的目的,这样陶瓷刻划装饰技法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陶器美化是人们持续的向往,刚开始人们把装饰图案画在烧成后的器物上面,但是同时也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彩陶很难长时间保留在器物上面。人们通过以后长期的实践,发现了某些泥料或矿物,在泥胚上涂抹,经过烧成之后,则出现红褐色、黑色、棕黄色等。制作陶瓷的先民们利用发现的这些颜料,绘制成各种纹样,“彩陶”就这样诞生了。同时在印、刻装饰彩陶技法的基础上,经过各个时代持续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和改进,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绚丽多彩的陶瓷装饰。
二、陶瓷装饰的形式特征
由于不同的时代、社会及不同的民族在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陶瓷装饰设计的观念,自然而然产生出各异的装饰特征。每个民族都有属于各自独特的装饰图案。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也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装饰纹样。
装饰图案在原始时代陶器上,无论人物、植物、动物、还是几何纹样,在感情方面都表现出浑厚质朴,在这段时期,纹样的组织简洁,纹样表现的粗犷有力,说明了是从单纯开始作为它的开端的。商代后期我国白陶艺术高度发展,这一时期,白陶艺术把刻划,压印装饰技法与白陶烧造工艺完美地融合,商代印划白陶在划饰细致的底纹和富有立体感的凸雕主题为特征基础上被创作出来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陶瓷装饰与其它的时期不同,印、划或推贴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在器物的肩腹部或器物的口沿上,印压斜方格网纹、联珠或禽兽纹等。汉代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随之而来,三国,西晋在瓷器装饰上已开始崭露头角,器物上出现了佛造像和忍冬纹的装饰。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青釉,隋唐的团花、缠枝花纹、联珠世界也以另外一种面目呈现。元、明、清是装饰纹样之集中爆发时期,它广泛地吸取异域纹样精华,陶瓷纹样的装饰艺术风格在组织、构图、层次上,各有不同的适合纹样。这一系列的陶瓷装饰风格,是以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祈祥纳福的愿望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装饰系统。
进入到了新时期,随着科技持续发展与各种装饰思想潮流的涌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改革开放前的经济、耐用的陶瓷装饰,选择的标准除了使用安全健康,舒适方便外,还要求其装饰色彩、内容、形式具有个性化、环保性和时代感。当代陶瓷家在陶瓷创作、装饰风格、以及装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更加灵活自如,随心而做。
三、陶瓷装饰与时代性的结合
原始社会仅仅只是把陶瓷装饰作为普通的生活用品,明显具有原始时代的象征功能;在伴随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之下,装饰慢慢演变升华为单纯的欣赏物,变成一种精神奢侈品;跟着科技的步伐,人们对机械生产与陶瓷装饰的关系产生冲突,这些冲突是有人们具有不同需要和复杂的历史背景造成的。回溯艺术设计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任何造物的形式均需以人为本,出发点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础之上的。陶瓷发展的各时代证明了这一点,如何才能让陶瓷装饰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彰显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与时代特征同步的陶瓷装饰主流呢?这是时代给与我们的挑战。
四、陶瓷装饰色彩的运用与时代性
色彩的运用,是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环艺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由于现代生活的多样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人们对陶瓷装饰的色彩也更加讲究,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年龄和性别的人,其欣赏标准也各不相同。
特别是那些以造型为主的陶艺,通过比例的分割,造型的预示以及细节上微妙的变化带给观者相对具象的想象空间。其次,陶瓷的创作有着比较完备的造型理论。在当代,无论是陶瓷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开始出现一种快餐文化,作者一旦产生了一种创作冲动,遍热情高涨低投入创作,却很少把创作的理论基础主动地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
中国的陶瓷装饰历程在空间上的延续性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的洗礼,纵观整个历程,每一个过往的时代都有它们本身的不懈的追求和在摸索中前行,工艺水准和艺术品味在各个时代淋漓尽致反应出来。对于这种探索精神和不懈的追求是传承和延续到当代的陶瓷装饰品的必然选择。
五、陶瓷装饰的创新之路
艺术的发展都要经过传统、继承、和创新三个阶段,陶瓷装饰艺术也不例外。从当初的泥巴变成陶器,再从陶器变成瓷器,从单色瓷到彩色,从一色到多色;从当初供生活使用的碗、盆、罐到后来具有造型和审美意识的豆、炉、瓶、等等,陶瓷装饰的创造精神由此得到彰显和体现。在全球中国的陶瓷装饰得益于不断的创新而熠熠生辉。
在陶瓷装饰的题材方面,扎根于当代社会,陶瓷装饰家创造出更加广袤的新天地,更多的装饰素材源源不断来源于丰富多姿的现实生活,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多是自然景物、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接踵而至的是更浓更足的乡土气、自然趣、人情味、生活情。
除了传统的写实外、兼工带写越来越多出现在装饰表现形式上、抽象和写意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在视觉和心理上,写意和写实分别为观者创造出不同的直观感受和心理作用。写实者细致严谨,描绘的对象被他们刻划的活灵活现,令人不免心生惊叹。抽象者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把创意和形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们更多的空间以遐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揣摩而无法完全摸透艺术家的立意之奇和运用之妙,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无尽的回味。
不可忽略,當代的人在陶瓷装饰的领域内探索装饰形式与内容的时候,在陶瓷自身的造型和胎质上加以改造创新,同时筛选原料方面和加工方面都得到了更高的提升。在外观质量、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上陶瓷本身都有很大提高。陶瓷装饰风格和造型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总的来说,陶瓷装饰设计的趋势和风格变化和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是无法分开,跟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的。
参考文献:
[1]程金成,中国陶瓷艺术论,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62-64,24.
[2]李正安,陶瓷设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赖丽丽,浅谈装饰艺术在生活中的审美价值.科教文汇,2007年12期.
[4]熊廖主编,中国陶瓷美术史.1993年.
[5]方正明,传统陶瓷装饰的形式,中国陶瓷,2007年2期.
[6]赵茂生,装饰图案,上海: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7]《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王涵吟夏:何炳钦的艺术之路》 《文艺争鸣》 2011年第02作者:张甘霖.
【关键词】:陶瓷;装饰;艺术;风格
一、陶瓷装饰的形成
陶瓷的起源是和人们不间断的实践、认识、重复实践、重复识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时代的晚些阶段,刚开始制作陶瓷的人发现刻在陶器面上痕迹,烧成后仍然完好无缺地保留在陶瓷的器面上,由此,他们受到了启发,陶工们慢慢地领悟了:可以使用工具在陶器胎体上面进行刻划,从而就可以达到美化陶器的目的,这样陶瓷刻划装饰技法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陶器美化是人们持续的向往,刚开始人们把装饰图案画在烧成后的器物上面,但是同时也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彩陶很难长时间保留在器物上面。人们通过以后长期的实践,发现了某些泥料或矿物,在泥胚上涂抹,经过烧成之后,则出现红褐色、黑色、棕黄色等。制作陶瓷的先民们利用发现的这些颜料,绘制成各种纹样,“彩陶”就这样诞生了。同时在印、刻装饰彩陶技法的基础上,经过各个时代持续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和改进,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绚丽多彩的陶瓷装饰。
二、陶瓷装饰的形式特征
由于不同的时代、社会及不同的民族在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陶瓷装饰设计的观念,自然而然产生出各异的装饰特征。每个民族都有属于各自独特的装饰图案。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也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装饰纹样。
装饰图案在原始时代陶器上,无论人物、植物、动物、还是几何纹样,在感情方面都表现出浑厚质朴,在这段时期,纹样的组织简洁,纹样表现的粗犷有力,说明了是从单纯开始作为它的开端的。商代后期我国白陶艺术高度发展,这一时期,白陶艺术把刻划,压印装饰技法与白陶烧造工艺完美地融合,商代印划白陶在划饰细致的底纹和富有立体感的凸雕主题为特征基础上被创作出来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陶瓷装饰与其它的时期不同,印、划或推贴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在器物的肩腹部或器物的口沿上,印压斜方格网纹、联珠或禽兽纹等。汉代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随之而来,三国,西晋在瓷器装饰上已开始崭露头角,器物上出现了佛造像和忍冬纹的装饰。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青釉,隋唐的团花、缠枝花纹、联珠世界也以另外一种面目呈现。元、明、清是装饰纹样之集中爆发时期,它广泛地吸取异域纹样精华,陶瓷纹样的装饰艺术风格在组织、构图、层次上,各有不同的适合纹样。这一系列的陶瓷装饰风格,是以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祈祥纳福的愿望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装饰系统。
进入到了新时期,随着科技持续发展与各种装饰思想潮流的涌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改革开放前的经济、耐用的陶瓷装饰,选择的标准除了使用安全健康,舒适方便外,还要求其装饰色彩、内容、形式具有个性化、环保性和时代感。当代陶瓷家在陶瓷创作、装饰风格、以及装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更加灵活自如,随心而做。
三、陶瓷装饰与时代性的结合
原始社会仅仅只是把陶瓷装饰作为普通的生活用品,明显具有原始时代的象征功能;在伴随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之下,装饰慢慢演变升华为单纯的欣赏物,变成一种精神奢侈品;跟着科技的步伐,人们对机械生产与陶瓷装饰的关系产生冲突,这些冲突是有人们具有不同需要和复杂的历史背景造成的。回溯艺术设计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任何造物的形式均需以人为本,出发点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础之上的。陶瓷发展的各时代证明了这一点,如何才能让陶瓷装饰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彰显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与时代特征同步的陶瓷装饰主流呢?这是时代给与我们的挑战。
四、陶瓷装饰色彩的运用与时代性
色彩的运用,是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环艺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由于现代生活的多样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人们对陶瓷装饰的色彩也更加讲究,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年龄和性别的人,其欣赏标准也各不相同。
特别是那些以造型为主的陶艺,通过比例的分割,造型的预示以及细节上微妙的变化带给观者相对具象的想象空间。其次,陶瓷的创作有着比较完备的造型理论。在当代,无论是陶瓷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开始出现一种快餐文化,作者一旦产生了一种创作冲动,遍热情高涨低投入创作,却很少把创作的理论基础主动地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
中国的陶瓷装饰历程在空间上的延续性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的洗礼,纵观整个历程,每一个过往的时代都有它们本身的不懈的追求和在摸索中前行,工艺水准和艺术品味在各个时代淋漓尽致反应出来。对于这种探索精神和不懈的追求是传承和延续到当代的陶瓷装饰品的必然选择。
五、陶瓷装饰的创新之路
艺术的发展都要经过传统、继承、和创新三个阶段,陶瓷装饰艺术也不例外。从当初的泥巴变成陶器,再从陶器变成瓷器,从单色瓷到彩色,从一色到多色;从当初供生活使用的碗、盆、罐到后来具有造型和审美意识的豆、炉、瓶、等等,陶瓷装饰的创造精神由此得到彰显和体现。在全球中国的陶瓷装饰得益于不断的创新而熠熠生辉。
在陶瓷装饰的题材方面,扎根于当代社会,陶瓷装饰家创造出更加广袤的新天地,更多的装饰素材源源不断来源于丰富多姿的现实生活,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多是自然景物、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接踵而至的是更浓更足的乡土气、自然趣、人情味、生活情。
除了传统的写实外、兼工带写越来越多出现在装饰表现形式上、抽象和写意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在视觉和心理上,写意和写实分别为观者创造出不同的直观感受和心理作用。写实者细致严谨,描绘的对象被他们刻划的活灵活现,令人不免心生惊叹。抽象者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把创意和形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们更多的空间以遐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揣摩而无法完全摸透艺术家的立意之奇和运用之妙,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无尽的回味。
不可忽略,當代的人在陶瓷装饰的领域内探索装饰形式与内容的时候,在陶瓷自身的造型和胎质上加以改造创新,同时筛选原料方面和加工方面都得到了更高的提升。在外观质量、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上陶瓷本身都有很大提高。陶瓷装饰风格和造型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总的来说,陶瓷装饰设计的趋势和风格变化和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是无法分开,跟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的。
参考文献:
[1]程金成,中国陶瓷艺术论,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62-64,24.
[2]李正安,陶瓷设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赖丽丽,浅谈装饰艺术在生活中的审美价值.科教文汇,2007年12期.
[4]熊廖主编,中国陶瓷美术史.1993年.
[5]方正明,传统陶瓷装饰的形式,中国陶瓷,2007年2期.
[6]赵茂生,装饰图案,上海: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7]《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王涵吟夏:何炳钦的艺术之路》 《文艺争鸣》 2011年第02作者:张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