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语法又是各种语言结构的基础,因此在新课标改革实施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问题就重要了。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优化而不是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则。优化语法教学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正确处理语言形式、意义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也应根据不同教学任务、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了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Grammar Focus部分,内容涉及该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语法,这是教师需要完成的该单元的语法教学目标。我们把这部分内容称为显性语法内容。然而,仅仅处理好这些语法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显性语法内容外,每个单元里还有隐性的语法内容需要教师去关注、挖掘和渗透。例如,新教材七年级(下)第一单元Section A列举的重点和难点语法是“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Yes, there is a bank on Center Street.”教师应明白此单元的显性语法知识是There be句型的用法,但同时要关注一些隐性语法如介词的用法,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优化设计教学。又例如,七年级学生在学习现在进行时的时候,老师往往让学生做大量类似下面的练习,譬如按照例句改写句子,eg:I can draw .→ I am drawing now.1)She likes singing.   _She is singsing.2)Tom can……此类练习只让孩子重复操练所学的语法项目,并没有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应用这个语言点的情景,容易使所学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语言的意义脱节,不能很好地达成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让几个学生做游戏,其他学生用 What are you doing?来进行对话训练;然后请一位同学唱一首歌曲,边听边问:“ Listen! What is he doing ?” 接着自己跳一段舞蹈,边跳边问:“Look! What am I doing ?”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然后,我又编了一个简单的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表示说话时这个动作正在发生要用现在进行时,常和listen、look引出的下文连用,动词表现为be动词am、is、are加现在分词。通过这种方式的操练、理解、概括、背诵再练习,学生对现在进行时学得特别好。
  兴趣是儿童进行活动的主要动力,也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源泉。在外语教学中,如果只是由老师朗读和讲解,学生机械地重复,定会使其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所学,合理运用生动活泼的歌谣,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将“学与玩”相融合,让学习变得简单、明朗、有趣,这样做会对英语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近几年,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究“顺口溜”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让语法教学生动起来,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不断提高成绩,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目标英语强调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法规则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也是必要的。但如何使枯燥的语法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记,却让人费尽心思,如果仅靠教师反复地教读,再三叮嘱反而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巧过语法关呢?我通常采取编“顺口溜”的方式进行强化突破,因为它说起来朗朗上口,同游戏一样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学生学起来容易,记起来扎实,同时也便于在以后的语言运用中以此来修正错误。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学生刚接触be动词,对于它的运用,学生老是搞不清,口头、书面练了不少,但效果甚微。我煞费心机,编入了一首英汉结合的顺口溜:be动词变化大,变出am、is、are,I(我)用am,you(你)用are,is用于he(他)、she(她)、it(它)。单用is,复用are。变问句,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 后加not莫忘记。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熟读、背诵,结果发现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只一会儿功夫,学生就能熟练记住了,连几个“学困生”也不例外。再配以少量练习,又发现正确率出奇得高。学了动词have、has后,我又编了一段:动词have表示“有”,位置就在主语后。“三单” 主语用has,其他人称用have。当然,由于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不再对学生讲“主、谓、宾”结构了,因此给我们英语语法教学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有时我们英语老师也不得不向学生适当灌输一些语法知识。在学生明白了“主语”以后,就不会发生He has two friends.把two friends看成主语而当作复数而用have的笑话了。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一般现在时是中学阶段最难的语法知识点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我同样也采用了上述的隐性语法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感悟语法知识,懂得了一般现在时表示的是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而对于动词的用法我编了这样一段顺口溜:一般现在要记清,动作、习惯经常性,客观真理或能力,有时还表将来时。扩展:情态动词要记清,动词原形跟后边。学生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摇头晃脑地将这些押韵上口的句子背熟的同时,早已将句型的重难点记在心中了。但到了各种句型转换时,学生对助动词 do、does 分辨不清,且易与be动词混淆,错误百出。于是我苦思冥想又编出了下面一句:一般现在时肯定句变为疑问句时,I am或We are变Are you,其它跟着走,随着内容的加深,我又给他们补了一句:is /are/can上前方,没有他们do或does回来帮,如果是三单(第三人称单数)does就来帮,如果不“三单”(I /we/they/you)do就会来帮。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时段,教师可采用不同的语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那就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虽无定法,但教要得法,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意语法教学与其他知识的整合,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有效地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刺绣工艺作为一种典型的女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手工艺发明创造之一,它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体现出一种原始的生命力,清澈浑朴,展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把这种设计风格凝聚在公共城市文化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去寻找传统文化的根脉,同时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发挥各种表现技能,努力创造完美效果,追求民族刺绣的那种淳朴诚挚的真情。通过非遗的思维形式,并利用
期刊
【摘要】:敦煌艺术上起六国时期的北凉,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等十个朝代,逐渐演变发展。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中的一大巨作,是以佛教,还有密宗教等藏传佛教文化为背景的民族瑰宝。我们所了解到的敦煌乐舞应最早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舞蹈姿态是一种敦煌石窟壁画的再现,是依据壁画中的各种舞蹈姿态经提炼与概括广采博取而形成的优美舞姿,不同时期的壁画舞姿也不尽相同,具有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二十四诗品》中第十八品“实境”的艺术风格在其它艺术形式中的运用,实境讲求自然质直、情真意率,它与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如出一辙,所以在现实主义美术、电影中有较为突出的体现。此外,实境艺术手法的运用也使平面设计大放光彩,触发灵感,妙造自然,对自然情境的体悟有助于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并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艺术层次和境界,让观者如临其境,获得轻松愉悦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实境;
期刊
【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对展示空间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展览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展览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和朝阳产业。然而西方设计理念不断渗入,外来设计风格不断地汇入和抨击,当今的展示设计中人们更加关注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来展现展示空间。  【关键词】:展示空间;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展示空间  中国,一个底蕴浓厚的大国,伴随着现代中
期刊
【摘要】:云纹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装饰纹样,是我国千百年来最为人们青睐的视觉纹样之一。祥云纹样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装饰韵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代表性。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云纹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视觉元素,能够使设计出的作品更加具有文化性与审美性。本文试图分析古代云纹的美学特征,从传统美、创新美和现代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表明云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云纹;传统美;创新
期刊
【摘要】:服装面料是构成服装的基础,服装的款式和色彩都要依靠服装的材料方可得以表现。服装材料对服装的服用性能、制作工艺、设计风格、外观形态等均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服装设计视角对纺织服装面料进行分析,力求开拓设计思路与视野,真正做到“因材设计”。  【关键词】:设计;纺织;服装;面料  服装面料艺术塑形设计是现代高级定制及高级成衣服饰比较常用的艺术加工手段,它是在常规传统服装材料的基础上,依据服装
期刊
【摘要】:现在中国的设计弊病已经不必用赘余的文字来书写,从中国设计的大环境下可以看出中国的设计逐渐被西方的设计样式所淹没,已经无法从西方的设计理念中摆脱出来,逐渐失去了自己独有的东方韵味。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已有两千年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最原始古朴的中国古籍书目,还是现在具有浓烈设计形式感的书籍装帧,都有一条历经千年而不变的审美品评标准——“书卷气”,那么“书卷气”为什么历经千年而不衰,本文就从书卷气
期刊
【摘要】: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国与西方由于历史文化起源的差异,造就了中西各名族在各自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传统文化,审美的不同。然而这些因数无处不在影响着建筑的发展。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建筑 ; 差异 ; 对比  一、中西方建筑的综合对比  在地理环境
期刊
【摘要】:杂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时至今日,杂技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并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呈现出宝贵的文化价值。杂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中国杂技的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杂技艺术的历史演进  在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中,杂技艺术并算不上古老,据推算,它起源于至今两千前左右。在汉代,中国的艺术领域中出现了以民间技艺为基
期刊
【摘要】:我国的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中国人来说,戏是根本,曲是灵魂,而完成对戏曲灵魂塑造的主体就是乐队。进一步说,乐队的灵魂支柱就是司鼓,司鼓控制着整个乐队的节奏,一切乐队演出都依靠司鼓的节拍,一切戏剧的演出都依靠司鼓的指挥。由此可见司鼓在戏曲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司鼓,要知道自己在一场戏剧中的重要地位,并肩负起责任。本文将简单介绍司鼓这一职业,并对其在戏剧乐队中的演奏作用,及在整场戏剧中的
期刊